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松書院[文物景點]

萬松書院[文物景點]
萬松書院[文物景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萬松書院,始建於唐貞元年間(785-804),名報恩寺。明弘治十一年(1498),浙江右參政周木改闢為萬松書院。明代理學家王陽明曾在此講學。清康熙帝為書院題寫“浙水敷文”匾額,遂改稱為敷文書院。現遺址尚存有“萬世師表”四字的牌坊一座和依稀可見“至聖先師孔子像”的石碑等物。

基本信息

簡介

萬松書院 萬松書院

萬松書院,位於鳳凰山北萬松嶺上 ,書院始建於唐貞元年間(785-804),名報恩寺。明弘治十一年(1498),浙江右參政周木改闢為萬松書院。明代理學家王陽明曾在此講學。清康熙帝為書院題寫"浙水敷文"匾額,遂改稱為敷文書院。現遺址尚存有"萬世師表"四字的牌坊一座和依稀可見"至聖先師孔子像"的石碑等物。

萬松書院位於西湖南緣鳳凰山萬松嶺,始建於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萬松書院曾名太和書院、敷文書院,是明清時杭州規模最大、歷時最久、影響最廣的文人匯集之地。明代王陽明、清代齊召南等大學者曾在此講學,"隨園詩人"袁枚也曾在此就讀。清代康熙、乾隆兩帝南巡時,分別賜額"浙水敷文"、"湖山萃秀"。

2001年7月,杭州市啟動萬松書院復建工程,按明代建築風格樣式修復,規劃面積5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書院主體建築包括仰聖門、明道堂、大成殿、毓秀閣等。其中毓秀閣原為接待各地訪問學者的處所,現辟有"梁祝書房",展現梁祝當年刻苦攻讀、"促膝並肩兩無猜"的場景。明道堂為書院講堂,陳設展示中國歷代科舉文化。大成殿為祭祀孔子處,設有"孔子行教圖"壁畫。

為使萬松書院能夠完整地再現古代書院必備的藏書、祭祀、講學三大功能,讓遊人對古代書院的教育形式有更直觀、清晰的認識,2004年杭州市政府又投資增建講堂——正誼堂及部分服務配套設施,其建築風格與室內陳設風格與原有建築一脈相承,即完整地展現了古代書院的風貌,又滿足了現代旅遊業的實際需求。增建部分已於2004年10月1日向遊人開放。

2007年10月20日西博會開幕式晚會上,宣布了“三評西湖十景”的結果。萬松書院被譽為萬松書緣,成為新一代西湖十景之一 。

創辦之初

萬松書院 萬松書院

創建初期,萬松書院規模較大,主體建築布局沿用官學“左廟右學”的形制。左邊近山處有孔子殿。孔子殿系原報恩寺建築,三開間,經修葺後煥然一新,是書院的祭祀場所。殿前有顏樂亭。高處建留月台和掬湖台。孔子殿右邊,前有萬松門,後有明道堂。堂為五開間,寬綽宏敞,為先生“講明經義”的課堂。西廊兩側各有齋室五間,是師生們自習之所。

初期,萬松書院內部的組織機構相對簡單,招收童生、監生、舉人三類生徒;聘用博學鴻儒為山長、品學兼優的賢士為教授;初步建立書院的學規和章程。

明代介紹

經過創辦初期的摸索和實踐,明代萬松書院在不斷擴建與重修中逐漸成為江浙一帶頗具影響力的知名書院。

正德十六年(1521),侍御巡撫唐鳳儀等人主持了萬松書院歷史上第一次重大維修:增建石坊兩座,整修加固原有建築,擴建學生齋舍。重修後,書院規模宏大,一時成為杭州最大的書院。嘉靖四年(1525),在侍御潘景哲的倡導下,萬松書院擴建樓居齋舍共36楹,添置祭田若干,又完備祭祀器具等,招收省內外優秀學子逾百名。嘉靖九年(1530),浙江左布政使顧璘等人開山辟路,集資興建振衣等三亭,使石林成為書院一景。

