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匯區

源匯區

源匯區是漯河市轄區,位於河南省中南部。源匯區是河南省交通樞紐,距鄭州國際航空港不足1小時車程,107國道、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連南貫北,漯寶、漯阜鐵路,南洛高速公路承東接西,鐵路、高速公路呈“雙十字”結構。 2012年,源匯區全年實現生產總值987633萬元。2012年,源匯區總面積201.6平方公里,人口32萬,轄3個鎮、4個街道、一個鄉、109個行政村、18個城市社區,為漯河市商業、文化、經濟中心。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源匯區  源匯區
源匯區成立於1986年5月。

1986年,源匯區轄5個街道、4個鄉:老街街道、沙北街道、馬路街街道、天橋街街道、順河街街道、後謝鄉、翟莊鄉、孫莊鄉、乾河陳鄉。

2000年,源匯區轄4個街道、4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304105人,其中:天橋街街道 45041人、馬路街街道 31074人、老街街道 16574人、順河街街道 28889人、乾河陳鄉 67746人、孫莊鄉 54069人、翟莊鄉 37635人、後謝鄉 23077人。

2004年9月7日,國務院批准(國函69號):將源匯區的孫莊鄉劃歸郾城區管轄,天橋街街道、翟莊鄉、後謝鄉劃歸召陵區管轄;將原郾城縣的大劉鎮、陰陽趙鄉、問十鄉、空冢郭鄉劃歸源匯區管轄。調整後,轄乾河陳、空冢郭、大劉、問十、陰陽趙5個鄉(鎮)和順河街、馬路街、老街3個街道辦事處,102個行政村、17個社區。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源匯區轄5個街道、1個鎮、3個鄉:老街街道、馬路街街道、順河街街道、天橋街街道、乾河陳街道(新增);大劉鎮;空冢郭鄉、問十鄉、陰陽趙鄉。

行政區劃

源匯區  源匯區
源匯區轄4個街道、1個鎮、3個鄉:老街街道、馬路街街道、順河街街道、乾河陳街道、大劉鎮、陰陽趙鄉、問十鄉、空冢郭鄉。區人民政府駐老街。

老街街道面積:1.5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418人代碼:411102001

位於漯河市中心城區,東至京廣鐵路,西到五一路,南至馬路街,北臨沙河堤。2006年,轄4個社區:濱西社區、新華街社區、老街社區、受降路社區。

馬路街街道面積:2.6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代碼:411102002

位於友愛街北段,轄區北至馬路街,南至湘江路,東至京廣線,西至五一路。原轄5個社區、1個行政村。2006年,轄5個社區:馬路街社區、八一路社區、交通路社區、友愛街社區、建設路社區。

馬路街社區轄區:五一路以東,火車站以西,馬路街以南,勤儉街、民主路以北。總人口2982人。

友愛街社區轄區:五一路以東,交通路以北,勤儉街、民主路以南,人民路以北。總人口1571人。

建設路社區轄區:五一路以東,文化路以西,人民路以南,湘江路以北。總人口8763人。

交通路社區轄區:交通路以東,京廣線以西,人民路以南,湘江路以北。轄區總人口5653人。

八一路社區轄區:交通路以東,京廣線以西,人民路以南,湘江路以北,轄區總人口7889人。

順河街街道面積:1.95平方千米人口:35618人代碼:411102003

位於漯河市區中西部,東起五一路,西至澧河畔,南臨湘江路,北傍沙河堤。原轄5個社區、1個行政村。2006年,轄5個社區:五一路社區、泰中路社區、東大街社區、建西社區、戲樓街社區。

乾河陳街道面積:24平方千米人口:73655人代碼:411102004

位於漯河市區西南邊沿,南與西平縣接壤。2006年,轄4個社區、15個村委會:湘江中路社區、乾西社區、雙龍社區、柳江路社區、東吳村、掛刀營村、何王莊村、閆莊村、圪瘩劉村、南關村、毛寨村、丁莊村、馬夫張村、乾河陳村、丁灣村、小村鋪村、大荊莊村、姬崔村、三里橋村。

