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德化縣南埕鎮前鋒村
前鋒村位於福建德化縣南埕鎮,東接塔兜村,西連西山村,南與龍門灘鎮碧坑村相鄰,北與高漈村接壤,土地總面積9.35平方公里。分為前鋒、寺內2個自然村落。據記載,1350年左右明軍到前鋒屯田墾荒,由泉州前枋巷直接到此開基;1365年軍士到寺內屯田,由泉州前枋巷到永春,再到寺內角落開基。前鋒村土改時屬西山鄉,1958年屬雷峰公社,1961年屬高漈公社,1965年屬南埕公社,今屬南埕鎮。
全村現有5個村民小組,99戶420人,由危、王兩姓組成,均為漢族。全村林地面積12536畝,耕地面積769.51畝。林業是村的主要資源,有毛竹850畝,經濟林330畝,目前正處於投產高峰期。出名的大煙寨,海拔700多米,是夏天的避暑勝地和旅遊勝地。在割雲對面的翻船形,滻溪兩側有數處的天然溫泉(其中一處最高溫度達到90多度),有待開發。
該村屬亞熱帶氣候,四季溫差不大,海拔500米左右,適宜多種農作物種植,現主要種植單季水稻、馬鈴薯、甘薯等。村民除了抓好農業生產外,還勤於外出務工,增加家庭收入。全村工農業總產值553.1萬元,村財收入19.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21元。
1986~1987年,開通了深海格到寺內6.4公里的鄉村公路,被縣交通局評為一級公路。1992年又開通了從寺內到湯潭的林業公路5公里,在滻溪上建成一座平坂橋。1995年開通了大池格到胭脂嶺的林業公路,便於油茶林的生產、運輸和人工造林管理。1995年建成1座3層的國小兼村部綜合樓。近年來,致力於舊村改造、新村建設,鼓勵村民到公路兩側建房,改變了過去的“髒、亂、差”現象。如今大部分村民裝上電話,有的還購買了機車,收視8套節目的有線電視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
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芝山鎮前鋒村
前鋒村位於薌城區東南隅,東與詩浦村接壤,南連市區廈門路,西接新華南路,北與群勇村毗鄰。因城區擴大,耕地面積縮小,現只有面積0.58平方公里,耕地78.1畝,人口1210人,450戶,7個村民小組,農戶與新橋、巷口兩街道辦事處居民雜居,分散在市區東南部17條街路巷裡,大部分家庭亦工亦農亦商。1956年農業合作化高潮,市區東南近郊的頂田下、霞田下、小大埕一帶農業戶最早成立高級農業社,命名前鋒合作社。1958年改稱前鋒大隊,屬漳州市城郊公社,一度改名田霞大隊,1961年恢復前鋒大隊之名。1984年屬芝山鄉。1992年,芝山鄉改鎮,前鋒村屬芝山鎮。
前鋒村農業生產主要是種植蔬菜,兼種水稻。村有傳統手工業石粉、爐灶、冰糖加工等。1954年,辦起石粉、爐灶和冰糖合作社,在漳州享有盛名。“文化大革命”期間,前鋒冰糖廠關閉,爐灶廠等村辦企業發展受到嚴重阻礙。1970年起,前鋒村又興辦制扇廠、電鍍廠等一些企業。至1978年,產值達43.6萬元,占工農業產值55.3%。1984年後,引進第一家“三資”企業在前鋒落戶,不久創辦前鋒工業小區,村委會不但恢復冰糖加工等傳統手工業,而且開辦前鋒鋼管家具廠、前鋒房地產開發公司等。1987年,全村實行村民退休金制度;開辦幼稚園,村民子女免費入托;開辦老年活動中心等。1992年,前鋒村工農業產值超億元,跨入億元村行列。1995年,全村工農業產值1.20億元,被福建省政府授予“十佳文明村”稱號,人均純收入3617元。
河南省洛陽市陶灣鎮前鋒村
前鋒村位於洛陽市陶灣鎮西4公里處,全村轄16個村民組,998戶,3060人,耕地面積1050畝,2007年人均純收入2500元,該村以農副產品為主。2008年被確定為新農村建設縣級示範村。
今年以來,前鋒村按照“科學規劃、因地制宜、注重實效、循序漸進”的新農村建設工作思路,以“三清七集中”為突破口,以村容村貌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投資950多萬元實施了八項工程:一是實施村組道路擴寬硬化工程,共硬化組組通9.8公里,聯戶通11公里,總投資320萬元;二是投資160萬元,完成4000m2的文化休閒廣場建設;三是完成村委辦公樓建設工程,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投資85萬元;四是完成河道治理工程1930米,投資148萬元;五是完成6個組1600口人吃水工程,總投資60萬元;六是建設沼氣池162座,建垃圾池8個;七是硬化巷道2600平方米,拆除違章建築45處,735平方米;八是綠化廊道8000米,栽植楊樹2萬多株、雪松3200株,硬化、美化庭院13000平方米。
雲浮行政區劃百科
江門行政區劃百科(二)
江門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側,全市總面積9541平方公里、人口410萬,江門市屬河流三角洲沖積平原,沿海有大小島嶼96個,海岸線總長328.7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