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水村
橫水村位於廣東省新會市崖門鎮歷來就有養殖家禽的習慣,從小打小鬧到珍禽王國,經歷了三個階段。上世紀70年代,村民養殖家禽處於自給自足階段;到了上世紀80年代,村民開始規模化養殖,從家庭散養轉向山地、水塘養殖;上世紀90年代後,該村養殖品種開始多樣化,從單一的品種走地雞向鵪鶉、山雞、鷓鴣等多元化養殖發展,並形成立體養殖鏈,朝著產業化方向邁進。該村去年上市珍禽超過200萬隻,產值在2000萬元以上,占全村工農業總產值的50%以上。橫水村以前都是家庭式少量散養於村內,品種都是單一的本地雞,作為過節用品和送禮用品,極少出售。至1985年,隨著當地村民商品意識的增強,有10戶村民大膽探索,改變了過去少量散養的模式,把養殖地點從村內遷移到村外的山頭,展開了規模養殖的序幕。山頭養殖的走地雞,肉質鮮美,味道香濃,遠近馳名。至1990年,全村的山頭遍布走地雞,當時養殖戶占了所有村民的60%,一般每戶最少養殖4000只雞左右。按當時的價格,1只走地雞養殖3個月就可以達到1.5公斤左右,達到上市要求,除去成本,每隻雞最少可以獲得純利5元,1戶村民在3個月內至少賺到2萬元。漸漸地,村民打破養殖單一的本地雞,開始引進鵪鶉種苗,通常每戶放養雞苗和鵪鶉1000—5000只,經濟效益可觀,產品主要銷往台山、珠海等地,由此而衍生了一個行當,就是家禽販子,這些販子有來自本地的,也有來自台山和珠海的,他們活躍在橫水村,專門從事家禽的收購和販運,大約有50多人。隨著人們對肉食品的要求的提高,品味也呈現多元化,於是橫水村的村民緊跟時代的拍子,先後引進了白鴿、珍珠雞、山雞、鷓鴣、三黃雞、沙欄雞等品種,從單一品種向多元化發展。到1995年,全面興起了養殖高潮,養殖地盤也逐步擴大,村民開始將山邊淺腳沙質老鼠孔一樣大的耕地推成魚塘養殖四大家魚,在魚塘基上養殖珍禽鳥類,禽鳥糞便用來餵魚,這樣形成了食物鏈式生產模式。通常每群放養禽畜苗1000—5000只,養殖戶達100多戶,年上市珍禽200多萬隻。據統計,一般農業耕作水稻,人均收入為每畝2000—3000元,而從事養殖禽鳥每戶收入平均超過3萬元。上世紀80年代,相當一部分的村民到外地發展或者打工,從1990年開始,該村眾多外出人員看到本村村民養殖珍禽發家致富,紛紛回流橫水,辦起了一個個養殖場,從事珍禽的養殖。該村村民黃新養,1989年還在廣州某醫藥公司上班,後來聽說家鄉養殖業紅紅火火,好多村民靠養殖珍禽蓋起了3層樓房,他放棄待遇不錯的工作,打道回鄉,當年辦起了養殖場,購買了1000只雞苗,3個月後,他的走地雞成活率達96%,每隻純賺5元,3個月下來,黃新養就到手5000元,就是靠循環養殖,當年他純賺了3萬多元。像黃新養這樣回家鄉從事養殖的村民在當地大有人在。1995年,橫水村的走地雞、鷓鴣、美國珍珠雞、山雞等珍禽價錢為歷史最高,走地雞最高利潤每隻超過10元,大部分村民就是在那個時候賺了錢,蓋起了3層樓房。橫水村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產生了孵化、販運、飼料、飲食等一系列產業。目前,橫水村有孵化場6家,專門孵化雞、鵪鶉、鷓鴣、白鴿等種苗,擁有販運車輛20多台,從事販運人員達100多人,還有雲集附近的20多家飼料店鋪,形成了規模龐大的養殖產業鏈。養殖珍禽,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據黃華正介紹,早在3年前,養殖業開始滑坡,受重創的是兩年前遭遇禽流感,幾乎大部分的村民都虧本,村民經歷了陣痛後,反思存在的風險,增強了抗風險能力。目前,該村加強了種苗的管理和養殖區域的消毒滅菌工作,防止發生大面積的流行病,確保了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1]雲浮行政區劃百科
江門行政區劃百科(一)
江門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側,全市總面積9541平方公里、人口410萬,江門市屬河流三角洲沖積平原,沿海有大小島嶼96個,海岸線總長328.7公里。江門屬亞熱帶海洋氣候,少霜無雪,溫和多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