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史料
龍華山上鬱鬱蔥蔥,栗樹、茶樹、菩提樹,蒼松翠柏,競相聳立,高竣挺拔。龍華寺就在這濃蔭而險峻的叢林之中。寺北深峽下懸,峽外危峰高峙,外映重巒。
龍華寺原址名臥佛庵。始建於907-923年,據清郡人河南光山縣蔡龍松所撰《重修龍華山活佛寺碑記》載:“一日夜間,因有神僧到此拜佛,半夜即去,由此,大理僧人智聰即結庵於此,勤修戒律,開山創寺。”
13世紀時,蒙古兵滅大理國,相國高泰祥殉國,其女菩提痛國破家亡,兄弟離散。於臥佛庵出家,將出生時印度僧人所贈的菩提樹籽植於寺後,以卜兄弟聚散存亡,九籽生長良好,後兄弟九人果無恙,終得團聚。兄高長壽得授姚安路軍民總管府總管,改建臥佛庵,更名活佛寺,並造菩提像供奉。
明初,有商崖禪師在此開設佛堂念佛,各地名僧盤龍、古庭、宗風、振續等七百餘人云集於此。其後又有智聰、明轉亦先後至,龍華寺便成了滇西地區的佛教聖地之一。明末,有寂空和尚從四川來姚安講學,專精戒律,各寺僧侶相助,拔給田畝地租,布施金銀,擴大寺宇。
1638年,旅行家徐霞客曾旅遊到此,對當地的地理環境和風物景觀曾簡筆描述。龍華寺當時的住持和尚寂空為他敬奉午餐,並留他在後軒歇息。
龍華寺經康熙五十七年(1717年)火毀,土司高映厚及住持和尚寂空重修。光緒二十年(1894年)又毀,邑人馬駟良及住持覺安和尚再建。重建時基址未動,按原樣復修。但兩次火毀都未涉及大悲殿(圓通樓)及後軒,故圓通樓及後軒仍為明代建築龍華寺是上海地區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古剎,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按佛經上彌勒菩薩在龍華樹下成佛的記載而定名為龍華寺。
寺廟布局
文昌宮
光祿鎮西部有光祿山,海拔2526米,廣約一萬畝。光祿山東麓之山名鳳岫山,俗稱小團山。清乾隆間,鄉人魯印姬等在鳳岫山麓建文昌宮,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趙子
驤、馬駟良重建。東面大照壁上,嵌“忠孝廉節”四大字,字徑三尺,極雄健,系名人手筆。宮為三重堂,第一堂為魁星閣,樓廳祀魁星塑像;第二堂為大成殿,匾額曰:“魚躍鳶飛”,樓廳祀孔子及子思、顏子、曾子、孟子塑像,有一聯云:“德配天地;道貫古今”。第三堂為正殿,匾額曰:“經緯天地”。隔扇門鐫山水人物,雕工精細,已拆遷德豐寺。殿內祀文昌帝君塑像,階沿有大理石碉圍欄。北廂外為小花園,建於懸崖之上,趙鶴清於園西疊一假山,蟠曲如龍,引山泉由假山上部龍口中流出,儼如瀑布。園內植牡丹一株,每年花放,地方紳耆、文人,相邀宴飲於此,謂之“賀牡丹”。園內有“飛來石”,高丈余,相傳飛來,原系側臥,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趙鶴清集鄉人將其豎立園內,馬駟良書“飛來石”三字其上,並鐫趙子驤題詩云:“此石聞飛來,從前在何處?到此幾多年?胡不他山去?”並鐫有邱崢嶸、趙鶴清等題字。民國時,於鳳岫山植梨樹數百株,設專人守護。春來梨花怒放,一片雪白,登山遠望,壩區村落,歷歷在目,《光祿八景》之《鳳岫雪梨》即指此地。民國十四年至十五年(公元1925年—1926年),曾遷又北鄉高等國小(原棲諷學堂)於文昌宮,鏇因匪患迭起停辦。後為第九區及光祿鎮公所駐地。民國二十四年左右,在宮南占地約兩畝(今西關三社稻場),建牌樓,築圍牆,設亭台,水池,噴泉,廣植花木,供民眾遊覽,稱“第九區民眾教育館”,解放後廢。解放初期,文昌宮改為國家糧倉,第一、二兩堂房屋於土地改革時分給農民,今僅存正殿兩廂,為光祿鎮光祿辦事處駐地。
