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秦漢時期,縣境大部屬豲道,洛門鎮以東屬冀縣。東漢中平五年(188年),析襄武、豲道地置新興縣,址設今縣城西15公里,新興川(今廣武坡西頡家門一帶),屬南安郡。
三國魏更名武城縣,不久即廢,復名新興縣。置中陶縣,故址在今鴛鴦鎮附近。
東晉十六國時期,為前趙、後趙、前涼、前秦、後秦、西秦、大夏等北方七國先後爭占,歷時百餘年。
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年),中陶併入新興,隸渭州廣寧郡。隋開皇十年(590),新興併入隴西縣,隸隴西郡。
唐代宗寶應二年(763年),縣境淪於吐蕃,歷時78年。鹹通七年(866年)收復,屬隴右道渭州。
五代時期,縣域為羈縻地(授予歸附的吐蕃族居住),歷53年。
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在今縣城北建寧遠寨,屬秦鳳路秦州。熙寧五年(1072年),以古渭寨地(今隴西)建通遠軍,寧遠寨屬通遠軍。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升寧遠寨為寧遠縣,屬鞏昌路鞏州。
金天會九年(1131年)正月,寧遠陷金。泰和七年(1207年)又降為寧遠寨,屬臨洮路通遠軍。金天興三年、南宋端平六年、蒙古汗國太宗六年(1234),宋蒙聯軍滅金,寧遠寨歸屬蒙古汗國。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復置寧遠縣,隸屬鞏昌路鞏州。
明、清沿襲寧遠縣制,屬鞏昌府,縣域包括現有地域和馬塢、新寺兩鎮。清代末年,馬塢劃歸岷縣。
民國二年(1913年),因與湖南省寧遠縣重名,北洋軍閥政府內務部決定更名武山縣,屬渭川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7月廢道,設渭川行政區,不久即撤銷。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設天水行政督察區,轄武山等15縣;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7月,改甘肅第四行政督察區,武山屬之。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4月,縣西邊境駱家溝、駱家鎮、牟家窯、川口下、川口峴、何家坡、淡家溝、蔡家坪、黃家裡、伍家山、瓦窯下、柳樹溝、石板上、銓莊下、單道下、丁家咀上、樺林河17村及插入漳縣的王家坪、爺池下、新咀里3村劃歸漳縣,漳縣插入武山境內的徐家門劃歸武山。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漳縣孫家門劃歸武山。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8月,調整武山、甘谷石廟兒附近的插花飛地。由石廟兒沿洮天公路至張家山堡東西稜線至賈家溝,東屬甘谷縣,西屬武山縣;由石廟兒起,沿洮天公路順李家坪左側山樑至管家溝東下,北折高家山堡直到甄家山一線,東屬甘谷,西屬武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沿用武山縣名,屬甘肅省天水分區督察專員公署。
1951年4月,屬天水區。
1953年,縣東邊界劃出米家莊歸甘谷縣,劃甘谷縣屬管家溝、台子上、吳莊、多家灣、張家溝、彭家坡5村歸武山縣。縣西邊界劃出當中嶺、徐家門、李家河、趙家坪、東家屲、景家屲、宋家溝9村歸漳縣。
1955年2月,屬天水專區。
1969年10月,屬天水地區。
1958年4月、12月漳縣、甘谷兩縣先後併入武山,縣境總面積達5368平方公里。
1961年12月,三縣分置,恢復原武山縣域。
1985年7月,屬天水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武山縣轄13個鎮:城關鎮、鴛鴦鎮、洛門鎮、灘歌鎮、四門鎮、馬力鎮、山丹鎮、樺林鎮、龍台鎮、溫泉鎮、榆盤鎮、高樓鎮、楊河鎮,2個鄉:咀頭鄉、沿安鄉。343個行政村。
2015年10月9日,根據《甘肅省民政廳關於天水市秦州區齊壽鄉等22個鄉撤鄉改鎮的批覆》(甘民復〔2015〕113號),武山縣溫泉鄉、樺林鄉、龍台鄉、榆盤鄉改為溫泉鎮、樺林鎮、龍台鎮、榆盤鎮。2017年1月經甘肅省民政廳研究同意,武山縣楊河鄉、高樓鄉撤鄉改鎮。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2年末,武山縣總人口為475500人,其中男243680人,女231820人,男女比為105.1:100。農業人口391801人,非農業人口83699人。經人口抽樣調查省統計局評估,常住人口43.3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96%。
