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大聖慈寺修建於公元七世紀中葉(唐天寶、至德年間),由唐玄宗(李隆基)賜匾“敕建大聖慈寺”始建。後唐肅宗(李亨)為其親書“大聖慈寺”,故得名。唐代高僧玄奘曾在此受戒。相傳:成都是一塊漂浮在內海上的大陸——“一年成市,二年成都”(市,交易也;都,總匯也)。為防止城市漂移和沉浮,乃至水患作怪,古人就在蜀地通向大海“海眼”的“風水寶地”之上,修建了這座大型的寺廟和湖水庭院建築群——“大慈寺”,作為永保成都繁榮、太平的鎮寶之寺。
據史料記載:原寺經唐代擴建後,規模宏大壯觀。當時寺內有96個庭院,樓
唐武德元年(618年),三藏法師玄奘從長安到成都,隨寶暹、道基、志振等法師學習佛教經論。武德五年(622年)春,玄奘在成都大慈寺律院受戒並坐夏學律。玄奘在成都四五年間,究通諸部,常在大慈、空慧等寺講經,為蜀人所景仰。玄奘不以此為滿足,乃泛舟三峽,取道荊州至長安,實現他赴西天取經之壯舉。
大慈寺在唐宋極盛時,占有成都東城之小半,是當時成都的遊覽名區,每逢 廟會更加熱鬧。大慈寺附近商業繁榮,寺前形成季節性市場,如燈市、花市、蠶市、藥市、麻市、七寶市等。同時,解玉溪兩岸還形成夜市。從《方興勝覽》“登大慈寺前雲錦樓觀錦江夜市”和田況詩《登大慈寺閣觀夜市》的記述中,說明了宋代大慈寺附近夜市的盛況。夜市習俗,一直沿襲到近現代。
至明末清初大慈寺逐漸趨寂。據後人考證和推測,衰敗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受明末後歷次戰亂和瘟疫的影響,特別是張獻忠“剿四川”時,肆意對成都城建和經濟的破壞(當時成都曾荒蕪到出城不到十里,即可見豺狼虎豹的境地);二是基於佛教禪宗內部的鬥爭。如明末清初,成都北郊“昭覺寺”出了位佛界巨子丈雪通醉及其周圍一批高徒名僧,使得“大慈寺”權威和聲望日下。
明宣德十年(1435年),大慈寺毀於火災,明末復毀。清順治間重修,知府冀應熊為書“大慈寺”匾額。同治六年(1867年)再次重修,中軸線上建築為山門殿、彌勒殿、觀音殿、大雄寶殿、說法堂及藏經樓、接引殿(1958年辟東風路拆除),兩旁建築為客堂、齋堂、禪堂、戒堂等,共占地四十餘畝,山門殿上方,刻有四川按察使黃雲鵠榜書“古大聖慈寺”石匾;各殿堂石柱上,刻有清代名士顧復初等撰書的楹聯。
文物
歷史上,“大慈寺”最有特色和影響的文物是名畫和銅佛。
唐代擴建後,規模宏大壯觀,當時寺內有96個院子,樓、閣、殿、塔、廳、堂、房、廊共8524間,壁上有各種如來佛像1215幅,天王、明王、大神將像262幅,佛經變像114幅。所有畫像“皆一時絕藝”,是一座極其珍貴的藝術寶庫。宋蘇軾譽為“精妙冠世”。宋李之純《大聖慈寺畫記》稱:“舉天下之言唐畫者,莫如大聖慈寺之盛。” 據專家評價:該寺所有畫像“皆一時絕藝”,是一座極其珍貴和罕見的藝術寶庫。據宋代黃休復《益州名畫錄》及范成大《成都古寺名筆記》等史料記載:該寺壁上有各種如來佛像1215幅,天王、明王、大神將像262幅,佛經變像114幅。宋蘇軾曾譽為“精妙冠世”。宋李之純《大聖慈寺畫記》稱:“舉天下之言唐畫者,莫如大聖慈寺之盛”。特別是描述五代時四川著名得得和尚(貫休)的《渡海羅漢圖》(平等閣藏《中國名畫集》 (1934年上海有正書局出版)上冊第七幅所繪)最為有名。原藏家狄平子在原畫左邊有一題記:“此幅原絹上,有僧來復題云:蜀僧貫休臨唐盧稜伽過海羅漢圖,藏在成都大聖慈寺六祖院內羅漢閣。後五百年弟子來復遊方過此,恭觀敬題。云云”。
