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縣

葉縣

位於河南省中部,是春秋楚國貴族葉公沈諸梁的封地為葉邑,漢置葉縣,北齊天保七年移葉縣,治於昆陽城,屬於平頂山市。面積1387平方千米,人口81.47萬。本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8°C,年降水量819毫米,無霜期為212天。

基本信息

概況

區內已形成了製鹽、建材、化工、食品加工等為主的工業體系;經濟作物主要有菸葉花生芝麻油菜籽柴胡車前蠍子等。並且有中國第二大內陸鹽田—葉縣鹽田。土特產有古銀杏龍柏。旅遊景點有葉公墓、霸王城、昆陽故城等。

葉縣葉縣
葉縣地處河南省中部偏西南,隸屬平頂山市。東鄰舞陽縣舞鋼市,西接魯山縣,南與方城縣接壤,北靠平頂山市區和襄城縣,距平頂山市區22千米,鄭州市145千米,洛陽市198千米,南陽市115千米,許昌市69千米,漯河市78千米,全縣國土總面積1387平方千米,轄18個鄉鎮,總人口83萬。耕地面積118.7萬畝。

中州明珠——葉縣,位於河南省中部偏西南,地處黃淮平原與伏牛山余脈結合部,總面積1389平方公里,轄18個鄉鎮,總人口86萬。
葉縣2003年、2005年連續兩次被評為全省縣域經濟發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十個縣(市)之一,享受擴權縣待遇。葉縣還是國家優質商品糧生產基地、河南省十大古城、河南省畜牧大縣、紅旗渠精神杯競賽金杯縣、全省鄉鎮企業東西部合作先進縣、省級衛生縣城、“村村通”道路建設金杯縣。

交通便利葉縣自古以來就是南通雲貴、北達幽燕的交通要道,境內道路縱橫交錯,東銜京深鐵路,西接焦枝鐵路,北通漯寶鐵路,許(昌)平(頂山)南(陽)、南(京)洛(陽)兩條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311國道豫01線、漯(河)葉(縣)路、平(頂山)駐(馬店)路、平(頂山)桐(柏)路交匯全境,緊鄰鄭州、洛陽、南陽三大民航機場,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更加顯現。

行政區劃

葉縣轄5個鎮、13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昆陽鎮、任店鎮、保全鎮、仙台鎮、遵化店鎮、城關鄉、夏李鄉、常村鄉、馬莊回族鄉、田莊鄉、舊縣鄉、辛店鄉、龍泉鄉、水寨鄉、廉村鄉、鄧李鄉、龔店鄉、洪莊楊鄉。縣人民政府駐昆陽鎮。

