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五百年

明清五百年

明清五百年指明朝(1368-1644年)和清朝(1644-1911年),是中國封建王朝史上最後兩個朝代。

明清五百年

明朝(1368-1644年)和清朝(1644-1911年),是中國封建王朝史上最後兩個朝代。兩朝宮廷,既指是明清帝王使用

明清五百年明清五百年
皇宮,也是明清兩朝最高統治核心的代名詞。明清宮廷五百多年的歷史,作為整個明清史的一部分,以對帝後活動,包括等級制度、權力鬥爭、宗教祭祀、飲食服飾等問題的研究,向人們展示這五百多年來明清帝後多姿多彩又冷酷殘忍的生活畫卷,同時,揭示了最高統治者統治權術、言行起居等對國家民族興衰和社會生活走向的影響。
明清宮廷大事年表

明朝五百年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 辛卯)
五月 紅巾軍起義爆發。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 丙申)
三月 朱元璋集慶建制。徽州老儒朱升獻策。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 癸卯)
四月 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鄱陽湖
五月 設禮賢館,集劉基、陶安等人講論經史。
八月 陳友諒中矢死,漢遂平。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 甲辰)
正月 參知政事李善長、大將徐達屢上表勸進,至是奉朱元璋為吳王。建百司官屬。置中書省,以李善長為右相
國、徐達為左相國常遇春俞通海為平章政事、汪廣洋為右司郎郎中、張昶為左司都事。
三月 朱元璋至建康南京)定大都督府等衙門官製品級。江西行省以陳友諒所用之鏤金床進,朱元璋認為“陳氏父子窮奢極靡,焉得不亡,”即命毀之。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 丙午)
八月 拓建康(南京)城。命劉基等卜地,作新宮於鐘山之陽,在舊城東,白下門之外二里許。
十月 派徐達北征故元勢力。
十二月 主持營繕者以宮室圖進呈,朱元璋見圖中有雕琢奇麗處,即命去之。
吳元年(1367年 丁未,元至正二十七年 )
二月 拓建康城完工。
七月 命選道童俊秀者充樂舞生至是集中。朱元璋御戟門召學士朱升、范權領樂舞生入見。並親擊石磬命朱升辨五音,升不能辨,以宮為徵。
八月 圜丘、方丘及社稷壇成。圜丘在京城東南正陽門外鐘山之陽;方丘在太平門外鐘山之北,社稷壇在宮城之西南,北向。
九月 太廟成。在宮城東南,皆南向。置內使監,秩正四品。後改置內使監、御用監皆正三品,各設令、丞、奉御、典簿正三品至正七品,皇門官、春宮門官、御馬司正五品,尚寶司兼守殿、尚衣、尚佩、尚履、尚藥、紀事等奉御,皆正六品。新宮殿成。正殿曰奉天殿,前為奉天門,後為華蓋殿,再後曰謹身殿,皆翼以廊廡。奉天殿之左右曰文樓、武樓。謹身殿之後為乾清宮、坤寧宮,六宮以次序列,周以皇城,城之門南曰午門,東曰東華,西曰西華,北曰玄武
十月 命百官禮儀俱尚左。改右相國左相國,左相國為右相國,余官皆同。