據說,該寺的銅佛、石佛也曾有大小數百尊。均先後被戰、亂所毀。其中,最有名的 有兩尊:一尊毀於1927年;一尊曾保存至解放後。此佛為全銅所鑄。高兩丈余,造像莊嚴,四周已用玻璃櫃保護起來。關於這尊銅佛,流傳著一則有趣的神話傳說:每當盛暑季節,人們常到此處納涼,據說夜深人靜時,有時會聽見銅佛腳下海水的聲音。塑造銅佛的目的,就是用他來鎮壓腳下的“海眼”口。銅佛的背面刻有“永鎮蜀眼李冰制”七個比拳頭還大的字。字為秦篆體(因此,有人就從這尊佛像的製作和秦篆體上來看,懷疑它並非秦代製作,極有可能為明、清時所鑄)。在玻璃佛龕的前面兩側,當時還掛著顏楷(華陽人,清末民初的著名書法家,四川許多名勝古蹟多有他的題詠)所撰聯:
“立腳鎮潮音,預防滄海橫流日;以手援天下,應現金剛不壞身。”
可惜此佛最終被毀於“大躍進”時代的1958年。(據目擊者市詩詞協會副會長馮水木先生回憶:目睹工人掄大錘所砸,銅佛的基座就有一米高,僅銅皮就有約兩寸厚,頭部無法砸爛,為實心紅銅。)
分院考究
大聖慈寺的奇特之處還在於,它曾經有著眾多的“院”。
院本是周圍有垣之意,專指周垣或有迴廊的建築物,亦指官舍。至於將佛教建築稱為院,則始自唐代在大慈恩寺內為玄奘三藏譯經而建的翻經院。自翻經院創建以後,一般較大的寺院之內都建有別院,如薦福寺立淨土院、菩提院、律院等,到了宋代,官立的大寺亦多稱院。然而一寺之中建有眾多別院莫過於成都大聖慈寺。
據宋代志磐的《佛祖統記》記載:上皇(唐玄宗)駐蹕成都,內侍高力士奏,城南市有僧英乾,於廣衢施粥以救貧餒,願國運再清,克復疆土。欲於府東立寺為國崇福。上皇說御書大聖慈寺額,“賜田一千畝,敕新羅全禪師為立規制,凡九十六院,八千五百區。”
成都大聖慈寺為何擁有如此多的別院呢?這其中的原因不外有以下幾種:
一、雖著唐玄宗敕賜,使大聖慈寺變成了擁有特權的皇家寺院,一座皇家寺院必然擁有它所獨有的氣勢和規模;據宋代文同的《丹淵集》記載:
“蜀自唐二帝西幸,當時隨駕以畫待詔者,皆奇工。故成都諸郡寺宇,所存諸佛菩薩羅漢等像之處,雖天下能號為古蹟多者,盡無如此所有矣。”?
二、據宋代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記載:
一座寺之中建有很多牆壁,自然會將寺分割成很多小的院落,這些小的院落正好滿足了西蜀寺觀繪畫的要求。據宋代李之純的《大聖慈寺畫記》記載:“舉天下言唐畫者,莫如成都之多;就成都較之,莫如大聖慈寺之盛。”?
大聖慈寺以唐畫名聞天下,而這些唐畫均畫在各個別院的牆壁上。
二、唐末農民起義,中原群雄割據,此時的蜀地“商賈如鯽,人物繁盛。”這為蜀地的文化事業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基礎,大聖慈寺九十六院正是蜀地社會繁榮的寫照。
四、據宋人韓琦的《安陽集》記載:“蜀風尚侈,好遨樂。”?
