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草本,直立或匍匐。莖高15-100厘米,分枝或少 分枝,莖、枝四稜形,有時具槽,被脫落的長疏柔毛或細剛毛。
葉狹卵圓形至闊卵圓形或近圓形,長2-5厘米,寬0.8-2.8厘米,在小枝上者較小,先端急尖或鈍,基部急尖、鈍或有時圓形,邊緣具或淺或深鋸齒,紙質或近膜質,兩面被細剛毛或柔毛,或僅沿下面脈上被毛,或變無毛,側脈6-7對,與中肋在上面平坦或微凹下面微隆起;葉柄長2-15毫米,被平展柔毛。
輪傘花序多數,組成間斷或近連續的頂生總狀花序,此花序長2-10(13)厘米,直立或斜向上,具短梗;苞片圓形或菱狀卵圓形,稀為披針形,稍超過或短於花,具短或長的尾狀突尖,通常具色澤;花梗細,長3-4(5)毫米,被短毛。花萼開花時鐘形,長2-2.5毫米,密被白色疏柔毛,脈不明顯,二唇形,上唇3裂,中裂片特大,先端急尖或鈍,側裂片小,下唇全緣,偶有微缺,果時花萼筒狀或壇狀筒形,長3-5毫米,10脈及多數橫脈極明顯,其間形成小凹穴,近無毛或僅沿脈被毛。
花冠白色或淡紅色,小,長約3毫米,外被微柔毛,內面在上唇片下方冠筒內略被微柔毛,冠筒極短,喉部極擴大,冠檐二唇形,上唇寬大,具4齒,2側齒較高,中央2齒不明顯,有時近全緣,下唇全緣,舟狀。雄蕊4,斜外伸,前對較長,後對花絲基部具齒狀附屬器,其上被硬毛,花葯匯合成一室。花柱遠超出雄蕊之上,先端不相等2淺裂。小堅果長圓形,黑色。花、果期7-10月。
產地生境
產中國台灣,浙江,江西,廣東,廣西西部;生於水溝邊及乾 沙地草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廣東沿海島嶼。
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當日氣溫達到20℃以上時,生長旺盛,日平均氣溫在15℃以下時生長緩慢,10℃以下時就難以生長,0℃以下時,地上部分壞死,以宿根越冬。忌乾旱和積水,生長發育期間雨水充足常能達到高產,但若積水浸泡超過2天就會造成爛根。較耐蔭,在日照時間≤8小時的光照環境下生長較好。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但以深厚,肥沃,疏鬆,濕潤,富含腐殖質的砂壤土為好,在乾旱貧瘠土壤上生長的植株矮小,生長緩慢。
繁殖方法
涼粉草的根、莖或種子均可作為繁殖材料,但涼粉草結實率低,種子小而少,採集困難,加上種子發芽率低, 所大田生產一般採用無性繁殖方法。也可通過組織培養由涼粉草莖尖或帶腋芽莖段誘導出完整植株。
扦插
涼粉草莖枝的再生能力極強,扦插繁殖的成活率高,因而此法生產上最為常用。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嫩莖,剪成長10厘米左右,帶有2-4節的插條,插植到以疏鬆、肥沃土壤為基質的苗床上。夏秋季覆蓋透光率50%的遮陽網,防止陽光直射,冬春季用雙拱棚保溫。插後15天左右,輪流噴施0.25%尿素液肥或0.1%磷酸二氫鉀葉面肥促生根,待苗長至18-25厘米時即可帶土移栽。
