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安區

龍安區

龍安區隸屬於河南省安陽市,位於安陽市區西南部分,是安陽市區面積最大的市轄區。截止2014年,龍安區人口為214441人,其中城鎮人口6萬,城鎮化率為29%。區域面積236平方公里,占市區(543.6平方公里)的近一半,其中建成區面積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萬畝。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42元,較2011年增長12.6%。農民人均純收入8618元,較2011年增長13.6%。

基本信息

概況

龍安區龍安區
龍安區位於安陽市市區西南部,是在原郊區基礎上重新組建的一個新的行政區,於2003年2月25日宣告成立。區域面積236平方公里,占安陽市區面積的一半,其中耕地面積16萬畝,全區總人口19萬。區內自然資源豐富,煤炭石灰石礦泉水等儲量多、品位高、易開採;花卉種植歷史悠久,農特產品豐富。

區委、區政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適時提出來了“四大戰略,三個翻番”的總體思路。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大力實施工業強區、物流活區、生態名區、人才興區四大戰略,到2010年,努力實現生產總值、農民人均收入和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比2004年翻一番,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把龍安區建成一個經濟繁榮、社會進步、環境優美、人民安居樂業的新城區。

龍安區2003年區劃調整後全區面積236平方公里,其中186平方公里是淺山丘陵,1萬多貧困人口。工業基礎薄弱,2003年一般預算收入僅有1800萬元。面臨種種壓力,龍安區積極從劣勢中創造優勢,挖掘煤炭、山水花林、冶金、包裝材料資源優勢,只爭朝夕快速建設包裝材料工業園、煤炭工業園、花卉苗木生態觀光園,做大做強有色金屬產業,催生了轄區經濟牽引力,實現了經濟增速歷史性的突破。

2006年上半年,全區GDP完成69367.6萬元,其中第一產業4069萬元,第二產業48192.11萬元,第三產業17106.49萬元,增速39.5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7423萬元,占全年目標任務51%,同比增長21%,比市定目標高1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1662元,同比增長20%,比市定目標高10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能耗比控制在0.57%,比最低目標5%下降4.43個百分點。2006年,該區限額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位於五縣四區第二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速位居四區第一位。

自然環境

龍安區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龍安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14.32°,北緯36.1°,位於安陽市區西南部分,東臨安陽市文峰區,西與林州市接壤,南連湯陰縣、鶴壁市鶴山區,北承安陽縣。龍安龍安區面積236平方公里,占市區面積的近一半,是安陽市區面積最大的市轄區。
地貌
龍安區地處於安陽市區西南部分,境內78.8%是淺山丘陵地貌,淺山丘陵面積為186平方公里,海拔在65.7米至242米之間。
氣候
龍安區深處大陸內部,屬四季分明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龍安水資源總量9.9億立方米。建有水庫119座,其中大型1座,中型8座,總庫容4.77億立方米;有萬畝以上大中型灌區10處。
礦產資源
安陽市龍安區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的礦產主要有煤炭、霞石正長岩、石英砂岩等。其中,霞石正長岩儲量約1.2億噸。2010年龍安區煤礦礦山採區平均開採回採率達84%,較2008年提高了1.07個百分點。截至2010年末,龍安區煤礦保有儲量約1.2億噸,可采儲量5000萬噸。

人口概況

2012年末龍安區常住總人口為214441人,男性人口占48.38%;女性人口占51.62%。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2.79下降為93.73。

行政區劃

龍安區區委
龍安區轄6個街道、1個鎮、2個鄉:田村街道、彰武街道、文昌大道街道、文明大道街道、太行小區街道、中州路街道、龍泉鎮、東風鄉、馬投澗鄉。區人民政府駐文峰大道西段。

田村街道 代碼:410506001 
2006年,轄5個村委會:南田村、北田村、丁家莊村、郜家莊村、楊家莊村。

彰武街道 代碼:410506002 

2006年,轄2個社區、7個村委會:安化社區、龍山社區、張家莊村、中龍山村、西高平村、北彰武村、東龍山村、北方山村、南漳武村。

文昌大道街道 代碼:410506003 
2006年,轄2個社區、8個村委會:晨光社區、物探社區、宗村、肖七里村、候七里村、李七里村、蘇七里村、四府墳村、燒盆窯村、余家莊村

