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恭公碑》

《虞恭公碑》

《虞恭公碑》又稱《溫彥博碑》,是《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的簡稱,唐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刻,岑文本撰文,歐陽詢書。宋時碑石下半截斷裂,又有牧童嬉戲,下截多漫泐,昭陵諸碑多如此。是故此碑名聲雖隆,而習者稀。而宋拓最多者僅存上半截八百餘字,後翁方綱洗石釋文,羅振玉亦有同舉,將鑿損字釋出,既補唐史缺漏,又可資參習,惜釋文未能得觀。

基本信息

簡介

《虞恭公碑》《虞恭公碑》

《虞恭公碑》風神絕世,姿態橫生,如鏡中美人,含笑欲語,運篆隸筆意於正楷之中,骨重神寒,用筆堅凝姿肆,結體緊湊開展,“妙處尤在三者之外,真奇構也”。並據此尊稱歐陽詢為“楷聖”。可惜,由於該碑距今已1300多年,又經歲月的風蝕致使人們難睹其芳容。余藏《虞恭公碑》拓片為10開半,21幅,每幅4行,每行7字,存400多字,微有蟲蛀,品良,縱22.5厘米,橫12厘米,為北宋早期拓本。現將余藏舊拓《虞恭公碑》予以簡介,以饗讀者。
《虞恭公碑》為陝西禮泉唐太宗昭陵陪葬碑之一。據《金石萃編》載:碑高1丈1尺,寬4尺4寸,凡36行,滿行77字,全文約2800多字,文字剝泐已甚,所存最古之本有800多字。此碑結體嚴謹勻整,書法平正清穆,體方筆圓,為歐書中典型之作。王世懋稱:“虞恭公碑寫九成、化度二碑,俱稱歐書第一。然今世臨池家率多效虞恭公碑,法以此書,方勁有格,效學者多從此入……”

此碑是唐初屬於最標準的正書格調,以筆法的廣博和精湛來講,八法兼備,能從中領略到每個字的點劃轉折之精緻,結構安排之疏密,及章法、布置的技巧,可以說有意外的巧妙。

楷書從隸書發展到唐初,成為一種成熟的書體,是以歐陽詢的書藝為代表的。他的楷書體現出盛唐泱泱大國的風度,為李唐300年楷書中執牛耳者。其傳世碑刻除《虞恭公碑》外,尚有《元成宮醴泉銘》、《房彥謙碑》等;墨跡有《張翰帖》、《卜商帖》等。

特點

《虞恭公碑》《虞恭公碑》

《虞恭公碑》為10開半,21幅,每幅4行,每行7字,存400多字,微有蟲蛀,品良,縱22.5厘米,橫12厘米,為北宋早期拓本。封面木刻“宋榻虞恭公碑雅林珍藏”;第一幅鈐朱文印“畢瀧鑑藏”、白文印“畢澗飛書畫記”;最後一幅鈐有朱文印“秘品”、“南園”、“竹痴秘玩”,白文印“畢瀧清賞”、“畢瀧鑑藏”、“共壽先生”等8方名家收藏鑑定印;後有明代孫禎題簽《宋榻溫彥博碑》和跋及明代王世懋、清代楊賓、古岩俊、畢瀧的識跋,均讚不絕口,譽為“宋拓神品,人間難得”。十分難得的是流傳有緒,又經明、清諸多名家題跋鑑藏,字口清晰,墨色勻稱,拓工精良,神采煥發,是罕見的善本,殊堪珍貴!

108幅中國古代書法名品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它經過近三千年的發展和創新,已成為中國藝術寶庫中一項重要財富。其中不乏許多作品給人以書法藝術美之享受,它們是我國古代文明藝術的結晶,堪稱“國之瑰寶”。
《泰山刻石》
《雲夢睡虎秦簡》
《馬王堆帛書》
《西狹頌》
《埔閣頌》
《張遷碑》
《鮮于璜碑》
《禮器碑》
《曹全碑》
《史晨碑》
《乙瑛碑》
《石門頌》
《衡方碑》
《宣示表》
《薦季直表》
《樂毅論》
《黃庭經》
《蘭亭序》
《快雪時晴帖》
《孔侍中帖》
《喪亂帖》
《十七帖》
《洛神賦十三行》
《鴨頭丸帖》
《真草千字文》
《自敘帖》
《玄秘塔碑》
《韭花帖》
《神仙起居法帖》
《溫泉銘》
《晉祠銘》
《上陽台帖》
《蔡襄尺牘》
《郊燔帖》
《蒙惠帖》
《陶生帖》
《黃州寒食詩帖》
《羅池廟碑》
《赤壁賦》
《豐樂亭記碑》
《花氣熏人帖》
《黃州寒食詩卷跋》
《爨寶子碑》
《爨龍顏碑》
《鄭文公碑》
《始平公造像記》
《張猛龍碑》
《孔子廟堂碑》
《汝南公主墓誌》
《倪寬贊》
《雁塔聖教序》
《陰符經》
《伯遠帖》
《神策軍碑》
《李白憶舊遊詩卷》
《蜀素帖》
《紫金硯帖》
《多景樓詩冊》
《珊瑚帖》
《研山銘帖》
《向太后輓詞》
《寒光帖》
《米芾三帖卷》
《汲黯傳》
《洛神賦》
《福神觀記》
《蘭亭帖十三跋》
《草書尺牘》
《唐詩草書卷》
《龍藏寺碑》
《化度寺碑》
《九成宮醴泉銘》
《虞恭公碑》
《張翰思鱸帖》
《皇甫誕碑》
《夢奠帖》
《肚痛帖》
《郎官石拄記》
《古詩四貼》
《終年帖》
《中秋帖》
《臨神仙起居帖》
《白居易琵琶行》
《草書宋詞卷》
《煙江疊嶂圖跋》
《文徵明草書七絕》
《奉天殿早朝詩》
《大行書七言詩軸》
《唐寅落花詩》
《前後赤壁賦卷》
《行書七律詩軸》
《滕王閣序》
《送友生游茅山詩》
《後赤壁賦》
《唐宋詩卷》
《急就章》
《十五日帖》
《東方朔畫像贊》
《多寶塔感應碑》
《顏勤禮碑》
《祭侄文稿》
《中興頌》
《麻姑仙壇記》
《顏家廟碑》
《爭座位稿》
《自書告身》
《論書帖》
《聖母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