葉縣葉縣
昆陽鎮 代碼:410422100 
2006年,轄7個居委會:東菜園居委會、北關居委會、北大街居委會、南大街居委會、南關居委會、西菜園居委會、西李莊居委會
任店鎮 代碼:410422101 
2006年,轄36個村:任店一村、任店二村、任店三村、任店四村、寺莊東村、寺莊西村、雙河營村、後營村、前營村、尚武營村、秋河村、劉嶺村、新營村、郭營村、高營村、宋營村、灰河營村、柳疙瘩營村、燕莊村、平李莊村、屈莊村、瓦店村、汪營村、中其營村、朱李莊村、史營村月莊村、岳庵村、古路灣村、毛莊村、胡莊村、輝嶺營東村、輝嶺營西村、劉口村、大營村、克莊村
保全鎮 代碼:410422102 
2006年,轄32個村:一村、二村、三村、陳崗村、牛庵村、楊四莊村、河套寨村、寨後村、東余莊村、大辛莊村、寨王村、暴溝村、蔡屯村、文井村馮庵村前古城村、南寨河村、夏元村、花陽村、李吳莊村、魏崗鋪村、呂樓村、柳莊村、李灣村、白廟村、文寨村、東官莊村、廟崗村、辛莊村、花山吳村、羅沖村、楊令莊村
仙台鎮 代碼:410422103 
2006年,轄50個村:西南拐村、西北拐村、東南拐村、東北拐村、馬莊村、小辛村、耙張村、王吉莊村、刁莊村、扁擔李村、李莊村、吳莊村、火山鋪村、邱莊村、吳哲莊村、西董莊村、王老君村、老程莊村、閣老吳村、婁莊村、布楊村、柳樹王村、羅莊村、北龐莊村、崔王村、賈莊村、賈劉村、東寨村、西寨村、前王村、孟王村、楊莊村、大孫莊村、老范寨村、韓莊寺村、後司村、辛樓村、東董莊村、劉建莊村、坡魏村、鹽西村、鹽東村、樓劉村、草寺楊村、黃李村董寨村辛堂村、豐王村、潘莊村、南龐莊村
遵化店鎮 代碼:410422104 
2006年,轄24個村:張樓村、遵化店村、周灣村、孫莊村、裴莊村、溫莊村、閆村、節張村、桑莊村、北陳莊村、張村、北屈莊村、戴莊村、霍張村、西趙村、汝墳橋村、祁營村、北大王莊村、張寨村、韓莊村、蒲樓村溪莊村、張莊村、石灰廠村
城關鄉 代碼:410422200 
2006年,轄37個村:程莊村、大橋村、潘寨村、三里灣村、聶樓村、孟豐店南村、孟豐店北村、大王莊村、溝王村、陳莊村、大林頭南村、大林頭北村、秦趙村、張圪當村、韓豐村、典莊村、西北楊莊村、堤鄭村、邱寨村、程寨村、孫灣村、問村、東衛莊村、劉莊村、焦莊村、余莊村、胡村、鄭莊村、草廠庾村、李村、曹莊村、堰口村、徐莊村、溝李村、新灣李村、新李寨村、河陰店村
夏李鄉 代碼: 410422201
2006年,轄31個村:夏北村、夏南村、江元村、雷草灣村、小河郭村、葛莊村、前董村、郭莊村、小集村、苗莊村、墳溝村、先莊村、滹沱村、向陽村、彥嶺村、油坊頭村、岳樓村、侯莊村、丁莊村、牛頭李村、十二里村、孫安村、官莊村、許嶺村、楊莊村、田莊村、曹王村、下馬村、崗馬村、張莊村、董湖村
常村鄉 代碼:410422202 
2006年,轄37個村:文莊村、文集村、月台村、栗林店村、養鳳溝村、孤山村、府君廟村、石院牆村、毛洞村、和平嶺村、劉東華村、瓦房莊村、常村、西柳樹王村、下馬莊村、暖泉村、艾小莊村、李家莊村、金溝村、金龍嘴村、大婁莊村、大毛莊村、柴巴村、五間房村、響堂村、黃灣村、西劉莊村、孤古嶺村、葛河村、中馬村、楊林莊村、南馬莊村、李九思村、馬頂山村、羅圈灣村、趙嶺村、尹灣村
馬莊回族鄉 代碼:410422203 
2006年,轄8個村:馬莊村、李莊村、水郭村、雷莊村、大陳莊村、習婁村、張莊村、小河趙村
田莊鄉 代碼:410422204 
2006年,轄28個村:田莊村、張申莊村、道莊村、牛莊村、西孫莊村、黃營村、粱寨村、張林莊村、大張村、尤潦村、東李村、英李村、後黨村、孫婁莊村、半坡常村、前黨村、武樓村、千兵營村、金崗李村、後李村、東楊莊村、三官廟村、柏樹李村、崗馬村、康台村、宋莊村、邵豐街村、邵豐店村
