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林桂岩書院

華林桂岩書院

這是中國最古老的書院,創辦於唐貞元時代(公元793)的桂岩書院。她是迄今為止所有史料記載中,創辦最早的私家招徒授業書院,已有1200多年。創辦人幸南容時任唐國子監祭酒,曾出使和藩。

華林桂岩書院書院占地面積達1平方公里,依山傍水座落於今江西高安華林洪城(上游湖畔)。南宋宰相周必大聞名曾親為書院題匾。

考古發現

我國最早招徒授業的私家書院——桂岩書院舊址近日在高安市華林墾殖場被發現。該院為華林墾殖場洪城村與上游水庫交接處。這座千年“學府”,初創於唐朝中期,歷經宋、元、明、清四朝,由唐代教育家、國子監祭酒幸南容創辦。

經江西省有關專家考證發現,書院總面積近百畝,規模宏大,學生不僅習文,而且習武。《江西教育志》中記敘,桂岩書院是江西最早的書院。又據1996年版《江西省情與戰略》載:“江西是古代書院文化的發祥地。據目前已有資料佐證,我國最早招徒授業的私家書院坐落於今高安市桂岩書院”。

創始人介紹

華林桂岩書院華林桂岩書院
幸南容(公元746——819),又名幸顯,字惕微,高安華林鄉洪城村人,歷官太常寺卿、國子監祭酒兼太子賓客。元和9年(公元814)68歲的幸氏告老還鄉,在洪城“築書院以授業”首建我國最早的書院之一—桂岩書院,講學授徒,“頗獲士望”,是一位在我國歷史上影響較大的唐代教育家。死後,唐憲宗封他為渤海郡開國子文貞公。
據有關史料介紹,幸南容在貞元9年與柳宗元同舉進士,此時,幸氏已47歲,比柳宗元大26歲。柳宗元在給幸氏撰寫的墓志銘中曾說:“公居膠癢時,以能文著,宗元甫齡,聞公盛名,每致翹慕,比應京試,得接公顏,宇量汪汪,問學淵源,質之素聞,若合左券,傾蓋之頃,即不忍釋去,遂為故交,相與講論不置。閱數年,賴君淬礪,乃幸叨未薦,既而君果聯名穆寂,宗元亦獲附驥。”由此可見,在中舉之前,幸氏因為學問淵博,文章出名,曾在京都或地方的學校任教。中舉後,幸氏居官21年,元和4年他受任國子監祭酒兼太子賓客,“一時禮教為之重新,始復太宗舊制,且師道莊嚴”。“太子諸生,鹹沐作育之化。”幸氏在辦學育人上充分顯露出卓越之才華,也積累了一套成功之經驗,在當時影響很大。唐憲宗曾稱譽其曰:“在翰林有論恩之益,兼僚有輔導之功,掌教成均,師道惟嚴。”
元和9年,幸南容68歲高齡告老還鄉回高安洪城,仍潛心教育,不改初衷,創辦了歷史上名重一時的桂岩書院。一時之間,遠近文人字者蜂擁而來,幸氏洪城“應橋車馬驅逐,長途遊客如織”,此舉也為幸家累世累代興辦家族教育開創了新風。桂岩書院在歷史上幾經廢興,幸氏子孫卻一直堅持器重詩書,興辦教育。
幸南容可謂是歷史上終身從事教育工作的傑出人才,無論是中舉前的學校任教生涯,還是中舉後擔任國子監祭酒,主管全國教育的輝煌歲月,抑或是退休回家創辦桂岩書院的歷史遺蹟,均以大量事實說明,幸南容是中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終生潛心教育事業的偉大教育家之一。難怪幸氏死後皇帝追謚他為渤海開國子爵,浙東名人徐文華有輓詩曰:“遍野愁雲鎖帝鄉,九天奎壁失光芒。儒林不見儒冠主,翰苑惟存翰墨香。丹桂幾株悲夜雨,芳蘭深徑泣寒霜。可憐桃李思春冷,揮淚捫牆欲斷腸。”詩的字裡行間,表達了當時一代名人學者對幸南容去世的痛惜和勉懷,肯定了其在歷史上教育家的地位和作用。

名字由來

華林桂岩書院華林桂岩書院
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與姑母太平公主發動政變,趕走了少帝李重茂,殺了掌管大權的皇后韋氏,繼承父親李旦的皇位後,不想公元713年,太平公主欲再次政變,已是經過風浪的李隆基先發制人,賜其死,誅其黨,唐代由此進入了開元至天寶長達40餘年的鼎盛階段。

因政權穩定,唐玄宗便在長安城內設官辦的麗正書院、集賢書院,校刊、收藏經籍。這一舉動,刺激了中國的文人騷客,由此天下文風、學風更盛。從當時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發起“新樂府運動”、韓柳的“古文運動”,便可以管窺出唐德宗貞元年間(公元785至804年)到唐憲宗元和年間(公元806至820年),唐朝文化的空前繁榮。

就在“開元盛世”間,素有人文之鄉美譽的江西,便有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書院之一。從唐玄宗晚年,太監高力士握了大權後,一面挑撥離間為非作歹,一面用美女香體疏離玄宗和書本、書生間的關係,以免老皇帝讀了書憂心國事,使太監們失去權力。後來,昏庸到讓人以打球來賭西川節度使、斗鵝賭資高達五十萬錢的唐僖宗繼位,便鬧出京城地區發生蝗災,深信地方官報告說“這些蝗蟲不吃皇家莊稼,都嚇得抱著荊棘自盡了”的笑話。在這個背景下,黃巢領著農民軍大敗唐軍,在長安建“大齊”,此時農民出身的安徽人朱溫已是大齊功臣,朱溫經過降唐又滅唐的反覆後,使中國進入五代十國的動盪局面。此時,由於戰爭連綿,朝中國子監終日無所事事,官學幾乎廢棄,但是江西人私人辦學的風氣,雖經顛沛,卻依然存在。直到鐵馬金戈下,不息的烽火燒完宋、元、明、清,江西的書院也如中國歷史巨浪下的一堵磐石,時而破浪而出,激起千堆白雪,時而又隱入浩瀚大洋,默默無語。

江西的書院跨越千年,無論官辦、民辦,無不引來名師巨儒,洋洋灑灑激盪著整個中國。書院研究史專家們認為,從“開元盛世”開始,書院遍布江西,並數度“獨領風騷”。據清光緒《江西通志·書院》記載,江西書院達526所。有學者根據其他各種史籍、志書、筆記、碑刻統計,認為江西古代書院足有千餘所之多。除白鹿洞書院、象山書院外,各朝代都有書院名聞四海,在中國書院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現狀

桂岩書院旅遊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完成

2003年前上游湖風景區手機信號開通,桂岩書院處在信號覆蓋範圍之內。

2004年11月,桂岩書院的開發專用電線已經完成架設。

2005年5月,華林寨-上游湖省級風景名勝區無繩電話已經開通,通話信號能覆蓋整個景區。

2005年9月,用於開發桂岩書院的沙石公路已經竣工。至此,桂岩書院旅遊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全面完成。

中國書院大全

“書院”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唐代,也是我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在我國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獨特的地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五代時,由於戰爭的影響,官學衰廢,士子苦無就學之所,於是自動擇地讀書。一些學者在佛教禪林制度的影響下,也利用此時機,選擇景色優美、清雅靜謐的山林名勝之地,作為“群居講學之所”,出現了具有學校性質的書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