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長葛此地名,最早見於《春秋左氏傳》:“魯隱公五年,宋人代鄭圍長葛”,魯隱公五年,即公元前718年。又(民國十九年)長葛縣誌記載:長葛,蓋葛天氏故址也;後人思永其澤,故名曰長葛(見舊志)。戰國時,“其社中樹暴長,更名長社”。
春秋時,長葛為鄭國城邑,宋人伐鄭圍長葛,引發“長葛之戰” ,其後周鄭交惡,大戰於長葛,史稱“繻葛之戰”,長葛亦稱“繻葛”。
戰國時,鄭國為韓哀侯所滅,長葛歸屬於韓(周烈王元年,即前375年),後為魏伐取,長葛歸魏,改名長社。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郡縣制,長社始為縣,屬潁川郡。漢承秦制,長社仍屬潁川郡。王莽新朝,改潁川郡為左隊,長社屬左隊。東漢,復西漢舊制,長社屬潁川郡。東漢末,行州郡縣三級制,長社仍屬潁川郡(屬豫州),東漢末年,南方黃巾軍與東漢官軍、地方義兵聯軍大戰於長葛,史稱“長社之戰”。
南北朝時期,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劉宋與北魏交戰,長社為北魏占領,時許昌城夷毀,潁川郡治徙長社(今長葛市老城),長社屬潁川郡。北魏分裂後,屬東魏。魏孝靜帝天平初(534年),置潁州(治長社城),長社屬潁州,後為西魏奪取,“長社之戰”後東魏收復穎川,長社又屬東魏。武定七年(549)治所移治潁陰城(今許昌市),潁州改曰鄭州,長社屬鄭州潁川郡。 北齊因之。北周改鄭州為許州,長社屬許州。

隋唐時期,開皇三年(582年),罷郡,行州縣制,改長社縣為潁川縣,屬許州。開皇六年(586年),析置長葛縣(治所今老城),長葛屬許州。大業三年(607年),復行郡縣制,改許州為潁川郡,長葛縣屬之。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潁川郡為許州,長葛屬許州。
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為10道,長葛屬河南道許州,天寶元年(742年),改許州為潁川郡,乾元元年(758年),潁川郡又復為許州,長葛縣歸屬不變,屬河南道。後梁改唐許州忠武軍為許州匡國軍,長葛屬之。後唐復許州匡國軍為許州忠武軍,後晉、後漢、後周俱因之。
兩宋時期,長葛先屬京西路許州,後熙寧五年(1072年),分京西路為京西北路、京西南路,長葛屬京西北路許州,元豐三年(1080年),升許州為潁昌府,長葛屬潁昌府。(北宋亡後)金貞元元年(1153年)改潁昌府為許州昌武軍,長葛屬許州昌武軍。
元明清時期,長葛先後屬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許州、河南布政使司開封府許州、河南省開歸陳許鄭道許州直隸州。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存道,長葛屬開歸陳許鄭道,3月1日,開歸陳許鄭道改稱豫東道,翌年改稱開封道。
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長葛屬中區第二行政區。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河南設行政督察區,長葛屬河南第一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長葛屬許昌專區。
1969年改專區為地區,長葛屬許昌地區。
1986年2月,許昌地區撤消,許昌市升為省轄市,長葛屬之。
1993年12月14日長葛縣撤縣為市,隸屬許昌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長葛市轄4個街道、12個鎮:分別是:建設路街道、長興路街道、長社路街道、金橋路街道、和尚橋鎮、坡胡鎮、後河鎮、石固鎮、老城鎮、南席鎮、大周鎮、董村鎮、古橋鎮、石象鎮、佛耳湖鎮、增福鎮;市政府駐建設路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長葛市位於河南省中部,許昌市北部,介於北緯34°09′~34°20′,東經113°34′~114°08′之間。總面積650平方公里。北靠鄭州市新鄭市,市區間距24公里;東北接開封市尉氏縣,市區間距63公里;東南鄰鄢陵縣,市區間距44公里;南毗建安區;西連禹州市,市區間距28公里。市區北距鄭州62公里。市境南北21.4公里,東西51.9公里。
地形地勢

