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氧量

含氧量

在一般情況下,大氣中的含氧量為21%左右。據科學家研究,大氣的含氧量如果超過35%,那是很危險的,大氣極容易產生自燃,地球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火災,那時,地球就會成為一片火的海洋,成為生命的一座地獄。

介紹

含氧量人類生存來說,氧氣甚至比水、食品更重要。每個成人每天需要氧氣800克至1000克。在海平面,空氣中的含氧量為20.95%;在海拔3000米處,空氣中的含氧量約減少1/3;海拔5000米處,空氣中含氧量約減少1/2。

表現

含氧量含氧量
醫學研究表明,隨著空氣含氧量的降低,人體吸入部的空氣含氧量也必然減少,造成組織缺氧,影響人體機體組織的氧化過程。因此,從海平面低的地方到高原,人們都會感到氧氣不足,因而產生一系列不適反應,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高山反應。高原氣壓低,空氣密度小,含氧量比內地平原少25%至30%。大氣壓的高低主要決定於海拔的高低,即海拔越高,大氣壓越小;海拔越低,大氣壓越大。
氧分壓也是如此,高原地區大氣壓降低,大氣中的含氧量和氧分壓降低,人體肺泡內氧分壓也降低,彌散入肺毛細血管血液中的氧將降低,動脈血氧分壓和飽和度也隨之降低。當血氧飽和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即可引起各器官組織供氧不足,從而產生功能或器質性變化,進而出現缺氧症狀。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開通,大量遊客從內地進入西藏。中國大氣本底基準觀象台開始發布沿青藏鐵路沿線大氣含氧量信息。

測量方法

1、實驗原理

含氧量含氧量

利用某些物質與空氣中氧氣反應(不生成氣體),使容器內壓強減小,讓水進入容器。測定進入容器內水的體積,即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

2、實驗裝置和方法

按如圖所示的裝置實驗,以水槽中水水面為基準線,將鐘罩水面以上容積分為5等份。在燃燒匙內盛過量紅磷,用酒精燈點燃後,立即插入鐘罩內,同時塞緊橡皮塞,觀察紅磷燃燒和水面變化的情況。

3、實驗現象

(1)鐘罩內充滿白煙;(2)片刻後白煙消失,鐘罩內水面上升了約占鐘罩體積的1/5。

4、實驗結論

紅磷燃燒消耗的是空氣中的氧氣,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

5、實驗注意事項

(1)可用來反應的物質必須是易與氧氣反應且沒有氣體生成的物質(如紅磷),木炭、硫不能用作測定氧氣含量的反應物。

(2)若所用液體不是水,而是鹼溶液(如NaOH溶液),用碳、作反應物在理論上是可行的,因為生成的氣體CO2、SO2能與NaOH溶液反應而被吸收。

(3)所用來反應的物質必須足量或過量。

(4)容器的氣密性必須良好。

(5)應冷卻到室溫時才測定進入容器內的水的體積,否則鐘罩內水面上升的體積小於鐘罩容積的1/5。

地球一小時相關背景知識

“地球一小時”活動是由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全球最大的環保活動。該活動號召大家在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關上燈,並做出一個環保改變,同時動員身邊的其他人也加入環保行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