十二月 置尚寶司、教坊司官職。尚寶司卿一人,秩正五品,少卿一人,從五品;丞一人,正六品。置侍儀司秩從五品;置教坊司秩正九品,掌宴會音樂,以樂工為之,設大使副使各一人,和聲郎二人。命置內職六尚局。中書左相國李善長率禮官進即皇帝位之禮儀、鹵簿、百官拜位之制,及冊立皇后、皇太子禮儀。
明洪武元年(1368年 戊申,元至正二十八年 )
正月 初四日,朱元璋祀天地於南郊,即皇帝位。定國號曰明,建元洪武。立妃馬氏為皇后,立世子朱標為皇太子。布告天下。朱元璋自舊內遷新宮。置東宮官屬,李善長兼太子少師,徐達兼太子少傅,常遇春兼太子少保。以下官各有兼職。中書省翰林院進郊社宗廟祭儀。
八月 朱元璋決定實行兩京一都,詔以應天(原建康)為南京,以開封北京。前後數至北京巡狩。
洪武二年(1369年 己酉)
二月 得元代十三朝實錄,命左丞相李善長、前起居注官宋濂等人率部分文人纂修《元史》。洪武帝親享先農,耕南郊籍田。
八月 定內侍諸司制。計:內使監奉御六十人,尚寶一、尚冠七、尚衣十、尚佩九、尚履八、尚樂七、紀事二、執膳四、司脯二、司香四、太廟四、涓潔二。置尚酒、尚面、尚醋、尚染四局,御馬、御用二司、內庫倉及東宮典璽、典翰、典膳、典服、典樂、典乘六局,又置門官。
九月 作御寶六:白玉三,青玉三,文曰:天子行寶天子信寶、天子之寶、皇帝行寶皇帝信寶、皇帝之寶。詔建臨濠(鳳陽)為中都。
洪武三年(1370年 庚戌)
二月 恢復科舉制度。
四月 分封諸王,詔封皇子樉為秦王、棡為晉王、棣為燕王、為吳王、楨為楚王、榑為齊王、梓為潭王、為趙王、檀為魯王。後個別人有改封。
五月 冊貴妃孫氏、充妃吳氏、惠妃郭氏、寧妃郭氏、定妃達氏、順妃胡氏。
六月 定朝會之禮儀。
九月 定朝會宴享樂舞之數。
十月 定文武官冬衣。重定內使服飾之制。
十二月 作奉先殿。時享、朔望行家人禮。
洪武四年(1371年 辛亥)
正月  左丞相太師韓國公李善長致仕。中書右丞忠勤伯汪廣洋為右丞相,參政胡惟庸為右丞。
四月 冊常遇春女為皇太子妃。
六月 定中官禁令。定女職之制,設六局一司,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六局,局各領四司,一司為宮正司。官共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定公主宅制。造紅牌鐫戒后妃之辭。
洪武七年(1374年 甲寅)
八月 建立衛所制度。
九月 貴妃孫氏卒,年三十二歲。
十一月 更建奉先殿。
洪武八年(1375年 乙卯)
七月 改作太廟。
九月 改建大內宮殿
十月 命皇太子、秦王、晉王、楚王、靖江王游中都,講武。
洪武九年(1376年 丙辰)
七月 韓國公李善長之長子李洪,娶皇長女臨安公主。
洪武十年(1377年 丁巳)
六月 丙寅,命中外政事先啟皇太子,然後奏聞。
十月 更建大內宮殿成。
十一月 帝以大內宮殿不侈,謂侍臣曰:“節儉足以養性,侈靡必至喪德……。”己卯,皇次孫朱允炆生。丁亥,冬至日,始合祀天地於奉天殿。
洪武十一年(1378年 戊午)
正月 封皇子椿為蜀王、柏為湘王、桂為豫王、楧為漢王、植為衛王。改封吳王為周王。建皇陵碑,帝因儒臣多文飾,親自作文,直述微時艱難,刻之。
七月 癸巳,皇孫朱高熾生,燕王出,嫡長子。
洪武十二年(1379年 己未)
二月 作神樂觀。
十二月 右丞相汪廣洋,因欺君貶海南,又追殺之。
洪武十三年(1380年 庚申)
正月 以謀反誅左丞相胡惟庸,並興胡黨之獄,株連者一萬五千餘人。
