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開元寺

邢台開元寺

開元寺,又稱“東大寺”,位於邢台市區邢州北路中段,建於唐開元年間(713一741年),是佛教曹洞宗的發源地之一,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至今仍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座唐代名剎。據史志描寫的盛況,每當住持法師摶授教義,前來聽講者“僧眾數千”,“暮煙繚繞,僧人唪經、撞鐘之聲遠聞十里之外”。開元寺雖歷經滄桑,但雄姿猶存,1982年被河北省政府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0年代末期由邢台市人民政府重修。

概述

邢台開元寺邢台開元寺
邢台大開元寺位於邢台市光明街,邢州北路中段,唐開元年間敕建,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為我國歷代名剎,是佛教曹洞宗的祖庭之一,也是禪宗二祖的傳缽之地和禪宗七祖神會大師的駐錫之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元寺歷屆住持多為得道高僧,自唐玄宗李隆基下詔敕建後,周世宗柴榮又詔建了大聖塔,宋徽宗趙佶賜名為圓照塔,此塔高108米,為古代中國之最,1250年元世祖忽必烈賜名為大開元寺,列為皇家寺院,明代時期,古剎春遊為順德府十二景之一,清代時期,野寺鐘聲為邢台八景之一。據《唐會要》記載:唐武則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十月(敕)兩京及天下諸州各置大雲寺一所”。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六月一日改稱“開元寺”,延續至今。開元寺是一座歷史悠久古剎,有其極深的歷史淵源,歷史上高僧輩出,河北一行禪師、萬安長老等都曾駐錫於此。五代後梁乾化年間(公元911——915)天竺高僧空本曾在此寺院翻譯佛經,為中外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古寺建築

影壁

開元寺占地45畝,坐北朝南,原寺門前有大型影壁一座,影壁上有滾龍團花、系彩色硫璃瓦拼砌而成,飛龍姿態雄健、造型優美,且暴出影壁數寸,活靈活現,頗有欲躍欲飛的神態。雕塑之細膩逼真,砌工之高超卓絕,均為北方所罕見。該寺歷代屢有修葺,現存殿閣,主要為明代建築風格。這些建築雖歷經千年滄桑,保存仍基本完好,不少遺物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殿閣

大開元寺大開元寺
開元寺現存主要殿閣四座,天王殿、毗盧殿、觀音殿和大雄寶殿(又稱三世佛殿),氣宇軒昂,巍峨壯觀。其中一殿為彌勒佛殿,除了眾所周知的佛像外,四壁皆為歷代名人所題詩詞。相傳“八仙”之一的鍾離權,當年拜訪該寺住持、有道高僧萬安長老時,就曾留下草書題壁詩。其詩云:“得道高僧不易逢,幾時歸去願相從,自言住處連滄海,別是蓬萊第一峰。莫厭追歡笑語頻,尋思離亂好傷神,閒來屈指從頭數,見得清平有幾人。”“八仙過海”是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八仙”之一的鐘離權是否到過邢台,已無從考證,但上述題壁詩確曾題在開元寺的牆壁上,宋朝時還有人將其刻在石碑上,使開元寺聲名大噪。究其詩意,憂傷離亂,想必是後人托鍾離權之名而作。
邢台開元寺雕花滾龍石柱

三殿釋迦牟尼殿為整個開元寺建築精華所在。此殿為硬山式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巍峨壯觀,結構精巧,風格獨具。明朝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在殿前增加了四根雕花滾龍石柱,除山東曲阜孔廟中的雕龍石柱外,幾乎無與匹敵。這四根石柱各高4.5米,柱圍2.5米,雕藝精湛,線條流暢。柱上游龍或盤鏇而上,或蜿蜒而下,或回首凝視,且龍首龍體皆突出柱外20—35厘米,力度感強烈,儼然真龍游躍騰舞,堪稱中華民族文化藝術之瑰寶。龍柱兩側的石板雕花,工藝精巧,手法細膩,同樣令人嘆為觀止。
第四殿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布瓦頂。規模宏大,別具風格。現存殿宇多為明清時期建築。

