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甲丸來源
《古今醫鑒》卷五組成
硃砂30克 阿魏30克 檳榔30克 山甲30克(酥炙炒) 雄黃15克 木香15克用法
上為細末,泡黑豆去皮,搗成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用淡薑湯送下。主治
瘧母成塊,久不能愈。禁忌
服藥期間,忌食生冷、魚腥。中藥方劑之黃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黃甲丸出自醫藥典籍《古今醫鑒》卷五,適用於瘧母成塊,久不能愈。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寬腸丸主要由枳殼(炒微黃,用清油浸透1宿,焙乾)5線,麻仁(去殼)2錢半,木通(去皮、節)2錢半,大黃(半生半炮)2錢半,檳榔2錢半,大腹皮(洗淨,培乾...
行滯消積 瀉火祛瘀 治小便赤澀 處方來源 相關詞條香甲丸是一道處方藥,製作原料是柴胡、生乾地黃、鱉甲、神曲等,主治男子、婦人、童男、室女氣血虛疏。
方劑別名:消枳丸、連羅丸藥物組成:白芥子1兩半,蘿蔔子1兩半,山梔1兩,川芎1兩,三棱1兩,莪術1兩,桃仁1兩,香附1兩,山楂1兩,神曲1兩,青皮5錢,...
主要成分 清熱瀉火 行氣開郁 停痰宿飲 處方來源本品主治疔黃及一切惡瘡。
基本資料 處方來源 專家提醒上下甲丸主要用來治療虛勞陰虛火旺,咳嗽咯血,痰稠色黃者。
正文 來源 組成 用法 主治大黃蟄蟲丸,又名大黃蟅蟲丸或大黃(庶蟲)蟲丸。系漢代著名醫張仲景所著《金匱要略》之名方,被歷版藥典所載。本方劑的主藥組成中的草木藥:熟大黃、桃仁、乾漆等...
藥品信息 概述 中成藥 方劑 各家論述槐子丸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的功效,主要用來治療肝虛風邪所致目偏視。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藥物名稱,黃郁\鬱金 (《藥性論》),異名,馬蒁(《唐本草》),黃郁(《石藥爾雅》)。來源,為姜科植物薑黃、鬱金或莪術的塊根。鬱金水浸劑(1:3)在試管...
【鬱金的功效介紹】 【名家論述】雌黃丸,中醫藥方,用於風癇。欲發即精神不定,眼目不明,瘈瘲惡聲,嚼舌吐沫。另有同名方劑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 方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