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鎮

石城鎮

石城鎮位於密雲水庫西岸。全鎮有15個行政村,40個自然村,5960人,屬於深山區。鎮域總面積252.8平方公里,海拔1414米的雲蒙山座臥境內,被譽為北國的“小黃山”。

基本信息

石城鎮石城鎮
中國有很多石城鎮,這裡介紹幾個,它們分別位於平順縣雲安縣廉江縣鳳城市崇陽縣密雲縣。山西平順縣石城鎮位於晉、冀、豫三省三縣(市)交界處,與七個鄉鎮接壤,是平順縣的東大門,距離平順縣城65千米,距離河南林州市65千米,距河北省涉縣35千米。濁漳河橫穿東西,S324省道貫穿全境,全鎮有三個出省口,自古為出豫冀入晉之咽喉,晉冀豫商貿流通之要道。

基本概況

全鎮版圖總面積1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755畝,其中水澆地5046畝,人均耕地1.11畝。轄30個行政村,142個村民小組,建立健全黨支部39個,共有黨員750名。全鎮共有勞動力6964人,糧食總產量4677噸,乾水果產量288.91萬斤,人均純收入2146元。鎮內共有國家、省、市、縣及外省駐鎮單位30個。境內海拔最高1124米,海拔最低僅371米。

歷史文化

石城鎮石城鎮
石城鎮是一個文化底蘊渾厚的文明古鎮。豆口石城王家莊都是有著上千年歷史的文明村莊,那裡有五代、元、明、清時代的建築,這裡民風淳樸,即便是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今天也迸發出它那奇特的光芒。這裡還是中共前委領導人之一,抗日民族英雄,中共早期黨員的趙作霖和20世紀30年代北平學生運動的領袖及抗日英雄的岳增瑜的家鄉。石城鎮在民國31年是平順縣區治所駐地,解放後於1953年經批准作為平順縣第三行政區駐地,1958年8月撤消鄉制,石城劃為人民公社,1984年實行鄉村制,改公社為鎮。石城村是鎮政府所在地,也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歷史上後趙石勒曾在此地築城儲糧,是北部地區商貿集市重鎮。2000年在平順縣撤鄉並鎮中將王家莊鄉併入石城鎮。

資源狀況

石城鎮石城鎮
(1)氣候條件優越,土地、勞動力豐富。石城鎮全年平均氣候溫涼,四季分明,雨量較為充配,年均氣溫12.3度,年無霜期221天,比較適宜名貴作物和動植物生長,是該市少有的一年可收兩季的地方。石城勞動力資源豐富帶動了石城經濟的發展,年均外出務工人數達到3427人。
(2)水能資源豐富。濁漳河和紅旗渠並行東西橫貫全鎮,戰備渠流經我鎮7個村,具有修建電站條件良好壩址有9處。農民們依山傍水,在種植、養殖和辦企業都有較好的水能資源。
(3)礦產資源豐富,經權威部門探測,在我鎮豆口、克昌一帶約有2.6億噸矽礦儲量,含二氧化矽達98%以上,矽礦裸露品位高、易開釆,而及具開發價值。在這峪、恭水一帶含鉀岩石儲量達4千萬噸及具開發價值。
(4)旅遊資源特色鮮明。獨特的地貌地形,秀麗多姿的自然景觀,形成了這裡豐富的旅遊資源,有人工天河之稱的紅旗渠的源頭;有千年古剎的國寶單位龍門寺;有消夏避暑的下石壕世外桃源景區;還有迷人的馬塔聚源蘆葦盪景區。其中龍門寺創建於南北朝時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餘年歷史,寺內西配殿懸山式木構建築全國僅此一處,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各類古建築堪稱藝術之瑰寶

基礎設施

貫穿本鎮全境的S324省道是晉煤外運的主要幹道,近幾年全鎮共修村村通水泥路達88.5千米,石自線,豆黃線均已全線貫通,全鎮28個行政村都通了水泥路,到2006年底,全鎮共有3206戶有線電視,程控電話達3514戶,移動通信覆蓋率達80%,真正適應了新形勢下和諧社會義新農村建設的信息化要求。