其後,萬松書院因由官員創辦,又深受王陽明“心學”影響,而遭受統治者的沉重打擊。

嘉靖三十三年(1554),杭州知府孫孟在廢墟中重建萬松書院,恢復明倫堂等主體建築,並增建居仁、由義兩齋。明萬曆年間,閣臣張居正廢毀天下書院。幸而在大學士徐階的支持下,浙江巡撫謝師啟、提學僉事喬因以“萬松書院祀先聖,不當概毀”為由,再三乞請,終使萬松書院逃過一劫,為此改稱為“先賢祠”,雖名亡而實存。崇禎五至六年(1632--1633)間,終於在戰亂中被毀。

《明史》記載,正德、嘉靖之際,學者們“聚講會,立書院,相望於遠近”。當時,講學之風在各書院中盛行一時。萬松書院也因深受訪問學者王守仁“心學”理論的影響,在辦學上重視“講明義理”,主張學術爭辯和交流;重視自學,提倡獨立研討,培養學生獨立的治學能力;在德業上提倡相幫相扶,相推相引,“使之日進而高明光大”。課程的設定較為簡約,學生可以自由選課,“以充所善,養其所長”,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和興趣;反對以追求功名利祿為目的的學習,提倡“探性理之要,詢治道之源”的求真務實的學風。至萬曆初年,統治階級又重提程朱“居敬窮理”的思想理論,而將王守仁的理論斥為“偽學盜名”,為迎合統治者,巡鹽御史馬應夢增建繼道堂和窮理、居敬二齋。明末,書院漸被政府控制。在科舉制度的支配下,學生的學習目的只是為了通過參加科舉考試,然後掙個官位,光宗耀祖罷了。

萬曆初,孔子殿增祀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五子像,祭祀活動由西安博士署派來的一名執事官主持。

明代統治者對於書院教育的政策經常變化,致使書院時興時廢。從嘉靖起,在朝廷的支持下,前後竟有五次廢毀書院的舉動。因此,自正德十六年(1521)至崇禎六年(1633)的百餘年中,萬松書院隨著變幻莫測的政治風雲,跌宕起伏,經歷了它榮辱盛衰的變遷。

建築

仰聖門

仰聖門是萬松書院的主要建築之一。“高山仰止”取自司馬遷《史記》。“仰聖”即表示人們對孔子的尊崇和敬仰。仰聖門是提醒人們步入書院必須衣冠整齊、心懷崇敬的禮儀之門。毓粹門是中軸線上的第二道門。毓粹,意為培養有學問,有道德的人。

明道堂

是萬松書院的主要建築之一。古代書院承擔著講學、祭祀、藏書三大功能。明道堂即為萬松書院的講堂,現陳設工藝巨著《中國科舉大觀》。兩側廂房分別為居仁和由義二學齋。原為書院學生自習和住宿的場所。取意於孟子的“居仁由義,體用己全”,意為:一個人擁有仁義之志,就擁有了一切。

大成殿

即孔子祭祀處, “大成”是孟子對孔子的評價,他說:“孔子之謂集大成”,是讚頌孔子達到了集古聖先賢之大成的境界。大成殿陳列突出“頌聖”以頌揚孔子的偉大思想與淵博文化。孔子像及四配享(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亞聖孟子),兩側牆面用壁畫形式展示孔子行教圖,分別是杏壇設教、讀《易》有感、舞雩從游、泰山問政、子貢辭行、忠信濟水、侍席魯君、禮墮三都。並設青銅祭器。殿前設曾唯和顏樂二碑亭,分立乾隆和康熙御題手跡複製碑。

入口浮雕

正面展現梁祝同窗三載的場景,左邊“拜師”體現了尊師重教的中國傳統美德,右邊“日課”是教者誨人不倦、學者孜孜以求的寫照。

石牌樓

中間石牌坊正面書“萬松書院”,背面書“太和元氣”;左牌坊正面書“敷文書院”,背面書“道冠古今”;右牌坊正面書“太和書院”,背面書“德侔天地”。萬松書院、太和書院、敷文書院代表了書院的三個時期。書院三座石牌坊呈“品”字排列意為:做人要有人品,為官要有官品。牌樓上祥雲環繞,正面雕著雙龍戲珠和梅蘭竹菊,背面雕刻福祿壽圖案。鏤空雕刻演繹了傳神的石雕技藝,讓人驚嘆於中國傳統的藝術之美。

