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遺址
河南省
葉邑故城VI-145
簡介
葉縣路和平桐公路交匯處,境內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古有南通雲貴,北接幽燕,東至海岸,西去絲綢之美譽。如今,漫步在舊縣老街,就會被那濃厚深邃的氣氛感染:兩千年古棧道那渾然於一體的青石,久經滄桑的葉邑關那夯實且堅固的古橋,綿延屹立的楚長城那猶在的雄風,劉秀廟內漢代銀杏古樹那不朽的遒勁……這裡記述著葉公和孔子論政的故事,承載著昆陽之戰的金戈鐵馬,蘊含著楚、漢時期的燦爛文明。無論是千載厚重的歷史,還是彌足珍貴的文化,時刻都在誘惑著中處遊客對葉邑古城的嚮往。舊縣是古代名城,春秋時期應國之都,桐葉封地為葉邑。據立於舊縣鄉南村的青石碑刻記載:古邑為千碑之城,百泉之匯,素有昆澧二水抱佳城、伏牛二龍鎮昆陽(舊縣)之說。舊縣鄉是葉公諸多美談的發祥地,人們所了解的葉公故事,在這裡都能尋到蹤跡。葉邑故城的前世今生
據李元芝先生介紹,進入東周后,隨著周王室的逐漸衰微和王權的旁落,偏於南方的楚國通過數十次大規模的兼併戰爭,消滅了南方眾多的諸侯小國。隨著國力的逐步增強,楚國便將矛頭指向北方,準備問鼎中原。大約在春秋早期,楚國已完成了北進中原的準備工作,而開闢道路則是北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為葉縣自古為南北交通的要道,其南接楚國,北通中原,是楚國北進的必經之路,因此楚國就在葉縣南部與南陽北部修築長城,其目的是出於國防戰略的考慮。有了長城,楚國北向中原,進可以攻擊,退可以固守。而楚長城以北的葉縣、平頂山、寶豐、郟縣、襄縣在歷史上亦稱為“方城之外”。《左傳·昭公十八年》記載:“葉在楚國,方城外之蔽也。”也就是說,葉邑故城是楚國在方城之外的屏障。據《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記載,穿封戌曾為方城外的縣尹。這就可以推斷,楚國早期在方城外就設立了縣制。
按照李元芝的著文,楚長城有稱之楚方城者,主要位於今河南南陽方城縣至平頂山葉縣及駐馬店泌陽縣境內,是楚國為抵禦中原諸國南下攻伐而修築的我國最早的大型防禦工程。它由許許多多分散的小城堡組成。《水經注·汝水》記述澧水時說:“楚盛周衰,控霸南土,欲爭強中國,多築列城於北方,以逼華夏,故號此城為萬城,或作方城。”這些城堡,都建在低矮的山頂或山麓等較為險要的地方。
《漢書·地理志》記載:
“葉,有長城,號曰方城。”就是指的這個長城。清人姚鼐《左傳補註》云:“楚所指方城,據地甚遠,居淮之南,漢江之北,西逾桐柏,東越廣黃,止是一山……然則方城連嶺可七八百里也。”按照推斷,當時楚人早期經南陽過方城山北上的通途主要有三處,且都築有城堡。其一在葉縣常村鄉東南之點軍場。點軍場南為小關口,關口東、西側山嶺上俱有石築城牆。其西屬方城縣管轄,其東在葉縣境內。
其二在歷史上楚之方城城下。今葉縣保全鎮西有花山和余溝山,在兩山之間有一條貫通南北狹窄崎嶇的山間道路,其南端出口為方城大關口,其北端路東即為楚國之方城古城(今闖王寨)。該道不但南鎖入宛之道,而且西扼楚長城點軍場缺口東進之路。當為《淮南子·地形訓》列為天下九塞之一的方城古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其三為今保全至獨樹的方城缺口(也稱荊襄夾道)。在今平頂山葉縣與南陽方城縣交界處,有兩座山峰東西對峙,位於東者為桐柏山余脈,位於西者為伏牛山余脈,兩山之間形成隘口,俗稱“方城缺口”或“荊襄夾道”。通過這個隘口有一條貫通南北方的隘道。