民族
武山縣有漢族、回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11個民族。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武山縣位於天水市西北部的渭河上游,甘肅省東南部,東經104°34′~105°08′,北緯34°25′~34°57′之間,東連甘谷,南靠岷縣、禮縣,西接漳縣,北鄰隴西、通渭二縣。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均向中部河谷川區傾斜。縣境東西寬57.5公里,南北長59.5公里,總面積2011平方公里(2011年)。
地形
武山縣地處秦嶺山地北坡西段與隴中黃土高原西南邊緣複合地帶,海拔1365~3120米,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均向河谷川區傾斜。城區為渭河河谷平原,南山為中低丘陵。
氣候
武山縣屬秦嶺西北坡與隴中黃土高原西南邊緣複合地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0.3℃,無霜期195天,年均日照2331小時,降水量500毫升左右,四季分明,氣候宜人。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武山縣境內非金屬礦儲藏量大,主要有蛇紋岩(鴛鴦玉)、石灰石、大理石、花崗岩、方解石、白雲石、滑石等,其中蛇紋岩儲藏量達3.2億立方米(2011年),居世界第二位,石灰岩儲量達15億噸(2011年)。土地資源
截至2011年,武山縣總耕地61.95萬畝,其中山地面積53.93萬畝,川水地7.98萬畝;武山縣有林地44.7萬畝,宜牧荒山21萬畝,草地77.69萬畝,人均占有耕地1.84畝。水資源
武山縣境內渭河及其5條支流分布均勻,縣內幹流總長178公里,流域面積33.6平方公里,年徑流量達9.37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達2.12億立方米(2011年)。政治體制
縣委書記:索鴻賓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勤學
縣委副書記:閆斌
縣委副書記:楊理侖
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王濤
縣委常委:張仲牛
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志軍
縣委常委、副縣長:何敬忠
縣委常委、城關鎮黨委書記:林如海
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菊霞
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高朝峰
經濟概況
綜述
2012年,武山縣實現生產總值388811萬元,比2011年增長12.9%。其中,第一產業實現148805萬元,比2011年增長7.7%,對經濟的貢獻率23.9%,拉動經濟成長3.1%;第二產業實現93230萬元,比2011年增長19.9%,對經濟的貢獻率35.0%,拉動經濟成長4.5%;第三產業實現146776萬元,比2011年增長14.1%,對經濟的貢獻率41.1%,拉動經濟成長5.3%。按初步統計常住人口計算,武山縣人均生產總值8984元,比2011年增長12.8%。三次產業結構由2011年的38.77:23.61:37.62調整為38.27:23.98:37.75,與2011年相比,第一產業所占比重下降0.5%,第二、三產業所占比重分別上升0.37個和0.13%。第一產業
2012年,武山縣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48805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1年增長7.7%。實現總產值243057萬元,比2011年增長7.7%。其中農業總產值218121萬元,比2011年增長7.2%;林業總產值1487萬元,比2011年增長9.2%;牧業總產值22175萬元,比2011年增長12.3%;漁業總產值274萬元,比2011年增長18.2%;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1000萬元,比2011年增長11.2%。
2012年,武山縣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999915畝,較2011年增長2.9%。其中:糧食種植面積達599423畝,較2011年下降0.6%;油料種植面積達69978畝,較2011年增長1.3%;蔬菜種植面積達331260畝,較2011年增長6.8%;洋芋種植面積達234044畝,較2011年增長0.04%。