大劉鎮面積:47.6平方千米人口:3.5萬人代碼:411102100

位於漯河市區西15千米。2006年,轄23個村委會:大劉村、南王村、杜莊村、小曹村、蔡莊村、大陳村、周莊村、閆魏村、陶莊村、師莊村、殿後曹村、皇玉村、前陳村、趙莊村、台頭村、塘河北村、板橋村、西劉村、東王村、灣王村、徐莊村、白寺村、彭李村。

陰陽趙鄉代碼:411102201

2006年,轄31個村委會:陰東村、陰西村、姬東村、姬西村、大張莊村、二甲劉村、天官村、台坡魏村、李莊村、後寨村、下亭村、前寨村、水坑趙村、下魏村、灣趙村、代莊村、程莊村、大樓魏村、尹莊村、沙郭村、占李村、張王於村、劉灣村、和莊村、頓莊村、大吳莊村、西河村、楊莊村、胡莊村、古城村、井李村。

問十鄉代碼:411102202

位於漯河市區西23千米,南接西平,西連舞陽。原轄16個行政村。2006年,轄15個村委會:問十村、董莊村、武莊村、小河王村、前李村、西師村、後李村、宋莊村、陶橋村、寧莊村、望天村、黃李村、駱坡村、曹店村、前問十村。

空冢郭鄉面積:49.3平方千米代碼:411102203

位於漯河市區西部。2006年,轄25個村委會:翟莊村、空冢郭村、大廟王村、大曹村、王官村、寺西楊村、前朱村、西朱村、半坡村、關莊村、邵堂村、李崗村、王會朝村、小於村、窪董村、前袁村、後袁村、楊店村、葉崗村、趙崗村、崔崗村、馬店村、指揮寨村、陳崗村、潘莊村。

地理環境

位置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源匯區位於河南省中南部,伏牛山東麓平原和淮北平原交錯地帶。源匯區北距省會鄭州140公里,西距平頂山市78公里,南距駐馬店市66公里,東距周口市55公里。

氣候

源匯區位於暖溫帶南部邊緣,屬於暖濕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一年之中,冷暖交替,四季分明;累年平均氣溫為14.7℃,7月份最熱,累年平均氣溫為27.5℃;1月份最冷,累年平均氣溫為0.5℃,年日照時數2181小時,全年無霜期為216─225天,降雨量平均為786毫米,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適中,氣候溫暖。

地貌

源匯區地勢平坦,是典型的平原區。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源匯區淡水資源充足,年過境水量27億立方米,年均可用量達2500萬立方米。

礦產能源

源匯區距全國能源基地平頂山僅百里,源匯區有豫中南最大的供電樞紐,年售電量近20億千瓦時,煤電供應充足。

人口民族

人口

2012年,按公安、計生部門統計,源匯區區總人口323405人,其中:城鎮人口177122人,占總人口的54.8%。鄉村人口146283人,占總人口的 45.2%。出生人口3027人,出生率10.2‰。死亡人口1676人,死亡率5.7‰。人口自然增加1351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5‰。

民族

2012年,源匯區共有少數民族10981人。共有回族蒙古族滿族等38個少數民族。

經濟概況

綜述

2012年,源匯區全年實現生產總值987633萬元。其中,第一產業比2011年增加69609萬元。第二產業比2011年增加468886萬元。第三產業比2011年增加449138萬元。

第一產業

2012年,源匯區糧食種植面積20386公頃,比2011年增加308公頃,其中夏糧種植面積11063公頃,較2011年增加11公頃;秋糧種植面積9323公頃,較2011年增加297公頃。 全年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1408公頃,較2011年增加533公頃,其中棉花種植面積288公頃,減較2011年少216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120公頃,較2011年增加22公頃;蔬菜種植 面積3173公頃,較2011年增加269公頃;瓜果種植面積465公頃,較2011年增加98公頃。