舊縣鄉 代碼:410422205 
2006年,轄43個村:常莊村、朱崗村、中村、樊莊村、安莊村、沈灣村、蘭莊村、思城村、李公甫村、北村、杜莊村、盆楊村、郵仃村、宋寨村、大陳莊村、萬渡口村、孟莊村、八里園村、雙莊村、夏莊村、竹園村、東劉莊村、北水城村、金灣村、倒馬溝村、水郭村、段莊村、汪寨村、止張村、大王莊村、同心寨村、梅灣村、收金店村、西王莊村、東毛莊村、蔡莊村、連灣村、老鴉張村、大喬村、南水城村、吳圪當村、南村、高道士
辛店鄉 代碼:410422206 
2006年,轄31個村:辛店村、李寨村、新楊莊村、柿園村、趙溝村、東白莊村、桐樹莊村、胡張村、油坊李村、遂莊村、楊八缸村、趙寨村、東房莊村、東柳莊村、汴溝村、大徐村、崗王村、崗底村、張寺灘村、新丁莊村、龔莊村、田寨村中邢溝村、大竹園村、常樓村、楊莊寨村、西徐莊村、郭崗村、常派莊村、新蔣莊村、鐵佛寺村、王文成村、南房莊村、大木廠村、劉文祥村、南焦莊村、蕾草窪村、楊茂吳村、南王莊村
龍泉鄉 代碼:410422207 
2006年,轄35個村:龍泉村、權印村、郭呂莊村、北大營村、牛杜莊村、全集村、婁凡村、慕莊村、鐵張村、大何莊村冢張村、南曹莊村、小河王村、小河郭村、大灣張村、大來莊村、趙莊村、齊莊村、王樓村、彭莊村、碾張村、賈莊村、草廠街村南大營村、沈莊村、武莊村、雷崗村、白浩莊村、莫莊村、節樓村、辛單莊村、李明己村、卸營村、胡營村、單營村
水寨鄉 代碼:410422208 
2006年,轄33個村:夸子營村、水寨村、留侯店村、伍劉村、灰河郭莊村、董劉村、東屈莊村、桃奉宋村、桃奉村、南坡王村、東盆王村、孤佛寺李莊村、黃莊村、張侯莊村、河北趙莊村、只吳村、余寨村、杜樓村、關廟溝村、高莊村、軍王村、後白觀村、前白觀村、老街村、蔣李村、霍姚村、關廟李村、丁華村、小莊王村、太康寨村、徐王村、蔡寺村、天邊徐村
廉村鄉 代碼:410422209 
2006年,轄53個村:廉村、姚王村、灣張村、沙渡口村、王豐貞村、王卜如村、老段莊村、王店村、前崔村、東張莊村、大劉莊村、後崔村、牛王廟村、橋陳村、喬莊村、溝孫村、南呂莊村、余莊村、邵莊村、任莊村、齊賢王村、東水郭村、慶莊村、袁莊村、齊莊村、高柳村、二郎廟村、汪莊村、老龔莊村、辛顧村、東馬莊村、韓莊村、劉宋莊村、閻莊村、韓橋村、谷店東村、谷店西村、紙陳村、王三寨村、後王村、瓦趙村、路莊村、劉店村、黃谷李村、墳台徐村、甘劉村、葛劉村、肖馬村、申王村、赫楊村、台李村、台楊村、穆寨村
鄧李鄉 代碼:410422210 
2006年,轄32個村:鄧李村、後鄧村、丁楊村、康營村、軍張村、廟王村、東徐莊村、構樹王村、中彭村、後彭村、璋環寺村、碾張村、尚閆村、鑾場李村、董平村、雷辛莊村、杜楊村、馬灣村、何馬村、許莊村、妝頭村、灣李村、呂莊村、孫寨村、杜謝村、泥車村、郝莊村、大魏莊村、魏王村、張高村、廟李村、後爐村
龔店鄉 代碼:410422211 
2006年,轄29個村:龔西村、耿灣村、汝汾店村、葉寨村、前棠村、後棠村、賀渡口村、樓馬村、金莊村、余王村、余營村、王營村、泥河張村、坡宋村、台劉村、蘇科村、邊莊村、支劉村、姜莊村、司趙莊村、水牛杜村、蔣莊村、史堂村、十里舖村、小辛莊村、龔東一村、龔東二村、常李村、節莊村
洪莊楊鄉 代碼:410422212 
2006年,轄24個村:洪西村、洪東村、蔣灣村、河北高村、小莊村、裴昌村、石王村、桑樹賈村、翟楊村、湛河董村、煉石店村、唐馬村、焦莊村、洛南村、王灣村、觀上村、姜渡口村、洛北村、張集村、曹李村、白莊村、麥劉村、王莊村、張徐村