三月 燕王朱棣之國北平。
九月 乙巳,萬壽節,御奉天殿受朝,宴群臣于謹身殿,後歲以為常。
洪武十四年(1381年 辛酉)
七月 皇后千秋節,始定皇后朝賀禮儀。
洪武十五年(1382年 壬戌)
正月朔 宴群臣于謹身殿,始用九奏之樂。
八月 馬皇后卒。年五十一。定皇后大喪禮儀。謚孝慈。
九月  葬孝慈皇后於鐘山之陽。
洪武十七年(1384年 甲子)
十月 冊李氏為淑妃,攝六宮事。不久卒,更冊寧妃郭氏為淑妃,攝六宮事。
洪武十九年(1386年 丙寅)
八月 皇太子往盱眙,葬三祖帝後衣冠,加修築,曰祖陵。
洪武二十年(1387年 丁卯)
二月 帝閱武於午門外。命自今起,將軍、衛士每日習射於午門外。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 庚午)
四月  因涉嫌謀反,賜太師、韓國公李善長死,時年七十七,其家屬七十餘人皆誅。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 辛未)
三月  封皇子為慶王、權為寧王、楩為岷王、橞為谷王、松為韓王、模為沈王、楹為安王、桱為唐王、棟為郢
王、為伊王。
十一月 本年八月皇太子奉命巡撫陝西,至是還京師,獻上關洛形勢圖,擬都長安。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 壬申)
三月 豫王桂改封代王、漢王橫改封肅王、衛王植改封遼王。
四月 皇太子卒,年三十九。
八月 葬太子於馬皇后陵之右,謚曰懿文。建宗人府、五府、六部、太常司官署於朝門外,東西向,惟三法司仍太平門外。
九月 庚寅,冊立皇第三孫允炆為皇太孫。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癸酉)
正月 冊諸妃生子者。
二月 興藍玉案。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 戊寅)
閏五月 八日,帝病危。十日,卒於西宮,時年七十一歲。遺詔,太孫允炆宜登大位。十六日,朱允炆即皇帝位。以明年為建文元年。同日與皇后同葬鐘山之陽,名孝陵。上諡號為“太祖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后。(後有改動)尊母妃呂氏為皇太后。
六月 以受顧命之兵部左侍郎齊泰為兵部尚書,太常寺卿,曾伴讀東宮之黃子澄兼翰林院學士,同參軍國大事。
七月 齊泰與黃子澄建議削藩。周王朱以謀反罪名被逮捕。征漢中府教授方孝孺至,擢為翰林院侍講。日侍帝左右備顧問。臨朝奏事,臣僚面議之事,命方就殿中批答之。
八月 廢周王朱為庶人。又命逮齊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燕王朱棣則疑懼。
十月 當初隨從燕王來北平的僧道衍密勸燕王起兵。燕王稱病,但暗自練兵。
十一月 帝派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都指揮史,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並受密旨,監視燕王。
十二月 燕府長史葛誠,奉燕王命奏事京師。帝召見,問府中事,葛誠以實相報。帝遣還,令其在逮燕王時作內應。王有所察覺。