楚長城上的這三個關口是楚國自南陽盆地出發,北向中原(古時中原稱華夏)諸國的必經之路,所以又叫“夏路”。司馬貞在為《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的“夏路”作注時云:“楚適諸夏,路出方城”,也就是說夏路是楚國經方城北上中原各國的道路。
李元芝先生說,現今葉縣常村鄉南點軍場,東南經過小關口、大關口,可達今方城、南陽;北行過點軍場沿澧河南岸折而向東可達葉邑故城;中途北折過澧河,可達古 (chōu)城。經城可達禹州、汝州、洛陽和鄭州。
但此路須經過數條河流,道路受地理條件限制較多。特別是陰雨季節,道路難以暢通。
大概在春秋戰國時期,平原河溝交織,低洼之地遇雨則泥濘難行,使戰車輜重受限,部隊行動的陸路運輸不得不經過像葉縣這樣的淺山區。總之,保證“夏路”的暢通,是楚國北進中原的首要任務。所以葉公沈諸梁在平定白公勝之亂後,辭去令尹兼司馬之職,仍還歸葉邑。
葉邑故城是“歷史文化”名城
談到葉邑故城,或者翻到有關葉邑故城的資料,你必然會看到這樣的記載:城北臨澧水,南依方城。這樣,就不得不說說方城。李元芝先生說:方城就是楚方城古城,《後漢書·郡國志》曰:葉縣有方城。酈道元注《水經》,引郭仲產曰:苦菜、於東之間有小城,名方城,東臨溪水。據實測,這個城距葉邑故城20公里。城址東西長260多米,南北寬130多米,橢圓形分布,殘高2~5米不等,周長約1公里,內多房舍遺址。當地民眾俗稱闖王寨,說是闖王李自成所築。筆者曾數次到實地考察,並撿到漢代磨郭錢數枚,足證該城歷史在漢代之前。其地東為花山頭,《葉縣誌》謂“花山”,即《水經注》所稱之苦菜山。其西為余溝山,可能就是與東山之異名,山下有河。現在東約兩公里處已被闢為水庫,與《水經注》描述相符,當為古方城遺址。《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所載“公還,及方城”,就是這個城。此城地扼古代連線楚國和中原的主要通道,堪稱南北鎖鑰。
葉邑故城南部依憑的正是這樣的方城。
李元芝先生說,根據城周圍出土的商代酒爵、玉器等文物分析,葉縣在商代已經存在,春秋早期楚國占領葉邑,將城周長擴至約9000多米的規模,被稱為楚國北部邊境的四個大城之一。《左傳·昭公十一年》記載:“楚子城陳、蔡、不羹(今舞陽縣章化鄉境內)。次年,楚靈王語子革曰:‘今我大城陳、蔡、不羹,賦皆千乘,子與有勞焉,諸侯其畏我乎?’子革對曰:‘是四國者,專足畏也’。”
李元芝認為,前文稱大城有三,而後文稱國家有四,這種說法並不矛盾,葉未列入三城而列於四國者,主要是葉建城早於陳、蔡、不羹的緣故。
《左傳·宣公三年》記載:“(鄭)文公報鄭子之妃曰陳媯,生子華,子臧。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使盜殺子臧於陳、宋之間。又娶於江,生公子士。朝於楚,楚人 之,及葉而死”。
這說明葉很早已是一個有影響的地方了。《左傳·成公十五年》記載:“許靈公畏逼於鄭,請遷於葉。辛丑,楚公子申遷許於葉。”
因為葉邑故城南屏方城,北面中原,交通四通八達,是方城外的一個交通樞紐,楚國從春秋早期北擴之後,一直為其重要戰略據點。楚國和鄭、陳、蔡、宋、齊、晉、衛等國的戰事,基本上都是以葉邑為大本營進行的,故《左傳·昭公十八年》中楚左尹王子勝言於楚子曰:“葉在楚國,方城外之蔽也。”這說明葉邑在保障楚國北方安全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有關葉邑故城的一個重要人文價值符號是葉公沈諸梁。
在距葉邑故城不遠處,現在有葉公陵園,是葉公沈諸梁的墓冢。據《漢書》註:“《皇覽》曰,縣西北去城三里,有葉公沈諸梁冢……”當地居民稱其為“葉墳”。
