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新版本對汽車動力學進行了全面的總結。書中將主動系統作為車輛標準配置引入到驅動與制動、振動以及操縱穩定性的基礎理論中.並討論了車輛在受到干擾時的整車行駛理論問題,還考慮到了車輛與駕駛員之間的相互作用。《汽車動力學》通過以圖表形式給出的大量車輛數據和計算實例說明了上述理論的適用性,並在對結果的討論中為車輛性能的改進提出了建議。
內容簡介
第4版增加了由於感測技術、電子技術、機械電子技術等的發展,使車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等得到改善的相關內容。《汽車動力學》可供汽車工程技術人員,高等院校汽車工程專業師生使用和參考。
目錄
概述
1動力學問題概述
2局部問題的劃分
3整書的編排
I輪胎
I.1輪胎的切向特性
4車輪阻力
4.1滾動阻力
4.2穿水阻力
4.3軸承摩擦,殘餘制動力矩
4.4車輪其他阻力
4.5總的車輪阻力
5切向附著、滑移
5.1附著係數uh的數值
5.2對u-S曲線的認識
I.2輪胎的垂直特性
6接地印跡面壓力分布
7輪胎彈性和阻尼
7.1輪胎彈性常數,次切距
7.2輪胎阻尼
I.3輪胎的側向特性
8側向力,回正力矩,側偏角
8.1對側偏特性的理解
8.2側偏剛度
9車輪外傾的影響
10靜止狀態下的轉向力矩
11切向力對輪胎特性的影響
12輪胎模型
13輪胎的導入特性
Ⅱ車輛空氣動力學
14空氣阻力和力矩
14.1流入速度和流入角,空氣密度
14.2迎風面積
15空氣阻力,空氣阻力係數Cx和Cw
16空氣升力,擾流罩
17側向風,壓力中心
A篇驅動和制動
Ⅲ行駛阻力,功率需要
18驅動的基本方程,牽引力
19車輛的車輪阻力
20上坡阻力
21加速阻力
22驅動輪上的總的阻力和力矩
23驅動輪上的功率
23.1忽略滑移率情況下的車輪功率
23.2考慮滑移率時的車輪功率
23.3常用換算
Ⅳ功率的提供,汽車驅動特性場
24特性場基礎,理想供應特性場
25動力裝置(車輛發動機)的特性
25.1蒸汽機
25.2電力驅動
25.3內燃機
25.4燃氣輪機
26特性轉換裝置及其與內燃機的共同工作
26.1對傳動比的要求
26.2轉速轉換器,一般性討論
26.3機械式(摩擦式)離合器
26.4液力耦合器
26.5扭矩一轉速轉換器,一般性討論
26.6內燃機和有級變速器的共同工作
26.7無級變速器
26.8內燃機和液力變矩器的共同工作
27各種動力裝置對汽車行駛的適用性
27.1全負荷特性曲線的比較
27.2質量比較,不同的能量儲備系統,續駛里程
27.3有害物質的排放,燃料電池
V行駛功率和燃料消耗
28行駛工況圖
29平路上最高車速,最小傳動比
30一定速度下的上坡能力
30.1最高擋上坡能力,發動機和車輛的彈性
30.2最大上坡能力,最大傳動比,展開度
31下坡行駛
32加速性能
32.1速度,路程,時間
32.2對車輛加速性能的影響
32.3中間擋傳動比
32.4牽引力的中斷
33燃料消耗
33.1對燃料消耗重要的影響
33.2發動機效率不是常數時的燃料消耗
33.3按最低油耗確定的特性轉換裝置傳動比
33.4節能擋傳動比
33.5發動機特性場的改進
Ⅵ行駛極限
34雙軸車輛的運動方程
35前軸和後軸的附著率
36前軸驅動和後軸驅動時的附著率
36.1平路上的勻速行駛
36.2上坡勻速行駛
36.3平路加速行駛
37牽引輔助系統,車輪滑移控制系統,差速鎖
38全輪驅動
38.1理想的扭矩分配
38.2實際的扭矩分配
39汽車列車和三軸車輛的上坡行駛
39.1汽車列車
39.2三軸車輛
Ⅶ制動
40動能轉換成熱
41制動過程,制動距離
41.1制動過程,制動距離
41.2停車距離,制動距離
41.3緊急制動,正常制動
41.4車隊行駛時的間隔
42相對減速度,最大減速度,質量係數
42.1相對減速度,制動力的定義
42.2相對減速度可能達到的範圍
42.3附著係數利用率,質量係數,制動距離的延長
43雙軸車輛的附著率和相對減速度