清朝五百年

註:此表按年號紀年排定,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己未)
努爾哈赤生。其父為建州左衛都指揮使覺常安第四子塔克世,其母為建州右衛都指揮使王杲長女喜塔喇氏額穆齊。
隆慶三年(1569年 己巳)
努爾哈赤之母喜塔喇氏逝。
明萬曆二年(1574年 甲戌)
明朝總兵官李成梁率兵討伐建州,搗毀王杲寨。努爾哈赤與其弟舒爾哈齊被俘,收在李成梁帳下,充當幼丁。
明萬曆五年(1577年 丁丑)
努??佳氏成婚,後尊佟佳氏為元妃。
明萬曆十年(1582年 壬午)
葉赫貝勒揚佳努以愛女孟古姐姐許給努爾哈赤,並贈給馬匹、甲冑。
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 癸未)
二月 明李成梁發兵攻王杲,努爾哈赤父、祖皆死於戰亂。李成梁將塔克世所遺土地人馬派給努爾哈赤,並給都督敕書,令襲都督指揮銜。
五月 努爾哈赤以父、祖所遺13甲起兵,開始統一建州女真各部的戰爭。
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 甲申)
努爾哈赤攻占棟鄂部。娶庶妃鈕祜祿氏、庶妃兆佳氏。
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 乙酉)
是年 努爾哈赤娶繼妃富察氏袞代。
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 丙戌)
努爾哈赤攻占蘇克蘇護河部。娶側妃伊爾根覺羅氏。
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 丁亥)
正月 努爾哈赤於呼蘭哈達南岡建“宮室”,即建州左衛的治城,史稱佛阿拉城
四月 努爾哈赤始定“國政”,並自稱“女真國淑勒貝勒”。五子莽古爾泰生,母為繼妃富察氏。
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 戊子)
四月 努爾哈赤娶哈達部貝勒扈爾乾之女哈達那拉氏阿敏格格。
九月 努爾哈赤娶葉赫部首領揚佳努女葉赫那拉氏孟古姐姐。
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 己丑)
九月 明廷封努爾哈赤為都督僉事。努爾哈赤與葉赫部、輝發部、哈達部會盟。
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 庚寅)
四月 努爾哈赤首次赴京“朝貢”,受到明廷的賞賜。
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 辛卯)
努爾哈赤攻占鴨綠江部。娶庶紀嘉穆瑚覺羅氏
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 壬辰)
四月 努爾哈赤上奏明廷,乞升賞冠帶、敕書、龍虎將軍銜。
十月 努爾哈赤八子皇太極生,母為葉赫那拉氏孟古姐姐,即孝慈高皇后。
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 癸己)
九月 努爾哈赤打敗海西四部與科爾沁蒙古等九部對建州的聯合進攻。
閏十一月 努爾哈赤第二次進京朝貢。
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 乙未)
八月 努爾哈赤弟舒爾哈齊赴京朝貢。
十一月 努爾哈赤於佛阿拉城接見朝鮮使者通事何世國,並致朝鮮國王書。
是年 以“保塞有功”,明廷晉封努爾哈赤為龍虎將軍。第四女穆庫什生,母為嘉穆瑚覺羅氏。
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 丙申)
正月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在佛阿拉城分別接待朝鮮南部主簿申忠一。
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 丁酉)
正月 海西四部葉赫、輝發、哈達、烏拉與努爾哈赤講和,並結婚盟。葉赫部長布揚古準備將妹妹許配給努爾哈
赤,此即後來所謂“葉赫老女”。
五月 努爾哈赤第三次赴京朝貢。
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 戊戌)
正月 以征安褚拉庫路獲人畜萬餘,稱長子褚英為貝勒,並賜號洪巴圖魯。
十月 努爾哈赤第四次赴京朝貢。
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 己亥)
二月 努爾哈赤命額爾德尼與噶蓋始創滿文。
九月 努爾哈赤滅哈達部。
十一月 努爾哈赤致朝鮮國王書中自稱“建州等處地方國王”。
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 辛丑)
十一月 努爾哈赤娶烏拉部首領布占泰之侄女烏拉那拉氏阿巴亥為大妃。
十二月 努爾哈赤第五次進京朝貢。