經幢 

寺內西側有經幢二座,一為唐代建造的“道德經幢”,石質,通高七米,呈六面形,分為三截,共十八面,上刻有老子《道德經》。據《邢台縣誌》載,經幢文字系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所書,為國內僅存的三座同類經幢之一,極具歷史價值,另一座建於後梁乾化年間(911一915年)的唐代尊勝陀羅尼經幢,刻《陀羅尼經》一部,並題有“印度副使李逢書”等字樣,雕刻精細。今為不多見的浮雕珍品。寺後原有寶塔一座,名曰“園照塔”,現已不存。 

殿前鐵鐘

邢台開元寺鐵鐘
在三殿前遺留巨型鐵鐘一個。該鐘高2.70米,下沿圍長7.2米,鍾厚半尺,重達3萬多斤。該鐘鑄成於金“大定甲辰歲”即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鐘壁有日、月、人、獸、牛、魚等十二種圖案,與黃道十二宮相對應。另有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等八卦圖像,含乾坤渾圓之說。鐘壁還鑄有文字數百,清晰可辨,多記載鑄造、監製、資助人姓名或身份、籍貫等。該鐘鑄成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雖歷經風雨剝蝕,因鑄造技術高超絕倫,鐵質火候純精,不但不顯氧化痕跡,並且綜紅色的鐘體四周仍然熒熒發亮,“十年動亂”中曾遭搗砸,但只聞嗡嗡聲,不見鍾破損,可見我國古代鑄鐵工藝的高超。當年該鐘懸在開元寺三殿前東側的鐘樓內,用以作課報時,每當以巨木擊撞時,鐘聲粗獷沉鳴,聲聞數里。信徒僧眾聞鐘聲,雙手合十,異地同拜,成為邢台一大景觀,俗稱“野寺鐘聲”,為邢台八景之一。

古寺歷史

邢台開元寺邢台開元寺

開元寺為中國古代北方名剎,開元寺是元代皇家寺院,歷屆住持多為得道高僧。唐開元年間該寺初建時,香火旺盛,為我國北方之最。五代時天竺(印度)高僧空本於後梁乾化年間曾在造里翻譯佛經,對中外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貢獻。元朝時世祖忽必烈曾數次駕幸開元寺,故該寺更為昌盛。明正德年間該寺又重加修繕。據史料記載,自唐至明初,開元寺有僧數千,良田數頃,游僧、佛徒更是不可勝數。五代時,天竺(印度)高僧空本在後梁乾化年間(公元911—915年),曾在這裡翻譯佛經,歷時5年,對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貢獻。元朝是該寺最興盛的時期,元世祖忽必烈曾兩次幸臨開元寺。雖然明朝以後,開元寺逐漸衰落,但每當住持法師講授教義時,知名高僧仍多達千人云集於此。據《邢台縣誌》記載:“每當朝暾初上,暮煙繚繞,僧人奉經,撞鐘之聲遠聞數里。”所以,開元寺堪稱當時我國北方的一個佛教中心。

傳說

1、鍾三里

金朝大定年間,東大寺(開元寺)來了個好住持,是位得道高僧。他見東大寺廟院寬廣,殿堂雄偉,挺高興。唯有一點不滿意,那就是鐘太小,於是決定化緣鑄鐘。經過三九二十七天,開模的時刻到了。住持神態莊嚴,微微含笑,雙手合十,默誦經咒。

鍾鑄好了,住持決定試鍾就在平明五更。第二天,四更,住持叫起僧人,囑咐說:“我現在就出城,等我走出十里以後,你們再敲”。但是僧人們不懂住持用意,試鍾心切,在住持剛剛走出三里便敲響了大鐘。

原來,這住持有些法力,他對鍾禱告時,曾暗運法力,許下心愿:試鍾之初,我能走多遠,鐘聲就能傳多遠。結果,他踏上先於橋時,才出城三里,僧人們就把鍾撞了。所以,東大寺的鐘聲只能傳三里遠。留下了“東大寺,鍾三里”的歌謠

