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路基路面工程》力爭反映本領域最新的科學技術成就,吸收國內外成功的經驗和成熟的理論與方法,並且以中國最新出版的有關工程技術標準、規範為依據,敘述路基路面工程中的關鍵技術,以達到理論聯繫實際的目的。
與路基路面工程相關的科學很多,如材料科學、岩土工程、結構分析、管理科學等,從高等學校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出發,本書儘量對相關科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敘述清楚,若需要引用更為深刻的內容,則授課時,可以在保證主幹教學內容的前提之下,適當補充加強。
本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並重、工程性較強的課程,講授本課程除了系統的課堂教學之外,應配合組織實地參觀、實物鑑別、課程作業、施工實習等輔助教學環節,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和系統的接受能力。
《路基路面工程》共分20章,主要內容包括路基的作用及基本要求,路基的力學特點及影響因素,一般路基設計,路基邊坡穩定性設計,路基排水設計,軟土地基處理,路基邊坡防護,擋土牆設計,土質路基施工,石質路基及土石混填路基施工,路基工程質量驗收與評定方法,路面的作用及結構組成,中、低級路面與基層,無機結合料穩定路面基層,瀝青路面,瀝青路面設計,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路面工程質量驗收與評定方法,路面養護與管理。
圖書目錄
第一篇路基工程
第1章路基的作用及基本要求
1.1路基在道路工程中的作用
1.2路基工程特點
1.3對路基的基本要求
1.4路基設計的基本內容
第2章路基的力學特點及影響因素
2.1路基用土分類及土的工程性質
2.2路基的乾濕類型和公路自然區劃劃分
2.3路基工作區
2.4影響路基穩定性的因素
2.5路基的常見病害
2.6路基強度與強度指標
第3章一般路基設計
3.1路基設計的一般要求
3.2路基橫斷面的基本形式
3.3路基的基本構造
3.4路基工程的有關附屬設施
第4章路基邊坡穩定性設計
4.1路基邊坡失穩現象
4.2土質路基邊坡穩定性設計方法
4.3岩石路塹邊坡的穩定性設計方法
4.4陡坡路堤穩定性驗算
4.5浸水路堤穩定性
第5章路基排水設計
5.1路基排水的目的及設計的一般原則
5.2地面排水設計
5.3排水明溝計算
5.4地下排水設計
5.5暗溝的水力計算
5.6排水系統的綜合設計
第6章軟土地基處理
6.1概述
6.2軟土地基處理方法
6.3軟土地基處理方案設計
第7章路基邊坡防護
7.1概述
7.2坡面防護
7.3沖刷防護
7.4綜合防護
第8章擋土牆設計
8.1擋土牆的分類及特點
8.2重力式擋土牆的基本構造與布置
8.3重力式擋土牆的穩定性設計
8.4.加筋土擋土牆
8.5擋土牆的設計與施工
第9章土質路基施工
9.1概述
9.2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9.3路堤填築施工
9.4土質路塹施工
9.5路基的壓實與質量控制
第10章石質路基及土石混填路基施工
10.1石方路堤的填築與壓實
10.2土石混合路堤施工
10.3石質路塹開挖方式與開挖機械
10.4石質路塹爆破施工原理與有關參數計算
10.5石質路塹綜合爆破方法與安全技術管理
第11章路基工程質量驗收與評定方法
11.1路基路面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方法
11.2路基工程質量驗收的主要內容與方法
11.3隨機取樣與選點
11.4路基壓實度的檢測與評定方法
第二篇路面工程
第12章路面的作用及結構組成
12.1概述
12.2對路面的基本要求
12.3路面結構組成
第13章中、低級路面與基層
13.1概述
13.2半整齊塊石路面
13.3中級路面與基層
13.4中、低級路面的養護與維修
第14章無機結合料穩定路面基層
14.1概述
14.2石灰穩定土基層(底基層)
14.3水泥穩定土基層
14.4工業廢渣穩定土基層
14.5綜合穩定土基層
14.6半剛性基層的質量管理與檢驗方法
第15章瀝青路面
15.1概述
15.2瀝青路面材料的力學與溫度特性
15.3瀝青路面材料
15.4瀝青路面施工與質量控制
第16章瀝青路面設計
16.1概述
16.2行車荷載與交通分析
16.3瀝青路面的破壞狀態與設計標準
16.4彈性層狀體系理論概述
16.5瀝青路面結構組合設計
16.6新建瀝青路面的結構厚度計算
16.7路面結構的切應力計算
16.8瀝青路面改建設計
16.9路面結構排水設計
第17章水泥混凝土路面
17.1概述
17.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構造
17.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質量控制
第18章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
18.1概述
18.2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組合設計
18.3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的計算方法