龍安區龍泉鎮
文明大道街道 代碼:410506004 
2006年,轄4個社區:太行路社區、光明社區、安纖社區、候家莊村。

太行小區街道 代碼:410506005 
2006年,轄5個社區:鑫鑫社區、太行西社區、太行東社區、龍興社區、文明社區。

中州路街道 代碼:410506006 
2006年,轄2個社區:梅東社區、文中社區

龍泉鎮 代碼:410506100 
2006年,轄33個村委會:龍泉村、陳家坡村、東平村、吳家洞村、梨樹廠村、東方山村九堰村大澗村、牛家崗村、圪道村、後洞村、孟家莊村、平棘村、西洪溝村、東洪溝村、周家莊村、西上莊村、西溝村、東上莊村、樓莊村、四門券村、李潘流村、羊毛屯村、師潘流村、白龍廟村、張家崗村、高北河村、張北河村、張串村、全林村、許串村、石岩村、於串村。

東風鄉 代碼:410506201 

龍安區田村街道
2006年,轄33個村委會:紅旗村、活水村、趙張村、黃張村、許張村、紅星村、海村、劉家莊村、三家莊村、徐家橋村、北徐橋村、郭家莊村、老六莊村東八里村、吳家莊村、西八里村、置度村、寺溝村、大坡村、小坡村、徐家口村、蓋村鋪村、西蓋村、申家崗村、三分莊村、老莊村、吉黨村、郭潘流村、王潘流村、麻鞋店村、郭里東村、郭里西村、娘娘廟村。

馬投澗鄉 代碼:410506202 
2006年,轄44個村委會:杜賀駝村、陳賀駝村、郭賀駝村、老河溝村、張賀駝村、李各澗村、馬投澗村、潘家安村、高白塔村、崔白塔村、劉各澗村、上下洞村、元二莊村、港里村、王二崗村、墳窪村、南大岷村、何大岷村、北大岷村、郭大岷村、楊大岷村、牛家窯村、大屯村、柏家村、孟家爐村、辛莊村、上毛儀村、下毛儀村、齊村、張家莊村、宋家堂村、李家窯村、高小屯村、下馬泉村、南坡村、水澗村、後河村、西岸村、牛家莊村、盤龍寺村、李家安村、張家村、郭家村、馮家橋村。

歷史沿革

2002年12月28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123號):撤銷安陽市鐵西區、郊區,設立安陽市殷都區、龍安區;同時調整安陽市部分行政區域。龍安區轄原郊區文明大道、太行小區2個街道,東風鄉、龍泉鎮,東郊鄉的侯七里、蘇七里、李七里、肖七里、宗村、四府墳、余家莊、侯家莊、燒盆窯9個村,原安陽縣的馬投澗鄉、善應鎮的中龍山、張家莊2個村,曲溝鎮的西高平村,水冶鎮的北彰武村,寶蓮寺鎮的丁家莊、郜家莊、楊家莊、北田村、南田村5個村;區人民政府駐文峰大道西段。原郊區的西郊鄉、北郊鄉的三家莊、大司空、西大姓、前皇甫、後皇甫、皇甫屯、杜小屯、大碾屯、郭王度、武官、侯莊、小營、秋口、雙塔、東大姓、西司空、枯河17個村,東郊鄉的任家莊村劃歸殷都區管轄。原郊區北郊鄉的屈王度、方北營、周家營、安陽橋、西漳澗、東漳澗、董王度、馮家廟、宋家廟、十里舖、馬家壘、張賀壘、程寸營、韓王度、緱家壘15個村,原東郊鄉的小營、李家莊、杏花村、蘇家村、南漳澗5個村劃給北關區管轄。原郊區東郊鄉的汪家店、大營、三官廟、石家溝、王村、郭家街、東關、南關、聶村、後張村、郭家莊11個村劃給文峰區管轄。2003年2月25日正式掛牌。

