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介紹
現位於台北縣泰山鄉明志路2段的明志書院,是由胡焯猷及郭宗嘏於乾隆二十八年(西元1763)起捐獻半生辛苦建立的產業而成,當時因其認為大甲溪以北均無學校,故慨然貢獻經營所得,成立了此一書院。當時明志書院擁有田產約兩百七十甲,數量可謂驚人,但後來因故遷移至新竹,使得泰山的明志書院真正存在的時間應在乾隆二十九年立碑至四十六年新竹明志書院落成之間,約為十八年左右。書院地址
概況
明志書院,位於台灣台北泰山鄉明志村。清乾隆十年(1745)胡焯猷來此闢地墾殖,歷10餘年,村落相望。胡氏以舊宅設塾,初名明志義學。有瓦席5間,旁有廂房12間,中堂祀朱子,旁為講堂,廂房作學舍。延名帥執教。二十八年淡水同知胡邦翰嘉其志,改為書院,規模增大,可容百餘人,為當時北部淡水廳第一書院。二十九年總督楊廷璋勒碑以記其事。後移至新竹縣。至光緒間僅存正屋3間。現存遺構為1945年重建,門向東南,廳內供朱子神位,右側為胡氏祿位,左側牆上嵌有楊廷璋所立“興直堡新建明志書院碑”。台灣台北泰山明志書院,位於台北泰山鄉明志路2段,乾隆四十六年新竹明志書院落成(即西元1764~1781)之間的十八年
明志書院位於明志路上,是一棟百年的古屋,佔地約30餘坪,是以前泰山鄉文人薈萃之地,亦是泰山鄉文化的起源地。
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泰山地區有一大地主胡焯猷,以大甲溪以北均無學校,台北地區的年輕生童失學,或必須遠赴彰化求學,於是他決定將半生辛苦所建立的產業,絕大部份捐獻建立學校,當時的他已年過七十。五年後,又有郭宗嘏損獻明志書院學田。因此當時明志書院所擁有的學田計約三千畝,可謂數量驚人。然而泰山地區的士紳們雖有興學的期待,但等到將田產交由官方經理後,官方對辦學卻有官方的考慮,因此注定了明志書院要南移新竹的命運。
在多任同知的努力下,明志書院終於遷移新竹,成為北台一重要書院,至於泰山明志書院舊址因「距新建書院較遠,留為租館,仍聽生童照舊肄業」,至同治時期(一八六二~一八七四),「僅存正屋三間,中廳供朱子神位,歷年就學租內抽出銀拾伍圓交董事經理,春秋祭祀,餘屋久圯」。光緒二十一年,台北知府規定泰山的明志書院只能稱做新莊山腳義塾,但仍維持有教學的功能,由於是義塾,今日泰山才有義學的地名稱呼(義學村)。
現在的明志書院由於土地的爭議尚未解決,被取消了「古蹟」的資格,且遭法院查封,而其建築也由於長期的缺乏維護,早已受到損壞。
歷史沿革
台灣北部的第一座書院就是明志書院。
十八世紀初期,大陸福建、廣東兩省的漢人才大量的移入台北淡水流域開墾,隨著漢人社會的建立,中國傳統的文化亦影響本地。胡焯猷是福建省汀州府永定縣的貢生,約在康熙末年來到新莊平原拓墾,與林作哲、胡習隆三人合組「胡林隆」墾號,開墾的土地分佈在今迴龍、丹鳳,經過泰山、新莊,一直至五股。到了乾隆二十八年 (西元1763年),他年過七十,便將半生辛苦的產業大部份捐獻設立「義學」(取名「明志」,取讀書人志在聖賢,為學先表「明」心「志」之意),校址就在淡水廳興直堡山腳(即今之泰山),成為台灣北部第一所最高學府。隔年(乾隆二十九年),閩浙總督楊廷璋立碑記之(興直堡新建明志書院碑,現鑲於屋內之牆上),才改封為「書院」。
但當時的淡水廳衙門位於今之新竹,因此在十八年後(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淡水同知李俊民將其遷至淡水廳城內(新竹的明志書院在日據時期已毀壞)。而泰山明志書院的舊址仍舊收有學生就讀。光緒二十一年,台北知府規定泰山的明志書院只能稱做「新莊山腳義塾」,由於這個義塾,泰山才有「義學」的地名。
所以,泰山明志書院真正存在的時間應在乾隆二十九年立碑至乾隆四十六年新竹明志書院落成(即西元1764~1781)之間的十八年,而後只是泰山地方的義塾。
至日據時期大正十年(1921年,歲次辛酉),泰山士紳發起募捐重建,但限於經費只建一進三間來供奉朱子及胡焯猷。直至現在明志書院仍於每年國曆九月二十八日來祭祀兩位先賢。
光復後,明志書院曾被政府列為二級古蹟明令保護,但因長期疏於管理保護,在「文化資產保存法」公佈實施後,內政部於民國七十四年派員鑑定,認為它無保存價值因而解除其古蹟身份。而且在民國六十三年管理人胡卯成過世後,書院乏人管理,幾年後明志書院的管理人和信徒發生產權爭執,至今鄉公所的介入仍無法解決,目前則委由隔鄰之李氏家族後人協助管理。
有關資料
記錄明志書院建造以及重修時間的身分證:
