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河南省直管市]

永城市[河南省直管市]

永城市是河南省最東部的城市,處於河南、山東、江蘇、安徽四省結合部,被稱為“豫東門戶”、“豫東明珠”。“永城”意為“永遠之城”,面積2068平方公里,人口150.6萬人。永城是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之地,隱王陳勝埋骨之地。隋大業六年(公元610年)置永城縣,1996年撤縣設市,2011年被確定為河南省直管市試點城市,2014年1月1日起實行由省全面直管。永城是河南省加快城鎮化重點市、對外開放重點市。永城是河南省東引西進戰略的橋頭堡城市、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河南省重點建設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河南文明城市、河南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宜居城市、全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華東工業的能源後方,是國家唯一授予“中國麵粉城”稱號的城市。永城擁有兩家中國500強企業:永煤集團與神火集團;三家中國馳名商標企業:皇溝酒業集團、華星集團和遠徵集團。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永城”意為“永遠之城”,隋大業六年(公元610年)置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1996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省直管,民行批〔1996〕76號,見《國務院公報》1996年10月刊),2004年成為河南省五個重點擴權市之一,2011年成為河南省直管市(豫發〔2011〕7號)。永城市2014年1月1日起全面脫離商丘管轄,由河南省直接領導。
永城市土地面積206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2萬畝,人口150.6萬人。下轄2城區23鎮6鄉。永城是全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華東工業的能源後方,永城是河南省最大的煤化工基地,永城擁有出色的麵粉加工能力和優質的麵粉質量,被國家授予“中國麵粉城”稱號。永城擁有一家世界500強企業:永煤集團;一家中國500強企業:神火集團;三家中國馳名商標企業:皇溝酒業集團、華星集團和遠徵集團。
永城先後榮獲“蘇商投資首選城市”、“浙商最佳投資城市”、“河南省最佳投資城市”、“河南省對外開放先進市”等稱號。2009年永城首次躋身全國百強縣(市),這裡,曾留下人類早期文明蹣跚的腳步,豐富的古文物遺存,記載著龍山文化一個重要發展時期神秘的斷層。這裡是漢興之地。漢高祖劉邦在此揮劍斷蛇,揭竿而起,逐鹿中原,建立起400年漢室江山。這裡是能源之都。永煤集團、神火集團、裕東電廠三大航母級企業集團坐落境內,龍騰虎躍,成為華東工業重要的能源後方。這裡是麵粉之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黃淮沖積平原一望無際的肥沃土壤,使這裡成為全國優質小麥生產基地,2005年,這裡又以規模龐大的現代麵粉加工業贏得了“中國麵粉城”的榮譽。這裡,這裡是生態之城。是河南省首家生態市建設試點市,生態市建設規劃已通過專家評審認定。

城市名片

永城是漢興之地。秦末,漢高祖劉邦義釋刑徒,斬蛇起義,以芒碭山為根據地,開創了大漢王朝四百年帝業。漢人、漢字、漢文化由此而興,在此昌盛。在芒碭山已發現漢代文物遺存30多處。中國秦漢史研究專家多次到芒碭山考察論證,認定芒碭山為漢文化發源之地,是漢文化興盛之地。
永城是能源之都。永城地下儲煤面積1216平方公里,儲量達52.5億噸,是全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全國七大煤化工基地之一、全國鋁精深加工基地。永煤集團、神火集團全國兩大500強企業坐落在境內,9對礦井投入使用,年產原煤6000萬噸。
永城是麵粉之城。永城是全國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河南省無公害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小麥產量常年穩定在14億斤以上,麵粉加工企業200多家,年加工小麥60億斤,產品暢銷30多個省、市、自治區。2005年10月被授予“中國麵粉城”稱號,連續成功舉辦了七屆中國(永城)麵粉食品博覽會。
永城是生態之市。按照建設集聚帶動作用強的中心城市定位,率先在全省啟動了生態市建設,編制了“四位一體”的城市戰略發展規劃,和中國國土經濟學會合作,加強了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相繼建成了沱河風景帶、雪楓河風景帶、東方廣場、和諧公園等一批公園、綠地,城區綠化面積806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38%。城市建成區47平方公里,人口45餘萬,城鎮化率達40%。
永城是長壽之鄉。永城區位優越,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空氣清新。完善的社會保障,悠久的長壽文化,優越的自然條件,良好的生活環境,造就了宜居宜業的勝地、健康長壽的福地。全市共有百歲以上老人158人,80歲以上老人3.5萬餘人。2011年12月被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稱號。

行政區劃

截至2012年12月31日,河南省永城市轄有東西2城區、23鎮6鄉,732個行政村,3706個自然村。所屬鄉鎮有:城關鎮演集鎮、芒山鎮、酇城鎮高莊鎮、十八里鎮、薛湖鎮、馬橋鎮、裴橋鎮、陳集鎮、蔣口鎮、太丘鎮、李寨鎮、順和鎮、苗橋鎮、茴村鎮、臥龍鎮、侯嶺鎮、酇陽鎮、馬牧鎮、龍崗鎮、王集鎮、劉河鎮;雙橋鄉條河鄉、陳官莊鄉、城廂鄉、黃口鄉、新橋鄉。

