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黃柏(炒)七錢,黃芩(炒)、當歸身(炒)、甘草(炙)各一兩,黃連(炒)、防風各五錢,澤瀉、山梔、知母、地骨皮各三錢,連翹五分。
用法用量
上?咀,分作四服。每服加水一小碗,浸一時許,入酒一匙,煎至八分,去滓,調下檳榔散,大溫服。
功用
清熱解毒,滋陰瀉火。
主治
背疽。
方義
黃芩、黃連、黃柏、梔子清熱瀉火,配合連翹解毒散結為主藥;知母、地骨皮清熱滋陰,以防苦寒傷陰;當歸養血和血,澤瀉清利濕熱,防風散經絡中風邪;炙甘草和中。諸藥合用,瀉火而不傷陰,活血以利散結,用冶背疽中期熱盛血瘀者療效良好。
中藥方劑之黃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