18.4雙層混凝土路面的板厚計算方法
第19章路面工程質量驗收與評定方法
19.1路面基層和底基層質量驗收的主要內容與方法
19.2路面面層質量驗收的主要內容與方法
19.3路面壓實度的檢測與評定方法
19.4回彈彎沉的檢測與評定方法
19.5平整度試驗檢測與評定方法
19.6路面抗滑性能的檢測與評定方法
19.7路面結構層厚度檢測與評定方法
第20章路面養護與管理
20.1概述
20.2常見的養護處理方法
20.3路面養護與管理系統
參考文獻
其前言
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前我國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需要,滿足中國高校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重大轉移階段中社會對高校套用型人才培養的各類要求,探索和建立我國高等學校套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體系,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教研中心”)在承擔全國教育科學“十五”國家規劃課題——“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與實踐”研究工作的基礎上,組織全國100餘所以培養套用型人才為主的高等院校,進行其子項目課題——“21世紀中國高等學校套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與實踐”的研究與探索,在高等院校套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標誌性成果,並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支持和配合下,推出了一批適應套用型人才培養需要的立體化教材,冠以“教育科學‘十五’國家規劃課題研究成果”。
2002年11月,教研中心在南京工程學院組織召開了“2l世紀中國高等學校套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與實踐”課題立項研討會。會議確定由教研中心組織國家級課題立項,為參加立項研究的高等院校搭建高起點的研究平台,整體設計立項研究計畫,明確目標。課題立項採用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滾動立項的方式,分期分批啟動立項研究計畫。為了確保課題立項目標的實現,組建了“21世紀中國高等學校套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與實踐”課題領導小組(亦為高校套用型人才立體化教材建設領導小組)。
會後,教研中心組織了首批課題立項申報,有63所高校申報了近450項課題。2003年1月,在黑龍江工程學院進行了項目評審,經過課題領導小組嚴格的把關,確定了首批9項子課題的牽頭學校、主持學校和參加學校。2003年3月至4月,各子課題相繼召開了工作會議,交流了各校教學改革的情況和面臨的具體問題,確定了項目分工,並全面開始研究工作。計畫先集中力量,用兩年時間形成一批有關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等理論研究成果報告和在研究報告基礎上同步組織建設的反映套用型人才培養特色的立體化系列教材。
與過去立項研究不同的是,“21世紀中國高等學校套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與實踐”課題研究在審視、選擇、消化與吸收多年來已有套用型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成果基礎上,緊密結合經濟全球化時代高校套用型人才培養工作的實際需要,努力實踐,大膽創新,採取邊研究、邊探索、邊實踐的方式,推進高校套用型本科人才培養工作,突出重點目標,並不斷取得標誌性的階段成果。
華南理工出版社出版書籍(九)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是教育部主管的全國重點大學出版社,成立於1985年。二十多年來,我社始終堅持為高校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服務的辦社宗旨,秉承“服務教育,傳承文明,致力原創,追求卓越”的出版理念,以品牌建設為龍頭,以學科建設為依託,發揮學校學科和廣東地域優勢,堅持以學術精品為立社之本,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
工業技術最新書籍(三)
工業技術書籍,及工業技術相關的書籍,包括工業技術學、安全科學、汽車與交通運輸、輕工業、石油天然氣工業、水利工程、武器工業、冶金工業、一般工業技術、原版書、能源與動力工程、礦業工程、電工技術、電子通信、工業標準、航空航天、等書籍。 |
汽車與交通運輸圖書大全
了解汽車產品技術、汽車維修、汽車構造的專業知識、汽車運用技術、交通運輸系統規劃與管理、物流系統工程等方面專業知識,汽車運用與管理、物流系統規劃設計與管理、市場行銷等方面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