長葛處於豫西山區向豫東平原過渡地帶,西北臨禹州老山坪(周定王陵),東南延伸至豫東平原,總體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緩傾斜狀。地貌現狀大體可分為淺山區、崗丘區、平原區。境內有陘山(屬伏牛山系嵩山余脈,以山脊為界,北屬新鄭,南屬長葛)。
氣候
長葛市地處亞熱帶到暖溫帶的過渡地帶,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日光充足,地熱豐富,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4.3℃,年均降雨量711.1mm,無霜期217天,但降水年內分配不均,一般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年際也不平衡,最大1200毫米,最小413.2毫米。
水文

長葛市地表水境內共有河流27條,其中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1條,100-1000平方公里的4條,10-100平方公里22條。其中源於外縣市流經長葛市的7條,源於本市的15條,均為季節性河流。其中流域面積較大的有:雙洎河、清潩河、汶河等,其他的還有石樑河、梅河等。
雙洎河:源於新密市翟溝,經新鄭市,於官亭鄉雙泉寨入境,流經官亭、老城、大周、南席四鄉鎮,於南席鎮毛莊東南入鄢陵縣,市內河長72.3公里,流域面積147.8平方公里。
清潩河:源於新鄭市辛店西溝草原,於官亭鄉杜莊西南入長葛市,在和尚橋鎮關莊南入許昌縣。市內河長20.1公里,流域面積105.6平方公里,屬季節性河流。

石樑河:源於禹州市無梁鎮西北好漢坡,於石固鎮沈莊入長葛市,在石固鎮崗河村東南入許昌縣,市內河長3.6公里,流域面積31.3平方公里,屬季節性河流。
梅河:源於新鄭市龍王鎮,於大周鎮老莊尚西北入長葛境,在大周鎮大谷寺東北入雙洎河,市內河長7.9公里,流域面積16.4平方公里。
汶河:源於董村鎮李河口南,流經古橋、南席、至方於村東北入鄢陵縣,市內河長24.5公里,流域面積154.0平方公里,屬於季節性河流,現與李河口水閘東乾渠貫通。
流域面積10-100平方公里的溝河22條,其中源於外縣市流經長葛市的7條,源於本市的15條,均為季節性河流。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20世紀70年代以來,地質部門在長葛境內先後進行航空磁測以及磁法、電法、地震等物探工作,省地質三隊於1975年開始對石固、後河、老城的磁異常進行鑽探驗證。在石固鎮喬莊、花楊、紙坊李一帶前震旦系地層內,賦存有沉積變質磁鐵礦,該礦埋深一般為200~500米,鐵含量25~35%,向南延伸到許昌縣的武莊、謝莊一帶。此外,市西北部陘山出露的變質石英砂岩(本發俗稱紅石)可作為建築材料和石料套用,此石民間採用已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國家修建了採石鐵路專線,建立石料廠。截至2015年,長葛市年產片石、道碴約12萬立方米。
水資源
據2016年5月官網信息,長葛市水資源總量為42991.63萬平方米,可利用水資源量為21991.53萬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09立方米。
地下水:長葛市淺層地下水總儲量53.9494億立方米(其中靜儲量52.1098億立方米)。中深層地下水總儲量28.561億立方米。其中靜儲量28.4741億立方米。全市深層地下水總靜儲量46.0878億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為1.7589億立方米,占地下水總儲量的1.4%.