人口方言

截止2011年10月底,全市總人口150.6萬,統計常住人口1377897人,其中主城區人口45萬,城鎮率43.9%。
永城市位於河南、安徽、江蘇、山東四省交界處,本地方言經過歷史與地理的影響,屬於中原官話商阜片與中原官話徐淮片的相混,永城北部的芒山鎮與薛湖鎮比較接近江蘇徐州與安徽淮北的方言,永城西南就更接近亳州與商丘地區。

經濟發展

概述

據統計,2012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71億元,增長10.3%,位居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位;境內財政總收入完成70.28億元,位於河南省第一位,占商丘總財政的56.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0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432元,分別增長13%。再次進入中國百強縣行列,位居第90位,中部六省前十名。一般預算收入20.01億元,居全省縣市第六位。國稅收入超過5個省轄市,地稅收入超過3個省轄市,國地兩稅綜合收入超過4個省轄市。生產總值萬元能耗降低6.1%;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率全省領先。以旅遊業和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少、經濟效益好的高端產業為代表的“綠色經濟”快速增長,為以“黑白經濟”著稱的永城市奏出了發展的最強音。

黑色經濟

所謂“黑色經濟”,即以豐富的煤炭資源為基礎,把永城建設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重要的煤炭能源生產基地、煤化工基地、鋁製品加工基地。永城市總面積為2000平方公里,716平方公里的永城礦區占全市國土面積的35.9%,遠景儲量100億噸,精查儲量42.16億噸。絕大部分為低磷、低硫、低灰分、高發熱量的優質無煙煤,為全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全國七大煤化工之地。永煤集團(國企)、神火集團(地企)兩大集團雙雙進入中國500強。產原煤年產量1300萬噸以上。今日的永城礦區已經發展成為全國五大工業用煤基地和全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上海寶鋼集團、巴西CVRD公司、泰國正大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紛紛落戶永城,以煤炭為龍頭的永城“黑色經濟”的開發浪潮正一浪高過一浪。
總投資40億元的神火工業園已經正式投產;年產160萬噸甲醇、占地1400畝、總投資120億元的煤化工基地,以及規劃面積14平方公里的沱南工業園區,已經對永城市發展發揮作用。沱南工業園區建成後,將同煤化工基地聯為一體,成為永城的核心工業基地。

白色經濟

“白色經濟”指麵粉。
永城是國家、省小麥優良品種生產基地,年產小麥6—8億公斤,且處黃淮平原小麥產區腹地,小麥原料充足。麵粉企業帶動相關產業,促進了結構調整和運輸業、飼料業、養殖業、編織業等;集中連片發展,麵粉企業靠城沿路,促進規模,僅西城區工業路兩側就有麵粉企業24家;2009年,全市已有麵粉企業138家,年生產加工能力15億公斤,年銷售額40多億元。產品六大系列,30多個品種,暢銷全國30多個省市、20多個國家。永城市成為全國最大的麵粉生產基地,全國唯一的“中國麵粉城”。一座國家級麵粉質量檢測中心已經在永城投入運行。永城“白色經濟”已經形成兩條相對完整的產業鏈,一條是由麵粉向食品加工的延伸,一條是由麵粉向飼料加工的延伸,有力地拉動了養殖業、運輸業、塑編業、印刷業、服務業的發展,一批通過質量認證的名優產品走出永城,走向全國市場。

綠色經濟

永城是河南第一個開展生態市建設的城市。生態城市的建設不僅包括“黑白經濟”,還涵蓋了“綠色經濟”。
作為漢文化發祥地之一,永城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發展旅遊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芒碭山景區在不足14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分布著漢梁古文化景觀29處。其中,梁孝王王后墓被稱為“天下石室第一陵”,柿園墓藏“四神壁畫”被譽為“敦煌前之敦煌”,漢高祖斬蛇碑被稱為千古奇觀。該市投資1億多元,著力打造芒碭山精品旅遊景區和陳官莊淮海戰役紀念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永城市在新老城區之間的採煤塌陷區因地制宜建造的中國最大的人工湖也正發揮對環境與經濟建設的積極作用。
據統計,永城市2009年接待遊客130多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億餘元,拉動了第二、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

