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學真傳》卷七
【處方】小麥4兩,黑礬2兩。【製法】拌炒礬盡,收起小麥為末,以膠棗煮熟,取肉搗和為細丸。
【功能主治】黃疸。
【用法用量】大人約用50丸,早、晚淡鹽湯送下。
【摘錄】《痘學真傳》卷七
中藥方劑之黃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黃疸丸,中藥方劑,方出《痘學真傳》卷七,用於黃疸。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黃疸或膽汁淤積(cholestasis)是體內膽紅素瀦留,血清膽紅素增高,而使皮膚、黏膜和腦組織等其他組織染成黃色的一種臨床徵象。正常時血清總膽紅素為4...
病因 分類 檢查 中藥治療 治療清熱利濕,退黃疸。用於治療急、慢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舒肝利膽,除濕理氣。用於濕熱熏蒸,皮膚黃染,胸脅脹痛,小便短赤,急性肝炎,膽囊炎。
處方 性狀 鑑別 功能與主治 用法與用量黃連丸對於治療腸胃氣虛,冷熱不調,下痢赤白,狀如魚腦,里急後重,臍腹疼痛,口燥煩渴,小便不利具有很好的效果。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新生兒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於皮膚、黏膜及...
概述 形成病因 診斷檢查 併發症 治療寬腸丸主要由枳殼(炒微黃,用清油浸透1宿,焙乾)5線,麻仁(去殼)2錢半,木通(去皮、節)2錢半,大黃(半生半炮)2錢半,檳榔2錢半,大腹皮(洗淨,培乾...
行滯消積 瀉火祛瘀 治小便赤澀 處方來源 相關詞條人體內膽紅素增高所引起的皮膚、眼睛鞏膜的黃染稱作“黃疸”。膽紅素是人體內紅細胞衰老死亡後的產物,如果膽紅素過多,超過了肝臟的處理能力,肝細胞對膽紅素的處...
症狀特徵 產生原因 相關治療 預防與護理 小兒黃疸的危害方劑別名:消枳丸、連羅丸藥物組成:白芥子1兩半,蘿蔔子1兩半,山梔1兩,川芎1兩,三棱1兩,莪術1兩,桃仁1兩,香附1兩,山楂1兩,神曲1兩,青皮5錢,...
主要成分 清熱瀉火 行氣開郁 停痰宿飲 處方來源避孕丸,是一種避孕藥物。1960年5月9日,美國批准出售避孕丸。
簡介 誤區 避孕丸與怪胎 事後避孕丸小柴胡丸,藥物,是濃縮丸。用於少陽病,以及婦人傷寒、熱入血室,瘧疾、黃疸等雜病少見少陽證者。
簡介 製作方法 與柴胡丸區別 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