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魏晉南北朝時期
阿育王寺始創於西晉太康三年(282年),據明萬曆《明州阿育王寺山志》載:晉武帝太康三年,并州離石人劉薩訶病危時,夢見一梵僧示意超度。既蘇,鏇改業出家,法名慧達,並按夢示,尋求寶塔,至鄮山烏石岙時,忽聞鐘聲錚錚響於地下,便竭誠膜拜誦經。三日三夜後,寶塔從地下湧出,光明騰耀。其狀青色,似石非石,高1尺4寸,方廣7寸,內懸寶謦,中綴舍利,五層四角。慧達即結茅於此,修持行道。此為阿育王寺開基之始。東晉義熙元年(405年),舍利寶塔從烏石岙慧達結茅供養處遷到現址,安帝敕造塔亭,歲度僧14人,是為阿育王舍利殿之起源。
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宋文帝敕住持道佑創增佛宇,賜常住田,並賜度僧27名守護。
元嘉十二年(435年),又建塔寺。至此,阿育王寺已初具規模。
南朝梁普通三年(522年),梁武帝命擴建殿堂房屋,並賜額“阿育王寺”。寺額由梁代著名書法家蕭子云手書。
大同六年(540年),武帝又下令撥黃金500兩改建浮屠為五層,鑄銅佛、鐵鼎,寫經論,並敕免阿育王寺田賦。由於梁武帝的重視,阿育王寺很快聞名天下,塔居神州第一朱彝尊《唐阿育王寺常住田碑跋》,一時名士傾心皈問。
唐宋時期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僧了緣建西塔院(又名西塔寺)。
元寶三年(744年),鑒真第三次東渡失敗在舟山後,曾住錫於阿育王寺。期間,紹興、杭州、湖州、宣州等地寺院的僧人紛紛來寺請鑒真和尚講道受戒。
會昌元年(841年),唐武宗下令滅佛,舍利寶塔充入越州府庫。
唐大中四年(850年)正月,舍利寶塔復歸阿育王寺,僧俗8000人參加了供奉舍利寶塔盛會。
五代後周顯德五年(958年),寺遭火毀。
宋太祖開寶六年(937年),修復。
大山祥符元年(1008年),阿育王寺被朝廷定名為“阿育王山廣利禪寺”,拓為十方禪剎。
熙寧元年(1068年),大覺懷璉禪師出任第五任主持。熙寧三年(1070年),懷璉築宸奎閣,珍藏宋仁宗御筆偈頌、御書53軸和團扇3柄,英宗手詔1道,文人蘇軾為之撰《宸奎閣記》,並手書碑文。在懷璉主持下,阿育王寺一時人才聚積,“法席鼎盛,名播天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中興景象。
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迎舍利塔至宮中,宋高宗賜“佛頂光明之塔”匾。
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宗杲受詔住持阿育王寺,“四方學徒,川奔濤涌”。時育王寺內僧眾及外來法者逾6000人,人多食乏,宗杲在傳至佛照禪師德光,油市田4000餘畝,名為“吉祥莊”。
淳熙元年(1174年),孝宗遣天使李裕文請舍利入禁中供奉,住持從廓護送。孝宗三番瞻仰舍利,御書“妙勝之殿”額,封從廓為“妙智禪師”,並賜錢萬緡。淳熙(1174—1189),明州郡守趙愷以金造成一塔,奉安寶塔於其中。
嘉定年間(1208—1224),定“禪院五山十剎”,阿育王寺被列為“五山”之第五山,與徑山寺、靈隱寺、淨慈寺、天童寺齊名。南宋末,阿育王寺又遭火災,舍利塔附安別院(即古育王)。
元明清時期
元世祖至元間(1264—1294),頑極、如珙住持阿育王寺,僧伽來依法輪者摩肩接踵,人滿為患。於是,如珙大建堂宇,以解決信徒住宿之憂,併購得余氏海塗田1000餘畝,名“廣利莊”。
元至正二年(1342年),悟光住持阿育王寺,收回被豪家所占的莊田、園林,修築祖堂、法堂、蒙堂、廓廡等,並用朝廷所賜白銀建承恩閣,翰林侍學講士黃溍為之撰《承恩閣碑記》。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賜名“阿育王禪寺”,列為天下禪宗五山之第五山。
神宗萬曆間(1537—1620),慈聖太后賜藏舍利之銅塔。時住持傳瓶與僧眾同心協力,修茸殿宇,堅立山門,重建舍利塔殿、廓廡、禪堂、僧室白余間,名剎風貌得到恢復。
清康熙元年(1662年),寺毀於火。康熙十九年(1680年),僧人法鍾重修。
清乾隆(1736—1795)中期,住持畹荃獲賜紫袈裟、龍緞袍、宮綢彩緞、御茶、東莞香、紫當、繡袋等物及御書《心經》1卷、《大悲陀羅尼經》1函與“覺行俱圓”匾額。
清光緒年間(1875—1908),阿育王寺修建普同塔院、養心堂、雲水堂、靈菊軒、方丈室、天王殿等房屋90餘間,並疏通阿褥達池,築圍牆,栽松柏竹梅。
清宣統三年(1911年),又重修大殿,使阿育王寺的建築得到完善。
民國以後