產業集聚區

永城市產業集聚區位於河南省永城市東城區南部,規劃面積19平方公里。近期規劃範圍北至永宿路、南臨南環路、西為西外環路南段、東至中原路以及沱河以北區域;遠期規劃範圍在近期的基礎上向東擴展至東外環路,向西擴展至西外環路。永城市產業集聚區以鋁精深加工、裝備製造、煤化工為三大特色主導產業,是全省50個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之一。2010年5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評為2009年度發展又好又快的產業集聚區。
“永城市產業集聚區鋁精深加工產業2010年實現營業收入80億元,園內有總投資超過40億元的5個在建項目,其中河南中瑞有色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的鋁棒、鋁型材項目已試生產,年營業收入達25億元。鋁精深加工產業2011年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

永城芒碭山旅遊集聚區

“十二五”期間河南省把芒碭山列為“十大旅遊產業集聚區”,目標定位於集文化觀光、參與體驗、運動休閒等於一體的主題型旅遊集聚區。以完善旅遊產業服務配套設施,延長遊客停留時間,擴大旅遊集聚區的綜合產出為發展思路。
重點項目:永城旅遊文化產業園區芒碭山區域建設項目;五星級主題酒店項目;永城樂酷國際水上滑板俱樂部;芒碭山旅遊小鎮。永城薛湖—陳集採煤沉陷區旅遊文化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包括休閒度假生態湖、植物王國主題生態園、六世吉祥五星級度假主題酒店項目。續建項目:包括芒碭山漢文化博物館景點、文聖園景區、芒碭山漢風旅遊服務步行街、陳官莊淮海戰役紀念館景區、永城市生態湖旅遊景區三期工程。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包括芒碭山旅遊區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自來水廠、天然氣供氣工程,以及鄭徐高鐵連線芒山鎮區、旅遊區的市政道路、綠化、給排水、污水管網、電力通訊管網工程。

工業

永城工業門類齊全,結構合理,擁有各類工業企業8000多個,以煤炭、電力、鋁製品、建築、冶金、化工、機電、紡織、造紙、皮革、食品、釀酒等工業為門類的產品500多種,其中白酒、高壓電器、防水新型建築材料——水必克、何首烏粉、辣椒製品等百餘種產品分別獲省優、部優、國優稱號。

農業

全市耕地面積178萬畝,糧食總產達61.26萬噸,肉類總產達7.02萬噸,蛋產量達4.33萬噸,已建成以11萬畝速生林為代表的十大特色經濟區,是國家小麥優質商品糧基地市、國家糧棉生產百強市、國家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市、全國秸桿養牛(羊)基地市、全國科普示範市、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河南省無公害農副產品生產基地,承擔國家和省、市大型農業科研項目20多項。

鄉鎮經濟排行

1.演集鎮
2.城關鎮
3芒山鎮
4.高莊鎮
5.侯嶺鄉
6.陳集鎮
7.城廂鎮
8.十八里鎮
9.薛湖鎮
10新橋鎮

歷史沿革

永城市永城市
永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永城王油坊文化遺址表明永城的文明史距今有4000多年。
秦時期:於此設、治“建成縣”、“酇縣”、“芒縣”。
西漢時期:於此設、治“敬丘縣”,“酇縣”。
東漢時期:於此地改置更名為設、治“臨睢縣”。
隋(610年):於此改置更名為“永城縣”。
金元(1221年):升為州,元至久二年(1265年)復降為縣。
1945年2月:於此地改置更名為“雪渦縣”、“雪楓縣”。1949年3月:復名“永城縣”。
1996年10月:國務院撤銷永城縣設立省直管“永城市”。(見《國務院公報》96年10月刊。)
⑴.“永城”的來歷:因縣城屢遭水擊而不破,故名永城。取永遠為城之意。(《永城縣誌》)
⑵.“建成縣”:秦置,故城位置在今永城東北35里陳集鄉劉寨,隋城系依漢芒縣舊址,今地面尚存東北城角,高於地表0.5米。《永城縣文物簡介》1981年永城縣文管會編著。《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國地圖學社出版)亦將該城標於永城縣東南。
⑶.“芒縣”:秦置,地處今永城東北35里芒山、陳集一帶。
⑷.“敬丘縣”:漢初置敬丘縣,東漢改為太丘縣,晉縣廢城存。地處今永城西北。
⑸.“酇縣”:秦置,地處今永城酇城一帶。

地理氣候

永城處在東經115°58′~116°39′,北緯33°42′~34°18′之間,平均海拔33米。市境的北、東、南及西南部分別與安徽省碭山縣蕭縣濉溪縣渦陽縣亳州市毗鄰,西部和西北部與河南省的夏邑縣緣連。沱河穿過西城區的北部和東城區的南部,芒碭山位於北部的芒山鎮境內,主峰海拔高度159米。311國道從中部東西貫穿境內,連霍高速公路從北部東西貫穿境內。全境近似橢圓,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微傾,平均海拔31.9米,除西北有方圓16平方公里的芒碭山群外,大部分為平原地區,屬暖溫帶季風性半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4.30C。