土主祠
由文昌宮西行約一里,至土主祠。祠前有壩塘,水明如鏡,水色山光,相映成趣。祠為一寬敞的四合院,相傳建於清代初年。大門懸趙子驤所書“土主祠”直匾,大門兩側屋內各塑鞍韉、韁轡齊全的大馬一匹(黑白各一),高五尺,長九尺,十分雄健,並塑有披甲執刀的武士牽引,俗稱“馬爺爺”。大門樓廳三間為戲台,解放前,每年龍華會期間,均邀請三姚滇戲名角,在此演唱滇戲四五日,熱鬧異常。正殿供奉一尊“五顯明王”木偶像,三眼,著女裝,謙和慈祥。此木偶在解放前,被人們認為“威靈顯赫”,香火之盛為當地各廟宇之冠。木偶背後,為泥塑的三頭六臂神祗,匾額曰:“功德在民”。殿前有乾隆時鄉人魯印姬所題匾額:“清濁立辯處”。
相傳康熙時,某年六月,山洪爆發,河水陡漲,由北河漂來圓木一根,徑約二尺,長丈余,平直細膩,異香撲鼻,被馬邑屯一帶居民打撈上岸。經商議,運師和寺保管。運至半山,突沉重難以移動,爰就地搭棚守護,延能工巧匠,雕成偶像三具。根筒男像,為二郎神;二筒女像,為二姐,尊稱“五顯明王”;三筒女像為三姐,尊稱“五通明王”,俱莊嚴慈祥,形象逼真。二郎神由馬邑屯、小屯、後營等村輪流供奉,五顯明王供於白塔街土主祠,五通明王供於班劉村“會員庵”。並以每年二月八日,在師和寺舉行盛會,三像聚會於師和寺,各村以彩輿迎送三像於師和寺前小山,做法事,奏表文,祈求保境安民,五穀豐登。是日,兩姚人傾城往觀。後因擁擠太甚,經各村回首商議,分為兩會,分別在師和寺及白塔街舉辦,後又以次日值白塔市期,白塔會改於九日為正會,彈經,演劇,迎賽,紛華更過之,直沿襲至解放前。
相傳康熙初年,光祿山森林茂密,巨如桶,高數丈,常有猛虎出入傷人。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土同知高厚德禱於神。略云:虎患殃民,數載於茲。爾為一方之主,焉能坐視?爾果有靈,限爾三日消滅虎患,吾將重整廟宇,千秋祭祀;三日虎患不除,吾將毀爾之身,永輟祭祀。是夜,人見武士數人,披甲持槍,躍馬自祠中出。此日,人報猛虎數頭斃山中,虎患遂平。高厚德於土主祠立碑記其事,志稱“伏虎碑”,並於殿前懸一聯云:“神威昭伏虎;聖德佑群生”,至今距活佛寺不遠之光祿山頂,尚有“老虎墳”之地名。
解放後,佛會停辦。土主祠亦於文革中被拆毀。1985年3月,姚安縣人民政府決定,自1985年起,恢復全縣人民進行民族文化交流,發展民族經濟的傳統集會----龍華會。
送子娘娘殿、龍王殿
由土主祠北側拾級而上,有瓦房四間,南三間為“送子娘娘殿”,供奉的主要神祗為送子娘娘,乃三尊嚴妝金身,等身大小的中青年婦女坐像,中間一尊手捧一襁褓繃縛的嬰兒。舊時,村民無子嗣者,俱到此求子,生子滿月後,又必到此祭祀酬謝,香火甚旺。所懸匾聯甚多,其中一聯云:“我是一片婆心,送個兒孫與你;爾行幾樁好事,積點陰與他。”北一間為“龍王殿”,祀龍王塑像。每年春,村民俱到此祭祀,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斗母閣