?年,龍安區轄6個街道、1個鎮、2個鄉,13個居委會、130個行政村:太行街道(轄6個居委會)、文明街道(轄5個居委會)、文昌街道(轄9個行政村)、田村街道(轄5個行政村)、中州街道、彰武街道(轄2個居委會、4個行政村);龍泉鎮(轄36個行政村);東風鄉(轄33個行政村)、馬投澗鄉(轄43個行政村)。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龍安區轄6個街道、1個鎮、2個鄉:文昌大道街道、文明大街道、太行小區街道、中州路街道、田村街道、彰武街道;龍泉鎮;馬投澗鄉、東風鄉。

基礎建設

龍安區環境綠化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村基礎建設是根本。去年,龍安區加強了水利、道路、環保、規劃等基礎建設。全區打機井25眼,配套31眼,新建和改建提灌站3座,建節水工程25公里,硬化移民工程道路4.1公里;投資1780萬元,修建了7條全長31.3公里的道路,並全部竣工通車;投資160多萬元,完成了6個村的“村村通”工程任務。據統計,2005年,龍安區共修建道路16條,全長45.286公里,總投資2145.89萬元。

為加大環保工作力度,龍安區加強了對區域內污染企業的監督和整治工作,取締了2家小冶煉廠,拆除鍋爐14台,有效處置8.5萬畝農作物秸稈。全區還開展了創建“綠色社區、綠色村莊、綠色企業、綠色學校”活動,引起了社會各界對生態環境的重視和支持。此外,該區還編制完成了龍安行政中心控制性詳規,完成了72個村莊規劃修編和12個文明生態村試點村的規劃布局,繪就了發展藍圖。

做好“生態文章”

龍安區建設中樓盤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搞好生態建設是要點。龍安區狠抓了太行山二期綠化和平原林網綠化,全區植樹造林面積達8250畝,栽種各類苗木160萬株,高效林業占全區造林總面積的90%。該區還依託我市花卉苗木農業產業化示範鄉鎮——龍泉鎮,加快了花木植物觀光園和雜果採摘園建設,建成高效林業示範園10個、高效花卉林果園4個,使全區花卉苗木種植面積達2.5萬畝。

該區加強生態農牧業建設,形成了龍泉花卉、文昌奶業、東風畜牧、馬投澗雜糧4個特色鄉鎮(辦事處),湧現了鑫科食用菌、龍祥花卉園林、航空食品工業園等一批省、市級重點“龍頭”企業、專業協會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同時,該區還建設生態惠民沼氣工程2030個,超額完成了2005年任務目標。

初現“新村”面貌

龍安區龍安區
在龍安區確定的12個文明生態村試點村中,隨處可見硬化整潔的大街小巷、井然有序的農戶庭院、生機盎然的村莊綠化帶、景色優美的人居環境……2005年,該區以文明生態村建設拉開了新農村建設的序幕。

龍安區去年確定的12個文明生態村試點村,都結合實際制定了創建規劃和生態經濟發展規劃。全區先後投資1060萬元,用於文明生態村建設。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他們共清理垃圾5.8萬立方米,硬化村內道路29.7公里,修建排水溝近10公里,鋪設道板磚1.7萬平方米,粉刷牆壁6.3萬平方米,種植各類花卉苗木3.2萬棵,更換、維修路燈320盞。在生態文化建設方面,他們製作宣傳板面380個、固定宣傳欄30餘個,新建村級閱覽室、文體活動室76間,建設健身場地8個。通過創建活動,12個試點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有力地推動了農村“兩個文明”建設。

工業經濟

龍安區工業經濟
工業經濟發展迅速。該區結合實際,發揮空間、資源、交通等優勢,努力夯實工業基礎,調整產業格局,成立了包裝材料工業園、煤炭工業園、有色金屬工業園等園區,以園區帶動工業發展,逐步壯大以包裝材料、煤電、有色金屬、特種合金、醫藥化工等為主導的工業體系。包裝材料工業園已進駐的15家企業,目前12家已基本建成,實現產值2.31億元,上繳稅金905萬元;煤炭工業園以新王家嶺煤礦和賀駝煤礦為依託,目前賀駝煤礦已進入試生產階段,正式生產後,預計年產值可達1億元、年上繳利稅5000萬元,其周邊已建成4家洗煤廠,對煤炭進行深加工;以豫北金鉛有限公司、岷山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紅岩冶煉有限公司為依託的有色金屬工業園已初具規模。