民國元年至五年(1912—1916),住持宗亮先後重修大悲閣、禪堂等,舍利殿、藏經樓全部覆以琉璃瓦。民國十九年(1930年),天王殿不慎失火被焚。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住持源巃重修之。
“文革”期間,眾僧被遣散,寺院成為工廠及駐軍營房。1988年9月,黨的十三屆三中全會後,寺院歸還僧眾管理,政府撥款60餘萬開始全面整修阿育王寺,由通一大和尚擔任顧問。整修後的阿育王寺,中軸線按原樣基本復修,下塔也進行重修。
2003年1月10日,阿育王寺舉行五百羅漢聖像開光暨界源大和尚升座法會。目前,阿育王寺每年均舉行以修持為主的禪七法會、三壇大戒傳授法會、千僧齋法會等著名傳統法會相繼得到恢復。
建築格局
阿育王寺現占地面積124100平方米,建築面積23400平方米。現存殿、堂、樓、閣600餘間,依山坡構築。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二山門、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寶殿、舍利殿、法堂和藏經樓。右側有雲水堂、鄮峰草堂、拾翠樓、祖師殿、承恩堂、方丈殿、宸奎閣、寮房等361間;左側有松光齋、鐘樓、舍利單、先覺堂、大悲閣等264間。大雄寶殿系清康熙年間重建,殿上有乾隆書“覺行俱圓”匾。舍利殿始建於1678年,重檐,黃色琉璃瓦蓋頂,石雕舍利塔一座,內置七寶嵌鑲塔亭,塔身青色,五層四角,四面窗孔,每層雕菩薩神像,內頂懸寶磬,舍利珠掛在其中。寺內有浙江省僅存的兩座元塔,磚木結構,仿樓閣式,六面七層,每層置腰檐、平座,底層四周有圍廊。
文物遺存
綜合類
阿育王寺內較完整地保存著歷代碑碣、石刻、匾額以及經藏古籍等文物。有唐范的書“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宋蘇軾書“宸奎閣碑銘”、宋張九成撰書的“妙喜泉銘”和元、明、清歷代碑額現代碑刻58塊,有唐雕四天王右像、唐貫休畫十六尊者石刻、殿內棟上有宋高宗的“佛頂光明之塔”、宋孝宗御書“妙勝之御”、清乾隆御筆“覺行俱圓”等許多匾額和藏經樓上清雍正版本《龍藏》7247卷、《磧砂版大藏經》等珍品。其中以《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宸奎閣碑記》和《妙喜泉銘》最為珍貴。建築類
天王殿
天王殿重檐歇山黑瓦頂底層開間,上層五間,高約十四米,正脊上有(國基鞏固)四個字,檐間橫匾書(天王殿),大門上有(八吉祥地)四寂橫匾,是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朴初所書,殿內石壁,嵌有金剛經石刻十八塊,前後石柱刻有六對楹聯,殿供大肚彌勒、韋馱及四大天王像。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面寬七間,重檐歇山黑瓦頂建築,高約十四米,正脊上有風調雨順及龍魚戲珠彩塑,檐間有(大雄寶殿)方額,下層檐下橫匾書(覺行俱圓)為乾隆皇帝御書。殿內橫匾額題(善獅子吼)也是乾隆皇帝的御筆。殿之中塑釋迦牟尼佛,東塑藥師佛及阿難尊者,西為阿彌陀佛及迦葉尊者。兩旁十八羅漢,後麵塑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海島圖》及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像。殿前之兩株樟樹,高過殿頂。
舍利殿
舍利殿面寬五間,重檐歇山黃琉璃頂建築,高約十三米。殿前屏門,浮雕綺麗。檐間方形額,上書(妙勝之殿)為宋孝宗御製,下檐黃匾上書(舍利殿),殿後壁外有四幅護法神鵰,為唐朝作品,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價值。殿內正中粱上懸豎額(佛頂光明之塔),是宋高宗御書,橫匾(光明莊嚴)掛於南面,殿正中是高七米的石塔,內放置七寶鑲嵌的(舍利放光)之佛龕,塔下列利賓及阿育王像,石塔後面供置釋迦牟尼臥佛像,長約4米。殿前月台兩側壁上立有四塊珍貴的碑記,其中有唐朝萬齋融撰文、處士范重書的《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宋朝為寺內(宸奎閣)落成書寫的記事文章和張九成撰並書的《妙喜泉銘》碑。殿後有(母乳泉),泉上方刻有(散曼陀華)為清朝書法家高振霄所書。
舍利塔
專門供奉馳名中外的稀世之寶釋迦牟尼真身舍利。此塔就是舍利塔,舍利塔為四方形銅質寶篋塔,高約0.4米,用銀絲吊一顆綠豆大小的至寶於小窗孔內,一般秘不示人。而寶塔外護的石塔,為明代遺物,高4米,每邊寬1.5米,也是印度式的四方單層寶篋印塔,頂部鑲嵌寶珠和角隅,四面刻有釋迦牟尼成道及八王分舍利的印度式圖像,通身漆朱貼金,在阿育王寺舍利殿的中心。
藏經樓
