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卷七十五
【處方】黃柏(去粗皮)30克,黃連(去須,炒)60克,熟艾15克,黃芩(去黑心)30克。【製法】上四味,搗羅為末。用白蜜90克煉熟,加醋30克溶化,人前藥末和搗,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痢下黃赤水,或黃赤膿,四肢煩,皮膚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時用米飲送下,日服二次。
【摘錄】《聖濟總錄》卷七十五
《聖濟總錄》卷七十七
【處方】黃柏(去粗皮)1兩,黃連(去須)1兩。【製法】上為末,飯飲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蠱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飲送下,日午再服。
【摘錄】《聖濟總錄》卷七十七
《聖濟總錄》卷五十九
【處方】黃柏(去粗皮)2兩,黃連(去須)半斤。【製法】上為末,用酥拌和搗三百杵,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中。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溫漿水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五十九
黃柏丸--《赤水玄珠》卷八
【處方】黃柏(蜜炙令香黃色)1兩。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下痢純血。
【用法用量】每服3錢,空心以溫漿水調下。
【摘錄】《赤水玄珠》卷八
黃柏丸--《聖惠》卷九十三
【處方】黃柏1兩(微炙,銼),當歸1兩(銼,微炒)。
【製法】上為末,煨大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久赤白痢,腹脹(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粥飲送下,1日3-4次。
【摘錄】《聖惠》卷九十三
黃柏丸--《聖惠》卷三十六
【處方】黃柏1兩(未),蟾酥1分,黃丹1分。
【製法】上為末,端午節午時合,用蒸餅和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口舌瘡,腫痛不止。
【用法用量】綿裹1丸,夜後含,有涎即吐之。
【摘錄】《聖惠》卷三十六
黃柏丸--《聖濟總錄》卷七十五
【處方】黃柏(去粗皮,炙)3分,烏梅肉(炒乾)1兩,熟艾(微炒)1兩,甘草(炙銼)半兩。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白滯痢及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米飲送下,日午再服。
【摘錄】《聖濟總錄》卷七十五
中藥方劑之黃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