清代介紹

清初,統治者惟恐書院講學活動會導致明朝遺民反清思想的高漲,故抑制書院教育的發展。順治九年宣諭:“不許別立書院,群聚結黨”。因此,清初的前八十年中各地書院始終處於停滯狀態。萬松書院也僅在順治年間復建了孔氏祠堂。康熙十年(1671),浙江巡撫范承謨重建萬松書院,並改名為“太和書院”,書院才開始復甦。及至康、雍、乾時期,統治者對書院教育由禁止轉為提倡後,萬松書院得以迅速發展,逐漸進入昌盛時期。

清中葉,萬松書院經康熙三十一年(1692)、康熙五十五年(1716)及雍正四年(1726)的三次重修後,規模進一步擴大。又經嘉慶、道光兩次修建後,更具名校風采。

這一時期,清政府對萬松書院的支持也是空前的。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聖祖玄燁御賜“浙水敷文” 額,並賜《古文淵鑒》、《淵鑒類函》、《周易折中》、《朱子全書》等典籍予萬松書院,浙江巡撫徐元夢建存誠閣收藏,書院也由此更名為“敷文書院”。雍正十一年(1733),萬松書院被敕為省城書院,賜銀一千兩“以資膏火”。乾隆十六年(1751)三月,高宗弘曆初次巡臨萬松書院,賜“湖山萃秀” 額,並增賜帑金一千兩白銀。並賜英武殿所刊《十三經》、《二十二史》各1部。當時享有這一殊榮的僅有江寧鐘山書院、蘇州紫陽書院。此後,弘曆五次下江南又五次巡臨,對萬松書院格外重視。

萬松書院 萬松書院

同時,萬松書院愈加重視祭祀活動,一直由孔氏嫡系子孫主持。每年舉行春秋兩季大祭,每月朔、望日也要拜謁先聖賢哲。祭田祭器經鄉紳捐置及政府撥給後,也更充裕了。如監驛道黃炳捐置學田,雍正十一年(1733)程元章增置學田,乾隆年間添置大量聖殿禮器。書院的藏書在這一時期亦達到了最富,藏書逾萬冊。除沿用初期的教學宗旨和學規外,又增設了《孝廉月課章程--計開條議章程》,使書院的學規和章程更趨完備。設立嚴格的考課制度,額定官課、館課每課的正取、次取及附取名額,以激勵學生。至清末,按學生成績優劣又分超等、特等、一等三個級次,按不同的等級給予不同的獎勵。書院內部構架更趨完善,山長一般由官府委派或士紳公推德高望重的著名學者擔任,如齊召南、金甡、潘德園等;聘請進士出身且立品勤學的名仕擔任書院教授,如楊繩武、趙石函等;還聘請一些著名學者,如嶽麓書院山長萬年茂,以及金志章、阮芝生、厲鶚、戴熙等來書院訪問講學。各地學子紛紛慕名而來,“講席造士甚眾”,書院名盛一時,且培養了大批諸如袁枚、祝德麟這樣優秀的學生。

清統治者對於書院教育的態度雖然有所轉變,但實際上,他們納書院於官學的軌道,將自由講學改成時文(八股文)訓練,與官學一樣,完全成了科舉的附庸,已完全改變了書院傳經講學的初衷。

現代狀貌

萬松書院[文物景點] 萬松書院[文物景點]

1999年起,在原杭州市副市長馬時雍先生等熱心於杭州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社會各界人士的呼籲下,杭州市政府決定依據史料記載和留存的遺蹟,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在遺址上按明式舊制重建萬松書院。經過杭州市園林文物局鳳凰山管理處歷經3年多時間的整修和建設,於2002年10月建成並向遊人開放。至此,沉寂了一個多世紀、幾近荒圮的萬松書院終又重現500年前的“名校”風采。重建後的萬松書院,占地約6萬平方米,是西湖周圍惟一以書院文化為主體的文化公園。書院的主體建築以清乾隆《南巡勝跡圖》中的《敷文書院》為藍本,以自然山體、林木、古藤、奇石為背景,採用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仿明式建築形制,用粉牆、粟柱、黛瓦的素樸淡雅,凸現“求之於心而無假以雕飾”的風格,使書院處處散發濃濃的書卷氣息。院內有建築1600平方米,主體建築如品字型牌坊、仰聖門、毓粹門、明道堂、大成殿、“萬世師表”平台等都集中在中軸線上,學齋、御碑亭等分列兩側,其他的亭台樓閣則依據自然山勢,星羅點綴。書院內嘉花茂樹,修篁奇石,交布其間,周圍蒼松掩映,小溪潺潺,遙可望雷峰夕照、寶石流霞,近可聽松濤泉流、蟲鳥和韻。院內尚有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於子三墓、杭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萬松書院遺址、小九華山石刻等文物古蹟,文化底蘊深厚,文化氛圍濃郁。