藏經樓在舍利殿後之左側,二層五間,高約12.5米。樓下法堂,左右兩壁嵌有釋貫林十六尊者石刻像樓上為藏經樓,有徐世昌所書《天龍共護》匾。樓內珍藏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塔原物,清乾隆初年刊印的《欽賜龍藏》計一千六百六十二部、七千一百六十八卷,商務印書影印的日本《續藏》和清雍正版本《龍藏》7247卷、《磧砂版大藏經》等其它一些珍貴文物。
阿育王寺東塔
塔始建年代未詳,明代時日本畫聖雪舟所繪的《育王山圖》,曾畫有此塔。現塔為1995年重建,阿育王寺東塔1992年開始,方丈通一法師住持以來,勵志弘法,恢復寺院舊制。在陸續修葺古殿下塔、擴建殿宇及重修上塔後,仍認為尚不夠功德圓滿,又得寺藏明成化年間日僧雪舟所繪‘育王三塔圖’啟發,便在寺院東側新募一塔,集善款550餘萬元,用工兩萬以上,歷經四年方於1995年如願達成。由於建於寺院之東,幾乎與下塔建於寺院以西對稱,故稱之為東塔。
文物價值
阿育王寺遺址在中國佛教史以及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尤其是因寺內珍藏佛國珍寶“釋迦牟尼真身舍利”。阿育王寺在繼承優秀的佛教文化傳統、弘揚佛教文化思想在佛教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歷史文化價值,其儀規使活態的文化遺產得以繼承和保護。
阿育王寺在中國佛教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寺內的飽學禪僧刻印了許多佛經,還保存了一批唐宋以來的名人碑刻、舍利塔等珍貴文物,以宋朝的蘇軾書《明州阿育王山廣利寺宸奎閣碑》最為珍貴。此外還編寫了一部《阿育土山志》,為研究古代中國佛教史提供了有價值的資料。
文物保護
1981年4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2006年5月,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由寺方向鄞州區文管辦申請保護規劃方案,並由省古建院擔任編制任務。2009年6月由鄞州區人民政府向浙江省文化局申請了該方案。
2008年,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阿育王寺保護規劃方案為國家文物局提出的“十一五”計畫——全面完成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體保護規劃其中之一。
佛事活動
2003年1月10日,阿育王寺舉行五百羅漢聖像開光暨界源大和尚升座法會。
2013年6月17日,台灣中華佛教居士會一行人首先抵達阿育王寺頂禮佛陀的真身舍利並且祈禱世界和平。之後前往古阿育王寺。致贈寶篋印陀羅尼塔給古阿育王寺寓意阿育王的造塔影響深遠,並且表示法輪常轉,佛法長駐。
2014年8月11日,寧波阿育王寺、阿育王古寺、蘇州弘化社,依釋迦遺教《盂蘭盆經》,發起供養十方世界、娑婆國土一切僧寶,超薦祈福法會。
2014年10月31日,日本“踏尋鑒真大師在中國的足跡”訪華團一行40餘人訪問名剎天童寺與阿育王寺。訪華團來到中國,一路踏尋鑒真大師的足跡來到天童寺與阿育王寺。在此,他們進行了佛教與文化交流活動,並互贈墨寶。
2015年6月21日,由蘇州寒山書院教師及學僧一行組成的參訪團一行先後參觀了南海觀世音菩薩、天童寺、阿育王寺朝拜瞻仰佛陀舍利。
歷史傳說
相傳印度孔雀王朝國王阿育王統治時期(公元前2世紀),在波吒利費城舉行了佛教史上規模最大的第三次結集,編纂整理經、律、論三藏經典,並派遣僧侶四方傳播佛教,使佛教成為世界性宗教。
他還取出王舍城大寶塔阿闍世王分得的佛陀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令羽飛鬼,各隨一光盡處,安立一塔在中國,共建造了19座舍利塔。
這19座舍利塔中,保存下來的唯一一座就是西晉會稽鄮縣塔,即今浙江鄞縣鄮山阿育王寺的舍利寶塔。關於塔的建造過程,有許多奇異的傳說。
江南禪寺中的五山十剎
中國寺廟4
寺廟--我國的藝術瑰寶庫,它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徵。從廣義上來說,寺廟不僅僅與佛教一家有關。但在佛教中,寺廟就有許多種稱謂:如“寺”,最初並不是指佛教寺廟,從秦代以來通常將官舍稱為寺。在漢代把接待從西方來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稱為寺,從此之後,“寺”便逐漸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稱。在原始或民間中,稱之為“廟”、“祠”,如舊時奉祀祖宗、神佛或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