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氣候
資源優勢明顯。西有藍河,常年水流不斷。其中藍河水清涼、甘冽,用藍河水煮製的茶飲後餘味悠長,唇齒留香。境內四季分明,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土壤肥沃,適合多種作物生長。年均氣溫15℃左右,平均年降雨量在690毫米左右,無霜期達220天,年日照時數 2232.2 小時,日照率 50% 。為小麥、紅薯、玉米、菸葉、花生、大豆、理想大根等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條件。
藍河是北汝河的一條較大支流,發源於禹州市文殊鄉宋莊村,上游地處深山區,中游為丘陵區,下游為平原地區。藍河自禹州市鴻暢鄉小趙寨進入 郟縣安良鎮牛莊村,流經郟縣安良、冢頭、長橋3個鄉鎮,到長橋鎮西長橋村東注入北汝河。藍河全長76.6公里,流經郟縣段長23.8公里,流域面積262平方公里,其中郟縣境57平方公里。藍河有支流7條(禹州境4條,郟縣境3條),地表水較豐富,常年水流不斷。上游禹州境內建小一型水庫柏寨水庫一座,中游郟縣境建小一型水庫水磨灣水庫一座(1975年建),1955年在下游冢頭鎮 李渡口村西建成小二型水庫藍河水庫,該水庫曾澆地2.5萬畝,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因嚴重淤積而廢棄。在肖河、胡河等3條支流上建6座小水庫。在藍河下游建梁莊、天地廟、羅溝、冢頭北、龍泉寨5座水力自控翻板閘,並在沿河建15處提灌站。藍河夏季洪水暴漲,水勢猛,流速急,歷史上曾出現多次水患災害,解放後建設了水庫及自動閘,控制洪水,變害為利,造福百姓。
特色小吃
郟縣餄餎面是一道用料考究、獨具特色, 始於漢唐,盛於明清,初以蕎麥麵作原料,配以熟羊肉片、蔥花及佐料齊全的羊肉湯,吃起來香而不膩,味道鮮美。今以小麥面作主料,以其製作工藝精細,用料考究、風味獨特而聞名中原已有千年歷史的風味小吃,簡稱郟縣餄餎。郟縣餄餎是一種圓形條狀面制食品,初以蕎麥麵為面料,其加入用純羊油熬制的辣椒和百年老鍋湯及新鮮味美的羊肉,輔以八角、茴香、辣椒、胡椒、肉桂、蔥花、枸杞等十餘種佐料,吃起來不僅味道鮮美,香而不膩,而且有暖胃去寒,滋陰壯陽,保健防病的功能。清末,始以小麥面替代蕎麥麵,口感營養更勝一籌。《中華風味飲食總》一書稱郟縣餄餎“舒脾健胃,養生至寶”。其味辛辣,常與當地另一特色麵食--‘火燒’(與燒餅類似),搭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