是年 建黃、白、紅、藍四旗,此即八旗之始。
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 癸卯)
正月 遷居赫圖阿拉。
九月 皇太極生母葉赫那拉氏孝慈高皇后逝。
是年 努爾哈赤娶庶妃伊爾根覺羅氏。
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 丙午)
十二月 蒙古巴約特部台吉恩格德爾會喀爾喀蒙古五部朝見努爾哈赤,並尊努爾哈赤為昆都崙汗。
是年 葬葉赫那拉氏(孝慈高皇后)於尼雅滿山。
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 丁未) 
二月 以二子代善擊敗烏拉功,賜號古英巴圖魯,賜褚英為阿爾哈圖土門。
九月 努爾哈赤滅輝發部。
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 戊申)
四月 努爾哈赤與明邊將立碑劃界,從此自稱為國。
十二月 努爾哈赤第六次進京朝貢,其弟舒爾哈齊亦進京朝貢。
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 己酉) 
二月 幽禁舒爾哈齊。
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 庚戌)
努爾哈赤娶側妃葉赫那拉氏、庶妃西林覺羅氏。
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 辛亥)
八月 舒爾哈齊死。
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 壬子)
正月 努爾哈赤娶蒙古科爾沁親王明安之女博爾濟吉特氏。
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 癸丑)
正月 滅烏拉部。
三月 長子褚英因咒其父,被幽禁於高牆。
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 甲寅)
六月 皇太極與科爾沁貝勒莽古思之女博爾濟吉特氏(孝端文皇后)成婚。
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 已卯)
正月 努爾哈赤娶側妃蒙古孔果爾親王之女博爾濟吉特氏,後尊為壽康太妃。
三月 努爾哈赤第七次進京朝貢,自此而後停貢。
六月 葉赫部將明萬曆二十五年曾許諾給努爾哈赤之老女轉許給蒙古喀爾喀部的莽古爾岱。
八月 處死長子褚英。
是年 設立政聽訟大臣五人、扎爾固齊十人,佐理國政;建立八旗制度
天命元年(1616年 丙辰 明萬曆四十四年)
正月 努爾哈赤於赫圖阿拉御八角殿稱汗,建元天命,定國號為金,史稱後金;始行元旦受賀之典,始制鹵簿用
樂。
是年 二子代善與五子莽古爾泰被封為貝勒,參與國政
天命二年(1617年 丁巳 明萬曆四十七年)。
正月 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來朝,待之以隆禮。
天命三年(1618年 戊午 明萬曆四十六年)。
四月 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誓師伐明。
天命四年(1619年 己未 明萬曆四十七年)
三月 後金軍與明軍決戰於薩爾滸,明軍大敗。
四月 努爾哈赤致書朝鮮,自稱“後金國汗”。
八月 努爾哈赤滅葉赫部。
天命五年(1620年 庚申 明萬曆四十八年)
三月 繼妃富察氏獲罪賜死。
十月 努爾哈赤遷都界藩城。
天命六年(1621年 辛酉 明天啟元年)
正月 努爾哈赤率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四大貝勒,對天盟誓,要同心同德。
七月 為攻取遼東而舉行慶賀大宴。
八月 命築遼陽新城,即東京城,遷都於此。
十一月 濟爾哈朗等四貝勒以私受財物,命監禁之。
天命七年(1622年 壬戌 明天啟二年)
三月 努爾哈赤以皇子八人俱為和碩貝勒,共理國政;諭:“爾等同心謀國庶幾無失,爾八和碩貝勒內,擇其能受諫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
天命八年(1623年 癸亥 明天啟三年)
正月 “汗諭”稱,汗與貝勒大臣為君臣父子關係。定凱鏇拜天行禮筵宴樂制。
六月 努爾哈赤御八角殿訓誡公主及福晉,要善待額駙,毋凌侮其夫,違者罪之。
天命九年(1624年 甲子 明天啟四年)
四月 將景祖、顯祖、孝慈高皇后諸陵移葬東京。
天命十年(1625年 乙丑 明天啟五年)
二月 皇太極娶科爾沁貝勒齋桑之女博爾濟吉特氏(後尊為孝莊文皇后)。
三月 遷都瀋陽,後定名為盛京。
天命十一年(1626年 丙寅 明天啟六年)
正月 努爾哈赤統兵攻明寧遠城,遭受起兵以來唯一的敗仗,負重傷而歸。
七月 努爾哈赤至清河溫泉沐養。
八月 努爾哈赤病逝。大妃烏拉那拉氏及二庶妃從殉。代善與其子岳託及薩哈廉擁皇太極嗣汗位。
九月 皇太極即位於大政殿,以明年為天聰元年。
註:此表按年號紀

