《中西匯通醫書五種》

《中西匯通醫書五種》

《中西匯通醫書五種》是叢書名。清·唐宗海撰。刊於1892年。包括《中西匯通醫經精義》、《金匱要略淺注補正》、《傷寒論淺注補主》、《血證論》、《本草問答》。是較早試圖匯通中西醫學的論著。現存多種石印本及鉛印本。

基本信息

中西匯通

《中西匯通醫書五種》中西匯通醫書五種

《中西匯通醫書五種》引用西醫的解剖生理學說來印證中醫的經典理論,如“《內經》名脈,西醫名管,其實一也”,這是匯通中西醫的基本方式。唐氏雖然也說過“西醫亦有所長,中醫豈無所短”,“不存疆域之見,但求折衷歸於一是”,但他主張學習和吸收西醫的內容,著眼點在保存經典中醫學,表現有“重中輕西”的傾向。唐氏顯然是受到當時盛行的洋務思想的影響,其學術觀點基本上是洋務派“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在醫學領域的具體運用。

包括書籍

中西匯通醫經精義

唐宗海認為中西醫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應當融匯貫通。他在行醫治病的同時,以中醫理論為基礎,吸取西醫解剖學生理學等知識,撰成《中西匯通醫經精義》2卷,於1 892年刊行於世。書中附有西醫解剖學圖,是中國最早匯通中西醫學的著作。

《血證論》

《中西匯通醫書五種》《血證論》
《血證論》,醫論著作。《中西匯通醫書五種》之一。八卷。清·唐容川撰。刊於1884年。卷一為血證總論;卷二-六對血上乾、血外滲、血下泄、血中瘀證及失血兼見諸證的170餘種血證的辨證治療作了較詳細的探討;箇中有不少新的見解,能給人以啟迪。卷七-八為方論,共收200餘方。本書論證用藥頗有獨到之處。現存清刻本、石印本、《中西匯通醫書五種》本,1949年後有單行排印本。
《血證論》為中國第一部有關血證治療的專著。說理透徹,搜羅頗豐,為世所重。唐氏乃進士及第,文學造詣極深,復精於醫,加之才思敏捷,下筆成文,珠圓玉滑,讀之令人神往,無不擊節讚嘆。本書特點有二:一是內容及議論多由心得而起,發明醫理有自己獨特見解。其二是本書體例條分縷析,務精且詳。本書問世以來已成為醫者治療血證的必讀之書。

《金匱要略淺注補正》

《金匱要略淺注補正》共九卷。為《中醫匯通醫書五種》之一。唐氏推崇陳念祖《金匱要略淺注》,但對陳氏註解尚有缺誤深以為憾,遂對陳書予以補缺正誤,並加以發揮。作者試圖用中西匯通的觀點詮釋補正,其中不免有附會的見解。現有多種清刻本。

《本草問答》

《中西匯通醫書五種》《本草問答》
《本草問答》是藥物學著作。記述唐氏和他的學生張士讓就本草學中的一些問答。內容十分豐富,涉及中醫理論與臨床,中西醫學的長短得失,中藥藥理與形色氣味的關係,中藥產地與藥效,中藥炮製等諸多方面的問題,不少已超出本草學的範圍。書中對於中西醫藥的不同理論觀點,以及中藥藥性對人體醫療的相互關係等,均作了探討。在中西匯通方面做了大膽的嘗試。現有初刻本和大量石印本以及《中西匯通醫書五種》本。

作者

《中西匯通醫書五種》唐宗海
唐宗海,字容川,四川彭縣人,生於清代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卒於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享年五十六歲。他先攻儒學,為諸生時在四川已經頗有名氣。光緒年間舉進士,中年之後則轉而研究醫學,主張兼取眾家之長,“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學而能取長舍短”。著有《中西匯通醫書五種》,包括《中西匯通醫經精義》、《傷寒論淺注補正》、《金匱要略淺注補正》、《血證淪》、《本草問對》等。其中,《血證論》、《中西匯通醫經精義》為其主要代表著作。唐宗海於學術上頗有創見。一方面,他十分重視中醫經典著作的學習,於血證深入探討,頗有成就。另一方面,由於當時西方醫學的傳入,他試圖以西醫理論來解釋祖國醫學,進行中西醫理論的匯通,雖然限於歷史條件、科學水平,未有成就,但其革新、發展的思想是可貴的。其血證治療的經驗和原則,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實踐價值