作為一個向遊人開放的收費公園,重建後的萬松書院設定了一明一暗、一實一虛兩條文化主線:明為“明清知名學府”、暗為“梁祝愛情之地”,中軸線上以古代書院的布局為實景,而在右側石林中又依自然地勢巧妙點綴與“梁祝”十八相送有關的場景,如觀音堂、草橋亭、獨木橋等等,讓美麗的傳說為肅穆的書院增添更多的人文情懷,同時讓虛無的故事也有了真實的場景可以尋找。

為了使這兩個文化主題得以進一步弘揚,自2002年10月開放以來,萬松書院藉助社會各界的力量,努力做好“成人”、“成家”這兩篇文章。所謂“成人”,即學習中國傳統的儒學文化,以書院為學習場所,從古聖先賢的經典著作中學習做人的準則,延伸產物為“萬松講堂”。所謂“成家”,即是從“梁祝”愛情故事中派生出來的找尋意中人,成家立業的意思,延伸產物為“萬松書院相親會”。

自2005年與溫馨家庭服務社共同開辦“萬松書院相親會”以來,萬松書院以公益紅娘的姿態,每周六上午為杭州人提供相親平台,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參與。境內外媒體爭相報導,萬松書院由此名聲大振。但“萬松書院相親會”猶如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大大提升了景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然而另一方面也使很多人只要一提起萬松書院,就認為是相親的地方,卻鮮有人知曉這裡曾是浙江省的最高學府。為此,書院也採取了一系列的補救措施。2007年2月26日,萬松書院與浙江《青年時報》、浙江省對外服務公司國際教育培訓中心合作,共建“萬松講堂”,力邀著名學者、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舉辦“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主題講座,為“萬松講堂”拉開序幕。3月,又請台灣著名女作家曹又方開辦《一個女作家眼裡的城市生活品質》主題講座。同時,開辦了諸如陽光讀書會等主題活動,努力扭轉萬松書院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幾次活動獲得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特別是學術界的人士,都認為萬松書院是杭州最適合開辦國學文化課的場所。很多學者表示只要是為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來辦學,即使免費授課也願意;有的甚至表示:能在王陽明先生授課過的地方來開堂講課,其實是種榮耀。但苦於基礎設施的局限,萬松講堂並未成為一種常態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

書院名師

魯曾煜

字啟人,號秋塍,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康熙六十年(1721)進士改庶吉士。約乾隆元年至八年(1736——1743)間任教敷文書院山長,學識淵博,教導嚴謹,深受諸生愛戴。曾編纂廣州地方志,在汴州、杭州等地的書院中任教。著有《秋塍文鈔》、《三州詩鈔》。

蔣 祝

字賡三,號省齋。祖籍安徽歙縣,後遷居杭州。康熙五十九年(1720)鄉試中舉。雍正元年(1723)進士,以殿試第三甲二十七名改庶吉士。曾參與編輯《四庫全書》。雍正三年(1725),因父病乞歸,任敷文書院山長。後赴雲南永昌府任職。

陸宗楷

字健先,號鳧川,仁和人。雍正元年(1723),鄉舉第一,翌年中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告老歸田後,乾隆初年間任敷文書院山長。先生博古通今,學識淵博。

張映辰

字星指,號藻川,錢塘人。雍正十一年(1733)進士。由翰林歷任官兵部左侍郎、左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乾隆三十八年(1773)起任敷文書院山長。在任期間注重言傳身教,治教有方。著有《露香書屋集》。據史書記載:先生立身行己,沖澹自得,不激不隨,後進皆仰其風采。

趙大鯨

字橫山,號學齋,仁和人。雍正二年(1724)進士。官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乾隆四十三年(1778)前後任敷文書院山長。先生提倡後學,愛才如命,是一位德高望重而又博古通今的學者。在掌教敷文書院期間,苦心培育,因材施教,培育了大量人才。據《敷文書院志略》載,先生“識拔者如雲蒸霞起”,他的學生吳雲岩、葉登南等人皆為狀元。