2012年全區糧食總產量129364噸,較2011年增長2.3%,其中夏糧產量75654噸較2011年,增長1.3%;秋糧產量53710噸,較2011年增長3.8%。全區棉花產量246噸, 較2011年下降59.4%;油料產量2493噸,較2011年增長2.0%;菸葉總產量1239噸,較2011年增長13.0%;全年肉類總產量27226噸,較2011年下降0.1%;禽蛋產量8893噸,較2011年增長8.9%;奶類產量40182噸,較2011年下降14.6%。全年水產品產量3836噸,較2011年增長16.0%。

全年有效灌溉面積13.0千公頃,增加0.3千公頃;節水灌溉面積4.4千公頃,減少0.2千公頃。年末全區農業機械總動力19.6萬千瓦,增加0.7萬千瓦。農村用電6853萬千瓦小時,增長17.7%。

第二產業

2012年,源匯區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90251萬元,較2011年增長15.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31491萬元,較2011年增長18.1%;產品產銷率18.3%。較2011年輕工業增加值增長30.2%,重工業增加值增長1.8%,輕重工業比例為62.4∶37.6。

2012年,源匯區區規模以上工業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完成增加值58824萬元,較2011年增長24.2%,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7.2%;專用設備製造業增加值73295萬元,較2011年增長38.4%,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1.4%;食品製造業完成增加值47864萬元,較2011年增長15.1%,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4.0%。

2012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小麥粉499336噸,較2011年增長17.5%;鮮冷藏肉23110噸,較2011年增長18.6%;速凍米麵食品42150噸,較2011年增長21.5%;乳製品184834噸,較2011年增長16.8%;塑膠製品72791噸,較2011年增長11.5%;紗5604噸,較2011年增長36.2%。

2012年,源匯區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10553萬元,較2011年增長15.9%;實現利潤151937萬元,較2011年增長12.4%;實現利稅226093萬元,較2011年同比增長11.3%。

2012年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67566萬元,增長15.0%。

第三產業

2012年,源匯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8753萬元,較2011年增長16.0%。其中,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637716萬元,較2011年增長17.2%;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71037萬元,較2011年增長6.4%。

2012年全年對外貿易出口總額4205萬美元,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5700萬美元。市外招商引資30.3億元,其中省外招商引資24.2億元。

交通路線

京廣(北京至廣州)高速鐵路、京廣(北京廣州)鐵路、107國道貫穿南北,南洛(南京至洛陽)高速公路橫貫東西。漯河火車站為國家一級編組大站,東銜漯阜(漯河至阜陽)鐵路,西接漯寶(漯河至寶豐)鐵路,北距鄭州國際航空港不足一小時行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區劃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經過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源匯區的教育事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94年順利通過省政府“兩基”驗收,2001年被省政府評為“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從“一無所有”到“六配套”建設,從集資建校到校園“四化”,辦公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師資水平大幅提升,在職教師學歷全部合格,其中大專以上學歷由原來的5%提高到目前的32%,40%的教師獲得了中級職稱;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全區各校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大力開展教學實驗,目前全區學校已普及了計算機和英語教學,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了全面發展。