44穩定性,轉向能力,制動踏板的量化
45制動力分配
45.1制動力的理想分配
45.2Bh=f(Bv)的闡述
46對制動系的要求、相關法規
47防抱死裝置
47.1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EBV)
48車輪抱死過程
48.1在O≤S≤Sc範圍內的解
48.2在Sc≤S≤1範圍內的解
48.3抱死過程中的重要參數
49制動力定比分配、折線式分配、與裝載狀態相關的分配
49.1制動力定比分配
49.2折線式分配
49.3與裝載情況相關的制動力分配
49.4速度變化的影響
50踏板力,制動輔助系統
50.1與減速度和踏板行程相關的踏板力
50.2制動輔助系統
……
ⅧA篇總結
B篇車輛振動
Ⅸ導論,振動的激勵,無規則振動
Ⅹ評價尺度及其計算
Ⅺ汽車,地面不平度單點激勵
Ⅻ雙軸汽車,單輪轍激勵
ⅩⅢ四輪汽車,雙輪轍激勵
ⅩⅣ各種懸架導向裝置的作用
ⅩⅤ車輛縱向振動
ⅩⅥ由發動機激勵引起的車輛振動
ⅩⅦB篇總結
C篇行駛的操作穩定性
ⅩⅧ線性單軌模型,客觀特徵量,主觀評價
ⅩⅧ.1勻速圓周行駛
ⅩⅧ.2瞬態特性
ⅩⅨ控制迴路,駕駛員-汽車
ⅩⅨ.1橫向控制
ⅩⅨ.2縱向控制
ⅩⅨ.3第ⅩⅨ章總結
ⅩⅩ曲線極限加速度,切向力的影響
ⅩⅩ.1勻速圓周行駛
ⅩⅩ.2準線性分析
ⅩⅩ.3瞬態行駛,轉向盤切坡輸入
ⅩⅪ雙軌模型,四輪車輛
ⅩⅪ.1勻速圓周行駛
ⅩⅪ.2瞬態行駛
ⅩⅫC篇總結
索引
前言
為了將汽車的行駛特性從理論上進行總結,在1972年出版了《汽車動力學》第1版。在隨後的1982年到1997年之間又先後出版了新編第2版和部分新編的第3版,並且將它們分為三卷,即卷A“驅動和制動”、卷B“車輛振動”和卷C“行駛的操縱穩定性”。
根據出版社的希望,在第4版中又將所有內容編成一卷,但是重新進行了編排。更重要的是在第4版中增加了新的研究成果和新技術。儘管在車輛基礎理論方面沒有改變,但是由於在車輛上像“感測技術、電子技術、機械電子技術”等的發展,使得車輛的行駛特性得到很大改善。特別是車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得到改善,並且降低了駕駛員的負荷。以前,人們只是具備足夠的想像力,在寫字台上描述的對車輛性能改善的方法,今天已經部分實現了。從“防抱死系統(ABS)”裝備到車輛上開始,有許多新的系統都套用到了車輛上,並且這一發展還將持續。
精彩書摘
下面我們將不再討論車輛的驅動,轉而研究車輛的制動問題。前面的表達式和方程繼續有效,通常只需加一負號即可:制動力矩是負的驅動力矩,減速度是負的加速度,下坡就是負的坡度。
車輛的制動裝置用於上列目的:
a)慣性制動:
阻止下坡行駛時產生不希望的加速。
b)減速制動:
降低車速,必要時直到停車。
c)駐車制動:
防止靜止車輛發生不希望有的移動。
勻速下坡(實現上面a)點的要求),即慣性制動已在第31節中討論過了,但只研究了內燃機產生的制動力矩(由變速器增大了這一力矩)。如果這一力矩不夠,或者根本沒有發動機(像在掛車上)和其他持續制動裝置(見第53節),那就必須使用圖43.1(a)所示的摩擦式制動器。動能轉換成熱的問題,我們將在第40節中討論。
僅僅使用發動機制動是不可能獲得較高的減速度,並使車輛停止的(實現上面b)點的要求),為此駕駛員必須使用制動裝置,幾乎都是用摩擦制動器來制動車輪。除了極個別特殊情況和例外,車輛總是所有車輪均能被制動,這是和全輪驅動類似的。我們必須研究減速度、制動力矩的關係。它們的軸間分配,以及切向力與附著率的關係。這些是本部分的主要內容,它由第41節到第52節構成。並且在這一版中相對於以前的版本加強了“制動防抱死”內容和降低駕駛員操縱制動系統負荷的措施等內容。
汽車與交通運輸圖書大全
了解汽車產品技術、汽車維修、汽車構造的專業知識、汽車運用技術、交通運輸系統規劃與管理、物流系統工程等方面專業知識,汽車運用與管理、物流系統規劃設計與管理、市場行銷等方面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