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山書院

皆山書院

書院之名,始於唐代,宋代大興。白鹿、石鼓、睢陽、嶽麓號為四大書院。創辦者一般選山林名勝之地為院址。

皆山書院皆山書院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知縣周尚親在井陘縣城東門內路北節孝祠舊址恢擴其地(新祠移建於城隍廟後)營修前後三進,房三十間,於是帷堂既定,皰舍有所,書院鼎新。顏其堂曰“見山”,榜其門匾額題“皆山書院”。

概述

不少有名學者講學期間,以研習儒家經籍為主,間亦議論時政。
據史料記載,井陘縣立學校始建於宋熙寧年間,原名“學宮”,校址在今天長中學。井陘書院,始建年代無考,有文字記載的惟明清兩代。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知縣苟文奎在學宮之東建“陘山書院”。隆慶三年(1569年)知縣鍾遐齡相繼茸修,久而遂廢。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知縣周文煌在縣城東三里文昌閣(即河東坡凌霄塔處)建“東壁書院”。康熙四十年(1701年)知縣高熊征捐金50鍰修茸東壁書院,落成後,顏其額曰“文昌書院”,名其堂曰“樂育堂”。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知縣周尚親因“文昌書院”距城三里,間以綿河,諸多不便,在縣城東門內路北節孝祠舊址恢擴其地(新祠移建於城隍廟後)營修前後三進,房三十間,於是帷堂既定,皰舍有所,書院鼎新。顏其堂曰“見山”,榜其門匾額題“皆山書院”。

名稱之意

“皆山書院”意取井陘乃岩邑,四顧環山之意。

特色

書院的主持人稱“山長”(一般為書院的主講者)。皆由知縣聘請那些在當地有聲望、有學識的紳士充任。教師則由“山長”延聘在籍的學行素著之舉人或進士充任。
書院以儒家學說為教材,以“四書”、“五經”、詩賦、制藝為主要研習內容。學生稱“生員”,亦稱“諸生”、“秀才”。書院錄取“秀才”名額由國家規定。清末,井陘全縣每年錄取文童15名、武童12名、稟生12名、增生12名。
書院的經費主要來自學田,到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皆山書院實有學田四頃十六畝三分六厘。當時,約50畝地租供一個生員讀書。

歷史

井陘書院幾經興廢,歷經滄桑,惟皆山書院保存完整。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知縣歐陽繡之,奉令改書院為縣立高等國小堂。三十年,知縣謝鑒禮用書院存款及歷次罰款積金,於書院後,擴建高等國小講堂五楹,建配房20餘間,作為學生寢室。辛亥革命後更名為縣立高等國小校,為井陘縣開辦的第一所學校。解放後曾幾度搬遷易名,井陘師範、井陘二中皆基於此院而益興光大。後因縣治遷至微水,更名為天長鎮中學

人物

書院是明清兩代井陘縣的最高學府。據志載:明代井陘中進士8人,舉人43人,貢生110人;清代中進士1人,舉人20人,貢生145人。在明代孕育出柴本、畢鶯、武金、霍鵬這些官至監察御史都御史副都御史的廉官,在清代又孕育出像霍叔瑾、許國壁,以孝廉官通政使,以武舉封榮祿大夫的名吏。在近代湧現出傅汝鳳、焦實齋、霍濟光、梁恆昌、霍泰豐等名人志士。書院堪稱井陘文化的發祥地、培養人才的搖籃。

中國書院大全

“書院”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唐代,也是我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在我國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獨特的地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五代時,由於戰爭的影響,官學衰廢,士子苦無就學之所,於是自動擇地讀書。一些學者在佛教禪林制度的影響下,也利用此時機,選擇景色優美、清雅靜謐的山林名勝之地,作為“群居講學之所”,出現了具有學校性質的書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