主導產業

石城鎮石城鎮
(1)整合水能資源,全力培植水電產業。截止2006年底,全鎮共建成水電站7座,年發電量達940千瓦時。按照服務水電、搞好開發、建好生態鎮的要求,做好水、電、等網路配套建設工作,傾全鎮之力支持漳河幹流小電站建設,巧借外力,拉動鎮域經濟發展。同時,整合資源抓招商,推動電站技改工程建設,力爭用3—5年內把石城建成真正意義上的“漳河明珠”,為培植平順東北部水電產業集群打牢基礎。
(2)整合礦產資源,大力培植潛勢產業。走精品名牌之路,提高質量品位,將矽礦資源培植成主導產業。去年我們全面完成了石城宜元矽晶有限公司的基建工作,目前正積極進行礦點開發,預計今年可投產營運。同時招大商用資源和市場運作好高純矽項目的落地,力爭建設高品質的多晶矽生產基地。
(3)整合山場資源,精心培植生態產業。發揮山場優勢,堅持種植梧桐、柿子、石榴,同時搞好花椒、無核黒棗的深加工產業使其成為濁漳河流域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富民產業;同時搞好香菇的大棚養植,讓其真正成為一項富民惠農的好項目。
(4)整合山水文化資源,努力培植旅遊產業。以聚源蘆葦風景區、龍門寺風景區、世外桃源風景區、紅旗渠源風景區四大景區為依託,以漳河特色地域文化為底蘊,巧打特色旅遊牌。積極與紅旗渠進行區域合作,繼續加大龍門寺的開發和建設,逐步打通“紅旗渠——石城——太行水鄉”跨省旅遊大通道,全力投入把旅遊產培植成拉動石城經濟大飛躍的新興產業。
石城鎮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列入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的是石城村,整治村是源頭村。石城村建成1處文化休閒廣場和新建石城客運中心一處。共投資50餘萬元,用於硬化街道、牆面水泥掛麵和白化、垃圾淨化、通道綠化等。源頭村是我鎮新農村建設的整治村,新建1000米的河道治理工程,集生態造地、旅遊觀光、水面養殖為一體多功能項目。形成生態觀光、休閒垂釣、人在岸上、影在水中太行水鄉風韻;配合龍門寺旅遊開發,大搞路基拓寬改造和硬化、綠化。

廣東雲安縣石城鎮

石城鎮石城鎮
石城鎮是雲安縣最年輕的一個鎮,2003年8月13日經廣東省民政廳批准,將原茶洞鎮與托洞鎮合併,設立石城鎮,2003年12月2日正式掛牌運作,政府駐地在原托洞鎮托洞圩。東與雲城區雲城街接壤,南與富林、南盛鎮毗鄰,西與鎮安、高村鎮相連,總面積181.1平方公里,耕地2.3萬畝(其中水田8483畝),山地21.88萬畝。石城轄21個村委會和2個居委會,225條自然村,總人口52670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46470人,2006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7.98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工業總產值5.9億元,同比增長8.7%;農業總產值2.08億元,同比增長5.5%;第三產業增加值達200多萬元;全鎮工商稅收總收入突破1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7.00%,其中國稅收入560萬元,地稅收入467萬元;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069元,同比增長6.0%。
物產:石城鎮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主要農產品有水稻、木薯、黃豆花生、茶葉、柑桔、肉桂、筍竹、青梅、龍眼、荔枝等;主要林木有松、杉、竹等,是雲安縣主要用材林基地和松脂生產基地之一;主要礦產資源有煤礦、砷礦、高嶺土礦、銀礦、石灰石礦等。石城鎮擁有許多極具特色的地方特產,如腐竹、豆腐、擂茶粥、豉油膏等,歷史悠久,遠近聞名,成為雲浮著名特產,其中腐竹被開發利用,形成產業化生產,建成“腐竹一條街”。
交通:石城鎮是雲安縣的一個山區大鎮,山地面積占轄地面積的90%以上,但該鎮交通發達,36公里的國道線貫穿全鎮17個村(居)委會,其餘各村委均已通公路,並且大部分已實現硬底化。
特色經濟:石城鎮是雲安縣的農業大鎮和工業重鎮。農業生產方面初步形成柑桔茶葉、松脂、養豬、腐竹加工、商品林等六大產業化生產基地;工業生產方面,以松脂深加工、石料建材、水泥生產為主,其中石材加工業是石城鎮的主要支柱產業,形成長達16公里的石材工業長廊,有大小型石材企業550多家,石料建材生產專業鎮初具規模,是雲安縣“大石材”經濟戰略的第二大戰場,與縣城六都形成兩大石材生產板塊,成為雲浮市石材重要生產基地之一。第三產業中的飲食業亦極具特色,形成“楊梅坑-逕心”、“茶洞新街”兩條飲食街,楊梅雞煲、茶洞豆腐、擂茶粥等名食,為廣大食客所垂愛。

