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
1950年6月為鎮湖鄉七村,1956年為湖溪鄉憲生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9月為湖溪人民公社湖溪管理區南塘生產隊,1961年9月為湖溪人民公社南塘生產大隊,1982年12月為湖溪鄉南塘村,1985年5月屬湖溪鎮。1992年,有336戶、1049人。主姓張,占61.9%,其次郭姓,占11.5%,共45姓。耕地668畝,其中田585畝、地83畝。基本簡介

南塘經綢織布的傳統手藝,成為首創中國牆紙的有利條件。村黨支部書記張光才及副書記張桂水等一班人,土法上馬,發動民眾,獻計獻策,由金香珠等7名織布能手,選用三角草、梧桐樹、棕櫚葉、香根草等10多種原料,用土布機先作小樣試織牆紙網。1973年春牆紙樣品試製成功,送往上海市工藝品進出口公司在杭州召開的選樣會,這就是南塘草編牆紙之正宗--中國牆紙。1973年10月在中國廣州交易會上,南塘牆紙廠承接第一批出口業務,填補中國外貿牆紙出口的空白。土機器工效低、質量差。牆紙運抵上海後,經檢驗產品質量不合格,嚴重脫膠,經上海工人幫助解決膠水質量問題後,1974年出口創匯1967元。
1977年,南塘牆紙廠出口牆紙9萬多卷,工業總產值60萬元。湖溪人民公社向南塘村抽調牆紙生產骨幹,創辦湖溪牆紙廠。南塘人經過9個多月的苦戰,1978年4月終於研製出一套牆紙生產流水作業機械設備,工效比手工操作提高8倍,質量不斷提高。中國牆紙贏得國際聲譽,外商直接前來看樣訂貨。為使更多牆紙投放國際市場,1980年始對牆紙品種作系列挖掘,先後開發稀鬆型系列牆紙和黃麻牆紙等。1982年春,大批緊密型產品投放市場,頗受歐美等地區用戶青睞。
經濟狀況

上海工藝品進出口公司東陽南塘牆紙聯營廠,原名南塘牆紙廠,創辦於1973年。1988年9月由張土根引線與上海工藝品進出口公司聯營,改為聯營廠。擁有固定資產原值80萬元。浙江志成工藝牆紙有限公司,原名三一牆紙廠,創建於1988年3月,1990年4月與香港特光實業有限公司合資經營,成為全省第一個私營企業辦中外合資企業,張光才任董事長,盧燧佳(港方)任總經理,張黎雲任副總經理。4月20日,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原中共浙江省委書記鐵瑛考察該廠研製成功的膠壓、刷色、烘乾、割邊、捲筒自動化生產線和草麻牆紙後,勉勵該廠職工發揚全心奉獻精神,為國家創新、創優、多創外匯。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朝鮮、法國和加拿大等國,以其無毒無味、吸潮吸音等特點,適應返樸歸真、回歸自然的國際消費需求,深受歡迎。1992年底職工57人,固定資產原值27萬元,工業總產值205萬元,出口創匯33萬美元,利潤8萬元。郭榮生創辦的五洲牆紙廠,1991年1月投產,1992年底職工26人,固定資產原值8萬元,工業總產值12萬元。張國傑創辦的東陽市民政工藝製品廠,1991年3月建成,1992年底職工65人,固定資產原值10萬元,工業總產值109萬元,利稅18萬元,竹蓆系列產品2.89萬平方米,竹珠茶盤墊2.81萬打。湖溪南塘竹編工藝廠,創辦於1987年8月,1992年底有職工45人,固定資產原值3萬元,工業總產值100萬元,稅款7萬元。
牆紙成為集體經濟的支柱,村民致富的主要經濟來源。1979年建成南塘文化宮及綜合樓,占地面積3340平方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有辦公室、廣播室、會客室、小型會議室、牆紙廠及影劇院。影劇院設有1226座。1987年成為無盜竊、無聚賭、無計畫外生育村。曾多次評為縣級先進黨支部,1985~1992年連續被金華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文明村。
地處紅壤丘陵的南塘村滴水如油,易受旱。50年代起千方百計改變水利條件。大搞農田基本建設,1962年起湖溪電灌站渠道流經南塘。1966年南江西堆堰壩水渠送水到南塘。1972年南江水庫渠道通水,南塘農田絕大部分達到旱澇保收。1992年糧食總產量516噸,比歷史最高的1984年662噸減少22.1%。生豬年終存欄數480頭,全年飼養量815頭,每戶平均2.5頭。養豬專業戶飼養母豬20頭,養雞專業戶1戶。1972年生產大隊辦蜂場,1981年承包給戶經營,1992年底養蜜蜂100箱,12年來年收入均超萬元。
文化教育