由送子娘娘殿南側攀登而上,為斗母閣。閣前有黃連木古樹一株。高十餘米,胸圍三米餘,樹齡約250餘年。閣為三合院,大門懸一巨匾,文曰:“呼吸通天”,字徑三尺許。入大門,院內奇花異卉,極幽雅之至。正殿三間,樓廳有無始天尊、靈寶道君、太上老君塑像;樓下有斗父、斗母塑像。北廂三間,有開天闢地的盤古氏,鑽木取火的燧人氏,教民結網的伏羲氏,製作耒耜的神農氏等傳說中的古人物塑像,並塑有金龍抱柱,金碧璀璨,栩栩如生。送子娘娘殿、龍王殿、斗母閣俱在七十年代被十四地質隊拆毀,在原址另建辦公大樓。
活佛寺
由斗母閣北側拾級而上,即至活佛寺。迎面照壁下,矗立趙鶴清先生所書“明徐霞客記游處”碑記。寺始建與唐天佑年間(公元904—907年),迄今已一千餘年,境地清幽,建築莊嚴宏偉,為楚雄州最古名剎。寺屢毀於火,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公元1720年)毀,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公元1722年),土官高厚德及住持寂廣重修;光緒二十五年己亥(公元1899年)復毀,次年,鄉人馬駟良及住持覺安重建,至民國十年辛酉(公元1921年)全寺始告成。寺名來歷有三:
其一,“相傳創始時,有行腳僧自雞足山至,主僧留之執爨,居數歲,忽於除夕求歸,且乞一擔荷衣裝者。主僧漫曰:‘歲忙,僧眾皆無暇。惟四天王無事,令從汝去。’僧曰:‘唯唯。’及元旦晨起,天王像竟失其一,此僧亦杳。數日,有人傳說,距寺十里外之普關山上,有天王像。走視之,即寺中像也。因復就地立廟焉”(由雲龍《重修龍華山活佛寺碑記》)。
其二,“菩提女,段氏相國高泰祥女,元兵入大理,泰祥殉國。女痛國破家亡,兄弟離散,乃出家於活佛寺,親手植菩提,以占兄弟之聚散,九植皆茁。後弟長壽等九人皆無恙,終得團聚。”“坐化後,長壽改建,更名活佛寺”。(民國《姚安縣誌》 )
其三,“唐天佑二年,有神僧驅西蒲光村土主泥身擔負衣缽至龍華山,寺名活佛,蓋取諸此。”(甘雨《姚州志》 )
傳說創始時,原選址與鳳岫山頂,石腳、屋架俱已準備就緒,及至豎柱上樑之日黎明,喜梁突然不知去向,經多方尋找,始尋獲於龍華山叢林中,橫跨於兩株大樹上,非人力所能及。僧眾揣測,此系神仙示意應建寺於龍華山,遂改建於現址。寺至明初,宗風大盛,僧眾常有七百餘人。
寺院為古代宮殿式建築,占地面積4372平方米,建築面積2797平方米。分前後四院、兩廂,共一百一十餘間。山門在寺東北角,屋架三間,極雄偉(已拆遷德豐寺),上有豎匾,文曰:“天竺宛如”,為鄉人魯印姬所書。入山門,為一寬敞院落,古柏參天,涼風徐徐,鐵馬丁咚,不絕於耳,使人俗念頓消,大有進入清涼境界之感。中門懸趙鶴清草書:“古雲龍山”匾額,並鐫由人龍題聯云:“佛生極樂世,山辟大唐年”,兩側為哼哈二將塑像。入中門,有石階、花台,兩側為鐘鼓樓,鼓樓匾云:“法雷大震”,聯云:“天鼓鳴時眾仙拱;法雷震處鬼神驚。”鐘樓匾聯已忘記。上石階,為過道,懸一巨匾:“龍華一會”,原為萬曆進士陶梃所書,清季隨寺毀於火,後為美國博士郭鳳石補書。