廣東廉江市石城鎮

石城鎮石城鎮
石城鎮是廉江市的城郊鎮,毗鄰城區,面積126.4平方公里,下轄17個村委會,225條自然村,21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7.02萬。耕地面積4.73萬畝,山地面積6.83萬畝。具地緣、交通、信息、資源、市場、人才等優勢,是廉江市經濟較為發達的鄉鎮。2006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2.82億元,增長7.1%;農業總產值4.05億元,增長5.8%;農民人均純收入3892元,增長6.1%;地方一般財政預算收入401.4萬元,增長24.8%。
石城鎮屬丘陵地帶。地域優勢明顯,交通四通八達,有廉石線、廉坡線、遂六線等省道在我鎮縱橫交錯,全鎮所有鎮通村鄉道實現了硬底化,其中水泥硬底化鄉道59公里;我鎮距離湛江港和湛江民航機場也只有48公里;雷州青年運河貫通全鎮;社會治安穩定,文化、教育、文娛、體育和衛生等事業不斷發展。
石城鎮有較好的工業基礎和投資環境,鎮工業開發小區和民營工業園被市規劃為“十里經濟長廊”,工業發達,初步形成以建材、家電、化工、食品、造紙等工業體系。
石城鎮農業結構最佳化,已形成了水果林木,甘蔗蠶桑、蔬菜淡養、花卉苗木四大農業經濟區和荔枝、龍眼、紅楊桃(香蕉)、雜果、青刀豆、辣椒、番茄、常規菜“八個一萬畝”果菜生產基地,享有“北有壽光大棚菜,南有石城外運菜”美稱。果菜、熱作、畜牧、水產已成為農村經濟中的優勢產業。山上種果、林中養雞、水中養魚、水面養鴨、塘邊養豬和“一村一品”成為石城種養業的一大特色。
石城具有獨特的生態自然景觀,轄區內的謝鞋山,保存著我國內陸唯一連片野生荔枝群落,極具旅遊開發和科研價值,被列入國中語文教課書和被列為湛江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是湛江市、廉江市生態自然保護區,也是廉江市“新八景”旅遊點之一。
石城鎮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全鎮建設了荔枝坑、田寮、上縣、山美、毛黎、謝鞋、新屋、大嶺仔等一批生態文明村,初步建設了謝鞋山、新屋、大嶺仔三個生態荔枝旅遊觀光帶。

遼寧鳳城市石城鎮

石城鎮石城鎮
石城鎮,因境內有明築石砌遺址而得名石城。該鎮位於聞名遐邇的丹東鳳城市東北部28.8公里處。該鎮年平均氣溫12.6℃,平均無霜期140天,年均降水量800-1200mm。全鎮總面積409.37平方公里,南北長32公里,東西寬12.8公里。全鎮有10個行政村,110個村民組,總人口2.4萬人,共6000戶,其中農業人口20694人,農業勞動力9750人,全鎮現有耕地43000畝,林地473000畝,柞蠶場64000畝。該鎮東與寬甸滿族自治縣接壤,南與東湯、大堡兩鎮毗鄰,西同大興鎮一嶺之隔,北與愛陽鎮相連。丹東市內最長的河——愛河縱貫全鎮42公里,流經全鎮8個村。紅旗電站、西隈電站像兩顆明珠鑲嵌在愛河兩岸,正在施工的邊溝電站明年初即可竣工發電,將給石城鎮繪上濃墨重彩的完美畫卷。

