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雯峰書院位於甘竹鎮龍溪村饒家堡,為明代史學家、教育家饒秉鑒(號雯峰)於成化六年(1470年)所建,飛檐翹脊,高牆深院,占地5032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廳,有讀書號房56間,大小庭院三處,院中有院,園中有園,有池有樓。建築古樸典雅,山水樓軒相映,為明代江西有影響的書院之一。明代教育家、狀元羅倫經常寓居於此,授課講學,並撰有《雯峰書院記》。抗戰時期,陳鶴琴率國立幼稚師範學校遷此辦學。
饒秉鑒
【姓名】饒秉鑒
【性別】男
【字】憲章
【號】雯峰
【朝代】明
【籍貫】廣昌
【簡介】饒秉鑒(1413—1486)字憲章,號雯峰。明代學者。正統九年(1444)中舉。歷官廣東肇慶府同知、廉州(今廣西合浦)太守。為官盡心盡職,興利除弊,賞罰分明,頗有政聲。因個性剛直,終受宦官誣陷去職,雖含冤受屈,朝中又多故舊,卻不願求托貴門。回鄉後創設雯峰書院,四方士人慕名前來求學。又捐資建義倉,興水利,熱心鄉梓公益事業,並潛心學術。對《春秋》一書,窮本極源,研精探微,博採眾家之長,直抒己見。歷時十年,寫成《春秋提要》與《春秋會傳》,破前人之錯訛,成一家之言。前者存目於《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春秋類。【傳記紀事資料】《(同治)廣昌縣誌》卷5(之3)/20《廣昌縣誌》/976《明一統志》卷53一《四庫全書》473/10l《大清一統志》卷346、卷348一《四庫全書》482/184、226《江西通志》卷84一《四庫全書》515/837《廣東通志》卷4l一《四庫全書》563/813《千頃堂書目》卷2、卷19一《四庫全書》676/59、493《經義考》卷200一《四庫全書》679/630(明)何喬新《雯峰先生饒公墓表》(《椒邱文集》卷31)一《四庫全書》1249/470(明)羅倫《雯峰別墅記》(《一峰先生文集》卷5)一《四庫全書》1251/702《四庫全書總目》卷30/246上【著述收藏】《春秋會傳十六卷》明刻本(江西)《春秋會傳十六卷》
交通
市內沒有直達景區的公車,可乘坐當地計程車或包車前往景區。
住宿
博宇大酒店
地址:撫州市撫北西路
亞特大酒店
地址:撫州市贛東大道
金海岸大酒店
地址:撫州市青雲峰路19號
景點美食
來撫州雯峰書院的遊客不可不細細品嘗以下特產,否則將是一大憾事。
農家豆豉甲魚
此菜用上等原料精緻而成。首先準備0.5公斤左右的淡水甲魚,再用菜根香特有原配料進行醃製,然後佐以豆豉辣椒加細火燜燒幾分鐘即可入桌。香辣味十足,食客吃後滿嘴留香,前來用膳的消費者吃後無不叫絕。
麻雞綠蛋口感好,甜、嫩,營養豐富,特別是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富含人體需要的鋅、碘、鐵、硒等有機的成份。常食用麻雞綠蛋,能明顯改善少兒的偏食、挑食、厭食現象,增強人體的記憶力,調節免疫功能。
“貴仁”牌五香麻雞是利用崇仁麻雞為主要原料,配入蜂蜜、砂仁、丁香、玉果等多種名貴佐料,利用傳統製作工藝與現代科學技術精製而成,具有濃厚的地方風味,形美色鮮,肉嫩味美,五香透骨,是老幼皆宜的營養熟食品。本品先後榮獲江西省科技新成果、新產品交易會金獎,北京國際發明展覽會最佳產品獎。
景點特產
廣昌盛產的藕粉為主料以枸杞,蓮子,白砂糖為輔料得其天然之物性,含多種養份於其中補傳統藕粉之不足。速溶藕粉,即沖即食,老少皆宜,是一種理想的升級換代之休閒旅遊和饋贈之雅食。含有糖鐵磷鈣等成份嬰兒,中老年人的營養佳品。
黎川陶瓷