金 甡

字雨叔,號海住,仁和人。少時即以勤學著名。乾隆七年(1742)被欽定為狀元,任侍講學士。乾隆二十年(1755)起任太子詹事府詹事,輔導諸皇子。在詹事府十餘年中,諸皇子

“皆重公之品學”。乾隆三十年(1765),奉命督學江西,次年升任為內閣學士,後升任禮部侍郎。乾隆三十九年(1774)秋,因病還鄉。乾隆四十五(1780)年前後任敷文書院山長。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帝第五次巡臨書院時,迎送有功,受到賞賜。乾隆四十七年(1782)病逝。他生平“廉儉方正,處事無巨細,井進有法度“。著有詩文數十篇。

李汴渡

字受之,號寶幢,仁和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進士。官至侍讀學士。辭官歸田後,任敷文書院山長,是書院歷史上任職最久的山長之一。

王 昶

字德甫,號述庵,晚又號蘭泉,學者多稱蘭泉先生。祖籍浙江蘭溪,後遷居青浦縣。他少年以穎異出名,博學屬文,肄業於江蘇蘇州紫陽書院。體貌修偉。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二十二年(1757),乾隆南巡時召試為一等一名。後官至刑部右侍郎。乾隆末年曾訪問江西白鹿洞書院並講學其間。乾隆五十八年(1793),以老乞歸,乾隆允許他於“來年春融歸里”。於是他回鄉後,取宅名為“春融”。

嘉慶元年(1796),被朝廷邀請參加千叟宴。嘉慶六年(1801),受浙江巡撫阮元邀請出任敷文書院山長,任期3年。後任詁經精舍教授。

王氏晚年主要從事教育、著書立說。生平博覽群書,學有大成,著作甚豐。在主持敷文書院講學期間,編撰了《天下書院總志》10卷,其稿本今存台北市中央圖書館。著有《春融堂集》。輯有《明詞綜》、《國朝詞綜》、《金石萃編》、《湖海文傳》等10餘種。王昶是清代著名的官宦學者,對浙江的教育作出過重大貢獻。

馬履泰

字叔安,一字定民,號菽庵,又號秋藥,仁和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進士。官至太常寺卿,以言事罷歸。與梁同書友善。性瀟灑,工詩,善諧譴,愛花木嗜生果。以文章氣節重於時。書宗唐人,古勁似李邕。中歲作畫,涉筆即工,蓋由學問、書法中來。山水蒼率沈厚,自言:“吾畫伹能作醜樹頑石,自率胸臆,不悅時眼。”晚年任敷文書院山長。因博通經史,治教有方,從學者眾,成名者也眾。著有《秋藥庵詩集》8卷。後任濟南瀝源書院山長。卒年84歲。

潘庭筠

字蘭公,號德園,錢塘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進士。官至陝西道御史。工繪事,興至隨筆作水墨花卉而已。嘉慶二年(1797),敷文書院重修後被聘為山長。學問廣博,性情高潔,長齋學佛,喜從方外游。著有《稼書堂》遺集。

陳文述

字退庵,號雲伯、頤道居士,浙江錢塘人。少以詩名。嘉慶五年(1800)應杭州鄉試,督學阮元以《仿宋畫院制團扇》命題,文述詩最佳,人因稱為陳團扇。游京師,與楊芳燦齊名,時號“楊、陳。”官江蘇江都縣知縣,多惠政、性孝友,與王曇、郭廖、查揆、屠倬交最契。又好修名人遺蹟。文述詩工西崑體,晚年,復斂華就實,歸於雅正。乾隆中後期任敷文書院監院,與齊召南相交甚契。著有《碧城仙館詩鈔》、《頤道堂集》、《秣陵集》、《西泠懷古集》、《仙詠》、《閨詠》及《碧城詩髓》,均《清史列傳》並行於世。

