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87年9月30日,巴西戈亞斯州首府戈亞尼亞市一家廢品公司的職員處理廢鐵,用錘子猛擊一個密封器皿,當即噁心,暈眩,送往醫院檢查,確診為放射性傷害。這家公司共有18人住進醫院,其中6人病重;另有30人野要接受治療。政府部門當天將這個地區的居民,集中隔離在一個足球場中,進行放射量檢查。
這個器皿是防癌協會使用的儀器,內裝放射性同位素銫-137,被當做廢鐵賣掉了。銫-137的作用可持續30年,受輻射初期出現腹瀉,嘔吐,貧血等症狀,後期可轉化為癌症,據稱,這是巴西最大的一次核災難。
詳情
在巴西的大城市戈亞尼亞,發生過一起放射性事故,可評判使用放射源的恐怖行動可能發生的後果。一家私人放射治療研究所喬遷,將銫-137遠距治療裝置留在原地,未通知主管部門。兩個清潔工進入該建築,將源組件從機器的輻射頭上拆下來帶回家拆卸,造成源盒破裂,產生污染:14人受到過度照射,4人4周內死亡。約112000人接受監測,249人發現受到污染。數百間房屋受到監測,85間發現被污染。 整個去污活動產生5000m3放射性廢物,社會影響之大,以致在戈亞尼亞的一個建有廢物處置庫的邊遠鄉村,把象徵放射性的三葉符號做成村旗。
一次污染物
直接從污染源排出的、其物理和化學性狀未發生改變的污染物,亦稱為原生污染物。如煙囪排放的二氧化硫、煙塵,工廠排放的含砷、汞、SS、COD、石油類等污染物的工業廢水。一次污染物是二次污染物的前身,是污染環境的主要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造成的環境污染,稱為一次污染。.
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在自然界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因素的影響下,或者由於一次污染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結合,而改變了它們原來的性質和狀態,所產生的一種或者多種新污染物,亦稱為續發性污染物。如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陽光照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臭氧,無機汞在自然水域中經過生物轉化成劇毒的甲基汞等。二次污染物的危險一般大於一次污染物,由於二次污染物造成的環境污染,稱為二次污染。
生態平衡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和物質循環在通常情況下(沒有受到外力的劇烈干擾)總是平穩地進行著,與此同時生態系統的結構也保持相對的穩定狀態,這叫做生態平衡。生態平衡的最明顯表現就是系統中的物種數量和種群規模相對平穩。當然,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即它的各項指標,如生產量、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都不是吲定在某一水平,而是在某個範圍內來回變化。這同時也表明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和維持平衡狀態的能力。當生態系統的某個要素出現功能異常時,其。產生的影響就會被系統作出的調節所抵消。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和物質循環以多種渠道進行著,如.果某一渠道受阻,其他渠道就會發揮補償作用。對污染物的入侵,生態系統表現出一定的自淨能力,也是系統調節的結果。生態系統的結構越複雜,能量流和物質循環的途徑越多,其調節能力,或者抵抗外力影響的能力,就越強。反之,結構越簡單,生態系統維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弱。一個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是有限度的。外力的影響超出這個限度,生態平衡就會遭到破壞,生態系統就會在短時間內發生結構上的變化,比如一些物種的種群規模發生劇烈變化,另一些物種則可能消失,也可能產生新的物種。但變化總的結果往往是不利的,它削弱了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這種超限度的影響對生態系統造成的破壞是長遠性的,生態系統重新回到和原來相當的狀態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甚至造成不可逆轉的改變,這就是生態平衡的破壞。生態平衡的破壞因素:一是自然因素,自然界的異常變化或本來就存在的有害因素:二是人為因素,不合理利用自然、工業發展帶來的污染。如:植被的破壞、食物鏈的破壞、環境的污染。作為生物圈一分子的人類,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力目前已經超過自然力量,而且主要是負面影響,成為破壞生態平衡的主要因素。人類對生物圈的破壞性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大規模地把自然生態系統轉變為人工生態系統,嚴重干擾和損害了生物圈的正常運轉,農業開發和城市化是這種影響的典型代表;二是大量取用生物圈中的各種資源,包括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森林砍伐、水資源過度利用是其典型例子;三是向生物圈中超量輸入人類活動所產生的產品和廢物,嚴重污染和毒害了生物圈的物理環境和生物組分,包括人類自己,化肥、殺蟲劑、除草劑、工業三廢和城市三廢是其代表。生態系統的成分越單純,營養結構越簡單,自動調節能力越小,平衡越容易破壞。生態平衡的破壞原因在於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有限。
環境容量
是指在不影響環境的正常功能或者用途的情況下,環境承受污染物的最大容許量或者能力。由於在濃度控制的條件下,沒有考慮環境的納污能力,即使污染源全都達標排放,仍然可能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所以提出了環境容量的概念,採取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辦法,保證污染物的排放不超過環境的自淨能力。環境容量一般是從自然環境的淨化能力來考慮的,它與環境空間的大小、各環境要素的特性、污染物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質有關。
環境自淨
正常情況下,環境的各個生態系統,能夠通過自身的物理的、物理化學的、化學的和生物的一系列反應和變化,不斷地調節污染物的數量和質量,從而保持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使各種岡素瞬時污染了的環境得到自然淨化,環境的這種自我調節過程,稱環境自淨。環境自淨按其發生的機理,可分為物理、化學和生物淨化三類。
溫室效應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大量增加,在空間起到溫室保護層的作用,直接妨礙了地面的熱源向大氣中散發,致地面氣溫上升的現象。溫室效應是關於大氣污染對全球氣候影響的一種學說。研究認為,如果溫室效應可使全球氣溫上升2—5℃,這就意味著地球上部分冰雪融化,使海平面上升5米左右,淹沒大量的沿海城市和地區;如果溫室效應使全球氣溫上升2℃,將表明地球將變暖,從而會使農作物的世界性布局和產量發生變化。總之,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增加,會使全球升溫,造成嚴重的後果。
地球一小時相關背景知識
“地球一小時”活動是由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全球最大的環保活動。該活動號召大家在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關上燈,並做出一個環保改變,同時動員身邊的其他人也加入環保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