黎川以江西“第二瓷都”名聲遠揚。到過黎川縣的外鄉人都不忘帶些當地的杯杯碟碟回去。這裡的日用瓷不僅潔白光亮,器形優美,且品種花色特多,中檔茶杯的數量更是占了全國市場的半壁江山,杯碟大批出口歐美和中東。
藤龍茶野生於武夷山脈黎川境內800米以上的深山老林之中。是一種珍稀的藤本植物。此茶早在遠古神農償百草就被發現,茶聖陸羽在世界第一部茶經里,歸為新稍性狀藤茶類中。《食物草本》中,稱為甜茶藤,味微苦而甘、平、無毒,主調中益氣通血氣解諸熱,除煩、利五臟,治腎釣氣,解煙、酒之毒。在《全國中草藥名監》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版載,此藤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共疸型肝炎,感冒風熱,其葉治於咽喉腫痛、腹瀉、便秘、急性結膜炎等症狀。藤龍茶純野生,它是茶葉之國里的瑰寶,藥效性能很強的茶之奇芭。
宜黃紅薯冬粉
宜黃山資源豐富,棲息華南虎,山民素有種植紅薯加工冬粉的傳統習慣。宜黃冬粉歷史上極為有名,曾設有薯粉行向全國銷售。所產薯粉及冬粉晶瑩透亮、美味可口是饋贈居家、賓館、餐飲的佳品。
最佳旅遊季節
贛東撫州境內山脈集中地分布在撫州東部和南部,東為武夷山,西南為雩山,使暖濕氣流更容易在撫州境內停留並產生降雨。撫州處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多變,日照充足,霜期短,春季寒冷多雨,夏季炎熱多雷雨,秋季涼爽怡人,冬季雨雪多。
到書院遊玩最好的季節是秋季,9、10月份秋高氣爽,氣候宜人,雨水少,災害天氣少,不會因為長期的降雨而延誤出遊。
周邊景點
撫州湯顯祖紀念館
撫州麻姑山麻姑山
仰山書院書院
湖南雯峰書院
位於湖南衡山。原名文昌書院。曾名“文峰”,亦作“雪峰”。明嘉靖初年,知縣彭簪創建於城南門外元代狀元何克明故宅。後圮廢。
隆慶二年(1568),遷學宮於此。萬曆間,學宮仍遷至城內。二十八年(1600),知縣鄧國材以縣學無齋舍,“士或艱於卒業”,乃重建書院,計有講堂、齋舍20間,“祀以文昌之神”,“集士子攻帖括開其中”,並約學官“月為課期,試其藝而商略之”。明末毀於兵火。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知縣郭大定重建,改名“文峰”。有門廡、庋閣、講堂、齋舍等,又祀關帝“以翊文教”,祀文昌“以司文命”,祀朱明“以象文明”,祀奎星“以擅文光”,集諸生會課其中,自為記,勸士人攻帖括而“窮聖賢之理,識聖賢之行,體聖賢之言”。一時間“人文蔚起,稱盛事”。時有膏火田423畝,歲收租420.5石,乾隆二十一年(1756)又撥入觀湘、文昌二書院部分田租,館師年俸銀120兩。光緒二十九年(1903)經費與觀湘、集賢二書院合併,作師範館工藝局費用。
辛亥革命後,改為衡山縣立高等國小校。今為衡山城南國小。遺構多毀。
中國書院大全
“書院”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唐代,也是我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在我國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獨特的地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五代時,由於戰爭的影響,官學衰廢,士子苦無就學之所,於是自動擇地讀書。一些學者在佛教禪林制度的影響下,也利用此時機,選擇景色優美、清雅靜謐的山林名勝之地,作為“群居講學之所”,出現了具有學校性質的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