訪院學者

王守仁

1472-1529 字伯安,世稱陽明先生,

浙江餘姚人。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陽明學派創始人。官至南京兵部尚書。諡文成。發展陸九淵學說,改造程朱理學,提出“致良知”,強調“知行合一”和“知行並進”。其學說在日本也產生了很大影響。一生培養學生無數,創辦書院數十所,對促進明代書院的發展和學術繁榮有著卓著的貢獻。晚年曾在浙江各地講學,萬松書院是他經常到訪的地方,使萬松書院深受“心學”影響。明嘉靖四年(1525),受提學僉事萬信汝之請,為萬松書院撰寫重修碑記。

田藝衡

字子藝,明末清初錢塘人。田汝成之子。以歲貢生為徽州訓導,罷歸。曾任應天(今南京)府學教授。博學,工詩文。少年時即以詩賦著名。其文“神采中涵,奇輝外射”。為人“高曠磊落,不可羈縶”。著作頗豐,有《田子藝集》、《煮泉小品》、《留青日札》、《玉笑拾零》等。曾訪問講學於杭州各大書院。有《游萬松書院侍宗師與楊秋官弈見湖亭修真率會晚別江津有作》詩。

張文炳

字虎別,又字閣如,滄州(今河北滄縣)人。順治三年(1646)進士,官廣東布政司參議。以剛直著稱。間畫墨竹,清勁拔俗,《清畫家詩史》有記。張氏世代詩家,祖孫數代享有詩名。其中張文炳、張九鈞、張九鎰、張九鋮、張九鍵等張氏祖孫與嶽麓書院讀書任職,被傳為佳話。《清史列傳》、《國朝先正事略》等書中有傳。著有《退谷詩抄》24卷。曾訪問講學於萬松書院,書院西側石林中有其摩崖題記“卓爾”等。

朱彝尊

字錫鬯,號竹垞,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秀水(今浙江嘉興)人。年少時曾走南闖北,雲遊四方。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以布衣授翰林院檢討,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篡修《明史》。生而秉異,書經目不遺。詩、文、考據樣樣精通,康熙愛其才,曾御賜“研經博物”額。曾被邀至敷文書院講學,並親撰:“入則孝,出則悌,守先師之道以待後學;頌其詩,讀其書,友天下之士尚論古人”聯。其學識淵博,工詩詞古文,著述甚豐,有著《經義考》、《日下舊聞》、《曝書亭集》等。又編有《詞綜》、《明詩綜》等。

萬年茂

字少懷,號南泉,湖北黃岡人。進士出身。官至御史。乾隆三十八年(1773)聘為嶽麓書院山長,五十七(1792)年重赴鹿鳴宴。一生大部分時間從事教育事業,除任職嶽麓之外,還先後在麟山、涑水、鷺州等書院任職。學徒甚眾,被學者尊信為書院“山斗”。著有《周易圖說》6卷。乾隆五年(1740)至書院講學,其精闢的演講深受書院師生的歡迎,諸生立碑勒石以記。

金志章

初名士奇,字繪卣,號江聲,清錢塘人。雍正元年(1723)舉人,由內閣中書遷侍讀,出為直隸口北道。續修《兩鎮三半志》。歸田後,以遊歷、著述為業。金志章性格豪放,喜好遊歷山水,爬登山路,終日不厭,被人稱為“煙霞水石間客”。潛心詩文,與厲鶚、杭世駿等齊名於世。纂輯《吳山志》20卷、《吳山伍公廟志》6卷,著《江聲草堂詩集》8卷。乾隆初年,受山長魯曾煜之請,常在萬松書院講學。書院新建玉壺、留月兩台,曾撰詩誌喜。

胡 敬

字以莊,號書農,仁和人。清代著名教育家,嘉慶十年(1805)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講學士。曾主講西湖崇文書院20餘年,與敷文書院山長張鑒相交甚契,為敷文書院撰“閉戶自精,雲無心以出岫;登高能賦,文異水而湧泉”聯,亦曾講學於敷文書院。

孫星衍

字淵如,又字季仇,江蘇陽湖(今武進)人。清代著名的教育家,曾主講於杭州詁經精舍。著有《尚書今古文註疏》、《周易集解》、《寰宇訪碑錄》、《孫淵如詩文集》等數十種。曾在書院訪問講學。

厲 鶚

字太鴻,號樊榭,錢塘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舉人,薦舉博學宏詞。博聞強記,尤熟諳宋、遼史事。著有《宋詩紀事》、《南宋院畫錄》、《遼史拾遺》、《樊榭山房集》等。乾隆八年(1743),受山長魯曾煜(秋塍)之請在書院訪問講學,

