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黃杜、蒺藜(去圓)、川楝子、茴香(炒)、川芎(炮.去皮.臍)、赤小豆、地龍(去土.炒)、防風(去蘆.叉),各一兩;烏藥二兩。
炮製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為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丈夫腎臟風毒,上攻頭面虛浮,耳內蟬聲,頭目昏眩,項背拘急,下注腰腳,腳膝生瘡,行步艱難,腳下隱疼,不能踏地。筋脈拘攣,不得屈伸,四肢少力,百節酸痛,腰腿冷痛,小便滑數,及癱緩風痹,遍身頑麻。又療婦人血風,肢體癢痛,腳膝緩弱,起坐艱難,並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十五圓,溫酒鹽湯亦得,婦人醋湯下,空心服。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中藥方劑之黃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