弱水區:主要在西部平原區,包括坡胡、後河東南部、石固西部、增福廟、官亭西部及和尚橋東南部等,總計195.6平方公里,淺層水較貧,農業及生活用水主要開採中層地下水。
貧水區:主要在霸王崗及西北淺山區。面積56.3平方公里,該區淺層地下水貧,工農業及生活用水以開採中深層水為主。
土地資源
據2016年5月官網信息,長葛市農用地49501.7公頃,其中:耕地45024公頃,園地505.3公頃,林地770.2公頃,其它農用地3202.1公頃;建設用地12460.3公頃,其中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1667.9公頃,交通用地581.4公頃,水利設施用地211公頃;未利用1615.6公頃。
植物資源

據2016年5月官網信息,長葛市有人工種植中藥村135種,野生中藥材48種。其中尤以白芷、南星、薏米、白豆最為出名。
據2016年5月官網信息,長葛市已查明的用材樹種有:泡桐、毛白楊、加楊、銀白楊、響葉楊、大官楊、美楊、箭桿楊、北京楊、歐美楊、小葉楊、沙蘭楊等39種;經濟樹種有:柿樹、核桃、棗樹、蘋果、梨樹、李子樹、杏樹等20種:另有石竹、紫竹、斑竹、叢竹、鳳尾竹等竹屬5種;白臘條、紫穗槐、荊條、柳條等條屬4種。
據2016年5月官網信息,長葛市有雪松、千頭柏、無花果、桂花、雞冠花、千日紅、夜來香、含笑、臘梅、紫羅蘭、梅花、月季、玫瑰、香園等42種花卉。
據2016年5月官網信息,長葛市有蘑菇、香菇、草菇、平菇、雞腿菇、銀耳等6種菌類。
動物資源
據2016年5月官網信息,長葛市有家畜:牛、馬、驢、騾、豬、山羊、綿羊、貓、狗、家兔、貂;家禽有雞、鴨、鵝、鴿、鵪鶉;其它有鵝蜜蜂、蠶、蠍、土元、蚯蚓等。
據2016年5月官網信息,長葛市有:家鼠、田鼠、野兔、黃鼬、狐狸、獾、蝙蝠等7種獸類鵝;有啄木鳥、麻雀、燕子、斑鳩、黃鸝等18種鳥類;有草魚、鰱魚、鯽魚、鯉魚等9種魚類。
人口民族
人口

2014年,長葛市總人口66.61萬人,男性34.70萬人,占總人口51.9%,女性31.91萬人,占總人口48.1%。人口自然增長率4.39‰,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34人。
2015年,長葛市總人口總人口77.7萬人。
民族
截至2013年,長葛市境內除漢族外,有回族、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25個,11241人。
經濟發展
綜述
2016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553億元,同比增長10.2%,是2011年的1.7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6億元,同比增長18.1%,是2011年的2.2倍;固定資產投資415.1億元,同比增長17.3%,是2011年的2.6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3.4億元,同比增長12.5%,是2011年的1.8倍,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了兩位數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30元,同比增長7.2%;農民人均純收入14619元,分別增長7.4%;城鎮化率達到51.7%。2016年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評躍居全省縣市第6位,比2015年前移7個位次;公眾安全感指數居全省第14位,比2015年前移9個位次;民生幸福指數連續兩年居全省縣市第13位;市產業集聚區連年保持全省“十強”、晉升“三星級”,大周產業集聚區和特色商業區雙雙晉升“二星級”;產城融合發展模式作為“長葛樣本”在全國中西部推廣。
長葛市各類企業達到35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416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達到386家,本地上市公司3家,天交所掛牌企業4家,銷售收入超百億企業4家,中國民營企業500強4家(黃河、森源、眾品、金匯)占河南總數的三分之一。
第一產業

截至2014年,長葛市糧食總產達到53.8萬噸。實現畜牧業產值20.82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4.1%,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超過50.6%。新增許昌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6家,許昌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已達82家。
第二產業

截至2015年,長葛市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00家、總數達到516家,8家企業入選許昌市大企業集團培育名錄,4家企業再次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44%。產業集聚區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引擎,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市工業比重超過80%。
第三產業