此時蜀地文物典章制度皆承唐制,大唐的人文氣韻雖因著蜀地的社會繁榮和蜀人的好侈樂之風尚得到了新的發展;自中唐以來,京畿地區的畫家陸續的來到蜀地,這些宮廷畫師和名家畫匠的到來無疑是為蜀地的社會文化之繁榮錦上添花,而大聖慈寺九十六院一萬三千餘堵壁畫正是這一歷史的見證。
別院文獻
西北禪院——《歷代名畫記》
藥師院、石經院、大悲院、三學延祥院(三學院、延祥院)、竹溪院、崇福禪院、崇真禪院、極樂院、興善院、中和院、灌頂院、熾盛光明院、觀音院、六祖院、御容院、方丈院、蕭相院、多利心院、經樓院——《益州名畫錄》;
勝相院——《圖畫見聞志》
鮮于院、百部院、千部院、白馬院、承天院、如意輪正覺院(如意輪院)、文殊閣院、西大悲院、大將院、保福院、石像院、慧日院、吉安院、壽寧院、華嚴院、西林院、揭諦院、寶勝院、彌勒院、錦津院、東律院、愣嚴院、起悟院——《成都古寺名筆記》
資福院——《全唐文》卷七八
玉溪院、張唐英《蜀杌》卷三
圓通院、嘉禪院。——《成都文類》。
以上史料中出現的48院明確記載是大聖慈寺的別院。另外在一些史料中出現的別院能否斷定為大聖慈寺的別院還有待進一步考證研究。如宋代鄧椿的《畫繼》中的“大智院、正法院、清涼院、水陸院、柏林院、四天王院、寶相院、青蓮院、金地院”,《圖畫見聞志》中的“廣福院、龍華東禪院、壽寧院等”。
現狀
成都“大聖慈寺”歷經興廢,多次毀於兵火,現存諸殿系清代順治以後陸續重建。殿宇有天 王、觀音、大雄諸殿及說法堂、藏經樓等。其中,藏經樓以峽石為柱,殿宇尤為宏麗、雄偉、壯觀。“文革”前,在原臨東風路的大門(原為後門)的磚砌的寺門上,仍然還有湖北蘄春黃雲鵠所書“古大聖慈寺”(書法一般,沒甚特色)五個比斗還大的字,石刻填金。但寺內只剩下一殿,右邊有少數僧寮,兩三間精舍為住持所住。還有一個小茶肆,供遊人憩息。大慈寺位於成都市中心地區,座北向南,前為糠市街北口,後為蜀都大道大慈寺路,是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文化積澱豐厚的中國名剎,世傳為“震旦第一叢林”。大慈寺的始建年代,據宋代普濟《五燈會元》所載印度僧人寶掌“魏、晉間東遊此土,入蜀禮普賢,留大慈”推算,當為公元3世紀至4世紀之間,據今己有1600多年。
改革開放後,闢為市文物展覽館;內設茶園、棋苑、名小吃店。 殿宇有天王、觀音、大雄諸殿及說法堂、藏經樓等。大雄殿、藏經樓以峽石為柱,雄偉壯觀。寺內殿宇宏麗,院庭幽深,古木參天。
1981年,公布大慈寺為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改建大慈寺為成都市博物館。
2003年底,經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大慈寺恢復開放籌備小組。
2004年4月8日,大慈寺正式對外開放。
2005年6月25日,大恩大和尚榮膺成都大慈寺中興第一代方丈。
歷史考證
〔宋〕志磐:《佛祖統記》卷四十。
〔宋〕文同:《丹淵集》卷二十二,《彭州張氏畫記》。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六,黃苗子點校,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年版,47頁。
〔宋〕李之純:《大聖慈寺畫記》,轉引王衛明著《大聖慈寺畫史叢考——唐五代宋時期西蜀佛教美術發展探源》,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頁。
〔宋〕韓琦:《安陽集》卷五,《故樞密直學士禮部尚書贈左僕射張公神道碑銘》。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秦仲文、黃苗子點校,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年版。
〔宋〕黃休復:《益州名畫錄》,秦嶺雲點校,人民美術出版社,1964年版。
〔南宋〕范成大:《成都古寺名筆記》王衛明注釋,載王衛明著《大聖慈寺畫史叢考——唐五代宋時期西蜀佛教美術發展探源》,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