進入過道,一徑通幽,別有洞天,有清泉由石碉龍口中流入水池,波光粼粼,魚翔淺底。水池上方佛龕內,有菩提女立像,像為銅鑄,外敷赤金,高五尺,莊嚴慈祥,藝術極佳,可與敦煌莫高窟之塑像相媲美。佛龕上方,有趙鶴清隸書“活佛”二字橫額,兩旁有馬駟良題聯云:“滅國痛流離,視元段興亡,帝業封侯同泡影;出家全孝義,參法王得度,名山佛子鑄金身”。此像鑄於元代,立於水池上方,護以石龕,故寺雖多次被毀,而此像無恙,已歷七百多年,惜於文革中被毀,現有者為近年補塑,較原像遜色。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南京人任炎來姚,曾撰《菩提樹傳奇》曲本,演述菩提女故事,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由雲龍、趙鶴清、張廷用三人,復改編為滇劇,以便演唱,曾載於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五月雲南《滇聲報》 。
由水池兩側拾級而上,為正殿及兩廂。正殿高約十五米,系斗拱結構,門梁棟檐,金碧璀璨,階沿有大理石碉圍欄。殿內有三世佛等塑像七尊,並供一玉佛,高尺許,圓潤光華,潔白無疵,系寺僧由緬舁回者(玉佛現存縣博物館)。正殿檐前,懸葉偉棠書“萬法惟一理”五字,每字一塊,殿額“東亞大雄”,為克勤郡王所書;左匾“清淨圓通”,右匾“鷲嶺波羅”,俱馬駟良所書,字跡金光閃閃,筆力雄健。殿門有馬駟良題聯云:“僧自何來,行腳息肩,歸去竟呼天王送;梁飛哪裡,越山運木,人工不及地靈移。”並有高映題聯云:“天半舞寒雲,佛住山林傳此日;地高留古雪,僧開棟宇自唐年。”梅岑居士李恪題聯云:“法身本自清涼,觀摟頭山色,枕上溪聲,不信紅塵飛得到;妙理何須言說,對籬外黃花,鐮前碧草,分明祖義默相關。”正殿隔扇門,鐫馬駟良書《大悲咒》 ,紅底金字,書法精妙。
南廂為“聖僧殿”,有唐代高僧玄奘塑像,匾云:“最要安心”。北廂為“觀音殿”,有觀音及善財童子塑像,匾云:“可能知味”,對聯云:“無我無人觀自在;非空非色見如來。”院內植金桂、茄蘭、玉蘭等名花,遊覽至此,令人心曠神怡。南側耳房為“地藏殿”,有“十王朝地藏”塑像;北側耳房為“方丈室”。有聯云:“品是西方無量佛;壽同南極老人仙。”過道樓房五格,樓廳以三間為客堂,有馬駟良所書“貯雲樓”等匾額,懸“達摩一葦度江圖”、楹聯:“松風水月,仙露明珠”等名人書畫。一間為“藏經樓”,珍藏佛教典籍。
出北廂,為“大悲閣”,樓房三楹,樓廳祀觀音銅像,高四尺;樓下為“大客廳”,有高映所書“攬不盈掌”匾額,廳內設屏風、茶桌、靠椅、盆花、古玩等數十件,為接待賓客之所。
“大悲閣”北,有房屋一院,稱“小花園”,匾雲“春水秋山”,有一聯云:“不作風波於世上,別有天地非人間”。院內有水池、假山,植翠竹、芭蕉及奇花異卉,長年繁花似錦,綠樹成蔭,極幽雅之至。每當盛夏,至此消夏之學者名流,絡繹不絕。
步出正殿後,為“大花園”,古柏參天,老樹如龍,放目四望,遠山明滅,阡陌交錯,溪水瀠洄,姚安平壩,盡收眼底,不啻一幅山水畫卷。
明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十二月,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游至此。 《光祿八景》之《佛寺尋春》即指此地。