成書過程

《中西匯通醫書五種》《中西匯通醫書五種》
同治12年,唐宗海因父患血證多方求治無效後,開始潛心探索血證,經過11年時間寫成《血證論》,集血證診治之大成,創止、消、寧、補之要法,“實事實理,有憑有驗”,可謂精闢獨到,至今仍為臨床醫家診治血證所遵循。此書一出,“名聞三蜀”、“聲譽遠播”。當西學東進時,他認識到西醫、中醫各有所長,力主匯通中西,釐正醫道。便以中國古代醫學理論為基礎,吸取西醫解剖學生理學知識,撰成《中西匯通醫經精義》二卷,光緒18年(公元1892年)刊印出版,成為中國醫學“中西匯通”先驅者,遊學廣東時,《本草問答》和《金匱要略淺注補正》二書相繼問世。光緒20年(公元1894年),《傷寒論淺注補正》刊行。以上四書,加上《血證論》,輯成叢書《中西匯通醫書五種》刊出,行銷國內外,醫名遠播印支和南洋等地。

學術思想

《中西匯通醫書五種》《中西匯通醫書五種》
1、博採眾長,中西匯通。唐宗海主張博採眾家之長,融會貫通,參以己見。他說:“上可損益乎古今,下可參酌於中外,要使善無不備,美無不臻”(《中外醫學四種合刻·中西醫解自敘》)。他所說的眾家,包括古今中外,不受時空的限制,只要是“害者”、“美者”,都可拿來,為我所用。另外,他試圖以西醫理論來解釋我國的古典醫學,這種探索的精神是十分可貴的。 對於中西醫匯通論,總體來說,認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但又有較明顯的重中輕西思想。他認為在許多問題上中醫理論優於西醫,西醫不懂診法,似精實粗。

2、血證論治,多有創見。唐宗海對《內經》、《難經》、《傷寒論》等有深入的研究,又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理論上有很多建樹。特別是對血證的論治、研究更為精到,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對祖國醫學有一定貢獻。

關於血證的治療,他歸納為止血、消瘀、寧血、補血四大法。他之所以將止血列為治療血證的第一法,是因為“止之使不溢出,則存得一分血,便保一分命。”故而當血溢奔騰,傾吐不止時,“不暇究治,惟以止血為第一要法”。止血的方劑,他特別推崇治療陽明氣逆、氣熱上溢的瀉心湯。對此他有很多發揮,認為吐血往往由實邪引起,邪不去則血不止。並富於創見地指出“血入胃則胃家實,……故必亟奪其實,釜底抽薪,然後能降氣止逆”。(《血證詮》)此時不能補心血,也不能補腎水。他主張用張仲景瀉心湯治療,“方名瀉心,實則瀉胃,胃氣下泄,則心火有所消導,而胃中之熱氣也不上壅,斯氣順而血不逆矣”。此外,關於消瘀、寧血、補血,他還提出了一些新觀點,重在詳審病證,辨證施治,不能一成不變。總而言之,他關於血證的論述其所以能取得突出的成就,與他廣集博採,不囿於門詞句之見有很大關係。他吸收了《內經》以及後世李東垣、朱丹溪、王清任等醫學名家學說中的有益部分,又加以發揮和創新,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發現,有所前進。