對於“葉公好龍”的典故,人們都有所了解,故事雖然是杜撰的,但歷史上確有其人,而且此人的確與葉邑有關。按《辭海》記載,葉公原姓沈,名諸梁,字子高,為楚國貴族。據《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記載,春秋時期,楚莊王曾孫名戌,在楚平王時封沈縣(今安徽臨泉縣)縣尹,稱沈尹戌,官至楚左司馬。左司馬在與吳軍作戰時身亡,楚昭王為表其功,封時年24歲的沈尹戌子沈諸梁於葉邑(今河南省葉縣舊城),史稱葉公。
有關葉公在葉邑故城發生的故事幾乎被文化人所共知:公元前489年,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曾專程到葉地拜訪葉公,希望能得到葉公的重用。孔子在葉期間,多次與葉公談論為政之道,並稱讚葉公治葉經驗為“近者悅,遠者來”。葉公和孔子就何謂“忠誠”的為人標準進行了討論。葉公說:“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卻不以為然地說:“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由此,葉公對孔子的學說產生了懷疑。一天,他向孔子的弟子子路詢問孔子的為人,子路沒有回答。孔子知道後,責怪子路說:“汝奚不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因二人觀點不一致,孔子的葉邑之行並未得到所期望的結果,於是他很快離葉北返。孔子的門人大為不滿。後來,一些儒士借用葉公喜歡畫龍的故事杜撰了《葉公好龍》的寓言,把葉公喻為偽君子。
公元前479年,葉公已近耄耋之年。當時,楚國重臣白公勝在楚國都城發動叛亂,殺死了令尹子西、司馬子期,並劫持惠王欲自立。葉公聞訊後,不顧年邁,毅然出兵平叛,立下定國之功。葉公因平定白公勝之亂迎惠王復位官至令尹、司馬,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但他卻在平定邊夷、整肅朝政後,讓位於他人,自己歸葉邑,身老於葉。
葉公在葉縣歷史上可不是個偽君子,他宰葉期間,勵精圖治,興水利,勸農桑,率民眾修築的東、西二陂,可灌溉農田數十萬畝,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農田灌溉水利工程之一,對葉地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據專家考證,葉公所好之“龍”與中華民族崇尚“龍”文化有關。葉公塗刻在器物上的圖案,是水利灌溉之龍——引水工程。
為了開發葉縣東、西二陂灌溉農田,葉公曾在牆壁上畫了一幅施工水系圖。一天,一位來訪客人把壁上的水系圖當成了群龍起舞圖,就毫不隱諱地說:“人言葉公好龍,我看葉公並非真的好龍。”葉公問:“此話怎講?”客人回答說:“風從虎,雲從龍,圖中之龍不畫雲,故從得知。”葉公笑曰:“我只想引龍出水,不求騰雲駕霧。”客問:“何謂引龍出水?”葉公說:“鑿渠引龍,龍就出水了。”客又問:“群龍真可以引出水嗎?”葉公說:“少引則宜,多引則懼。”客又問其中原委,葉公說:“引一龍需工千額,需糧萬斛,所以不可不慎重。”由此可知葉公所好“龍”,是水利之龍,所懼之“龍”,是怕引水工程過分加重老百姓的負擔。
葉公臨終時留下遺言:“勿以小謀敗大作,勿以嬖御人疾莊後,勿以嬖御士疾莊士、大夫、卿士。”根據《周禮》規制,葉公去世後,即被立祠享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