戴 熙

字醇士,號鹿床,錢塘人。道光十二年(1832)進士,次年授編修。十八年出任廣東學政,後升翰林院侍講。二十八年授兵部右侍郎,次年乞求歸里,主講杭州崇文書院。工詩書畫,為世推重,與湯貽汾齊名,並稱“湯戴”。著有《習若齋詩文集》、《習若齋畫絮》等。亦曾講學於敷文書院。

孫衣言

字琴西,號遜齋,浙江瑞安人。清代著名的教育家,曾主講於杭州紫陽書院。道光三十年(1850)授編修,參與《宣宗實錄》編纂。後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等職。光緒五年(1879)詔為太僕寺卿,因病未赴任。孫衣言治學嚴謹,出入經史,務求曲盡事理。學術承永嘉學派,治經世之學,著重知古,是重振永嘉經世之學之巨子。於詩尤工,詩傳至海外,著有《遜學齋詩文抄》。平生重視鄉邦文獻,歸田後,搜采鄉邦軼事史志,編成《歐海軼聞》。亦曾講學於敷文書院。

近代名人

江澤民

2003年10月29日上午,江澤民視察萬松書院,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於 丹

2007年2月26日(農曆大年初九)下午,于丹在浙江省圖書館報告廳內開啟“萬松講壇”新年第一講,題為“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結束後,參觀萬松書院,並即興創作藏頭詩:

萬山鍾神秀,松濤盪人心。

書香蘊天地,院落藏古今。

于丹現為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文化視點》欄目普及、傳播傳統文化,在海內外文化界、教育界產生廣泛影響。

曹又芳

2007年3月24日下午,曹又方在萬松書院泮池旁舉辦題為《一個女作家眼裡的城市生活品質》文化講座。

曹又芳本名曹履銘,字光虹。先後曾用光虹、金名、衣娃、甑尼佛、蘇玄玄等筆名。遼寧岫巖人,出生於上海。台灣女作家,歷任多家報紙、圖書公司、雜誌社的編輯、編審、總編輯等職。創辦並主編美洲《中報》的《東西風》文藝副刊。曾任台灣圓神出版社、方智出版社、先覺出版社發行人。

余秋雨

2007年10月14日下午,余秋雨參觀萬松書院。15日,應邀出席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浙江廣電集團聯手推出,浙江電視台錢江頻道、杭州市商業銀行共同承辦,杭州日報協辦的“西子佳人”、“三評西湖十景”形象代言人選拔決賽晚會,並擔任評審。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於浙江省餘姚縣橋頭鎮(今屬慈谿)。大陸著名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散文家。

梁祝傳說

《梁山伯與祝英台》為中國四大民間愛情神話傳說之一,說的是浙江上虞祝員外之女祝英台,女扮男裝到杭州讀書。途中偶遇會稽書生梁山伯,兩人一見如故,於是就在柳蔭下義結金蘭,而後又同在杭州萬松書院同窗共讀三年有餘。求學期間,兩人在學業上互相幫助,在生活上相互照應,結下了很深的情誼。山伯生性憨直,始終未察覺英台為女兒身;英台卻早已芳心暗許。三年的同窗,一同切磋學問,相互照顧扶持;風嫠展書讀,挑燈寫文章;春來花叢溫步,秋夜暢談理想;關懷疾病,分享歡樂。點點滴滴都化作刻骨的相思,一點相思,萬種柔情,從記憶的深處如春蠶吐絲,綿綿不絕。三年後,祝父催英台回家。英台以隨身佩帶的玉蝴蝶扇墜作為信物暗托師母做媒。在離別的“十八相送”途中,英台一次次借景喻情,向山伯暗示自己為女子,但山伯依然懵然不解,後經師母點破才恍然大悟。山伯興沖沖趕往祝家求婚。但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上虞太守之子馬文才了。山伯在淒楚悲憤中與英台“樓台相會”,滿腔熱情化作烏有,回家不久即鬱悶而逝了。英台聞之,悲憤不已。結婚當日,向父親提出要先到山伯墓前拜祭,否則寧死不上花轎。祝父無奈,只得應允。英台在墓前哭祭時,突然天昏地暗、電閃雷鳴。在狂風暴雨中,墳墓豁裂。英台縱身躍入,墓包徐徐合攏。過後,風雨頓息,陽光燦爛,山伯英台化作一對彩蝶飛舞而出,他們的愛情在歷經風雨過後獲得了自由和再生。

