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狗下頦方來源
《證治準繩·瘍醫》卷四。組成
黃狗下頦(連舌及皮毛劈下,入罐,鹽泥封固,鐵盞益口,煅一柱香,覺煙青即止,務宜存性,不可過,過則無用。視其骨炭正黑色為妙;若帶白色,其性已過,勿用。用時研極細) 白蘞末 豌豆粉(俗名水寒豆,又名小寒豆,生用)各15克用法
上三味,酒諷空腹時服。外又以三味等分為敷藥,香油調敷患處。其驗以服藥後出臭汗及熟睡為準。功用
散腫止痛。主治
肚癰,少腹癰,腿上貼骨癰。配圖
![黃狗下頦方](/img/6/c9b/nBnauM3XyQDN5gDN1gTN4UDOwITM4gDO2ETMwADMwAzMxAzL4U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中藥方劑之黃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