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截至2006年,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022.00畝(其中:田1,171.00 畝,地851.00 畝),人均耕地0.98 畝,主要種植甘蔗、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70,000.00 畝;水面面積9,000.00 畝,其中養殖面積9,000.00 畝;荒山荒地8,378.00 畝。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37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7.4%和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戶(分別占總數的2%和2%)。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6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02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5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4戶。全村有1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2 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8 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37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80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1.10萬元,占總收入的59%;畜牧業收入7.20萬元,占總收入的39.3%;林業收入0.32萬元,占總收入的0.017%;第二、三產業收入0.18萬元,占總收入的1.7%。農民人均純收入1,032.00 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人口衛生
截至2006年底,該村有農戶498戶,鄉村人口2180人,其中男性1092人,女性1088人。其中農業人口2062人,勞動力1384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彝族、僳僳混居地),其中彝族1208人,僳僳族430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人,占人口總數的3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80人,參合率96%;享受低保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8公里。文化教育
截至2006年底,該村建有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1,526.00 平方米,擁有教師8人,距離鎮中學11.00公里。整個村委會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69人,其中小學生194人,中學生75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 1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雲浮行政區劃百科
湛江行政區劃百科(三)
湛江(Zhànjìāng),簡稱“湛”,舊稱“廣州灣(Kwangchouwan)”、別稱“港城”,是廣東省省轄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國家一類大市,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 |
江門行政區劃百科(二)
江門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側,全市總面積9541平方公里、人口410萬,江門市屬河流三角洲沖積平原,沿海有大小島嶼96個,海岸線總長328.7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