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肥料

氣體肥料

常溫、常壓下呈氣體狀態的肥料。由於氣體的擴散性強,因此氣體肥料主要是用在溫室和塑膠大棚中。二氧化碳是一種常用的氣肥。在溫室中施用二氧化碳可提高作物光合作用的強度和效率,促進根系發育,提高產品品質,並大幅度提高作物產量。大田進行二氧化碳施肥試驗已獲得成功。施用碳酸氫銨也可提供一定量的二氧化碳。

簡介

新型吊袋式二氧化碳氣體肥料產品。植物生長主要依靠的是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主要原料,因此二氧化碳被稱之為“植物的糧食。”新型吊袋式二氧化碳氣體肥料是專供日光大棚和溫室等設施保護地的蔬菜、水果、花卉等種植使用的一種生長促進劑。在溫室大棚中隨著植物的光合作用棚內二氧化碳濃度逐漸下降,遠不能滿足光合作用的需要,經常使植物處於“飢餓”狀態,限制植物的生長,極大地影響產量和質量。在溫室保護地中增施二氧化碳技術,在荷蘭、日本、韓國、英國和美國等國家60年代已開始得到普遍套用,在我國由於各種二氧化碳發生裝置的使用局限性,而未能得到普及。

原理

因為植物的光和作用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水和陽光作為能源,來合成植物體內的葡萄糖,其中陽光的因素人為不可控制,水又不是什麼稀有的東西,來源豐富,所以人們用二氧化碳作為氣體肥料。

開發的氣體肥料主要是二氧化碳,因為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在一定範圍內。二氧化碳的濃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越強,因此二氧化碳是最好的氣肥。

特點

不需要任何水、電等外界條件,只需將發生劑簡單地吊掛在植物以上50厘米處,每畝均勻吊掛20袋,在白天陽光照射下可自動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晚間無太陽光則不產生,所以可連續使用一個月左右。它的使用成本低;易操作;安全方便;抗病、防病、增產效果顯著;不會對植物造成任何損害;綠色、環保無污染等特點。

發展

CO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之一。溫室或塑膠大棚由於經常與大氣隔離,作物所需CO無法從大氣中不斷補充,往往滿足不了作物生長的需要,直接影響蔬菜等作物的質量、產量和經濟效益。

在一定範圍內。二氧化碳的濃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越強。美國科學家在新澤西州的一家農場裡,利用二氧化碳對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長期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他們發現二氧化碳在農作物的生長旺盛期和成熟期使用,效果最顯著。在這兩個時期中,如果每周噴射兩次二氧化碳氣體,噴上4~5次後,蔬菜可增產90%,水稻增產70%,大豆增產60%,高粱甚至可以增產200%。

氣肥發展前途很大,但目前科學家還難以確定每種作物究竟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後效果最好。此外,其他類型的氣體肥料還在探索中。例如德國地質學家埃倫斯特發現,凡是在有地下天然氣冒出來的地方,植物都生長得特別茂盛。於是他將液化天然氣通過專門管道送人土壤,結果在兩年之中這種特殊的氣體肥料都一直有效。原來是天然氣中的主要成分甲烷起的作用,甲烷用於幫助土壤微生物的繁殖,而這些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幫助植物充分地吸收營養物質。

補充CO2氣體肥料的方法

生物分解法

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產生CO2。常用增施有機肥和畜禽糞便堆漚,利用微生物發酵產生CO2。該法的優點是不需設備投資,原料就地取材,成本低;缺點是產氣緩慢,氣量無法控制。同時產生如NH3、NO2、H2S等有害氣體,易造成環境污染。

燃燒法

即通過燃燒酒精、柴油、汽油、天然氣、液化氣、沼氣等液體、氣體燃料產生CO2。該法的優點是啟動性好、供氣量大、操作方便;缺點是消耗能源多、基礎設施投資大、成本高、氣量不易控制。同時易產生CO、O2、NO2等有害氣體。

電解法

利用電解原理,把可溶性金屬碳酸鹽作電解質進行電解,放出CO2。該法主要為已開發國家專門配備安裝在保護地使用。優點是氣體純、氣量大、無污染,便於操作控制;缺點是設備投資大、成本高、難於推廣。

土壤化學法

利用CaCO3粉末與其它添加劑、粘合劑等混勻,高溫形成固體顆粒,將之埋之入土壤,經土壤作用緩慢放出O2。該法的優點是操作簡單、省工省時;缺點是氣量不易控制,套用效果較差,貯存條件要求較高。

成品氣法

即工業製取或回收的成品CO2經壓縮貯存於鋼瓶內,運至農戶,直接或分裝施入。優點是氣量易控制;缺點是受氣源產地限制,一次性投資較大,費用高。

地球一小時相關背景知識

“地球一小時”活動是由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全球最大的環保活動。該活動號召大家在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關上燈,並做出一個環保改變,同時動員身邊的其他人也加入環保行列。

地球一小時之節能環保類名詞

互動百科發起“知識傳播行動”為您挑選出有關環境危機,節能環保的相關辭彙。協作,傳遞這些詞吧,讓更多的人了解環境危機中的人類生存家園:地球。除了關燈,我們能把環保的理念傳播得更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