截至2014年,長葛市中國長葛機械倉儲物流園一期已竣工投入使用,部分商戶已入駐;長葛市葛天源、企業總部基地等項目正在積極建設。特色商業區入駐企業達92家。《長葛旅遊發展戰略策劃方案》已順利通過評審,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獲批建設,完成4個旅遊重點項目建設。長葛市舉辦了全國循環經濟經驗交流會、第一屆全國建築機械交易會、長葛休閒旅遊文化節、旅遊商品博覽會暨旅遊商品設計大賽等活動。
社會事業
社會保障
截至2014年,長葛市新增城鎮就業17935人,幫助困難人員就業2058人;勞動力輸出轉移人員2420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截至2015年,長葛市新增城鎮就業1.8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9萬人,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7%,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9.99%。
文體事業
2014年,長葛市圖書館被命名為省級先進公共圖書館,董村鎮及石象鎮文化站被評為河南省先進文化站。長葛市第三屆運動會成功舉辦,市體育館和市全民健身活動中心主體完工。
基礎建設
2014年,長葛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已全面完成,有效解決12個鄉鎮57個行政村7.1531萬人的吃水問題;新修和改建農村公路70公里,橋樑8座。
醫療衛生
截至2013年,長葛市有25家醫療機構:長葛市人民醫院、長葛市中醫院、長葛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院、公療醫院、衛生監督所、鴻基醫院、華健醫院、精神病康復醫院、新華醫院、長社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長興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金橋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石固鎮衛生院、坡胡鎮衛生院、後河鎮衛生院、增福廟鄉衛生院、官亭鄉衛生院、大周鎮衛生院、老城鎮衛生院、董村鎮衛生院、石象鄉衛生院、古橋鄉衛生院、南席鎮衛生院。
截至2014年,長葛市新區醫院正在規劃,市醫院門診樓已開工建設,市中醫院病房樓已完成初步設計,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高標準建成,3個鄉級衛生院病房樓交付使用。
教育事業
據2016年官網信息,長葛市共有16個鎮(辦)中心校及12處市直學校。其中公立普通高中4所,職業高中1所,國中28所,國小162所,民辦中國小9所,幼稚園128所,特教學校1所,在校生(幼兒)119512人。在職公辦老師7673人。長葛市有骨幹教師600人,學科帶頭人100名,名師20名,省級骨幹教師106名,國家級優秀教師13名;優秀校長8名,名校長3名;長葛市辦學管理規範化學校68處,許昌市辦學管理規範化學校25處,長葛市示範性學校6處,長葛市明星學校4處,許昌市示範性學校2處,河南省示範性學校1處。
截至2014年,長葛市新區實驗學校、一高配套工程、二高改造提升工程等正在有序推進;許昌技術經濟學校與許昌學院合作舉辦的兩個套用大專專業、與德國工商大會合作創辦的中德“雙元制”教學班順利招生。
截至2015年,長葛市新建、改擴建公辦幼稚園12所,實施校舍維修改造項目10處、薄改項目73處,標準化學校達到90%。
新聞媒體
長葛市的新聞媒體主要是長葛市文化局和廣播影視局開設的長葛市廣播電視台。
據2016年官網信息,長葛市廣播電視台開辦有1套廣播節目、4套電視節目(新聞綜合頻道、影視劇頻道、有線電視頻道、互動頻道),分別設立了《長葛新聞》、《葛天視點》兩檔新聞欄目,以及《社會關注》、《百姓生活》、《田園採風》、《909關注》和《生活天地》五檔專題欄目。
交通運輸

市區北距鄭州62公里;距國際機場35公里。市境南北21.4公里,東西51.9公里。京廣鐵路、京廣高速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縱貫南北彭(店)一花(石)公路橫穿東西,境內市鄉公路四通八達,村村通油路。
旅遊名勝
綜述
長葛市旅遊景點有:裴李崗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陘山、古社柏、葛天音樂園、佛耳崗(鐵佛寺)水寨、中州人文紀念園、黃河集團工業旅遊示範點、陳寔生態園、鍾繇園林、毛主席視察紀念館、白居易墓祠等。
石固遺址