考取大專院校的有16人,考取中專的25人。當今,評為高級技術職稱者有張端昌(新良)、張端譽、張銀昌、張勁(明星)等。旅台人士有張生財和張品潭(為芳)等。
1990年11月成立南塘村老年協會,會員128人,新建7間活動室、會議室。每年評比好婆婆、好媳婦、敬老積極分子和老齡工作積極分子。每年為60、70、80、90歲老人祝壽,送對聯和禮品,給80歲以上老年人拜年。老人逝世,村人參加送葬。
村莊名勝

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蘭田鎮南塘村
南塘村坐落在世界自然、文化遺產——黃山腳下,位於休寧縣北部,距黃山風景區和黃山市府所在地均為30餘公里。國家旅遊二級公路——屯黃公路穿境而過。區位、交通優勢明顯,轄7個村民小組,共有216戶,846餘人,林地面積519.8公頃,耕地28.52公頃,茶園面積84公頃,境內物產富饒,盛產茶、木、竹等。利用地處屯黃線要段,上達太平、合肥下接市府的絕佳地理優勢,因地制宜壯大、規範原有自由市場,大力扶持龍頭企業,逐步將其培育成休寧北鄉最大的農特產品交易市場,成為屯黃線上的又一個亮點,同時還是原南塘片經濟、教育、金融中心。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市盛澤鎮南塘村
南塘村位於江蘇省吳江市盛澤鎮西北部,四面環水,於平望相鄰,梅壇公路貫串南北,盛震公路連線東西。全村耕地面積2745畝,轄24個村民小組,819戶農戶,常住人口3094人,黨員83名,個體私營業企業16家。2008年村產值約10580萬,農民人均收入10180元。
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寺巷鎮南塘村
寺巷鎮南塘村地處鎮南端,口泰路西側,與高港區刁鋪鎮河港村接壤,黃金水道南官河東側,建設中的藥業城一期項目征地近20畝。地理位置優越,9個村民小組,村兩委班子人數4人,支部黨員28名。耕地面積1142畝,人口1746人,人均收入5141元。全村有集體經營場所三處,廠房70餘間,占地25畝,私營業主承租廠房30餘間,產值280萬元,租金收入2萬元。與往年同期略有增長。目前兩委一班人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帶領村民以科學發展觀謀求經濟的快速發展,努力改變貧窮落後面貌,爭取早日脫貧。
茂名行政區劃百科(二)
茂名市位於南中國海之濱,地處廣東省西南部,背靠祖國大西南,茂名“三高農業”蓬勃發展,荔枝、香蕉、龍眼等“嶺南佳果”馳名中外。 |
湛江行政區劃百科(三)
湛江(Zhànjìāng),簡稱“湛”,舊稱“廣州灣(Kwangchouwan)”、別稱“港城”,是廣東省省轄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國家一類大市,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 |
江門行政區劃百科(二)
江門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側,全市總面積9541平方公里、人口410萬,江門市屬河流三角洲沖積平原,沿海有大小島嶼96個,海岸線總長328.7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