明清皇帝世系表

明朝

洪武皇帝
建文皇帝
永樂皇帝
洪熙皇帝
宣德皇帝
正統皇帝
景泰皇帝
天順皇帝
成化皇帝
正德皇帝
嘉靖皇帝
萬曆皇帝
泰昌皇帝
天啟皇帝
崇禎皇帝

清朝


努爾哈赤
皇太極
順治皇帝
康熙皇帝
雍正皇帝
乾隆皇帝
嘉慶皇帝
道光皇帝
鹹豐皇帝
同治皇帝
光緒皇帝
宣統皇帝

明清典章制度



典章制度主要涉及明清兩朝的中樞制度皇嗣制度官僚制度軍事制度司法監察制度的性質、職能與組織形式,其中以皇帝為中心所形成的各項制度,包括后妃制度皇嗣制度禮儀制度巡幸制度輿服制度陵寢制度等。
明清兩代典章制度有所不同,明代以內閣為定製;清代經歷了議政王大臣會議、內三院內閣南書房軍機處的演進過程;司法監察制度清代在明司法制度基礎上還增加九卿會審及皇帝秋審定讞;軍事制度尤以清代的八旗制為其顯著特色;皇嗣制度在明代為傳統的立嫡立長制,清代則以秘密立儲制為主;在地方行政管理體制方面也多有不同。

都察院

都察院是明清兩代糾劾百官、辨明冤枉、督察各道的最高監察機構,而明代監察御史充任的職務遠比前代繁重。

大理寺

大理寺是中國封建王朝設立的掌管審核刑獄案件的官署。在明代,大理寺對維持的司法公正起到了積極作用。

翰林院

翰林院是明皇朝中央集權政治體制中的一個職能部門,也是一種官僚制度。

內閣

明洪熙、宣德兩朝以後,內閣這個機要秘書式的小衙門一度演變成了參決大政的中樞機構,閣臣為首者竟成了位躋三孤、權壓六卿的“真相”。內閣的形成是明代極端君權專制的產物。

票擬

票擬是指由明朝時內閣代擬“御批”的稿本,供皇帝決定是否採納。

通政使

通政使司是明代中央掌受內外奏章、敷奏(陳述詳情的奏摺)、封駁之事的官署。

司禮監

禮監司起初掌宮廷禮儀,其後地位提升,與內閣並立,成為明朝皇帝集中皇權的兩個政治砝碼。

衛所制度

衛所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模仿北魏隋唐的府兵制、又吸收元朝軍制的某些內容而制定的,是明朝軍隊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制度,在處理和平戰爭不同時期軍隊的駐防和調遣方面具有一定的優越之處。

丞相

百官之長,典領百官,輔佐皇帝治理國政,權力相當大。 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先從削弱地方權力開始,逐步削弱並廢除了丞相制。

祭天

祭祀 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對於祭天尤為重視。嘉靖皇帝建天壇於南郊,冬至日至彼祭天並被列為朝廷三大節之一。清朝順治元年(1644年)始按明代禮節祭天。

明清五百年重要人物

歷史上頗具才德名望、在某一重大事件或重要制度中起舉足輕重的人物,皆可稱為重要歷史人物。由於明清五百年內容極為豐富,涵蓋面又十分廣闊,因而載入明清重要人物名冊的人物也就十分龐雜。既有至高無上的帝后妃嬪、皇子皇女、文臣武將,也有不見經傳的宮女太監、工匠雜役。正是他們的言行作為使明清歷史鮮活起來。

明朝重要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明惠帝皇后 明建文 明惠帝皇后,建文帝之皇后,燕王入南京時,宮內起火,不知所終。 ">

明惠帝皇后

 明建文 明惠帝皇后,建文帝之皇后,燕王入南京時,宮內起火,不知所終。

明成祖仁孝皇后

 明永樂 仁孝皇后,明開國大將徐達之長女,明仁宗生母,是明初一位賢德的皇后。
明宣宗孝恭章皇后 明宣德 孝恭章皇后,暗取宮人之子為己子,即英宗。 ">

明宣宗孝恭章皇后

 明宣德 孝恭章皇后,暗取宮人之子為己子,即英宗。

明宣宗遜位之皇后

 明宣德 明宣宗遜位之皇后,因無子,退居,宣德三年廢,奉黃老。
明景帝皇后 明景泰 明景帝皇后,欲立己子為太子,未成,英宗復辟,削其皇后及諡號,毀其所葬之陵。 ">