(1)「興直堡新建明志書院」石碑:明志書院建於乾隆二十八年(西元1763年),原來只是「義學」,隔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閩浙總督楊廷璋立碑記之(現鑲於屋內之牆上,高136公分,寬66公分,但字跡多模糊不清難以辨認),才改封為「書院」;而「興直堡」為清朝時期新莊、泰山一帶的古地名。
(2)「明志書院」重修石匾:現在所見的建築物(一進三間)係1921年 (歲次辛酉,日據時期大正十年)重修而成。
正殿供奉的牌位:
由明志書院的門聯「明德惟馨景行壯志」「窮理致知反躬實踐傳聖道應尊朱夫子」「捨宅作祠捐資興學惠鄉里當效胡先生」,將朱夫子治學精神及胡焯猷造福鄉里的義舉,作一明確適切之褒揚。
(1)紫陽「朱夫子」:即宋代大儒朱熹,因他曾宦遊福建省漳州、泉州兩府,對此地遺愛甚深,故閩南地區的學校多供奉朱熹,而非孔子。
(2)貢生「胡焯猷」:貢生、監生均是指中央學校「國子監」的學生。其中貢生是指府、州、縣學之生員(即秀才)表現優秀或有功勛者被選送至京城的中央學校「國子監」肄業(修習)者。但亦可在監外肄業,甚至學籍在國子監而人留在家中自修。
明志書院的傳統建築特色:
(1)燕尾脊:指屋脊成曲線且兩端向上彎曲翹起的形式。古代的封建階級分明,只有寺廟、書院或官方建築、大官住宅、進士、舉人的房子才能蓋有燕尾簷。
(2)惜字亭:為清代同治年間所建,惜字亭就是古人在學校、書院、文昌祠前所建的焚紙爐。其用意在於珍惜知識,將不用的紙或書本焚化以示對知識的尊重,而不能將紙或書本當垃圾亂丟。
附錄1
台灣明志書院-國語講習所-新竹公學校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出生永定之貢生胡焯猶捐創「明志」義學,於興直堡新莊山腳,此為竹塹明志書院前身。乾隆四十六年(1781)遷至竹塹西門,在鄭用鑑、鄭用錫等人的經營下成為北台最高學府。
鄭用鑑主講新竹明志書院前後三十年,臺北舉人陳維英師受業於用鑑之門下,此後陳維英掌教臺北及宜蘭仰山書院,臺北宜蘭之文風間接受鄭用鑑影響。鄭用鑑為竹塹七子之一,同治六年(1867)卒,享年七十有九。新竹市志記載,鄭用鑑於道光五年考中拔貢,成為北台地區首位拔元 。 次年循例在禮部覆試 , 保和殿朝考,經取錄為二等第七名。但因「秉性至孝」,念雙親衰老,胞弟早亡故不赴科場,不圖仕進,專以授業課徒為務。
開台進士的鄭用錫,道光十七年因不慣官場陋習及應酬,以母親年邁需要照料為由,告假返鄉。鄭用錫也主持明志書院多年,曾自製「摺卷」, 教授學生書法之便,對學子習字貢獻良多。
日人佔領台灣後,明志書院改為國語講習所,地方聞人蔡式榖、謝介石均結業於該所。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或攏絡台人,或推崇地方士紳,贈了「學山泰斗」匾額表彰鄭用鑑的學識,今仍懸於鄭氏家廟內,八十四年修護時,將原落款「華山」,改為「樺山」,並加冠了台灣總督之銜。
日人實施市區改正( 都市計畫 ), 不少街路取道原有的公共建築與私人名園,明志書院即被西大路與西門街划過,考棚被闢為文昌街,東瀛福地為東門前街穿過,林家潛園被中山路貫穿 , 導致明志書院與考棚就此湮滅 , 東瀛福地他遷。明志書院原址在關帝廟之西,內天后宮之南,即今之西大路與西門街交會點附近。
除了鄭用鑑在明志書院長期任教外 , 被譽為「竹塹雙璧」 的鄭用錫和郭成金、新竹縣采訪冊作者陳朝龍等,均曾任教於明志書院。
附錄2
現位於台北縣泰山鄉明志路2段的明志書院,是由胡焯猷及郭宗嘏於乾隆二十八年(西元1763)起捐獻半生辛苦建立的產業而成,當時因其認為大甲溪以北均無學校,故慨然貢獻經營所得,成立了此一書院。當時明志書院擁有田產約兩百七十甲,數量可謂驚人,但後來因故遷移至新竹,使得泰山的明志書院真正存在的時間應在乾隆二十九年立碑至四十六年新竹明志書院落成之間,約為十八年左右。
對聯
窮理致知,反躬實踐,傳聖道應尊朱夫子;
舍宅建祠,捐資興學,惠鄉里當效胡先生。
佚名題明志書院
中國書院大全
“書院”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唐代,也是我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在我國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獨特的地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五代時,由於戰爭的影響,官學衰廢,士子苦無就學之所,於是自動擇地讀書。一些學者在佛教禪林制度的影響下,也利用此時機,選擇景色優美、清雅靜謐的山林名勝之地,作為“群居講學之所”,出現了具有學校性質的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