“梁祝”故事最早見於一千四百多年前南朝的《金鏤子》,以後初唐梁載言《十道四蕃志》、晚唐張讀《宣室志》、宋代李茂誠《義忠王廟記》、明代馮夢龍《古今小說李秀卿義結黃貞女》入話、清代吳景檣《祝英台小傳》等都有較詳記述。元代白仁甫以此為題材創作了雜劇,後來我國絕大多數劇種均移植上演,是傳統戲劇的保留節目。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著名作曲家陳鋼將《梁祝》譜寫成小提琴協奏曲,使《梁祝》走上了國際舞台。1954年,周恩來總理參加日內瓦會議時,將我國第一部大型彩色戲曲藝術片《梁山伯與祝英台》介紹給各國記者,稱之為“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從此《梁祝》故事在世界範圍內廣為傳播,其影響之大堪稱中國民間故事之最。

千百年來,《梁祝》故事經過了歷代作家和民眾的不斷修改和再創造,雖然“異文”很多,但其母本早已定型:“喬裝求學”、“草橋結拜”、“同窗共讀”、“十八相送”、“樓台相會”、“哭墳化蝶”等主要的情節始終未變。不同版本的故事只在首尾情節、發生地點及時代背景上有些變化,其歌頌自由愛情的主題亘古未變。據不完全統計,梁祝讀書處在全國有5處、梁祝墓有9處,在寧波鄞縣還有1處梁祝廟。人們都願意相信美好的傳說曾經發生在自己的家鄉。

最早將“梁祝”故事與萬松書院結上關係的是創作於明末清初的《同窗記》中,是寓居杭州的著名劇作家李漁所創作的。李漁在他的作品中處處突現出鮮明的杭州地域特色,如梁祝分別從家鄉(會稽、上虞)渡錢江在草橋門偶遇而義結金蘭;在當時杭州最著名的書院——萬松書院同窗共讀。三年後,分別時,沿著長長的鳳凰山古道送別。作者把固有的書院、山川、草橋、長亭等都編織在故事當中,增添了故事的說服力和渲染力。所以,近代的許多電影、電視都是根據這個版本進行改編的。

美麗的傳說使肅穆的書院有了人情的溫馨,書院使虛無的故事有了真實的背景。2002年重建萬松書院時,策劃者意識到梁祝傳說與書院文化的結合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但若把握不好又會使兩者相互侵擾,造成景區建設的定位失誤。因此初期的規劃中,“如何使梁祝故事不著痕跡地融入到景區建設中去”被列為建設的首要課題。在多次召集有關方面專家座談論證後,決策者認為要做好這篇文章首先要掌握“度”,即:萬松書院即要體現古代書院教育的歷史及其文化內涵,又要充分利用梁祝故事這一不可多得的民間文化遺產。但兩者有主次、虛實之分。書院的文章要做實做足,“梁祝”傳說則儘量虛化淡化,從而使兩者相互映襯、相得益彰。

旅遊信息

門票:10元

開放時間:7:30-17:30

附近景觀:岳廟、黃龍洞、宋城、印象西湖、雷峰塔、虎跑泉、三潭印月

景區交通:38路區間車或4 路公車,在萬松嶺站下,再走幾步即達。還可乘808路或Y6線到長橋站下車、乘102路萬松嶺站下車。

鄰近景點

玉皇飛雲南屏晚鐘 南宋官窯博物館錦繡風水洞太子灣公園錢王祠柳浪聞鶯煙霞三洞大清谷 海底世界西湖天地杭州動物園 雷峰夕照中國絲綢博物館浙江美術館長橋公園虎跑夢泉八卦田 南宋皇城禁苑遺址。

中國書院大全

“書院”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唐代,也是我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在我國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獨特的地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五代時,由於戰爭的影響,官學衰廢,士子苦無就學之所,於是自動擇地讀書。一些學者在佛教禪林制度的影響下,也利用此時機,選擇景色優美、清雅靜謐的山林名勝之地,作為“群居講學之所”,出現了具有學校性質的書院。

杭州市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