邢台開元寺鍾離權
2、鍾離權與開元寺

相傳鍾離權受仙人點化進山拜見張果老,到得山中,得知張果老與眾道友已經下山去了開元寺。就此拜別道童下山往開元寺趕去。

一進寺院門見一老僧向他行禮,忙將他迎進禪房,“阿彌陀佛,來者可是鍾施主”鍾離權一驚連忙回禮說“老師傅如何知道我的”,老僧回答說,“張果老說有大將軍鍾離權來寺內,因我早有約定,不能久等,讓貧僧接待將軍,請將軍到寺稍作休息,約你在近日上華山崆峒山去見老君”。

老和尚安頓下來鍾離權,讓徒弟帶他在寺內各處轉轉,鍾離權無心遊玩,只想著趕緊去華山的約定,無奈天已經黑了下來,只能住下。用完齋飯後便倒床入睡。

第二天一早,寺內小僧奉師傅命前來招呼,只見屋內空空無人,在牆西壁上有墨跡未乾的一首詩,只見書法剛勁有力,灑脫飛舞,上書“得道高人不易逢,幾時歸去願相從,自言住處連滄海,別是蓬萊第一峰。莫厭追歡笑語頻,尋思離亂好傷神,閒來屈指從頭數,見得清平有幾人。”又看在桌上有一個書札,小和尚看後知道鍾離權已經辭別上路了。

3、塔墳石龜

在塔墳南端有兩座高大的石碑,兩龜東西相對,一雌一雄。身長足有丈余,它們像兩尊威嚴的武士,守衛著塔墳的大門。其中東面那座石龜的甲像是被碰掉一塊,有一個碗大的豁口,龜背上的石碑也有點傾斜。

據說石龜本是天上把守南天門的龜蛇二將,因為犯了天條,被玉皇大帝貶到人間為佛門看守墳地,恐它不規矩,下界後禍害人間,又命李天王找來兩塊巨石壓在身上,叫它永世不得翻身。後續修塔時,一個細心的石匠發現,早晨太陽沒出來之前,石龜眼裡常往外流水,像是傷心的眼淚。匠人疑疑惑惑,猜想可能是石龜忍受不住巨石碾壓而在流淚,於是就把兩塊巨石鑿成石碑,即節省了石料,又為石龜減輕了負重。說來奇怪,從此石龜眼裡再不往外流水了。 

邢台開元寺石龜
再說兩石龜想起天上的日月,後悔不已,只好求菩薩開恩,卸掉身上石碑,到七里河喝水。一天夜裡,菩薩懷抱甘露瓶,手持楊柳枝飄然而至,用手輕輕一拂,石碑穩穩噹噹落在地上。菩薩對石龜說:“念你們是一對生靈,常年為佛門高僧看守墓地,終日飽受饑渴之苦,今夜把石碑卸下,到七里河喝水去吧;但天條也不能違反,務必在天亮之前回來把石碑安上,別叫玉皇大帝發現!”倆石龜也顧不上謝菩薩,急忙爬過七里河南岸的大土台(實是一座漢朝古墓),消失在夜幕之中。

這對龜先在河中喝足水,不覺雞叫三遍,天要亮了。母龜膽小心細,早早爬回去復了位;公龜貪玩,當爬到大土台頂時眼看天就要亮了,慌亂之中就滾了下來,還沒站穩,菩薩便把石碑重重壓在烏龜背上,來不及放正,天就亮了。從那以後,石碑就永遠是歪的了。至於龜甲那塊豁口,傳說是石龜從台頂往下滾時碰壞的。

名人

1、李百藥(公元565-648年),字重規,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唐初史學家。其父李德林隋時任內史令,曾編撰《齊史》。他在隋時任太子舍人、建安郡丞等職。大業四年(公元608年)在邢州為《文帝舍利塔碑》撰文。

2、宋鼎,唐代人,生卒年不詳,元傳。唐明皇時任襄州刺史、兵部侍郎。天寶四年,宋鼎禮請神會入東京洛陽住持荷澤寺。天寶七年、天寶十一年兩次受神會大師請求為《能大師碑》《曹溪能大師碑》撰文,並勒石立碑於邢州開元寺內。別有一說,碑文應為王維所撰,待考。