此寺歷盡滄桑,除匾聯、書畫已全部毀壞,佛像部分毀壞外,屋宇至今保存完好。1981年9月,州人民政府公布為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11月,省人民政府又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此外,應提及者:
(1)活佛寺內藏有海內孤本《徑山藏》 (即大藏經),計6900餘卷,1900餘冊。《徑山藏》始刻於明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至清康熙時才基本刻成,迄今已三百餘年。刻印地點初在山西五台山妙德庵,後移至浙江嘉興徑山寺繼續刊刻。時,姚安進士陶梃、陶珙寓居浙江,在刻印過程中,陶氏兄弟不僅在經濟上給予援助,還進行了校勘工作。因此,陶氏兄弟在刻印後,即送了一部回姚安,藏於大姚曇華山及妙峰山,每冊大都蓋有“曇華禪林”及“悟禎”印章,後移至活佛寺。1957年,又由活佛寺移至德豐寺保存。1979年8月,由省圖書館借調昆明。《徑山藏》的內容,除佛教典籍外,也收進了一些雲南地方性著作,對研究雲南地方歷史及民族文化,均有參考價值。活佛寺能較完整地保存下這一孤本,對文化事業是一貢獻。
(2)民國三十三(公元1944年),炮七團駐姚安,美國教導官兵即選擇了美景秀麗的活佛寺為駐營地,並由老鴉橋修築公路直達活佛寺下。近年來,由台回鄉探親的僑胞,百忙中也必到活佛寺作故地重遊。可見活佛寺之風光,早已膾炙人口,為國際友人所賞識,亦為身居異域的僑胞所深刻眷戀,倘能全面規劃,葺舊增新,發展旅遊事業,將大有可為。
三豐祠
三豐祠在活佛寺南山坳中,舊名五福祠,光緒初,馬駟良倡建。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楊國文等續修,改祠三豐。祠為四合院。正殿三間,祀張三豐塑像,民國末期,又將三聖宮內的藥王及觀音塑像遷祀於此。正殿匾額“三豐山”三字,對聯:“鳳岫出甘泉泉上為樓於此間得少佳趣;龍華尋古寺寺旁有廟,看前面遙對妙峰。”正殿檐下有小池,泉水湧出,味甘冽,馬駟良題名曰:“漱芳泉”。祠外小溪環繞,垂柳成蔭,別有風趣。解放初期,曾在此興辦酒廠。1971年,十四地質隊遷駐光祿後,復於祠外辟廣場為文體活動場所,於南側山坡建樓房數楹,規模較舊時更為壯觀。但祠內陳設,已毀壞殆盡,亟待修復。
玉皇閣
玉皇閣在活佛寺後南側,建築年代及規模已不可考,約廢於清末。其遺址用作活佛寺僧人墳地,俗稱“和尚墳”。1958年後,僧人墳墓亦被拆毀,今僅存其名。
至德寺
由活佛寺南行約二里,有佛陀山,建有至德寺。明朝滅亡後,明永曆帝太僕寺正卿高泰翟,為了忠於明朝,不願仕清,回到姚安,開建至德寺及曇華寺為僧以終(曇華寺現屬大姚縣),法名悟真。寺為三重堂,山門懸姚安知府蔡維寅所書“佛陀山”及悟真所書“至德寺”匾額,有一聯云:“山深雪集留僧宇;寺僻雲飛護佛門。”山門兩側立哼哈二將塑像,猙獰雄偉,身段比例極有法度,推各寺之冠。正殿祠銅鑄釋迦一尊,高五尺,趺坐蓮台,通敷赤金,妙相莊嚴。過道樓廳有關帝坐像一尊,高四尺,冠帶楚楚,威儀可畏。寺內有銅鐘、銅鼎、銅鹿等古器,鑄工極佳,現存於縣博物館。北廂有“入三摩地”匾額一方,為明代書畫家董其昌手筆。寺內有泉名“至德泉”,鑿自明末,水清冽,冬暖夏涼,清初,黃中理題名。寺內有樓曰:“涌翠樓”,蔡維寅題額。登樓南望,康郎泉水縈帶,田疇縱橫,別有天地。