湖北崇陽縣石城鎮

石城鎮石城鎮
崇陽縣石城鎮位於湖北省南陲,幕阜山脈中部,雋水河中游,距縣城西部10公里,東接天城,南靠青山蔡墩,西與沙坪接壤,北與桂花泉毗鄰。版土面積174.07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積45901畝,林地面積103949畝,境內現有21個行政村,267個村民小組,一個社區,兩個居民小集鎮,兩個中心村,共有居民戶9000戶,47000餘人。自然條件優越。境內山水相連,山地、丘陵、平畈三種地貌俱全。東部為丘陵地帶,雋水左側系平畈,土質肥沃,水利資源豐富,是縣內主要產糧區,上起漢興,下至花園的國道沿線10個村,屬崇陽盆地中部平畈地帶,西北部的雙港以林為主,森林覆蓋面積達88%。西北部山地礦藏十分豐富。
該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平均氣溫15.8度,年均降雨量1988.5毫升,相對濕度為80%,絕對濕度為18.6毫巴,最高海拔671.3米
基礎設施良好。石城鎮水利條件較好,境內有中小型水庫13座。全鎮已基本實現村村通電話,農村電網整改已經完成,實現了同網同價。集鎮範圍內全部實現飲用衛生自來水。106國道石城段已全部實現路面硬化,村級公路硬化也正在有序進行之中。集鎮建設由於實施改造“矮、破、舊”工程和“亮、綠、美”工程,實現了“老區梳妝打扮,新區框架拉開”。石城灣小集鎮設施配套、環境優美,已成為本地的政治、經濟、文化娛樂中心。白騾坳小集鎮實行高起點、高標準建設,街道寬敞,建房規範,為新農村建設的亮點工程。
石城鎮石城鎮
交通便利。106國道水泥路從石城直通崇陽縣城,全鎮村級公路通車裡程達350餘公里。東至九江,南及長沙,西去岳陽,北達武漢,106國道貫穿全境,距寧樟高速公路6公里,距京珠高速、京廣鐵路赤壁站、107國道及長江航運35公里,1小時可到鹹寧,2小時可達武漢、岳陽、黃石九江,3小時可到達長沙、南昌。

石城鎮努力實施“農業穩鎮、工業強鎮、水產富鎮”戰略,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全力招商引資,大力發展漁業生產,一心一意謀發展,千方百計促增收,使鎮域經濟邁上一個新的台階,至2005年底,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2.8億元,財政收入326萬元,人平純收入2592元。當前,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潮中,石城鎮黨委、政府將帶領全鎮人民團結一致、克難奮進,朝著石城經濟提速大發展、全面建設石城和諧、平安社會的奮鬥目標,在小康社會的道路上大步邁進。

北京密雲縣石城鎮

石城鎮石城鎮
石城鎮位於北京市密雲縣西北部,北迄白河谷地,東抵密雲水庫,西與懷柔交界。全鎮現有15個行政村,41個自然村,5960口人,其中勞動力3205人,總面積252.8平方公里,海拔1414米的雲蒙山座臥境內。是密雲西線的旅遊重鎮。鎮域有著名的黑龍潭、京都第一瀑、桃源仙谷、清涼谷等自然風景區10處,林木覆蓋率達到了89.5%。旅遊景區

精靈谷風景區

精靈谷風景區位於密雲水庫西北角,是大山深處的天然幽谷。綠蔭深處有一著名的“靈泉”,其水清涼甘甜。山中多栩栩如生的象形石,如神鷹探首獅王面世金蟾戲龜四仙面壁鬼斧神工出神入化

白河銀灘像是精靈谷孿生姐妹,在精靈谷口對面200米處有一片800餘米的白沙灘,沙面潔白,景色如畫,是踢足球、打沙灘排球、玩沙戲水難得的去處。

天門山自然風景區

天門山自然風景區位於北京市密雲縣石城鎮柳棵峪(距北京100公里)。主景“天門洞”(又稱“扁擔眼”)海拔800餘米、高約60米、寬約40米,相傳是二郎神擔山填海時用來穿扁擔的扁擔眼。該洞嵌於峭壁、豁然通透宛如通往天庭的一座城門,天門山由此而得名,又因為他位於北方所以我們習慣的稱之為“北天門山”。

石城鎮石城鎮
“天門洞”為華北地區目前發現最大的東西通透垂直穿山岩洞。太陽月亮的光芒從洞中穿出,形成巍巍壯觀的“日出天門”、“天門懸月”兩種天文景觀。這裡還生長著我國北京地區較大的一片楓楊林,其間蜿蜒流淌著有天門泉水會聚而成的“扁擔溪”,楓林幽幽、溪水潺潺,流水四季不斷。

