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類污染物

油類污染物是海洋和港區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油類污染物主要來源於含油廢水的排放和石油及石油產品污染水體。

危害

油類污染物主要來自含油廢水。水體含油達0.01mg/L即可使魚肉帶有特殊氣味而不能食用。含油稍多時,在水面上形成油膜,使大氣與水面隔絕,破壞正常的充氧條件,導致水體缺氧;油膜還能附在魚鰓上,使魚類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當魚類產卵期,在含油廢水的水域中孵化魚苗,多數產生畸形,生命力低弱,易於死亡。含油污染物對植物也有影響,妨礙通氣和光合作用,使水稻、蔬菜減產,甚至絕收。

含有石油的廢水進入海洋後,造成的危害是很明顯的,不僅影響海洋生物的生長,降低海洋的自淨能力,而且影響海濱環境。

劃分

在評估廢水的污染程度時,油類污染物一般是用石油醚四氯化碳己烷等溶劑萃取後,再用重量法或分光光度法來分析。採用的萃取技術、萃取溶劑或分析方法不同,測得廢水中油類污染物的結果也可能有所不同。
廢水中油類污染物的種類按成分可分為由動物植物脂肪形成的脂類和石油類。脂類不是一種特定的化合物,而是一類半液體物質的總稱,其中包括脂肪酸、皂類、脂肪、蠟及其他類似的物質。石油類通常指原油和礦物油的液體部分,原油是飽和或不飽和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即石油類是由各種不同複雜程度組成的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石油類包括汽油、煤油、機油、苯、石蠟等,這些物質都不能成為高級植物和動物的養料,反而在許多情況下是有毒的,但他們可以被很多微生物所分解利用。

油類污染物主要來自含油廢水。水體含油達0.01mg/L即可使魚肉帶有特殊氣味而不能食用。含油稍多時,在水面上形成油膜,使大氣與水面隔絕,破壞正常的充氧條件,導致水體缺氧;油膜還能附在魚鰓上,使魚類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當魚類產卵期,在含油廢水的水域中孵化的魚苗,多數產生畸形,生命力低弱,易於死亡。含油污染物對植物也有影響,妨礙通氣和光合作用,使水稻、蔬菜減產,甚至絕收。
含有石油的廢水進入海洋後,造成的危害是很明顯的,不僅影響海洋生物的生長,降低海洋的自淨能力,而且影響海濱環境。

對環境生物處理的影響

絕大部分石油類物質比水輕且不溶於水,一旦進入水體會漂浮於水面,並迅速擴散形成油膜,從而阻止大氣中的氧進入水體,斷絕水體氧的來源,使水中生物的生長受到不利影響。水中乳化油和溶解態油可以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成C02和H20,分解過程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體呈缺氧狀態且pH值下降,結果會使魚類和水生生物不能生存,水體因此變黑髮臭。由於鳥類羽毛親油而不親水,因此水體受到石油類物質污染後,往往會對生活在該水域的水鳥類造成致命打擊。水中含油為O.01~0.1mg/L時,對魚類和水生生物就有有害作用。石油類物質含有多種有致癌作用的成分,如多環芳烴等,水中的石油類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富集,最後進人人體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含油廢水進入土壤
後,由於土層對油污的吸附和過濾作用,也會在土壤中形成油膜,使空氣難以透人,阻礙土壤微生物的繁殖,破壞土層的團粒結構。含有石油類物質的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場後,如果石油類物質得不到有效去除,會影響充氧效果、導致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活性降低,出水水質難以保證。尤其是在污水處理採用封閉運行的純氧曝氣工藝時,還可能引起純氧曝氣池內可燃氣濃度的增加,使污水處理無法正常運轉。因此,進入到生物處理構築物混合污水的含油濃度通常不能大於30~50mg/L,否則將影響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中微生物的正常代謝過程。
廢水中的油類存在形式不同、處理的程度不同,採用的處理方法和裝置也不同。常用的油水分離方法有隔油池、普通除油罐混凝除油罐、粗粒化(聚結)除油法、氣浮除油法等。

地球一小時相關背景知識

“地球一小時”活動是由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全球最大的環保活動。該活動號召大家在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關上燈,並做出一個環保改變,同時動員身邊的其他人也加入環保行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