政區沿革

葉縣葉縣明代縣衙
葉縣地處南襄隘道北口,夏屬豫州地,商、周為應侯國。春秋初,楚滅應置葉邑。春秋晚期為許國國都。戰國中期為魏所據,於葉邑北置昆陽,秦置昆陽、葉陽二縣。漢改為葉縣、昆陽。晉至唐,二縣時分時合。至唐廢二縣設立葉縣。元、明、清屬南陽府,1933年屬南陽專區,1949年屬許昌地區,1983年9月劃歸平頂山市。

交通

葉縣自古以來就是南通雲貴、北達幽燕的交通要道,境內道路縱橫交錯,東銜京深鐵路,西接焦枝鐵路,北通漯寶鐵路,許(昌)平(頂山)南(陽)、南(京)洛(陽)兩條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311國道、豫01線、漯(河)葉(縣)路、平(頂山)駐(馬店)路、平(頂山)桐(柏)路交匯全境,緊鄰鄭州洛陽南陽三大民航機場,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更加顯現。

自然特徵

葉縣所轄行政區版圖,形似一個規則三角形,呈西南東北走向,全縣山區面積約300平方千米,約占總面積的21%;丘陵面積約為260平方千米,約占總面積的19%;平原及窪地830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60%。全縣土地總面積208萬畝,縣內土壤主要有三個土類,其中黃棕壤土類169.5,占總面積的81%;砂姜黑土類14.2萬畝,占總面積的6.9%;潮土類21.75萬畝,占10.6%,境內主要有汝河、沙河、湛河、澧河、灰河、乾江河六大河流經過,年入境水平均總量為13.84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為4.92億立方米,其中淺層地下水1.99億立方米,地表自產徑流量3.51億立方米。葉縣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平均無霜期217天,年平均氣溫14.8度,多年平均降水量800.1毫米。

資源

葉縣葉縣
現已查明各種礦產23種。其中岩鹽分布面積400平方千米,儲量2300億噸,氯化鈉含量90%以上,品位居全國井礦鹽之首;磁鐵礦儲量1173.3萬噸以上,大理岩、花崗岩450萬立方米,含鉀岩石1000萬噸以上,白雲岩1240.5萬噸,石墨670萬噸。葉縣資源豐富,氣候宜人。主要有鹽、石油、煤、鐵、磷、鋁釩土大理石、鉀、石墨、白雲岩等。其中,岩鹽展布面積400平方公里,總儲量2300 億噸,是全國第二大內陸鹽田,品位居全國井礦鹽之首。葉縣處於南暖帶向北熱帶過度地帶,為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入境水平均總量為13.84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為4.92億立方米。境內主要有汝河沙河湛河澧河灰河甘江河六大河流經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穿境而過,有大小水庫30多座,其中燕山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169平方公里,總庫容9.25億立方米,是國家治淮重點工程。葉縣無霜期長,適宜農作物生長,現糧食年產量 46萬噸,並形成了蔬菜、食用菌、畜牧業齊頭並進的發展格局。

城市建設

葉縣新文化路西至昆陽大道,東至東環路,全長1777米,寬60米,總投資1200萬元,2003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2005年,又投資380萬元對新文化路進行綠化美化硬化,種植了桂花、法桐、香樟等綠化樹種和苗木,人行道鋪設了彩磚,對道路兩側建築物進行了包裝美化。設定了線條明快的中華燈。目前,這條道路已成為葉縣的標誌性道路。兩年來,我縣在城市亮化工作中,按照“一路一燈、一街一景”的目標,先後在8條主幹道安裝了雙臂燈海鷗燈仿古燈水晶燈等形態各異的照明設施800盞,不僅提高了燈亮率,而且給城市夜景增添了光彩。

昆陽文化廣場占地46畝,工程總投資800萬元,分期實施。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昆陽文化廣場的一期工程,工程包括硬化、亮化、綠化,觀禮台、音樂噴泉建設等。該工程2005年8月開工,12月底竣工。廣場以前場後園設計,集合了集會、演出、遊園賞景等多項功能。廣場前部彩磚鋪地,場面寬闊,音樂噴泉七彩飛瀑,中央觀禮台建築風格簡潔明快,端莊大方。觀禮台後綠地遊園內櫻花銀杏玉蘭棕櫚欒樹香樟桂花等名木薈萃,時令鮮花,常綠草坪點綴其間,高標燈射燈七彩燈中華燈,形態各異,流光溢彩,整個廣場氣象萬千,美不勝收。
文化廣場的對面是葉縣縣委辦公大樓,建築風格典雅厚重,氣勢雄偉,從空中俯瞰與文化廣場渾然一體,非常大氣,這裡已經成為葉縣新城區的標誌性建築。

