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鳳書院

起鳳書院

起鳳書院在廣東信宜市鎮隆鎮舊縣城內文明橫街,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知縣裴正時創建,以對岸有鳳凰山,取“騰蛟起鳳”之意而命名。

基本信息

簡介

起鳳書院起鳳書院

起鳳書院在廣東信宜市鎮隆鎮舊縣城內文明橫街,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知縣裴正時創建,以對岸有鳳凰山,取“騰蛟起鳳”之意而命名。

初建時為三座兩廊,坐北向南。道光二十年(1840年)知縣羅嘉會重建,添設廊廡號舍,兼為試院,又稱“考棚”。光緒五年(879年)於書院正座建樓,因唐太宗開文學館,給所選十八學士繪像題名,時人仰慕稱為“登瀛洲”,而取名“登瀛樓”,增設廳堂6間,房子12間,為生童肄業之所。現登瀛樓較為完整,土木結構,砌磚牆,面寬25米,進深15米,抬梁式屋架,鼓蹬式大柱,斗拱雕刻龍頭,噴水柱托住梁架。

樓上正廳上鑲一塊萬字曲屏風,線條精細,古樸大方。書院前座,民國中期改建為西式洋樓,是中國國民黨信宜縣黨部所在地。現為鎮隆鎮八坊中學校舍。登瀛樓保存較完整。

中國書院大全

“書院”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唐代,也是我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在我國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獨特的地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五代時,由於戰爭的影響,官學衰廢,士子苦無就學之所,於是自動擇地讀書。一些學者在佛教禪林制度的影響下,也利用此時機,選擇景色優美、清雅靜謐的山林名勝之地,作為“群居講學之所”,出現了具有學校性質的書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