高泰翟之子名映,字雪君,博學多才,著書八十餘種,為清初雲南文化界很有影響的學者。高雪君銅睡像亦供於寺中,長五尺,著明裝,作“安”字形,枕一葫蘆,葫蘆上有陳華山再來人題詞云:“有酒不醉,醉其太和;有飯不飽,飽其阿。眉上不掛一絲絲愁惱,心中無半點點煩囂,只是一味黑甜,睡到天荒地老。”此像鑄於康熙年間,藝術精美,於1957年移至德豐寺內保存。
至德寺自清初建成以來,建築莊嚴,林壑秀美,與活佛寺齊名,《光祿八景》之“佛陀探幽”即指此地。惜年久失修,1965年7月,縣人委批准拆遷建蓋縣醫院,遺址尚存。
九、觀音閣
由佛陀山東行約一里,為塔腳村,村後為高陀山。大理國段正興大寶六年(即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于山頂建塔,志稱“高陀山塔”,俗稱“白塔”,高十五級,相傳於康熙時拆毀。乾隆時,光祿鄉人在高陀山塔原址建觀音閣,發現塔磚,有“大寶六年甲戌”等字及梵文。觀音閣為三合院,正殿祀觀音塑像,匾額曰:“慈航普渡”,懸一聯云:“好從蓮座皈依,看淨濯清連,那許纖塵侵法界;惟願楊枝遍灑,俾群餐甘露,悟來活佛在心頭”。1954年3月,省文化事業管理局曾發出通知,將高陀山塔遺址列為古代遺址,要求加以保護。觀音閣於1958年後拆毀。《光祿八景》之《高陀夕照》即指此地。
同名景點
江蘇徐州龍華寺
基本概況徐州除了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更有可歌可泣的文化遺痕。最富開展價值的典故當屬法顯大師的傳奇
故事,法顯大師是中國西赴印度取經第一人,歷經千辛萬苦生死交迫,帶回珍貴的佛陀經論,長期駐錫於徐州,並修築龍華寺,宏揚法務利益群生。北魏時期興化寺恭塑了中國最早最大的阿彌陀佛聖像。因此,徐州稱得上是中國佛教的第一城。佛法的菩提種子,由這兒發芽、茁壯、開枝散葉,蔓延出一片繁華似錦的大乘佛法聖域。追尋歷史遺留的吉光片羽,逐步拼湊出一幅法雨普施的佛教盛況,這是徐州曾經光芒萬丈的歷史扉頁,也是值得謳歌千古的文化遺產。
歷史地位
東漢時期彭城就是與洛陽並存的一個佛教傳播中心。這個佛教傳播中心的歷史地位究竟維持了多久,現在還沒有可靠的史料證實。但又歷兩個世紀之後的公元412年,彭城卻因為中國佛教史上被尊為十大高僧之一的法顯的到來,使彭城在佛教傳播中心的地位得以重新彰顯。
據史料記載:東晉隆安三年(公元399年)62歲的法顯鑒於經典缺乏流派紛爭,偕同慧景、道整等十人,從長安出發,沿絲綢之路,經過五年的艱苦跋涉,於公元404年和道整兩人到達印度,其餘八人或中途送經返回,或死於路途。法顯到達印度後遍訪佛陀聖跡,潛心學習梵文,抄錄經典,於公元409年離開印度,坐船來到斯里蘭卡,在斯里蘭卡又住了兩年,搜求到幾部經典,最後於公元411年9月,乘商船從斯里蘭卡循海東歸,經過一年多的漂流,因遇風浪漂流到一個叫耶婆提國的地方休整了五個多月後,離開該國。1761年據法國研究法顯《佛國記》的歷史學家歧尼的考證,法顯一行登入的耶婆提國就是現在的墨西哥國的亞加布哥港,因此法顯又被西方歷史學家譽為發現美洲大陸第一人。