教育概況

現有各級各類學校384所。其中,高中4所(含民辦1所)、職業學校5所(含民辦3所)、國中39所(含民辦8所)、國小335所(含民辦8所)、聾啞學校1所、幼稚園41所(含民辦31所)。共有在校學生147835人,在園幼兒6762人,教職工7220人。
葉縣葉縣少林武術院

近年來,葉縣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出發,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根本宗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促進了全縣教育各項事業不斷向前發展,成效顯著。
“兩基”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1998年,掃盲工作通過國家級驗收,全縣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1999年,“普九”工作通過省政府驗收,2004年11月又順利通過了省政府組織的複查驗收,葉縣如期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歷史任務。目前,國小、國中入學率均達100%,殘疾少年兒童入學率達81.3%,國小、國中在校生年輟學率分別控制在1%和3%以內。
辦學條件逐步改善。自2003年以來,全縣累計投入6135.57萬元用於改善中國小辦學條件。其中投資2880.02萬元用於農村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完成危房改造面積81689.6平方米,全縣中國小已基本實現了學校校舍樓房化。目前,危改工作已通過省政府危房改造驗收團的檢查驗收;投入132萬元,新增中國小教學、實驗儀器設備35468件(台);投入3123.55萬元,新增計算機3291台、圖書4642877冊、電子圖書20389冊。另外,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實施順利,目前,全縣383所列入遠程教育工程項目的中國小校的前期準備均已就緒,達到了裝機要求。
師資水平不斷提高。目前,全縣國小、國中、高中專任教師合格率分別達到100%、93%、77.6%。國小、國中教師高學歷比率分別達到27.4%、10.3%。
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和布局調整穩步實施。自2002年,確立“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以來,不但保證了教職工工資按時逐月發放,而且壓縮清退不合格人員1232人,撤併中國小校172所,超缺編學校對口支授360人次;積極推行聘任制,全面實施教師資格制度,累計面向社會認定教師資格1245人。
高中階段和幼兒教育發展迅速。我縣現有普通高中4所(含民辦高中1所)、職業類學校5所(含民辦職業學校3所)。2005年全縣10307名國中畢業生有5545人升入高中階段學習,其中,升入普通高中3457人,升入職業類學校(中專學校)2088人。高中階段入學率達53.8%;全縣現有公、民辦幼稚園41所,在園幼兒6762人。
民辦教育蓬勃發展。積極鼓勵、扶持民辦教育,目前,全縣共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20所,其中民辦國小8所,在校學生2142人;民辦國中8所,在校學生2535人;民辦高中1所,在校學生550人,民辦職業學校3所,在校學生3065人。另外,全縣有民辦幼稚園31所。
素質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多年來,葉縣的教育教學質量一直穩居平頂山市前茅。據不完全統計,1991年以來,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國家級獎142人,省級獎224人,市級獎1285人。此外,多所學校被確定為省、市級素質教育示範基地,其中,葉縣昆陽中學被確定為河南省體育傳統項目(田徑)學校、昆陽鎮三小被確定為河南省書法教育實驗學校