分株
涼粉草具有較強的根際萌櫱能力,繁殖係數高,同時簡單易行,此法生產上也較常用。早春氣溫10℃後,宿根上開始萌發較多櫱生苗,追施1次稀人糞尿,待苗高3-5厘米後可帶根分株移栽。
壓條
將株外圍的長枝條拉至行間, 在端2-3莖節處用土埋實, 約10天枝條生根, 1天后可帶根移栽。由於壓條的繁殖係數較低, 生上極少採用。
栽培技術
定植方法
3-7月份均可定植。根據地力及施肥水平高低合理密植,土壤肥沃、施肥水平高的密度要小,土壤瘦脊、 施水平低的密度要大。一般按行株距(30-40)厘米×(25-30)厘米,67平方米栽苗4000-6000株。移栽後及時淋透定根水。
田間管理
定植後7-10天進行1次全面檢查,發現死亡缺株的應及時 補上同齡的小苗,保證全苗生產。定植後一般要75-90天才會封行,及時拔除雜草是最重要的管理。露地栽培封行前一般需要中耕除草3-4次;黑地膜覆蓋栽培幾乎不用除草,快要封行時,及時將黑地膜去除,進行1次中耕除草即可。
肥料的施用對涼粉草品質的影響極大。大量施用有機肥和人糞尿,不施化肥,可大大提高涼粉草品質。每667平方米施有機肥10000千克,有機肥與適當氮素施用,施用有機肥以1小時平方米配施140千克的氮肥為宜,分2-3次追施,約於定植後30天施1/3,30天后再施用2/3,若分3次施用,於定植後每隔30天施1/3。涼粉草氮、磷、鉀的施用比例一般為1∶1∶2,單施氮肥容易落葉,抗性差、產量低。施用氮肥過多或土壤有機肥含量低植株會出現缺鉀現象,表現為葉片發紅、葉片小,甚至停止生長,嚴重影響產量和質量,需及時補施鉀肥或有機肥。
涼粉草喜濕怕漬。生長發育期間遇連續乾旱,要及時澆灌,保持土壤濕潤,但應防止長時間積水,雨季要注意疏通排水溝。
病蟲防治
病害
主要有根結線蟲病、鏽病、立枯病和萎凋病。實行水早輪作是預防根結線蟲病最為經濟有效的措施,藥劑防治可用20%地蟲一衝淨1000倍液或3.2%金卷2000倍液灌根,隔10-15天灌1次,連續灌2-3次;鏽病可在發病初期噴160倍波爾多液2-3次進行防治;對於立枯病和萎凋病,一旦發現病株要立即拔除燒毀,並在原植株穴上灑生石灰,每穴50-100克。
蟲害
危害昆蟲有:葉部害蟲有斜紋夜蛾、棉大卷葉螟、短額負蝗、線斑腿蝗、棉蝗、中華露螽、 甘天蛾、 點緣蝽、 稻緣蝽、 酸葉甲、 仙蚜蟲、 小蝶、 稻螟等; 莖害蟲有蛀莖蟲; 地害蟲有小地老虎、 蠐、 東螻蛄、 大蟀等。危較嚴重的主要有斜紋夜蛾、 蚜 和地老虎。斜紋夜蛾和蚜蟲在生長期間為害地上部莖葉, 斜夜蛾可選用高效氯氰菊酯、 毒本、 樂本和百蟲光等藥劑防治; 蚜可用蚜虱淨防治。地老虎為害根和莖, 中時應注意捕殺, 還用敵百蟲及鮮草毒餌進行誘殺。
主要價值
藥用
•全草:甘、淡,涼。清熱利濕,涼血。 用於中暑,消渴,高血壓症,肌肉關節疼痛。
•涼粉草全草含多糖,有消暑、清熱、涼血、解毒功能,用於中暑、糖尿病、黃疸、泄瀉、痢疾、高血壓病、肌肉疼痛、關節疼痛、急性腎炎、風火牙痛、 燒燙傷、 丹毒、 梅毒和漆過敏等症。