就是這么一個壯舉完全可以震驚全球的僧人,在受盡千辛萬苦遊歷了三十多個國家之後,於公元412年9月17日漂流到青州長廣郡牢山(今青島嶗山)登入。據史料記載:法顯在嶗山登入之時,正值劉裕之弟彭城內史劉道憐在主持青兗徐的日常政務。劉道憐聞有沙門持經泛海而至,遣人迎至彭城。法顯問此是何國,答曰:“此青州長廣郡界,統屬劉家(指劉裕)。”法顯到彭城時恰逢劉裕督軍攻伐後秦,後秦將亡,長安道阻,法顯無法西去長安。因此法顯只得在軍事重鎮彭城居住,一年後才輾轉到達金陵道場寺。
法顯在彭城羈旅“一冬一夏”,不光見於正史,也有別史為證。據《晉文雜錄》所記“昔晉沙門法顯勵節西天,歷游聖跡,往投一寺,大小逢迎。顯時遇疾,主人上座,親事經理。勅沙彌為客僧覓本鄉齋食。倏忽往還,腳有瘡血。云:往東土彭城吳蒼鷹家求食,為犬所齧。顯怪,其鏇轉之間,而游數萬里外。方悟僧人非常人也。後顯隨船還國,故往彭城。追訪得吳蒼鷹,具狀問之,答有此事,便指其血塗門之處。顯曰:此羅漢聖人血也。當時為吾覓食,為何遂犬齧之?鷹聞慚悚,即舍宅為寺”。後法顯在彭城居住期間,在彭城按龍華圖修建了龍華寺。
北魏時期地理學家酈道元在他的《水經注·泗水篇》中云:“又東南過彭城縣東北,泗水西有龍華寺,是沙門釋法顯遠出西域,浮海東還,持《龍華圖》,首創此制,法流中夏,自法顯始也。其所持天竺二石,仍在南陸東基堪中,其石尚光潔可愛。”龍華圖即印度佛教寺院的形製圖。酈道元出生年代比法顯在彭城傳教說法的年代晚52年,從其語中“其石尚光潔可愛”推論,法顯所建之龍華寺,不僅是按印度圖紙所建,而且用了從印度佛祖寺院帶來的兩塊石料,如非酈道元親眼所見,斷不會道出“其石尚光潔可愛”的。正因為這個緣故,彭城龍華寺“實為中國第一寺”的說法屢見於典籍,到清代鹹豐年間為翰林編修俞樾“一錘定音”,然而這裡的第一寺是指其建築風格而言,因為法顯是中國第一位到過印度而且親眼見過印度寺院形制,返回中國的僧人,龍華寺是其東歸中土後親自指揮並按印度寺院建築風格在中國建造的第一座寺院。近代佛學大師丁福保也力主此說,所以在其主編的《佛教大辭典》龍華寺條稱:“徐州龍華寺實乃中國第一寺也”。是說這才是中國的第一佛寺的意思。
人物故事
晉.高僧法顯因中土佛教戒律殘缺,為華夏捨身天竺(印度)求法第一人。法顯取經浮海東還,曾在彭城羈留一年因有故事流傳,當時長安姚秦政權危在旦夕,其佛教中心也隨著一代禪師鳩摩羅什去世,業已衰敗,致使法顯在彭城排徊歧路。當時重鎮彭城先後受到北徐州刺史劉道伶(劉裕二弟、《世說新語》作者劉義慶生父)即後任監淮(河)北諸州軍事的北徐州刺史劉懷慎款待,並資助其創建漢地第一座融合印度風格早期佛塔,法顯將自印度繪製龍華圖佛像與塔內供養。因稱龍華寺。並安居其內,整理初譯貝葉經,並與盧山慧遠書信來往,慧遠乃江南佛教領袖,得知其事“聞風而悅”譴人書信祥問法顯“遊歷所經”。法顯在徐期間還作《天竺遊記》(即《佛國記》原始略本)。
相關詩歌
《龍華篇》
龍華射珠山,重現東南郡。
石佛何處尋?雲龍興化間。
雄偉三聖殿,靈動大士岩。
楚王組僧團,武帝歸故園。
九里藏白雲,三村拜觀音。
南山曰台頭,東郊有竹林。
六朝多兵燹,五胡或粗蠻。
南北戰事亂,黃河水泛濫。
今人懷古韻,舊宇換新顏。
群僧緬法顯,眾尼思淨檢。
千年風塵遠,彭城可曾諳?