物流經濟蓬勃發展。近年來,該區圍繞轄區優勢,大力發展倉儲業和運輸業,初步形成以汽車貿易、商貿、鋼材、家具、舊貨交易為主的市場格局。他們投資7億元,創全市一次性引資最大的大華商貿城已順利開工,目前已投資2.2億元,完成了一期家具建材博覽中心建設,預計今年5月試營業。去年以來,該區新引進物流企業4家,物流稅收達1011萬元,倉儲空間達13萬立方米,新增營業額4000萬元。

農業經濟

龍安區糧食所
龍安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至目前,全區夏糧總產達到2.04億噸,比上年增長12%。上半年新增花木面積5000畝,鑫科食用菌新增廠區面積30畝,產量擴大一倍。宗村養殖小區擴大面積60畝,郭里西養殖小區新增生豬5000頭。新建精品示範百畝園2個(東風鄉麻鞋店蔬菜百畝園120畝,龍泉張北河綠色林牧種養基地560畝),千畝區2個(龍泉張串村果樹千畝區1120畝,東風鄉南嶺果樹千畝區1000畝)。綠化造林完成7900畝,完成四荒拍賣5000畝。農業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新打配套機井8眼,增加灌溉面積1500畝,完成了崔白塔千畝小流域治理。

社會事業

衛生
至2012年龍安區內有131個村衛生室,醫療機構有386張床位,385名鄉村醫生,轄區內設有東風鄉衛生院、馬投澗鄉衛生院、龍泉鎮衛生院、彰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文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文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教育
2012年龍安區各級各類學校2701所。高等院校6所,普通高中37所,中等職業學校18所,國中260所,國小1401所,特殊教育學校8所,幼稚園910所,職業技術培訓學校61所;另外培訓學生12860人。基礎教育教職工62119人,其中專任老師52304人;職業教育教職工3249人,其中專任老師2727人。
交通
龍安區緊鄰京、港、澳高速,107國道穿境而過,南北有京廣鐵路、石武高鐵,東西有安林鐵路和正在建設的長泰鐵路。

旅遊名勝

殷墟博物苑

龍安區殷墟博物苑
殷墟博物苑位於安陽市西北郊小屯,因其坐落在“殷墟宮殿區”而命名。是中國考古學的誕生地,甲骨文發祥地,又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和首批全國旅遊景區全國青年文明號,屬歷史遺址類型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殷墟宮殿區馳名中外,為世界文明古國中占有重要地位。50餘座宮殿、宗廟遺址,宏偉壯觀,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銅器,玉石器等珍貴文物。據考古專家評價,殷墟“發掘著一個典型的奴隸社會”。殷商文化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銅器三個要素”。“是一個燦爛的中國文明”。

殷墟博物苑猶如一座展示華夏歷史瑰寶的藝術殿堂,它給人以古代文明的陶冶和啟迪。

龍安區文峰塔
文峰塔

位於安陽市中心,原名天寧寺,始建於後周年間,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文峰塔與我們通常所見的塔大不一樣,竟然是一座上大下小的塔。

該塔高38米,塔身呈八角形,共五層。全部為磚結構,在暗紅色的塔磚上雕有圖案,內容以佛教故事為主。塔頂有一座小小的寶瓶狀塔剎,塔剎形狀與北京北海的白塔十分類似。登塔可以眺望到古城的遠山近水。

岳飛廟

龍安區岳飛廟
岳飛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受敬仰的民族英雄,他的家鄉就在本市湯陰縣。從京廣鐵路湯陰站下車,一出站,即可望見雄居於花崗岩基石上的岳飛銅像。

湯陰縣有許多與岳飛有關的遺址,岳飛廟就在縣城內。岳飛廟始建年代不詳,現址為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面積為4000多平方米,殿宇近百間。精忠坊是岳飛廟的頭間,為一座營造精美的木結構牌樓。兩側八字牆上刻有1.8米高的兩側大字“忠”、“孝”。進入門檻,便見石階下跪著五具鐵鑄像,即當年殺害岳飛的秦檜王氏万俟禹張俊王俊。跪像背後立一尊金銅像,怒目執劍,對秦檜等人呈居高臨下鎮壓之勢。兩側楹聯上寫著:
蓬頭垢面跪階前想想當年宰相
端冕垂施臨座上看看今日將軍