科技事業

源匯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指導思想,堅持“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基本方針,積極推進“科教興區”戰略,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逐步建立起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新機制。科學技術在推動新技術產業發展,加速科技進步和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促進全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科技工作領導與管理職能不斷加強。區委、區政府對科技工作高度重視,一是每年都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技術創新和科技發展工作,並聽取科技工作情況匯報。通過採取重點工作合力團,推行幹部職工蹲點駐企業和承包科技示範田等措施,有效地解決了科技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和實際困難。二是建立各級黨政領導科技進步、科技創新目標責任制,制定年度重點工作目標和工作檯帳,有效地推動了全區科技與經濟的健康發展。三是加強科技工作管理職能,根據職能設定了源匯區科技局,成立了科技服務中心,調整了各級技術創新工作領導小組,強化了全區技術創新工作的組織機構和人員機構,為源匯區科教興區戰略的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技術創新卓有成效,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圍繞“工業興區、三產興區、科技強區”的工作思路;強力實施“工業50億振興計畫”,規劃成立了金山工業園、匯東工業園、鈦白工業園、民匯工業科技園,引進了一批科技項目和科技型企業。全區限額以上工業企業27家,有11家企業建立了自己的研發機構,17家企業分別與26家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聯繫,4家企業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2家企業擁有自營進出口權,增強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基本形成了食品加工、化工生產、紡織印染、機械製造等主導產業。農業科技創新穩步發展,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成效顯著,推動了全區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科技發展。全區已規劃建成了5處高效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總面積700畝,日光溫室和塑膠大棚285座,引進推廣農業新產品120多個。依靠科技,大力發展養殖業。全區養殖業專業村達到19個,規模養殖大戶4000多戶,形成生豬、肉雞、奶牛、水產四大養殖基地,7個養殖專業小區。源匯區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2001年、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分別達到117261萬元和130076萬元,比上年增長11.5%。第三產業迅猛發展,城區建設取得了較大成績。財政收入分別達到11150萬元和1220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分別為9290元和9577元。2001年、2002年第三產值分別達到53529萬元和59318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的增長率分別為12.3%和10.8%。全員勞動生產率2001年人均50741元,2002年人均62923元;全員勞動生產率的增長率分別為7%和19%。

科技進步推動了源匯區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事業的發展。2001年、2002年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5611元和6439元。全區國小校共有33所,在校國小生分別為19341人和19980人,九年制義務教育入學率、升學率均達到100%。醫療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區級衛生機構8個,個體醫療衛生服務網點遍布社區,萬人擁有醫護人員數分別為278人和303人。文化事業快速發展,廣播人口復蓋率、電視復蓋率均為100%。工業三廢綜合治理工作進一步加強,均達到排放標準,2001年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工業廢水處理率、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92.25%、100%和93.3%;2002年“三廢”綜合治理率分別達到93.1%、100%和95.7%。城區環境質量達到二級以上標準,為市民創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

科技投入不斷加大,科技成果碩果纍纍。本級科技三項費用投入占年本級財政決算支出比例2001年的1.12%,2002年1.12%;本級科技三項費用決算增長比例分別為20%和3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技術開發經費占產品銷售比例分別為1.72%和1.83%;萬人擁有專業技術人員數均為48人;獲得上級政府科技進步獎勵項目分別為2項和1項;10萬人專利申請數分別為4.37件和4.86件;高科技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例分別為17.8%和18.2%;規模以上工為企業中通過ISO9000系列認證的比例分別為3.7%和14.8%。

科學技術普及和科技成果推廣工作取得新成效。兩年來,組織實施了多項科普和技術傳播項目,先後將30多項實用技術和短平快項目送往農村和基層。每年分別組織三次送科技下鄉活動,認真組織了第一、第二屆科技活動周、組織實施了節水灌溉、奶牛冷配人工授精、吊架西瓜溫室栽培、胚胎移植、沼氣工程等農業新技術。在城區認真組織開展了“科技道德進社區、科普知識進萬家”活動。這些形式的活動普及了科技知識,倡導了科學方法,傳播了科學思想,弘揚了科學精神。

歷史文化

河上街廟會

從2010年起源匯區每年春節在開源景區舉辦河上街廟會。該廟會以“呈現傳統民俗,彰顯本地特色文化”為主旨,包括戲曲歌舞、奇活兒絕技、民間故事、傳統民俗和民間藝術等30個傳統文化項目。遊客既可以在吹糖人、糖藝、捏麵人、捏泥人、剪紙、民間字畫等表演中充分領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又可以在舞獅舞龍、銅器表演、迎賓舞、少數民族歌舞、大鼓書、花轎迎親、秧歌、高蹺等傳統節目中感受民俗文化的精彩。

