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野葛7寸(炙),斑蝥20枚(去足翅,熬),雄黃1兩(研),雌黃1兩,鬼臼1兩,瓜丁1兩,丹砂1兩(研),礜石1兩(泥裹,燒半日),沙參1兩,莽草1兩(炙),椒(去目,汗)1兩,地膽15枚(去足翅,熬)。
製法
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每服5丸,1日2次。卒中惡氣絕不知人,服如小豆大2丸,老小半之;牛馬所觸踐癰腫,若蟲毒所齧,取1丸著掌中,唾和塗瘡中毒上,立愈;正月旦以酒率家中大小各1丸,1歲不病;若傷寒身熱,服1丸;若欲視病,服1丸,與病者共臥不恐。
注意
忌生血物。
摘錄
《外台》卷十三引《古今錄驗》
中藥方劑之黃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