出身於農民家庭的岳飛是南宋著名軍事家、抗金名將。他自幼聰慧過人,喜歡詩書;少時拜師習武,20歲從軍,其母曾在他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岳飛率軍抗摯金兵,六戰六捷,屢建戰功。宋高宗卻夥同奸相秦松一心與金求和,一天連下12道金牌,強令岳飛撤兵,並解除了他的職務。最後以“莫須有”的罪名,將39歲的岳飛殺害於杭州。家鄉人民對岳飛寄予無限的敬仰之情,對秦檜等奸臣恨之入骨。

岳飛廟內,碑碣林立。東西小院中各有亭子一座,東為“肅瞻”,西曰“觀光”。院中碑刻近300通,是中原地區一個較大的書法、文學藝術寶庫。

河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河南省全省轄:17個地級市,50個市轄區、21個縣級市、88個縣
鄭州市中原區 | 金水區 | 二七區 | 管城回族區 | 上街區 | 惠濟區 | 鞏義市 | 新鄭市 | 新密市 | 登封市 | 滎陽市 | 中牟縣
開封市鼓樓區 | 龍亭區 | 順河回族區 | 禹王台區 | 金明區 | 開封縣 | 尉氏縣 | 蘭考縣 | 杞縣 | 通許縣
洛陽市西工區 | 老城區 | 澗西區 | 瀍河回族區 | 洛龍區 | 吉利區 | 偃師市 | 孟津縣 | 汝陽縣 | 伊川縣 | 洛寧縣 | 嵩縣 | 宜陽縣 | 新安縣 | 欒川縣
平頂山市新華區 | 衛東區 | 湛河區 | 石龍區 | 汝州市 | 舞鋼市 | 寶豐縣 | 葉縣 | 郟縣 | 魯山縣
安陽市北關區 | 文峰區 | 殷都區 | 龍安區 | 林州市 | 安陽縣 | 滑縣 | 內黃縣 | 湯陰縣
鶴壁市淇濱區 | 山城區 | 鶴山區 | 濬縣 | 淇縣
新鄉市衛濱區 | 紅旗區 | 鳳泉區 | 牧野區 | 衛輝市 | 輝縣市 | 新鄉縣 | 獲嘉縣 | 原陽縣 | 長垣縣 | 封丘縣 | 延津縣
焦作市解放區 | 中站區 | 馬村區 | 山陽區 | 沁陽市 | 孟州市 | 修武縣 | 溫縣 | 武陟縣 | 博愛縣
濮陽市華龍區 | 濮陽縣 | 南樂縣 | 台前縣 | 清豐縣| 范縣
許昌市 魏都區 | 禹州市 | 長葛市 | 許昌縣 | 鄢陵縣 | 襄城縣
漯河市源匯區 | 郾城區 | 召陵區 | 臨潁縣 | 舞陽縣
三門峽市湖濱區 | 義馬市 | 靈寶市 |澠池縣 | 盧氏縣 | 陝縣
南陽市臥龍區 | 宛城區 | 鄧州市 | 桐柏縣 | 方城縣 | 淅川縣 | 鎮平縣 | 唐河縣 | 南召縣 | 內鄉縣 | 新野縣 | 社旗縣 | 西峽縣
商丘市梁園區 | 睢陽區 | 永城市 |寧陵縣 | 虞城縣 | 民權縣 | 夏邑縣 | 柘城縣 | 睢縣
信陽市溮河區 | 平橋區 | 潢川縣 | 淮濱縣 | 息縣 | 新縣 | 商城縣 | 固始縣 |羅山縣 | 光山縣
周口市川匯區 | 項城市 | 商水縣 | 淮陽縣 | 太康縣 | 鹿邑縣 | 西華縣 | 扶溝縣 | 沈丘縣 | 鄲城縣
駐馬店市驛城區 | 確山縣 | 新蔡縣 | 上蔡縣 | 西平縣 | 泌陽縣 | 平輿縣 | 汝南縣 | 遂平縣 | 正陽縣
省直轄濟源市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