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鈃
簡介
[約公元前三七0年至前二九一年間在世](孟子作宋牼,非子作宋榮子。此從莊子)宋國人,生卒年均不詳,約自周烈王六年至郝王二十四年間在世,與齊宣王同時,游稷下,著書一篇。孟軻、莊周都很尊敬他,呼之曰“先生”,或稱“宋子”,他的思想接近墨家,亦主“崇儉”、“非斗”,故有人誤以他為墨翟弟子,(日人渡秀方中國哲學史概論)莊子說他“與尹文同道,為華山之冠以自表。接萬特以別有宥為始,以聏全歡,以調海內。人見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寢兵,救世之戰。以此週遊天下。上說下教,雖天下不取,強聒而不捨,”可以見他思想及為人的一斑。他在稷下所著的書一篇,今已無考。漢書藝文志小說家有宋子十八篇,今亦亡失,僅存輯本。他是看見當時名、法兩家,嚴刻少思,收效不多,所以他鼓吹“見侮不辱”“情慾寡淺”的人格救國。
貢獻
所謂“崇儉”、“非斗”,都是從他這種主張衍發出來的。所以他的小說,不是供人欣賞的小說,而是“上說下教”,雖天下有取強聒而不捨,用以傳布他的主張的宣傳品,這就近於近世所謂社會的文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