3、史惟則,名浩,字惟則。唐代人,(生卒年不詳),廣陵(今江蘇揚州)人。玄宗時至殿中侍御史,人稱史御史。宋陳思《書小史》稱其隸書“迫近鍾書,發筆方廣,字形俊美亦為時重。又善篆籀、飛白”,趙明誠評其書法說:“老勁莊嚴,此書骨力參以和緩之致。”與韓則木、蔡有鄰、李潮並稱唐隸四大家。唐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在邢州開元寺為《能大師碑》作八分書。傳世有《大智禪師碑》等。

4、晁詠之(公元1055—1110年),字之道,濟州鉅野人,晁補之之從弟。大觀四年十月(公元1110年)在邢州開元寺為《敕賜開元寺圓照塔記》書丹。

邢台開元寺劉秉忠
5、劉秉忠(公元1216――1274年),元代政治家。初名侃。字仲晦。號藏春散人。邢台賈村人。原籍瑞州(今江西高安)。1249年,劉秉忠上奏忽必烈請旨賜開元寺為“大開元寺”,並在開元寺起資戒壇大會。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在邢州開元寺觀音殿前為劉秉忠立《常山王看轉藏經記》碑。

6、史天澤(公元1202—1275年),元朝名將。字潤甫。永清(今屬河北)人。公元1249年期間,史天澤與劉秉忠、宣政院使答失蠻“以次提調”總管邢州大開元寺。

7、劉仲尹,金代文學家。字致居,號龍山。蓋州(今遼寧蓋縣)人,後徙沃州(今河北趙縣)。一說遼陽(今屬遼寧)人。生卒年不詳。金大定五年八在邢州開元寺為《修開元寺圓照塔記》碑撰文。

邢台開元寺趙孟頫墨跡
8、趙孟頫(公元1254-1322年)字子昂,自號松雪道人,宋太祖十一世孫,秦王德芳之後,孟堅從弟。工書篆籀、分、隸、真、行、草書、無不冠絕。在邢州分別為天寧寺碑和虛照禪師塔銘書寫碑文。

9、郭貫,字安道,書法家,保定(今河北保定)人。元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拜中書參知政事,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官至集賢大學士,追封蔡國公,諡文憲。精於篆、籀,元代時期的冊寶碑額,多出其手。在邢州為《天寧寺虛照禪師明公塔銘》篆寫碑額。

10、陳庭實,元代著名詩人,官居儒學提舉。在邢州為《天寧寺虛照禪師明公塔銘》撰文。

11、劉百熙,元代人,元文字家,詩人。初名駰,字夢驥,後改今名,字夢吉,號靜修。雄州容城(河北徐水)人。在邢州為《開元寺萬安恩公塔銘》撰文並書家碑文。

12、王磐,字文炳,號鹿庵,廣平永年人。(公元1202-1293年)正大四年進士,授歸德府錄事判官,未赴。金末,避兵至淮襄,仕宋為議事官。在邢州為《資戒壇碑》撰文。

13、耶律鑄(公元1221-1285年)元代詩人,書法家。字成仲,號雙溪。義州弘政(遼寧義縣)人。契丹王族後裔,耶律楚材之子。在邢州為《資戒壇碑》碑篆寫碑額。

14、王思廉(公元1238-1320年)字仲常,獲鹿人。生於元太宗十年,年八十三歲。在邢州為《安慈博化大士安萬恩公碑》撰文並書寫碑文。

15、趙安世,元代書法家。官居御史中丞。在邢州為大開元寺《開元寺萬安恩公塔銘》篆寫碑額。

16、商挺,字孟卿,一作夢卿,晚年自號左山老人。曹州濟陰(今山東曹縣)人。曲家商正叔之侄。在邢州為《資戒壇碑》碑書寫碑文。

17、王惲(公元1227-1304年),字仲謀,號秋澗,衛州汲縣(今屬河南省)人。《元史》有傳。其書法遒婉,與東魯王博文、渤海王旭齊。在邢州為《重修普門塔記》碑撰文。

位置圖示

邢台開元寺位置圖示

旅遊小貼士

1、門票:無

2、可從火車站乘1、20路公車,鞋廠站下車即可。

3、自駕車從京深高速公路邢台北口下,沿迎賓大道西行至邢州北路,再南行至光明街一直向西至開元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