星宿奎分野,且看水與山。
若嫌人世喧,登此來念禪。
故黃已清澈,海晏漢之源。
《青山塔》
沿著絲路毅然西行
取回龍華的經藏
法流中夏的創製
建造起第一佛寺
眺望黑色的運河
已經沒了秦梁
九鼎沉伏了千年
再不見水中的龍
兜率山龍華下彌勒
卵石多光潔可憐
搖擺著輕舞風鈴
青山塔
上海龍華寺
位於徐匯區的龍華寺是上海市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建築最雄偉的佛教寺院。相傳建於三國時期(公元247年),距今有1000多年歷史。現以古寺、古塔、龍華廟會、龍華晚鐘構成宗教旅遊勝地。
宋代佛教禪宗的伽藍七堂制保持原貌,珍藏有唐、五代、明、清年間的經書、金印、佛像等。龍華寺殿宇巍峨,金碧鉤耀,佛像莊嚴凝重。這裡的佛像有兩處與眾不同,一是因為龍華寺為彌勒道場,有兩尊彌勒塑像。天王殿供的是彌勒的菩薩像,彌勒殿供的是化身像,俗稱“布袋和尚”,二是大雄寶殿。其他寺院大殿主尊兩側或是宣傳佛法的“十八羅漢”,或是保護佛法的“二十諸天”;而龍華寺大殿內羅漢和諸天神濟濟一堂。寺前立有龍華塔,相傳初建於赤烏十年(公元247)。龍華塔為樓閣式七層八面磚木寶塔,高40.4米,塔體橙黃,剎桿高聳,其磚身和基礎部分,系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建造時的原物。寶塔各層均飛檐曲欄,姿態雄偉美觀,為上海地區至今保存最完美的古塔之一。
龍華寺的天王殿東西兩側建有鐘鼓樓,“龍華晚鐘”為明清時期“滬城八景”之一,從1991年起,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龍華寺舉行的迎新年撞龍華晚鐘活動,吸引了許多的中外遊客,這一活動已經被國家旅遊局定為國家級旅遊項目之一。現今龍華寺的殿宇大部分屬清同治、光緒年間的建築,並保持了宋代伽藍七堂制的格式。占地達2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為5219平方米。沿中軸線長194米,依次排列著彌勒殿、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方丈室和藏經樓等六個殿堂。天王殿兩側有鐘樓和鼓樓,鐘樓高3層,最上層中懸有清光緒20年鑄造的青龍銅鐘,高約二米,直徑達1.3米,重5噸余,“龍華晚鐘”也是昔日的“滬上八景”之一。藏經樓上收藏著各種版本的大藏經,佛教經籍及各種珍貴文物。其中就包括被稱為龍華寺“鎮寺三寶”的明萬曆年間敕賜大藏經718函;範金千葉寶蓮毗盧遮那佛一尊;御賜金印一枚。一年一度的迎新年龍華撞鐘活動,每年農曆三月三的龍華廟會,至今已三百餘年歷史,已成為上海市一個固定的旅遊節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