明景帝皇后

 明景泰 明景帝皇后,欲立己子為太子,未成,英宗復辟,削其皇后及諡號,毀其所葬之陵。
孝莊睿皇后 明天順 孝莊睿皇后,因英宗被俘損股傷目,謙遜有禮。 ">

明英宗孝莊睿皇后

 明天順 孝莊睿皇后,因英宗被俘損股傷目,謙遜有禮。
明憲宗廢后 明成化 明憲宗廢后,因責杖憲宗專寵萬氏而被廢,撫養孝宗成長。 ">

明憲宗廢后

 明成化 明憲宗廢后,因責杖憲宗專寵萬氏而被廢,撫養孝宗成長。
明武宗孝靜毅皇后 明正德 孝靜毅皇后,正德元年冊立為皇后。 ">

明武宗孝靜毅皇后

 明正德 孝靜毅皇后,正德元年冊立為皇后。
明世宗孝潔肅皇后 明嘉靖 孝潔肅皇后,因忤怒皇帝驚悸,墮胎致死。 ">

明世宗孝潔肅皇后

 明嘉靖 孝潔肅皇后,因忤怒皇帝驚悸,墮胎致死。
明穆宗孝安皇后 明隆慶 孝安皇后,無子多病,乃居別宮。 ">

明穆宗孝安皇后

 明隆慶 孝安皇后,無子多病,乃居別宮。
明神宗孝端顯皇后 明萬曆 孝端顯皇后,萬曆皇帝之皇后,無子,慈孝謙讓。 ">

明神宗孝端顯皇后

 明萬曆 孝端顯皇后,萬曆皇帝之皇后,無子,慈孝謙讓。
明熹宗懿安皇后 明天啟 懿安皇后,性嚴正,因得罪太監魏忠賢而不育,為支持崇禎皇帝繼位的主要力量。李自成攻陷北京時自縊死。 ">

明熹宗懿安皇后

 明天啟 懿安皇后,性嚴正,因得罪太監魏忠賢而不育,為支持崇禎皇帝繼位的主要力量。李自成攻陷北京時自縊死。
著名農民起義領袖。建立“大周”政權,對元朝時降時叛,其後被朱元璋擊敗,自縊而死。 ">

張士誠

 元末著名農民起義領袖。建立“大周”政權,對元朝時降時叛,其後被朱元璋擊敗,自縊而死。

商輅

 明朝大臣,鄉試、會試、殿試均一舉奪魅。一位濟世的宰輔良臣,一個滿腹經綸的才子。

李成梁

 明萬曆重臣。鎮守遼東,屢建戰功,後以撫為主,倡導對北方各部的官方及民間貿易往來,使遼東安定。

李之藻

 明末介紹西方科學、開啟民智的先行者。極力傳播西方天文、曆法、地理知識,編譯西方科學書籍等等,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廷相

 明代政治家、哲學家、文學家,為人剛直,不阿權貴,多次遭受宦官權貴的迫害。王廷相大膽地批判日趨僵化的程朱理學,以推明孔子之道;提出“知行兼舉”,倡導“有用之學”,反對王守仁的“致良知”學說。其詩文尚摹擬,提倡復古,與李夢陽、何景明等並稱“前七子”。

李賢

 李賢通達有為,敢言時事。終天順之世,李賢為內閣主要輔臣,成為繼“三楊”之後最為人們看重的宰輔重臣,在明朝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邵元節

 明朝著名道士,深受嘉靖皇帝寵幸。由於他引導皇帝日夜沉湎於道場,官員競相寫青詞以邀寵,使得整個朝廷籠罩在一片青煙之中,官場風氣日趨敗壞,隆慶帝即位後便將其爵位、諡號全部剝奪。

陳獻章

 明代哲學家、教育家,明代心學的奠基者,廣東唯一一位從祀孔廟的大儒。

戚繼光

 戚繼光是明代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明嘉靖時期,他所領導的戚家軍威振中國海疆,倭寇望風而逃,倭患被蕩平。

陳友諒

 元末著名農民起義領袖,大漢政權的建立者。鄱陽湖大戰被朱元璋軍隊射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