交通通訊

永城區位交通圖永城區位交通圖
永城地處豫、皖、蘇、魯四省結合部,又是城市密集區,交通十分便捷。

高速公路:連霍高速濟祁高速永登高速
連(連雲港)霍(霍爾果斯)高速公路、永(永城)登(登封)高速東西貫穿全境,濟(濟寧)祁(祁門)高速公路自北到南與連霍高速、永登高速成“工”字型相交,在永城設芒碭山、永城東、永城南等出入口。

高速鐵路:鄭徐高鐵
國家高速鐵路東西交通大動脈鄭徐高鐵經在永城設“永城北站”,鄭徐高鐵於2012年開工建設,預計2015年通車運行。
公路:國道311、省道201(永芒快速路、永碭路)、永商路、省道325(永宿路)、永渦路
鄭(州)永(城)省道、311國道和鄭永省道橫穿東西,永碭、永宿公路縱貫期間。永芒快速與永(城)宿(州)、永(城)亳(州)高速相連,以城區為中心,形成“工”字型高速網。永宿、永亳、永(城)碭(山)、永商、永(城)渦(陽)等省際道路在市區交匯,形成“米”字型交通框架。
水運:沱河澮河
沱河、澮河通航工程已於“十二五”期間開始,即將通航。
永城客運交通發達,隴海、京滬、京九、徐阜四大鐵路幹線在永城四周緊繞,境內的鐵路連線線與四大幹線相連,客運車站正在籌建,沱河航運已通過省發改委批覆。鄉鄉通等級公路,村村通柏油路。截至06年11月省市際客運班線有41條,營運客車輛214輛;城鄉客運班線36條。全市客流量15000人次。公車和計程車從無到有,現已開通8路公交線路,正著手開通9/10/11路新公交。日客運量28000人次,計程車輛2300餘輛。永城也是河南唯一一家擁有自助腳踏車凡人城市,方便了市民出行也是是一道靚麗的風景。永城到鄭州的車輛全部是豪華大巴,每40分鐘一班。永城和周邊的省會城市也保持著密切聯繫,到陝西西安、江蘇南京、浙江杭州、安徽合肥、山東濟南、湖北武漢,還有北京、上海,都有直達的豪華長途汽車。永城與江浙一帶城市的聯繫也比較緊密,寧波、溫州、蘇州、義烏和永城之間也都開通有長途汽車運營業務。

永城通訊發達,移動聯通電信網通鐵通五大通訊集團均在永城拓展市場,固定電話實現了村村通,行動電話境內無盲區,寬頻網已遍及城鄉,有線電視已進入千家萬戶,市政府的信息網路、招商網站等已全部開通,市直大部分單位和所有鄉鎮都建立了各有特色的網站,實現了信息全球共享。

名優特產

風味小吃

永城飲食文化集南北之風味,融東西之特色,飲食習慣與豫皖蘇魯相似,但又有自己的特色,芒山鹵羊頭、龍崗燒雞、酇城糟魚、任湖狗肉等聲名遠播,尤其是“永城三寶”(薛湖牛肉水煎包、永城粥、永城飠它湯)深受當地民眾喜愛。

永城特產

“三辣(辣椒、大蒜、大蔥)一甜(棗乾)”、高莊穌梨、芒山大杏、裴橋西瓜、李寨苔乾、皇溝御酒等。
永城辣椒以色艷、肉厚、油多、味美、飄湯等特點揚名海內外,永城豐莊棗乾以獨特的風味、晶透的體態,在明清時期成為宮廷貢品,被譽為“貢乾”,目前利用傳統工藝和高科技手段相結合製成的棗乾,更具保健、養身之功效,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高莊及十八里酥梨個大、核小、含糖量高,暢銷全國。永城大蒜以獨特工藝製成的大蒜油,風靡國際市場。裴橋西瓜以籽少、沙瓤、皮薄等優點占據蘇魯豫皖的廣大市場,李寨苔乾清香可口,成為東南亞人餐桌上的佳肴。永城白酒“皇溝”商標已經成為“中國馳名商標”。

旅遊

概述

永城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氣候宜人,永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3處。永城有著名的“永城八景”,一景一詩相輔相成:《芒山王氣》、《

永城地圖永城地圖
澮水春聲》、《隋堤煙柳》、《陳廟霜松》、《巴河夜月》、《酇台曉晴》、《石崖滴翠》、《寶塔盤雲》。2009年12月25日,在北京中央電視台梅地亞中心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旅遊文化建設與推廣大會上,永城市被授予“中國國際旅遊文化目的地”和“中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文化名城”稱號。

明代著名詩人李先芳,游商丘入永城途中寫到:三月輕風麥浪生,黃河岸上晚波平;村原處處垂楊柳,一路青青到永城。
宋代翰林宋玉留下了《過永城》的詩篇:行盡江南數十程,故園風物倍關情;棗花零亂槐陰合,一路清香過永城。