歷史人文

葉縣葉縣歪頭山楚長城風景
葉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商、周曾是應國國都,春秋為楚北方重鎮,公元前576年許遷都於葉,公元前524年,楚遷許於淅,以葉封沈諸梁。葉公沈諸梁在治葉期間興修的水利工程一東,西二陂(bei),至今遺址仍存。孔子周遊列國,於公元前489年至葉,在葉縣留下了大量的遺蹟。葉縣地處南北文化的結合部,境內有仰韶文化遺址10多處。葉縣地處南通雲貴,北達幽燕的交通要道,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僅境內現存的古城遺址即有:霸王城、定南縣城、葉邑古城、毋霸城、汝墳縣城、紅陽縣城等10餘座。同時還有葉公問政處、葉公墓、石門山、老縣衙、文廟、澧河橋昆陽古戰場等名勝古蹟。現文化名勝“葉公陵園”已修葺一新,每年有海內外的葉氏後裔到葉縣尋根祭祖。新辟的“葉公文化旅遊區”正加緊建設,護城河的治理和明代一條街的開發也在實施之中。李白、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范仲淹、于謙等名人都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詩文和遺蹟。葉縣文化局保存的宋代書法四大家之一黃庭堅的行書《幽蘭賦》十二通碑刻,全國獨秀。葉縣名人薈萃,風景如畫。古人曾用“青山不墨千秋畫,澧水無弦萬石琴”的詩句盛讚葉縣優美風景。
葉縣古為豫州地,周為應候國,春秋時期屬楚,公元前524年,楚以葉邑封沈諸梁,史稱“葉公”,葉公是海內外葉氏之祖。孔子周遊列國時慕名蒞葉,葉公沈諸梁問政,留下了“近者悅,遠者來”的千古佳話。境內現存有仰韶文化遺址、西周文王(姬昌)化行南國遺蹟和霸王城項羽築)、簫王城光武帝築)等秦漢歷史遺蹟;西漢末年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昆陽之戰就發生於此;葉縣縣署是國內僅存的一座明代縣衙,她和葉邑古城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葉縣縣署和葉公陵園還雙雙入選平頂山市“鷹城外八景”。許多歷史名人履及於此,李白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范仲淹于謙等名人都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詩文和遺蹟。葉縣縣衙博物館珍藏的宋代書法四大家之一黃庭堅的行書《幽蘭賦》十二通碑刻,騰躍跌宕,氣勢雄偉,意趣橫生,給人無窮的藝術享受。
葉縣葉縣

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和秀麗的自然風光,為昆陽古城增添了無窮魅力,古人曾用“青山不墨千秋畫,澧水無弦萬古琴”的詩句盛讚葉縣優美風景。漫步澧水,是唐詩宋詞的幽雅意境;縱橫昆陽,是波瀾起伏的歷史煙雲。寵辱不驚的明代縣衙獨樹一幟,高梧參天的葉公古陵昭示千秋,古色古香的明代老街底氣綿長,行雲流水的幽蘭賦天下無雙;飛檐斗拱的大成殿雄偉壯觀,雕樑畫棟的文昌閣古樸大氣,端莊典雅的憤樂亭巧奪天工;維妙維肖的望夫石重操守節,遠離塵囂的西唐山水幽深婉約,風侵雨蝕的古橋遺址斑駁厚重,遮天蔽日的千年銀杏生機無限,南竹北移的井崗竹園勉志勵人,煙雨迷濛的沙河碧水詩情畫意……一處處景觀似珠磯撒在了葉縣這個流光溢彩的大玉盤裡,耀眼奪目,璀璨迷人。

中國岩鹽之都

從日前召開的“中國岩鹽之都――河南葉縣”授牌儀式暨鹽業發展高層論壇上獲悉,中國“名牌礦業城市”又添新軍,河南葉縣被授予中國岩鹽之都稱號。來自全國人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土資源部、中國礦業聯合會等部門的專家領導共同出席了授牌儀式。

葉縣葉縣

河南葉縣位於河南省中部偏西南,鹽田展布面積400餘平方公里,遠景資源儲量達3300億噸,作為一個以縣域為單位的資源開發區,目前探明儲量在全國位居第一,品位居全國井礦鹽之首。2006年,葉縣鹽產量達到304萬噸,實現產值36.9億元,占全縣生產總值的54.4%。