河上街古鎮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河上街古鎮項目,位於泰山路南段西側,與開源森林公園毗鄰。占地面積4.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總長約800米。具體項目有:牌坊樓、員外村、遊客服務中心、悅來客棧、源匯寨牆、受降亭、炮樓、鐘樓鼓樓、繡球樓、演武場、書場、皮影、戲台、茶館、沿街店鋪等。

河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河南省全省轄:17個地級市,50個市轄區、21個縣級市、88個縣
鄭州市中原區 | 金水區 | 二七區 | 管城回族區 | 上街區 | 惠濟區 | 鞏義市 | 新鄭市 | 新密市 | 登封市 | 滎陽市 | 中牟縣
開封市鼓樓區 | 龍亭區 | 順河回族區 | 禹王台區 | 金明區 | 開封縣 | 尉氏縣 | 蘭考縣 | 杞縣 | 通許縣
洛陽市西工區 | 老城區 | 澗西區 | 瀍河回族區 | 洛龍區 | 吉利區 | 偃師市 | 孟津縣 | 汝陽縣 | 伊川縣 | 洛寧縣 | 嵩縣 | 宜陽縣 | 新安縣 | 欒川縣
平頂山市新華區 | 衛東區 | 湛河區 | 石龍區 | 汝州市 | 舞鋼市 | 寶豐縣 | 葉縣 | 郟縣 | 魯山縣
安陽市北關區 | 文峰區 | 殷都區 | 龍安區 | 林州市 | 安陽縣 | 滑縣 | 內黃縣 | 湯陰縣
鶴壁市淇濱區 | 山城區 | 鶴山區 | 濬縣 | 淇縣
新鄉市衛濱區 | 紅旗區 | 鳳泉區 | 牧野區 | 衛輝市 | 輝縣市 | 新鄉縣 | 獲嘉縣 | 原陽縣 | 長垣縣 | 封丘縣 | 延津縣
焦作市解放區 | 中站區 | 馬村區 | 山陽區 | 沁陽市 | 孟州市 | 修武縣 | 溫縣 | 武陟縣 | 博愛縣
濮陽市華龍區 | 濮陽縣 | 南樂縣 | 台前縣 | 清豐縣| 范縣
許昌市 魏都區 | 禹州市 | 長葛市 | 許昌縣 | 鄢陵縣 | 襄城縣
漯河市源匯區 | 郾城區 | 召陵區 | 臨潁縣 | 舞陽縣
三門峽市湖濱區 | 義馬市 | 靈寶市 |澠池縣 | 盧氏縣 | 陝縣
南陽市臥龍區 | 宛城區 | 鄧州市 | 桐柏縣 | 方城縣 | 淅川縣 | 鎮平縣 | 唐河縣 | 南召縣 | 內鄉縣 | 新野縣 | 社旗縣 | 西峽縣
商丘市梁園區 | 睢陽區 | 永城市 |寧陵縣 | 虞城縣 | 民權縣 | 夏邑縣 | 柘城縣 | 睢縣
信陽市溮河區 | 平橋區 | 潢川縣 | 淮濱縣 | 息縣 | 新縣 | 商城縣 | 固始縣 |羅山縣 | 光山縣
周口市川匯區 | 項城市 | 商水縣 | 淮陽縣 | 太康縣 | 鹿邑縣 | 西華縣 | 扶溝縣 | 沈丘縣 | 鄲城縣
駐馬店市驛城區 | 確山縣 | 新蔡縣 | 上蔡縣 | 西平縣 | 泌陽縣 | 平輿縣 | 汝南縣 | 遂平縣 | 正陽縣
省直轄濟源市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