芒碭山漢文化旅遊區

永城自古以來就是“春風拂楊柳,秋禾遍地金”的旅遊勝地。在眾多的景區點中,當首推芒碭山漢文化旅遊區。芒碭山漢文化旅遊區位於芒山鎮,是豫東邊陲一座新興的漢文化旅遊勝地。2002年被納入河南省“三點一線”的黃金旅遊帶,2012被列為河南十大旅遊集聚區。[5]2006年9月,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文明旅遊風景區。被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授於“中國國際最具發展潛力的旅遊景區”。
芒碭山文物旅遊區文化內函厚重,人文景觀遍布,不同時代的文物古蹟幾乎涵蓋了中國歷史演變的全過程。這裡有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在此避雨曬書的夫子崖,有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之墓和郭沫若手書碑文;有三國猛將張飛在此築寨伐魏的張飛寨,有水滸英雄李袞項充樊瑞聚義的三聖殿、更有漢高祖劉邦在此斬蛇起義後成就大漢四百年帝業留下的眾多遺蹟,如高祖廟、劉邦斬蛇處、紫氣岩、御龍泉等,更有甚著為紀念高祖劉邦斬蛇起義而立的石碑夜晚用燈光直射即可看到高祖的靈光幻影,被譽為“天下奇觀”,大漢雄風為亞洲最大歷史人物雕像,站在漢高祖肩上可俯瞰方圓80里風光,還有令人嘆為觀止的是21座西漢梁國王陵墓群,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價值之高、分布之集中,可謂世界罕見,全國獨一無二。其中柿園漢墓中出土的“四神壁畫”被中外專家、學者讚譽為“敦煌前之敦煌”,西漢梁孝王劉武之妻李王后陵以其龐大的規模及非凡的價值,被譽為“天下石室第一陵”。金縷玉衣的出土更是震驚全國。2006年9月,被評為國家級“AAAA”級景區。芒碭山漢文化景區現對外開放的共四大景區:保全山王陵景區、漢興源景區、夫子山景區、陳勝王陵景區。待開放的景區有劉邦文化主題公園、漢文化博物館、文聖園景區、芒碭山地質公園。並有漢文化、芒山廟會、劉氏祭祖、特色農業文化旅遊等活動。

陳官莊烈士陵園

位於永城市東北25公里陳官莊村南,311國道北側,為紀念淮海戰役第三階段陳官莊地區殲滅戰中犧牲的烈士而建。該陵園1974年奠基,1978年建成,占地約200畝,坐北向南,正中為花崗岩烈士紀念碑,高25米,上刻周恩來手書“淮海英雄永垂千古”八個大字。碑前為廣場,碑後有烈士陳列館和殲滅戰紀念館分列兩側,北部樹蔭下有烈士公墓和單人墓,墓周有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

崇法寺塔

矗立在西城區北部的崇法寺塔,六角九層,始建於北宋年間,經九百年的風雨洗滌如今仍完好無損,堪稱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

酇城造律台

位於永城市城西25公里酇城鎮,有一橢圓形高台,形如龜背,高約7米,底部南北長54米,寬34米,文化層堆積厚度為8~9米。上層為商代遺存,下層為河南龍山文化遺存。因當年西漢丞相蕭何在這座高台上為劉邦建立漢朝撰制律條,人們便稱此高台為"造律台"。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的造律台花草繁盛,風景宜人,茂林修竹之中有蕭何造律塑像。若逢古會格外熱鬧。