與會專家指出,作為中國的鹽都,葉縣要發揮好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以資源的有效開採利用為原則,做好功能區規劃和產業規劃,把產業做大做強。同時,推進循環經濟建設,避免由於鹽化工業發展對環境帶來的消極影響,為中國鹽業發展探索一條生態、環保、高效的產業發展之路。
近年來,隨著鹽資源的開發利用,葉縣的工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現年產精製鹽和工業用鹽150萬噸,是國內最大的井鹽生產基地之一。六家上市公司和一家跨國公司已入駐葉縣,投資258億元的平煤集團煤鹽聯合化工產業園、投資145億元的神馬循環經濟工業園和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河南鹽業物流配送中心等項目正在興建,具有健康理療、娛樂功能的中原鹽湖即將動工,葉縣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原鹽都”和中國中部鹽化工業城。葉縣民營工業發展迅速,是全省最大的清真牛羊肉加工基地皮鞋生產基地農用三輪機車生產基地最大的糧食深加工基地機電零部件加工基地
從歷史走來的葉縣,自然風光秀麗,文化歷史厚重,鹽都建設日新月異,在中部崛起政策的推動下,葉縣縣域經濟發展迅猛,人居環境日益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讓外界了解葉縣,讓葉縣走近八方賓朋、走向全國、融入世界是我們共同的期待。

河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河南省全省轄:17個地級市,50個市轄區、21個縣級市、88個縣
鄭州市中原區 | 金水區 | 二七區 | 管城回族區 | 上街區 | 惠濟區 | 鞏義市 | 新鄭市 | 新密市 | 登封市 | 滎陽市 | 中牟縣
開封市鼓樓區 | 龍亭區 | 順河回族區 | 禹王台區 | 金明區 | 開封縣 | 尉氏縣 | 蘭考縣 | 杞縣 | 通許縣
洛陽市西工區 | 老城區 | 澗西區 | 瀍河回族區 | 洛龍區 | 吉利區 | 偃師市 | 孟津縣 | 汝陽縣 | 伊川縣 | 洛寧縣 | 嵩縣 | 宜陽縣 | 新安縣 | 欒川縣
平頂山市新華區 | 衛東區 | 湛河區 | 石龍區 | 汝州市 | 舞鋼市 | 寶豐縣 | 葉縣 | 郟縣 | 魯山縣
安陽市北關區 | 文峰區 | 殷都區 | 龍安區 | 林州市 | 安陽縣 | 滑縣 | 內黃縣 | 湯陰縣
鶴壁市淇濱區 | 山城區 | 鶴山區 | 濬縣 | 淇縣
新鄉市衛濱區 | 紅旗區 | 鳳泉區 | 牧野區 | 衛輝市 | 輝縣市 | 新鄉縣 | 獲嘉縣 | 原陽縣 | 長垣縣 | 封丘縣 | 延津縣
焦作市解放區 | 中站區 | 馬村區 | 山陽區 | 沁陽市 | 孟州市 | 修武縣 | 溫縣 | 武陟縣 | 博愛縣
濮陽市華龍區 | 濮陽縣 | 南樂縣 | 台前縣 | 清豐縣| 范縣
許昌市 魏都區 | 禹州市 | 長葛市 | 許昌縣 | 鄢陵縣 | 襄城縣
漯河市源匯區 | 郾城區 | 召陵區 | 臨潁縣 | 舞陽縣
三門峽市湖濱區 | 義馬市 | 靈寶市 |澠池縣 | 盧氏縣 | 陝縣
南陽市臥龍區 | 宛城區 | 鄧州市 | 桐柏縣 | 方城縣 | 淅川縣 | 鎮平縣 | 唐河縣 | 南召縣 | 內鄉縣 | 新野縣 | 社旗縣 | 西峽縣
商丘市梁園區 | 睢陽區 | 永城市 |寧陵縣 | 虞城縣 | 民權縣 | 夏邑縣 | 柘城縣 | 睢縣
信陽市溮河區 | 平橋區 | 潢川縣 | 淮濱縣 | 息縣 | 新縣 | 商城縣 | 固始縣 |羅山縣 | 光山縣
周口市川匯區 | 項城市 | 商水縣 | 淮陽縣 | 太康縣 | 鹿邑縣 | 西華縣 | 扶溝縣 | 沈丘縣 | 鄲城縣
駐馬店市驛城區 | 確山縣 | 新蔡縣 | 上蔡縣 | 西平縣 | 泌陽縣 | 平輿縣 | 汝南縣 | 遂平縣 | 正陽縣
省直轄濟源市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