食用
植株曬乾後可煎汁與米漿混和煮熟,冷卻後即成黑色膠狀物,質韌而軟,以糖拌之可作暑天的解渴品,廣東、廣西常有出售,廣州一帶稱為涼粉,梅縣一帶稱作仙人拌、仙牛拌。
《本草綱目拾遺》云:“仙人凍,一名涼粉草。出廣中,莖葉秀麗,香猶藿檀,以汁和米粉食之止飢,山人種之連畝,當暑售之。”可見,人工栽培涼粉草古已有之。
常綠花卉
木賊科 | 筆管草 | |
菊科 | 紫菀 | 蘭草 | |
唇形科 | 紫丹參 | 澤蘭 | 血見愁 | 溪黃草 | 涼粉草 | 連線草 | 筋骨草 | 丹參 | 薄荷 | 野芝麻 | |
蕁麻科 | 苧麻 | 樓梯草 | 鏡面草 | |
爵床科 | 竹節黃 | 紅點鯽魚膽 | 黑眼花 | |
傘形花科 | 皺葉歐芹 | 藍花柴胡 | 白芷 |
蓼科 | 中華山蓼 | 羊蹄 | 金線草 | 戟葉酸模 | 頭花蓼石辣蓼 |
紫葳科 | 中甸角蒿 | 紅鳳梨花 | 單葉鳳梨花 |
澤瀉科 | 澤瀉 | |
三白菜科 | 魚腥草 | 三白草 | |
芭蕉科 | 野芭蕉 | |
虎耳草科 | 岩白菜 | |
石蒜科 | 石蒜 | 百子蓮 | 白肋孤挺花 | 玉簾 |
傘形科 | 鴨兒芹 | |
跖草科 | 旭日升鴨 |
鴨跖草科 | 心葉紫露草 | 杜若 | 紫霞草 |
百合科 | 小花蜘蛛抱蛋 | 山菅蘭 | 開口箭 | 火炬花 | 虎眼萬年青 | 狐尾天冬 | 廣西蜘蛛抱蛋 |
牻牛兒苗科 | 香葉天竺葵 |
薔薇科 | 仙鶴草 | 狹葉星點蜘蛛抱蛋 | 松下梅 | 龍芽草 | 蛇莓 |
玄參科 | 狹葉毛地黃 | |
苦苣苔科 | 銀葉喜蔭花 | 牛耳仔 | 半蒴苣苔 | |
葡萄科 | 烏蘞莓 | |
天南星科 | 團扇蔓綠絨 | 石菖蒲 | 千年健 | 廣東萬年青 | 刺芋 | 卜芥 | |
姜科 | 土田七 | 山奈 | 蓬莪術 | 薑黃 | 姜荷花 | 瓷玫瑰 |
馬齒莧科 | 土人參 | |
蒟蒻薯科 | 水田七 | |
秋海棠科 | 秋海棠 | 羅拉秋海棠 | 厚壁秋海棠 | 貴婦秋海棠 | 波葉秋海棠 |
傘形花科 | 傾臥前胡 | 前胡 | |
忍冬科 | 陸英 |
紫草科 | 琉璃草 | |
菊科 | 劉寄奴草 | |
胡椒科 | 假蔞 | 蓽茇 |
罌粟科 | 薊罌粟 | 大果博落回 |
卷柏科 | 江南卷柏 |
敗醬科 | 黃花敗醬 |
毛茛科 | 虎掌草 | 附子 | 扁翅唐松草 |
石竹科 | 荷蓮豆 | 蠅子草 |
蝶形花科 | 狗尾草 |
小二仙草科 | 大葉蟻塔 | |
馬兜鈴科 | 粗根細辛 |
川續斷科 | 川續斷 |
十字花科 | 板藍根 |
黃楊科 | 板凳果 |
鬼臼科 | 八角蓮 | |
禾本科 | 棕葉蘆 | 竹節草 | 雜交狼尾草 | 象草 | 香茅 | 香根草 | 細葉結縷草 | 彎葉畫眉草 | 雙穗雀稗 | 石芒草 | 森特鈍葉草| 柔姿臂形草 |
花忍科 | 芝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