評述

《中西匯通醫書五種》《血證論》
唐宗海主張“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學而能取長舍短。”受當時日漸盛行的西洋醫學影響,從維護中醫的願望出發,試圖進行中西匯通,以證明中醫並非不科學,成為中國早期中西醫匯通派代表人物。著《中西醫匯通醫經精義》兩卷(1892),認為西醫長於“形跡”,中醫長於“氣化”,中西醫各有短長,主張“損益乎古今”,“參酌乎中外”,並試圖用西醫解剖、生理等知識來印證中醫理論,對此後中西醫匯通論者影響較大。他重視氣血說,著有《血證論》8卷(1884),受楊西山《失血大法》影響,討論氣血水火關係以及血證與臟腑、脈證死生、用藥宜禁等問題。提倡止血、消瘀、寧血、補血四大治血證原則,較為實用。另有《本草問答》兩卷(1893),議及本草學理論,比較中西藥學之異同與短長。《金匱要略淺注補正》9卷(1893)和 《傷寒論淺注補正》7卷(1893) 則是對陳修園《金匱要略淺注》和《傷寒論淺注》兩書的刪補、正誤,併合中西醫之說而成。以上五書合稱《中西醫匯通醫書五種》。唐宗海在維護中醫,接受西學的同時,又表現出某些尊古的傾向,認為宋元以後的醫學水平不如《傷寒論》以前。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十三)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針灸大成》
《針灸甲乙經》
《針灸學》
《證治準繩》
《知醫必辨》
《中西匯通醫書五種》
《中藥學》
《中醫婦科學》
《中醫內科學》
《中醫外科學》
《中醫眼科學》
《中醫診斷學》
《肘後備急方》
《症因脈治》
《諸病源候論》
《中風論》
《證治合參》
《折獄龜鑑》
《重樓玉鑰》
《周氏醫學叢書》
《增廣和劑局方用藥總論》
《珍本醫書集成》
《子午流注針經》
《針經指南》
《中國針灸學》
《中西匯通醫經精義》
《珍珠囊藥性賦》
《診家樞要》
《中醫方劑學》
《診家正眼》
《診家直訣》
《診宗三昧》
《正骨心法要旨》
《正體類要》
《針灸聚英》
《重慶堂隨筆》
《章太炎醫論》
《針灸易學》
《針灸資生經》
《註解傷寒論》
《治百病方》
《遵生八箋》
《針經摘英錄》
《中西匯參醫學圖說》
《張畹香醫案》
《張卿子傷寒論》
《中西醫粹》
《證治匯補》
《中藥研究文獻摘要》
《證治心傳》
《瘴瘧指南》
《鄭彤園醫書四種》
《中醫舌診》
《症方發明》
《中醫學》
《折肱漫錄》
《症治要言》
《仲景存真集》
《仲景三十六種脈法圖》
《針灸素難要旨》
《針灸問對》
《治痘圖方》
《治驗回憶錄》
《質問本草》
《質疑錄》
《張氏醫通》
《中國醫籍考》
《中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中西匯參銅人圖說》
《證治百問》
《增訂本草附方》
《針灸擇日編集》
《針灸指南》
《中藥炮製經驗集成》
《中藥炮炙經驗介紹》
《證治要訣》
《證治要訣類方》
《中藥藥理學》
《中醫兒科臨床手冊》
《中醫兒科學綱要》
《中醫方劑臨床手冊》
《臟腑性鑒》
《增刪喉科心法》
《摘星樓治痘全書》
《針灸經穴圖考》
《中醫外科臨床手冊》
《中醫外科臨證手冊》
《診家索隱》
《中醫外科診療學》
《張千里醫案》
《中醫學概論》
《中醫學基礎》
《直魯古脈訣》
《臟腑證治圖說人鏡經》
《種痘新書》
《診脈三十二辨》
《診余集》
《重廣英公本草》
《診余舉隅錄》
《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中草藥有效成分的研究》
《周氏醫學叢書脈學四種》
《周易參同契》
《針灸薪傳集》
《肘後偶鈔》
《正骨學》
《諸證提綱》
《竹林寺女科秘書》
《竹林寺三禪師女科三種》
《中國醫學入門叢書》
《撰集傷寒世驗精法》
《中國醫學源流論》
《子儀本草經》
《鄒氏純懿廬集》
《尊生導養編》
《針方六集》
《診病奇侅》
《芷園臆草存案》
《張仲景五臟論》
《治疔匯要》
《針灸逢源》
《中醫診斷學講義》
《中藥材手冊》
《種杏仙方》
《針灸集成》
《仲景全書》
《中藥炮製學》
《仲景傷寒論疏鈔鎞》
《重古三何醫案》
《針灸學簡編》
《針經節要》
《證治針經》
《增輯傷寒類方》
《周禮醫官詳說》
《中藥志》
《中國傷科學》
《中國藥用植物圖鑑》
《張氏溫暑醫旨》
《中國醫學大成》
《中國醫學人名志》
《中醫喉科學》
《竹林寺女科》
《中醫臨床新編》
《中醫內科簡編》
《助道方服藥須知》
《針灸全生》
《針灸纂要》
《中醫生理學之研究》
《中國醫學約編十種》
《針灸四書》
《中國製藥學》
《針灸傳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