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書院建於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一向頗負盛名,歷史上有許多著名學者在此主講,許多成名學者曾在此就讀,蜚譽各地。但書院建築已毀,僅存殘跡。
龍山風光秀麗,春秋佳日,登山巔南眺,清河似練,汶水如帶,戴壩如東平龍,汶城塔影,隱約可見。令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龍山書院位於山勢峻拔、風光如畫的龍山龍山之陽。它歷經元、明、清三代,可謂桃李滿天下,人才遍域中。
書院原為封建時代名儒學者召集青年講學的地方,以研究四書五經等儒家典籍為主,有時也兼論時政,對學術思想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至明清時,多數書院淪為準備科舉的場所。
歷史沿革
東平龍山書院曾進行兩次移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龍山書院遭火災,遂在州城內北門裡路西重建龍山書院;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東平遭水災,書院受損,全州紳民捐資,將書院移建於小東門裡(現東平一中校址)。新建書院,規模宏敞,有講堂、齋室、伙房、宿舍、辦公房、藏書閣等房舍百餘間。光緒二年(1876年),又在書院東側新建試院(亦稱考棚)、堂室、號舍五十餘間,為童試(考秀才)場所。
清代光緒三十年(1904年),廢科舉興學堂,將龍山書院改為東平第一高等國小堂。東平龍山書院歷經元、明、清三代,計600餘年,對東平文化教育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龍山
為東平古八景之一。這裡有龍山聖井,十里杏花,幽深奇邃的窟洞,古老別致的建築群。有詩讚曰:“有史以來不記年,萬代第一是龍山。諸君捨棄皇宮院,卻奔深山住茅庵。龍山聖井甘泉水,天王殿側建書院。藤蘿烏柏遮天日,松柏長青伴春天。”的確是讀書講學的好地方,現院址遺蹟仍清晰可見。
組織架構
東平龍山書院由州訓導署領導,設書院董事會。董事會成員由本州德高望眾的知識分子組成,公推書院負責人一人,元、明兩代代稱山長,清代稱院長。
書院章程及院規
書院章程規定:“書院為作育人才之所,而山(院)長即為人才模範。書院山(院)長由地方官紳自行延訪品學兼優之人充任,無論何人不得徇情壓薦。如山(院)長不實心教誨,即當辭謝,另請名師,一切情面囑託亦不允從。”書院教習(教師)由山(院)長延請當地學行素著之員生、舉人、進士充任。下設監學一人,負責生員管理;首士一人,負責辦理生員生活事務;學長一人(在眾生員中選舉產生),負責辦理生徒有關學習事宜。 書院不僅有朝廷頒發的《書院章程》,還有各自的院規。鹹豐九年(1859年),進士蔣作錦(州城西南大漁營人)撰寫東平龍山書院條規16條,規定了院長、主講、教習授課和生徒學習、生活制度及獎懲條例,以及書院經費管理和使用範圍、手續等。各項規章制度的要求都非常嚴格。如關於生徒學習、考試及生活方面的規定:“諸生必須服從院規。對違犯院規、不敬師長、荒廢學業者,進行嚴格管教,乃至鞭笞和除名。”“諸生住院,飲酒、賭博者,查出重責不怠,院中並禁閒人遊戲。”對書院教習亦有明確規定:“為人師表,言行一致,處處做諸生模範。在教學上,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誘,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夫子之言為左右銘。”書院經費,主要來源於書院學田收入。
人物
東平龍山書院一向頗有名龍山東平氣。元代“世稱三王”的文學家王構、王旭和曾任東平學正的王磐,都擔任過龍山書院的主講;元代農學家、東平人王楨謝職旌德縣尹歸里後,於元仁宗延年間(1314年至1320年),曾在龍山書院主講其農業科學名著《農書》。據傳,元代戲曲家、時人稱為“小漢卿”的東平人高文秀,青年時代亦曾在龍山書院讀書、習曲。
明、清兩代,書院亦人才輩出。明進士、官至兵部尚書、東平人王憲及其子王汝孝都曾在龍山書院讀過書。王汝孝,嘉靖五年進士,官至禮部郎中改翰林修撰。他遵父囑,在龍山書院修碑撰文,感謝母校培育。碑文曰:“清河泱泱,龍山蒼蒼。桃李天下,母校永光。”僅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東平就考中了王聖來等3名進士,李樹朴等12名舉人,孟衍觀等31名貢生。
東平龍山書院的聲譽曾一度影響省外學者。據龍山大殿東深溝上的懸石刻文記載:解縉,江西吉水人,明代洪武年間進士,授中書庶吉士。被罷官後,曾遊學來過龍山書院,並在龍山的一塊懸石上讀過書。後人在那塊懸石上刻詩:“學士被罷官,遊學至龍山,鑽過藥王洞,住過太子殿,曾飲聖井水,懸石為書案,成祖永樂初,又任翰林院。”
中國書院大全
“書院”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唐代,也是我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在我國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獨特的地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五代時,由於戰爭的影響,官學衰廢,士子苦無就學之所,於是自動擇地讀書。一些學者在佛教禪林制度的影響下,也利用此時機,選擇景色優美、清雅靜謐的山林名勝之地,作為“群居講學之所”,出現了具有學校性質的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