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逆川禪師,瑞安陶山人,在湖嶺何山寺出家,後住茶山實際寺,受明太祖朱元璋邀請主持南京鐘山無遮法會,深得太祖讚賞。逆川和尚曾駐錫江心,中興寺塔十多處,有《五會語》與《善財五十三參》贊弘揚禪法,對復興瑞安佛教很有貢獻。明太祖敕賜為“佛性園辯禪師”。
受戒
宋孝宗時,瑞安有陳氏望族聚居於瑞安湖嶺,至元代有陳道羨一家,祖輩崇佛,陳道羨性情忠厚,娶婁氏,為人善良,但不如意的是多年不孕,乃塑智者大師像,並朝夕禮拜。傳說一夕婁氏夢僧,項有圓光,逆流而上,招婁氏曰:“吾當為之汝子。”寤而娠。元大德十年(1306)生子,取名逆川。
逆川小時相貌清秀,令人可愛,但不喜歡蓄髮,常剃光頭而喜。七歲時仲父慧光把他帶到實際寺,後皈依即空禪師,取法名“智順”,稍長到溫州天寧寺受具足戒。十八歲時誦《法華經》歷三月,通背經文並悟其義,常對寺眾說《法華》之奧義。後逆川出外遊方參學,先到永嘉無相寺,繼走雁山雙峰千佛寺,二十一歲又投太平寺。此時水心法明寺橫岳法師大弘三觀十乘之旨,並請逆川登台演講,逆川便在溫城大肆講演弘法,名聞遐邇。
頓悟
元至順年間,逆川更衣入禪,聞鐵關法樞禪師在閩天寶山坐道場。由於求法心切不怕苦,翻山越嶺不數日到達鐵關法樞道場。逆川見到鐵關法樞即刻禮拜。鐵關法樞曰:“大丈夫不住大叢林,住岩庵小寺那有好嗎?”拂袖而去,逆川竟為此泣下。鐵關法樞見此,步回來慰曰:“吾姑試之爾。”乃延入堂中,授以“三不心要”,逆川遵從鐵關法樞教誨,奮力參究。
逾月,逆川因如廁,抬頭看到園子裡的葫蘆長得很大,吊在藤上迎風擺動,當下恍然大悟,竟四體輕清,如新浴出室。喜幸之極,直趨方丈室求師印證。鐵關法樞見此便道:“此才入門,要最上一乘,則邈邈萬里之外。”又囑曰:“悉棄前解,專於參提。”有一日晚參,逆川腳踏地上,忽豁然有省:“大地如虛空,玲瓏不可湊泊。”遂告鐵關法樞。鐵關法樞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個什麼?”逆川曰:“鷂子過新羅。”鐵關法樞曰:“錯。”逆川曰:“錯。”鐵關法樞曰:“錯、錯。”逆川即刻禮拜而退,鐵關法樞又曰:“未然也。”逆川得到鐵關法樞精心培植,道業日臻佳境。至元六年(1340),鐵關法樞圓寂,逆川繼承院事。
說法
逆川在天寶山後,又去禮名山大德,入江淮參拜歷代祖師塔,並援助平陽吳德居士創歸源寺等,因此名聲大振,被元朝賜號為“佛性圓辨禪師”,並賜金襴法衣。逆川後回實際寺閉關,著《五會語》若干卷。元至正二十年,溫州地方官員見永嘉大師淨光塔年久失修,瀕臨倒塌,極力請逆川主持修建。逆川由於感恩永嘉大師,不推卻,即刻著手準備,取木材於閩,取石於大羅山,備盡辛苦,修復完工,觀者讚嘆不已。
明代初年,朝廷詔天下十大高僧,建無遮法會,超度戰事亡靈。逆川與金壁峰禪師、宗泐和尚、清渭遠禪師、愚庵智及和尚等同時受詔,到南京鐘山主持無遮法會,大眾首推逆川登台說法,聽眾逾千。洪武六年(1373),逆川又蒙明太祖詔,開座說法於報恩寺,當年八月圓寂,明太祖率百官祭奠,火化之際,五色舍利淨若明珠,光炫山谷。宗泐和尚悼詩曰:“六十八年安樂法,十萬八千非去程。無古無今頂川眼,執斷執常世人情。葛椿倒地誰能起,舍利落盤鏗有聲。萬乘臨軒讀遺偈,北山猿鶴亦哀鳴。”
文化遺產
逆川一生著作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論》一卷、《仁潮法界安立圖》六卷、《如卺禪宗正脈》十卷、《五會語》若干卷等,他的許多聖跡故事在閩浙一帶還流傳至今,現被編為《逆川傳說》,列為溫州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