名人

歷史名人

劉武:(?-公元前144年),漢文帝第二個兒子,漢景帝親弟弟,漢武帝親叔叔,母親竇太后,封梁王,史稱梁孝王,死後葬於永城芒碭山中。
朱敬則:(635年-709年),字少連,唐朝政治家、史學家。唐朝武則天稱帝時,曾任正諫議大夫等職。著有《十代興亡論》、《五等論》等書。
張皇后:(?-1442年),明朝第四代皇帝明仁宗朱高熾的皇后,明宣宗朱瞻基的親生母親。她歷經了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三朝,促成了歷史上的“仁宣之治”,被譽為“女中堯舜”“中外十大母親之最賢德的母親”。
蘇三:原名鄭麗春或周玉姐,根據記載與王景隆同是河南永城人,五歲時父母雙亡,後被拐賣到北京蘇淮妓院,遂改姓為蘇,起名蘇三,“玉堂春”是她的花名。蘇三天生麗質,聰慧好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南京原禮部(吏部)尚書的公子王景隆(王金龍)上京趕考時與其結識。蘇三和王景隆傳奇般地恩怨和愛情故事被明代小說家馮夢龍寫成《玉堂春落難逢夫》,收入《警世通言》流傳後世。京劇和許多地方戲曲又編為《蘇三起解》、《玉堂春》等廣為演出。
王三善:(1565年-1623年),河南永城人,字尤名,明朝政治家,軍事家。著有《四書解》《易經辯》等書。
練國事:(1582年-1645年),河南永城人,字君豫,明朝萬曆四十四年進士,曾任明朝戶部左侍郎、兵部尚書等職。
練貞吉,字石林,練國事之第三子,他喜愛作詩,古近體詩宗法盛唐,閒遠高脫,兼有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之長;為文則雄奇壯偉,不可羈勒。著有《叢言詩話》、《掃葉居士詩文集》。
丁魁楚:(?-1647年),河南永城馬牧鄉丁老家人,字中翹,號光三,明朝萬曆四十年中舉人,萬曆四十四年中進士,崇禎四年任保定巡撫,崇禎七年任戶部侍郎,崇禎九年任河北巡撫,崇禎十年任河南、湖廣總督,加任兵部尚書,官至正三品,1647年被叛將李成棟所殺。
丁啟睿:(1595年-1645年),河南永城人,丁魁楚的侄子,字性如,號聖臨,明朝萬曆四十七年中舉人,萬曆四十八年中進士,先後任南京兵部主事、兵部郎中、太原知府、山東按察使右參政、兵部右侍郎、兵部尚書等職。
宋獻策:(?—1645年),河南永城人,他學識淵博,才智非凡,精通“術數”,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的軍師,崇禎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政權,宋獻策被封為“開國大軍師”。
李天馥,字湘北,號容齋,河南永城人,居合肥。明崇禎八年(一六三五年)生。七歲能詩,有神童之目。清順治進士,由庶吉士累擢戶部左侍郎,調吏部,以揚清激濁為己任。官至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卒,諡文定。著有《容齋集》。
任增(1723-1784),字蔚嶺,一字損之,號寓圃,河南永城人。乾隆十九年進士,曾先後任南和、宛平、棗強、禹城、惠民等縣知縣。因為他在棗強的政績最為突出,世人卻稱他為“任棗強。

近現代名人

孫殿英:(1889年—1947年),河南永城馬牧鄉孫家莊人,字魁元,乳名金貴,1928年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軍長的孫殿英因挖掘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墳墓而被稱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盜墓將軍”——“東陵大盜”
魯雨亭:(1899.11.18-1940.4.1)名鴻逵,永城市芒山鎮山城集人,抗日民族英雄。先後任河南暫編第二混成旅掌旗官、軍法官,建國豫軍軍法官、軍法處長等職。曾向孫中山上書建議“整軍、購械、籌餉、出丁、肅政、安民與對內、對外、容共、聯俄”等10策。深蒙孫中山嘉許。1940年4月1日晨,在與日寇的較量中不幸身中數彈,壯烈殉國於李黑樓東門外,葬於芒碭山。
侯鏡如:(1902-1994),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建國後歷任任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政協副主席、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北京市委員會主任委員,1979年任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政協全國委員會祖國統一聯誼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副會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1981年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副主席,1989年3月當選為第七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同年11月任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是政協第二、三、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五、六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趙子立(1908--1992),字一峰。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教員、民革第六屆中央常委、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專員。是第五至七屆全國政協常委。
丁希凌:(1918~2000),歷任《河南日報》任副社長兼副總編、總編,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羊城晚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南方日報》社黨委書記、革委會主任、總編、社長,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任中共廣東省委顧問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記協主席、中國記協副主席,作品有《訪問武漢的聯想》、《訪問老工業基地瀋陽》、《向溫州學習什麼》《在蘇聯看改革》等。
郭體祥:(1919.03~2008.03),安徽省人民政府原顧問、副省長,安徽省革命委員會原副主任。
閻濟民:1921年生,任第6屆河南省政協主席。
趙先順:(1924~2002.2.2)河南永城人,先後任蘭州軍區司令員。是第四、第五、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十三屆中央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
蔡慶華:1942年1月生,河南永城人。1996年後任鐵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黨委書記,兼任鐵道部直屬機關黨委書記、鐵道通信信息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京滬高速鐵路公司董事長。兼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
丁海椒,1952年4月出生,漢河南永城人,現任上海市盧灣區委副書記。
劉平均:1952年10月生,河南永城人。2005年任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黨組成員、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2008年任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王秀芳:女,1953年1月生,河南省永城市人,現任安徽省政協黨組副書記、省總工會主席,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安徽省政協副主席。
於世良,男,漢族,河南省永城市人,現任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董事長。
蔣篤運:1954年9月出生。河南永城人。漢族。現任河南省人大副主任。
訾新建:1957年5月出生,河南永城條河訾樓村人,任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副書記,河南省教育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李亞:男,1963年9月生,2013年4月任河南省副省長。
王小東:(1984-),中國知名動畫人,河南東鼎動畫創始人、總導演。戲曲動漫代表作品:《牆頭記》、《李豁子離婚》、《朝陽溝》、《男旦家的故事》、《戲鼠》等;其他卡通片如《飯飯豬嘻嘻猴》系列等百餘部。