中原大鐵佛寺

十二連城與鳳凰城

佛耳崗水庫
佛耳崗水庫按照《國家水利風景區標準》參與創建。一是對大壩、泄洪閘除險加固,提高防洪標準。二是對水庫進行園林化建設,綠化美化水利工程占地300多畝。三是利用水面資源,增設遊船。四是對周邊古蹟進行開發,先後修建和完善了千年古剎鐵佛寺、敬渡口遺址、古社柏等人文景觀。據統計,年接待遊人達到5萬多人次。
葛天氏故里

相傳在遠古時代這裡生存著葛天氏氏族,葛天氏出生後就在山下山上玩耍,葛天氏長大成人後,率其族人在葛河兩岸向下游活動,在其不遠的南邊他們找到了一片天然的溫泉水,就先在此地建了一個住宅區,供族人們洗澡與戲水,這個地方在的水磨河西邊的幸福湖(原叫暖泉湖)。
祭天台
在長葛東部老城西北二公里處有一片粗壯高大的柏樹群,共有二十三棵柏樹,均為漢柏,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這裡原來是清末民國年間的殺人刑場,但最早為祭祀壇,據說是葛天氏祭天祭地傳下來的。
在遠古時代,每年的收穫季節,築起高台,擺上野果和宰殺後的牛羊,葛天氏帶領大家喝歌跳舞,以示對天地的感謝。葛天氏部落的祭祀活動一年比一年規模大,莊稼的收成也一年比一年好。後來人就把葛天氏祭天地的地方稱為祭天台,到漢代才改為社稷壇。因社稷壇這裡樹旺風水龍脈好,又地勢平坦,人們把它視為風水寶地,依照葛天氏傳下來的規矩,年年在這裡祭祀天地全神,久而久之,這裡就成為歷代官家祭天的地方。
著名人物
鍾繇(yáo)(151年-230年),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書法家、政治家。早年相貌不凡。
鍾會(225年-264年1月),字士季,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三國時期魏將,太傅鍾繇之幼子,鍾毓之弟。自幼才華橫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對他非常賞識。
徐庶(生卒年不詳),字元直,原潁川郡(治今河南長葛市東)長社縣人。三國時蜀漢人物,後歸曹魏。徐庶本名福,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被同黨救出後改名徐庶,求學於儒家學舍。

陳寔(shí)(104年—187年),字仲弓。潁川許(今河南許昌長葛市古橋鄉陳故村)人。東漢時期官員、學者。因曾任太丘縣長,故又稱“陳太丘”。少為縣吏都亭刺佐,後為督郵,復為郡西門亭長,四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府,再辟大將軍。司空黃瓊辟選理劇。
棗據,字道彥,潁川長社人也。本姓棘,其先避仇改焉。父叔禕,魏鉅鹿太守。據美容貌,善文辭。弱冠,辟大將軍府,出為山陽令,有政績。遷尚書郎,轉右丞。賈充伐吳,請為從事中郎。
楊佩璋(1850~1920),字筱村,今河南長葛市後河鎮後河村人。少失父母,衣食艱辛。二十九年(1903年)署督察院副都御史,筱村以廉潔自守,以忠貞處世,不事逢迎,絕少私交,雖身居高位,而門可羅雀。
田零(1916-1997),筆名青望、夏里陽,字青望。河南長葛人,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長於油畫,兼及中國畫。作品有《子弟兵的母親戎冠秀》、《分秒必爭》、《鷹》等。
吳增,1955年生於河南長葛,中國當代畫家。
城市名片
城市名片
中國民營經濟最佳投資縣(市) |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 | 河南省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城市 |
全國優秀旅遊城市 | 中國食品工業強市 | 河南省對外開放重點城市 |
河南省城鎮化發展重點城市 | 河南省衛生城市 | 河南省擴權市 |
中國蜂產品生產基地 | 全國小型建築機械產業基地 | 中國中部衛浴產業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