穿過“天門”瞪上“天台”眼前豁然開朗,“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油然而生。 眺遠山,雄偉的鹿皮關長城宛如一條巨龍盤鏇於群峰之顛,雲霧繚繞時或隱或現。俯前方,碧波蕩漾的密雲水庫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於燕山懷間。白河峽谷玉帶飄展,巍巍雲蒙蒼茫無邊。

景區地處燕山山脈,動植物種類繁多,自然植被茂盛,野生果木品種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95%。空氣清新、綠葉庇蔭、藤蔓盤繞,栗子、核桃、山梨、野棗、野草莓、野獼猴桃碩果掛枝。進入這裡就進入了一個綠色的天堂。山里還生長著不同種類的中草藥千餘種,是不可多得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生態旅遊景區。

景區內奇峰怪石林立,“雞冠峰”、“猩猩石”、“肖像崖”、“獅身人面像”等惟妙惟肖。景區內的石頭房大火炕、石碾子、石磨,淳樸的民風民俗,農家飯菜,果實採摘,都能讓您留戀忘返。

天門山為旅遊者提供觀光、度假、民俗、採摘、穿越、攀岩、科考的廣闊天地。

青菁頂自然風景區

青菁頂自然風景區位於北京市密雲縣石城鎮境內,距京城92公里。青菁頂自然風景區潭深、瀑高、石奇、林密,“飛雲瀑”飛珠濺玉;“聽雨潭”碧波漣漪;“天裂石”一分為二。青菁頂主峰上的“扁擔眼”為一個天然形成的穿山巨洞,高近百米,寬近六十米,一旁為緩坡,一旁為絕壁懸崖。站在洞口,可俯視柳棵峪峽谷,奇特的景觀堪稱京都一絕。

石城鎮石城鎮
民俗客棧位於景區大門內,它可以給遊人提供舒適、周到的餐飲、住宿服務。餐廳面積800平方米,有大堂和包間,以農家飯為主,兼顧北京風味小吃,可同時供300人就餐。東面的山坡上是依山勢而建的小別墅群,以獨門獨院為主,陽台懸空,紅杏臨窗。透過寬大的玻璃窗,可以眺望巍峨的降棚山、蜿蜒的白河、古老的長城,空氣清新、環境幽雅。可臨時居住,可長期租賃,是休閒、寫作、繪畫的絕好去處。

民俗客棧內有垂釣區,臨池觀魚,不如長桿一甩。親手釣上來的鮮魚,可以即時烹調加工成為美味,秋季景區將舉辦採摘節。

龍雲山景區

白河千里蜿蜒,奔流直瀉,似巨龍開山,蟠曲東飛。龍雲山風景區即坐落在白河北岸,可謂山環水抱,鍾靈敏秀。春季山花爛漫,夏季峰泉疊涌,秋季碩果飄香,冬季雪壓松柏。這裡七峰六泉、四潭三瀑、長河峽谷、玉池龍淵,九天攬月等著名景觀。

春季山花爛漫,夏季峰泉疊涌,秋季碩果飄香,冬季雪壓松柏。這裡有七峰六泉、四潭三瀑、長河狹谷、玉池龍淵、天梯石棧、鏡蛇 望海、雲蒙積翠、吟寄白雲、九天攬月等著名景觀。龍雲瀑、天雲瀑瀑高百米以上,夏季景象至為壯觀:連山噴雪,如銀河倒落。

清明時節,杏花、梨花竟相開放,滿山堆雲,香動四野。
龍雲山景觀別具一格:登上峰頂,蕩舟天池,清風送爽,實是消暑的好去處;龍雲山上有大面積的採摘園,採摘園內有杏、李、梨、栗、桃、紅果、核桃等乾果、水果野果樹十多種,供遊人採摘。龍雲山風景區集遊覽、食宿、娛樂於一體,歡迎您前來觀光、考察、休閒度假。

