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弩之末

強弩之末

強弩之末 ,讀音 qiáng nǔ zhī mò ),漢語成語,釋義為強弩所發的弓箭已達射程的最遠處,比喻強大的力量已經衰竭。

基本信息

解釋

成語:強弩之末

拼音:qiáng nǔ zhī mò

強弩之末 ,讀音 qiáng nǔ zhī mò ),漢語成語,釋義為強弩所發的弓箭已達射程的最遠處,比喻強大的力量已經衰竭。

近義詞:師老兵疲、罷夫羸老。

反義詞:勢不可擋、勢如破竹。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韓長孺列傳》:“且彊弩之極,力不能穿魯縞;衝風之末,力不能漂鴻毛。”《漢書·韓安國傳》:“且臣聞之,衝風之末,力不能起毛羽; 強弩之極,力不能入魯縞”。

示例

聞一多《文學的歷史動向》:“南宋的詞已經是~。”

至於軍閥,那是~了。 ★歐陽山《三家巷》二四

古文原文

匈奴來請和親,天子下議。大行王恢,燕人也,數為邊吏,習知胡事。議曰:“漢與匈奴和親,率不過數歲即復倍約。不如勿許,興兵擊之。”安國曰:“千里而戰,兵不獲利。今匈奴負戎馬之足,懷禽獸之心,遷徙鳥舉,難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為廣,有其眾不足以為強,自上古不屬為人。漢數千里爭利,則人馬罷,虜以全制其敝。且彊弩之極,力不能穿魯縞;衝風之末,力不能漂鴻毛。非初不勁,末力衰也。擊之不便,不如和親。”群臣議者多附安國,於是上許和親。

注釋

下議:交臣下議論。 大行:職官名稱

安國:即韓安國,字長儒。西漢時期的名臣、將領。

遷徙鳥舉: 遷徙如鳥飛一樣。

疆:同“強”。

不屬為人:不可能真心歸屬漢人。

虜以全制其敝:敵人憑養精蓄銳力利用漢軍的疲勞而取勝。

初:開始

習:熟悉

約:盟約

舉:飛

沖:猛烈

附:應和

率:往往

歲:年

倍:同“背”,背棄,違背

興兵:發兵

負:依靠,依附

罷:同“疲”,疲勞,勞累

漂:同“飄”

譯文

匈奴派人前來請求和親,皇上交由朝臣討論。大行王恢是燕地人,多次出任邊郡官吏,熟悉了解匈奴的情況。他議論說:“漢朝和匈奴和親大抵都過不了幾年匈奴就又背棄盟約。不如不答應,而發兵攻打他。”韓安國說:“派軍隊去千里之外作戰,不會取得勝利。現在匈奴依仗軍馬的充足,懷著禽獸般的心腸,遷徙如同鳥飛一樣,很難控制他們。我們得到它的土地也不能算開疆拓土,擁有了他的百姓也不能算強大,從上古起他們就不可能真心歸附漢人。漢軍到幾千里以外去爭奪利益,那就會人馬疲憊,敵人就會憑藉全面的優勢對付我們的弱點。況且強弩連魯地所產的最薄的白絹也射不穿;從下往上刮的強風,到了最後,連飄起雁毛的力量都沒有了,並不是他們開始時力量不強,而是到了最後,力量衰竭了。所以發兵攻打匈奴實在是很不利的,不如跟他們和親。”群臣的議論多數附合韓安國,於是皇上便同意與匈奴和親。

文言知識

互文見義。互文,即互文見義,意思是指上下文義互相闌發,互相補充。上文“強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衝風之末,力不能漂鴻毛”兩句,句式相當,表達的意思互相補充,其中“極”與“末”的含義相近。這種現象就是互文見義。

《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魯子敬力排商議

數巡之後,權曰:“曹操平生所惡者:呂布、劉表、袁紹、袁術、豫州與孤耳。今數雄已滅,獨豫州與孤尚存。孤不能以全吳之地,受制於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與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孔明曰:“豫州雖新敗,然關雲長猶率精兵萬人;劉琦領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憊;近追豫州,輕騎一日夜行三百里, 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