基礎設施

教育

十年間,永城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永城市六中,永城市七小,八小,五小一批新學校辦學辦學理念新,管理規範,特色凸顯,成為對外開放的教育視窗。
社會力量辦學方興未艾,小龍人教育集團、永城志義中學、光明高中、行知園中學、雙語學校等一批民辦學校,恰似一束束艷麗奪目的山花,把永城教育事業妝扮得萬紫千紅。
永城高級中學、永城實驗高中先後被命名為“省級示範性高中”;永城職業學院【河南煤業化工學院(籌)】升格掛牌,結束了永城沒有高等院校的歷史。其中永城職業學院新新校區建設起止期為2013.10—2016.10。

文藝傳媒

全市有文藝團體19個,豫劇團1個,二級演員1名,公共圖書館1個,電影放映單位3個,檔案館1個,電視台2個,廣播電視站32個。有8個文藝協會,擁有會員320人,各類作品123篇(次)在國家、省、市報刊上發表並獲獎。

體育

全市有球類、武術、田徑、氣功醫療等各類體育協會10個,業餘體校1個,社會體校7所。傳統體育項目田徑、武術較為突出。

衛生

2003年,獲河南省體育達標先進單位。全市醫療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擁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1個(含1個國家三級甲等醫院),病床2474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2832人,平均每萬人擁有醫生20.8人,每萬人擁有病床18.2張。

科技

作為全國科普示範市,全市現有各類科技人員17960人,其中高級職稱426人,中級職稱4032人。至2003年底,共建立民辦科技開發機構18個,實施科技項目108項,開發科技新產品48項,申請專利23項,有7項成果獲國家、省、市獎勵,科技進步貢獻率達48.2%。2012年,中國第一家縣級科技館在“永城科技館”永城開館;永城“芒碭山漢文化博物館”與“芒碭山地質公園”也已開放;2013年河南第一家24小時自助式圖書館在永城開放。

城市之光

輝煌歷史

豫東邊陲這方廣袤的大地與城市有著歷史的淵源。無論是“二郎廟湖大霧現城”的優美傳說,還是碭縣、酇城、建成、太丘等封建城邑舊跡,這方人傑地靈的寶地始終涌動著城市的蓬勃情愫。當歷史的機緣隨著新世紀的曙光,一同蒞臨這片古老大地的時候,千年的種子開始破土,五彩的夢想開始化作斑斕的街市和樓群。

今日成就

永城永城
永城市城市人居環境進一步最佳化,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品位不斷提升。原老城的東面,又建起了東城區,被當地人稱為“新城”,東城區已初具規模,並且還正在擴展中,高高的塔吊和腳手架隨處可見,永城的東城區面積目前已有47平方公里。整個東城區主幹道建設里程已達60餘公里,形成了“六縱六橫”的大格局。永煤集團、神火集團兩個中國500強企業的總部也設在這裡。城市綠地總面積達到80公頃,中心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22%,綠地率5.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3.56平方米。占地20萬平方米的人民廣場坐落在市區的中心。全國第一家縣級科技館,河南第一家自助式公共腳踏車,河南首家24小時自助式圖書館,澳洲聯邦銀行,漢文化博物館等均落戶永城,形成永城城市發展的一道道風景。

光明未來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中原經濟區的建設,預測到2015年永城市總人口將達到162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5%左右,城鎮人口將達到93萬人左右。規劃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50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12:63:25。並初步形成以中心城區為中心,永芒快速路、311國道為軸線,芒山、陳官莊、酇城、馬橋四個重點鎮形成的四個支點,中心城輻射片區、芒山鎮輻射片區、陳官莊鎮輻射片區、酇城鎮輻射片區、馬橋鎮輻射片區所構成的“一中心、兩軸線、四支點、五片區”的產業發展格局。按照“西城商貿區、沱南工業區、沱北綜合區、芒山旅遊區”的市域總體布局,傾力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其中中心城區城鎮人口為55萬人左右,重點鎮鎮區城鎮人口16萬人左右,一般鎮鎮區城鎮人口合計為14萬人左右,鄉政府所在地城鎮人口合計為10萬人左右。城市建成區規模達55平方公里,人均100平方米左右。近期發展方向主要以新建城北發展組團、南部產業集聚區建設以及北部芒碭山漢文化旅遊區為主。遠期向北、南、西發展,逐步實現東西城區相連。立足長遠,著眼發展,重在惠民,把永城規劃建設成為面積100平方公里、人口80—100萬,既有現代城市風貌,又有永城風格的區域性城市。

資源

礦產資源

永城市地下礦藏豐富,優質煤儲存面積達621平方公里,精查儲量達31億噸,年開採能力已達1200萬噸,是全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並有磁鐵礦高嶺土大理石等17種儲量大,易開採,待開發的礦產資源。

自然資源

地上

永城永城夜景
物產充足,盛產80多種農業作物,以小麥、大豆、玉米、棉花產量最為集中,是全國優質小麥生產基地,麵粉生產能力居全國縣市第一,被授予“中國麵粉城”稱號。