相關詞條

雲浮行政區劃百科

雲浮市位於廣東省西雲浮市部,西江南岸。總面積7779平方千米。總人口261萬人(2003年)。市人民政府駐雲城區,郵編:527300。
五豐村
圍頭村
旺水村
衛星村
灣邊村
望天村
五龍村
碗窯村
圍底鎮
旺沖村
泰安村
桐油村
潭北村
棠棣村
塘沖村
塘屋村
塔腳村
通門鎮
太平鎮
潭陽村
棠梨村
鐵場村
天堂鎮
六都鎮
黎明村
黎源村
良田村
蘆村
羅壩村
六祖鎮
留村
連灘鎮
羅鏡鎮
勵志村
黎少鎮
羅平鎮
羅平農場
龍灣鎮
龍甘村
葵洞村
金雞鎮
金田村
金灘村
逕心村
建城鎮
加益鎮
文崗村
五和村
烏龍村
旺洞村
灣中村
舊村
鏡坡村
金河村
江尾村
鏡西村
河背村
橫水村
會龍村
合江村
紅陽村
合河村
東一村
黃豆坪村
黃灣村
紅衛村
港口村
官坑村
思勞鎮
三合村
周村
振興社區
寨塘村
中圍村
鎮安村
竹圍村
中安村
腰古鎮
雲禮村
大地村
大窩村
大甲村
木林村
民強村
馬蘭村
馬路村
滿南村
龍慶村
南盛鎮
南山社區
南安村
南瑤村
高梘村
高嶺村
石牛村
石城鎮
石岩村
石坳村
石台村
石崗村
葵洞村
羅定市
龍鳳村
良官村
羅沙村
六馬村
燎原村
羅坪村
龍坪村
靈凡村
里午村
連城村
羅周圍村
羅溪村
馬塘村
馬崗社區
牧羊村
民安村
民福村
磨山村
木衝口村
滿塘鎮
木利村
木頭塘村
民樂村
松木村
石牌村
雙脈村
山田村
水擺村
思甲村
石龍村
羅平鎮
龍灣鎮
龍甘村
廟山村
馬安村
木坪村
水東村
上沙村
三坪村
宋桂鎮
司馬村
上台村
泗盆村
素龍村
泗盆村
上台村
司馬村
宋桂鎮
三坪村
上沙村
水東村
石巷村
十里村
沙沖村
石大村
水源村
石碑村
生江鎮
三和村
昇平村
三家店村
雙龍村
雙蓮村
雙東街道
合村
上賴村
沙口村
土門村
棠下村
太西村
水台鎮
四村
石底村
水塘村
雙鳳村
雙豆村
素龍街道
泗綸鎮
石淇灣村
梅竹村
木寨村
雲城街道
雲城區
永昌村
鬱南縣
雲安縣
永樂村
夜護村
雲龍村
雲浮市
永坑村
雲良村
楊村
新沖村
新朗村
新江村
西鎮村
新西村
西岸村
星光村
新樂村
逍遙村
許村
下沙村
新興縣
新城鎮
小洞村
西良村
新中村
新城村
西安村
新屋村
西水村
新星村
六都鎮
黎明村
黎源村
良田村
蘆村
羅壩村
六祖鎮
留村
連灘鎮
羅鏡鎮
勵志村
黎少鎮
山河村
石咀村
稔村鎮
瑞平村
青桐村
前鋒村
千官鎮
清水村
慶豐村
平台鎮
平北村
東星村
大眾村
大社村
丁村
東南社區
杜村
都楊鎮
衝口村
洞心村
大雲村
大樂村
東成鎮
大朗村
東壩鎮
大灣鎮
大河村
都門村
大石村
大圍村
大未村
都近村
大旺塘村
大慶村
大林村
大方村
大方鎮
東北社區
澳塘村
矮嶺村
辦田村
步賀村
布坪村
步朗村
布馬村
古范村
古勇村
高峰村
高一村
高竹村
高朗村
古龍村
高二村
公安村
桂圩鎮
古田村
高峰街道
分界村
附城村
鳳西村
分界鎮
鳳凰村
豐盛村
駙台村
富強村
豐收村
富林鎮
芙蓉村
大平崗村
洞美村
大梘村
大台村
苹塘鎮
龐寨村
坡塘村
平西村
皮村
平山村
平南村
坪塘村
平垌村
蒲垌村
平沙村
彭山村
南充村
內東村
牛路村
農林村
南龍村
南洋村
逕口村

中國鄉鎮大全3

中國的鄉鎮很多,但真正了解它們的卻不是很多,讓我帶您去領略它們的風土人情吧。

湛江行政區劃百科(三)

湛江(Zhànjìāng),簡稱“湛”,舊稱“廣州灣(Kwangchouwan)”、別稱“港城”,是廣東省省轄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國家一類大市,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

密雲縣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