一、野生動物
野兔、野貓、獾狗、刺蝟、黃鼠狼、野鴨、野雞、野鴿、喜鵲、大雁、鵪鶉、啄木鳥、貓頭鷹、燕、麻雀、布穀鳥、黃鸝、鷂、鷹等、蛇、青蛙、蟾蜍、蜥蜴、蠍子、蟋蟀、土鱉蟲、蚯蚓、蜈蚣、鯉魚、草魚、鯽魚、鮎、青、鰱、鱅、鯇、鯿、鱖、黃桑魚、赤眼鱒、烏魚、黃鱔、白鱔、鱉鰷、泥鰍、戈魚、龜、鱉、蝦、蟹、蚌、螺、蛤蜊。
二、野生植物

林木科類有黃連木、山槐、朴樹、楸樹、白榆、山棗。
草類有劉寄奴、尋骨風、竺錦草、杜衡、敗醬草、金牛草、金佛草、浮萍、鴨跖草、鐵莧菜、貓眼草、瞿麥、益母草、柴胡、車前草、小薊、透骨草、旱蓮草、扁蓄、翻白草、龍葵、葉下珠、六月雪、瓦松、鳳尾草、馬齒莧、大薊、夏枯草、地丁、澤蘭、薄荷、爬根草、扁扁草、毛抓秧、腥腥草、掐不齊、苜蓿、三棱草、節節草、打鼓條、毛草葉、紅腚猴、螞蚱膀、萬根草、蒲草、灰灰菜、羊蹄棵、麵條菜、澀拉秧、蒼耳、王不留行、蒲公英、絞股藍、蒺藜、青蒿、苗掃帚、紅蓼草、蓑衣草、鬼針草、牛蒡、小蒜、富苗秧、菟絲子等。

旅遊資源

境內北有芒碭群山,勝跡遍布,有孔夫子避雨處、中國第一位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之墓、西漢開國皇帝劉邦斬蛇起義處、三國名將張飛寨和西漢大型王室陵墓群等。南有代表龍山文化的中國第一部成文律典的誕生地——酇城蕭何造律台,王油坊黑固堆文化遺址;還有解放戰爭中淮海戰役中的主戰場,活捉杜聿明的陳官莊淮海戰役紀念館、抗大四分校舊址等一批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有的景點被稱為“天下一絕”、“天下奇觀”。

人力資源

在當前經濟發達地區先後出現“電力、人力、土地”“三荒”的情況下,永城市境內已建成發電廠5座,總裝機容量已達到240萬千瓦,電力供應充足;在永城150萬人口中,精壯勞力40餘萬人。

土地資源

永城市境內,市、鎮、村三級現有廢棄廠房500多處,可利用土地12000多畝,煤礦塌陷區已穩定塌陷地塊21000畝,現有各類存量土地6000多畝,再加上廢坑塘、廢坑、空心村等可改造用地,尚有5萬多畝可利用和可改造利用的土地資源。

企業

永煤集團

永城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永集團,是河南省國有大型煤炭企業,中國500強企業之一,全國工業重點行業效益十佳企業之一。產業涵蓋煤炭開採洗選、金屬礦業採選、煤化工、發供電、機制、鐵路運輸、軸承製造、礦建、商貿等。

神火集團

河南神火集團有限公司是以煤炭、發電、電解鋁生產及產品深加工為主的大型企業集團,中國企業500強,河南省百戶重點企業,其子公司“神火股份(股票代碼:000933)”於1999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裕東電廠

該公司由北京國利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和永城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組建,於2003年10月10日破土動工,公司年發電量將達到8億度,主要輸送華中地區。

皇溝酒業

“皇溝御酒”在商務部組織的全國白酒質量體系認證中,與茅台、五糧液等歷史名酒一起首批進入中國國優白酒前十名。商丘市首個“中國馳名商標”,河南省上市後備企業。

華星集團

河南華星粉業集團是河南最大的麵粉加工企業,2010年11月,華星粉業的股權在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成功上市,股權代碼:960031。華星麵粉集團的“雨花”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遠徵集團

河南遠征麵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創建於一九九七年,是出口食品衛生註冊企業,集麵粉加工、掛麵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民營集團公司,集團旗下擁有河南永新麵粉有限責任公司、永城市遠洋食品有限公司等麵粉加工企業。遠徵集團的“遠征”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榮譽

中國麵粉城
中國長壽之鄉
中國國際旅遊文化目的地
全國百強縣(市)
國家園林城市
中華詩詞之鄉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全國科普示範市
中國產業能力發展百強市
中國承接產業轉移最具優勢城市
全國生態宜居城市
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
中國金融生態城市
浙商最佳投資城市
河南省文明城市
河南省衛生城市
河南省生態建設市
河南省精細化管理先進城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