2012年,武山縣012年武山縣完成林業增加值1003萬元,較2011年854萬元增加149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1年增長14.7%。完成造林面積15500畝。封山育林面積達96100畝。2012全年完成林產品產量2295噸,較2011年2185噸增加110噸,比2011年增長5.0%。
2012年,武山縣完成牧業增加值13728萬元,較2011年12820萬元增加908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1年增長10.0%。2012全年肉類總產量達到10045噸,比2011年增長4.6%;牛奶343噸,比2011年增長0.5%;禽蛋1657噸,比2011年增長4.0%。畜產品產量平穩增長,2012年末,大牲畜存欄74776頭,比2011年增長2.7%;年末羊存欄48996隻,比2011年增長9.7%;2012年末豬存欄129060頭,比2011年增長9.0%。全年完成漁業增加值258萬元,較2011年219萬元增加39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1年增長13.9%;漁產品產量315噸,比2011年增長12.5%。
第二產業
2012年,武山縣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50388萬元,比2011年同比增長25.9%,實現工業增加值53470萬元,比2011年增長23.3%,實現工業利潤總額1057萬元,比2011年下降51.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04246萬元,比2011年增長30.3%,實現增加值32077萬元,比2011年增長31.0%,實現利潤總額-3514萬元,比2011年下降271.2%。
2012年,武山縣建築業完成總產值140675萬元,比2011年增長18.1%,實現增加值39760萬元,比2011年增長15.5%。其中資質以上建築企業實現增加值9565萬元,比2011年增長20.1%。
第三產業
2012年,武山縣郵政電信業務總量達到4033萬元,比2011年增長17.8%。344個行政村實現了村村通電話。武山縣電話用戶達到256808戶,比2011年增長7.9%。其中行動電話215462戶,較2011年增長10.5%;固定電話41364戶,比2011年下降3.4%。
2012年,武山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8000萬元,比2011年同比增長18.3%。其中城鎮消費105363萬元,比2011年增長15.9%;鄉村消費42637萬元,比2011年增長24.5%。實現批發業商品銷售額42628萬元,比2011年增長45.4%,其中限上銷售額7495萬元,比2011年增長42.2%;限下銷售額35153萬元,比2011年增長46.1%。實現零售業商品銷售額165157萬元,比2011年增長39.3%,其中限上銷售額8757萬元,比2011年增長42.9%;限下銷售額156400萬元,比2011年增長39.1%。住宿業實現營業額3500萬元,比2011年增長43.7%,其中限上營業額2722萬元,比2011年增長51.6%;限下營業額778萬元,比2011年增長21.8%。餐飲業實現營業額19616萬元,比2011年增長39.9%,其中限上營業額1361萬元,比2011年增長58.8%;限下營業額18255萬元,比2011年增長38.6%。
2012年,武山縣全年共接待各類遊客68.3萬人(次),較2011年增加12.88萬人(次),增長23.2%;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7億元,較2011年增加0.72億元,增長36.4%。
2012年,武山縣金融機構年末各項存款餘額482078萬元,比2011年同比增加84806萬元,增長21.3%,其中個人存款321035萬元,比2011年增長20.2%;單位存款160034萬元,比2011年增長26.7%;財政性存款620萬元,比2011年下降82.9%;委託存款229萬元,比2011年增長57.9%。各項貸款為216254萬元,同比增加22969萬元,比2011年增長11.9%,其中短期貸款87820萬元,比2011年同比增長84.1%;中長期貸款128434萬元,比2011年同比下降11.8%。存貸款比為44.9%。
交通運輸
隴海鐵路從東到西貫穿全境,全長46.25公里,有武山、洛門、鴛鴦、賀店4箇中間站。G30連霍高速及G316國道穿境而過。蘭成渝輸油管道過境全長6公里。實現了村村通電、通農機路。87%的村通了電話,移動信號復蓋率達95%。
2012年,武山縣公路總里程達3837.6公里。其中省級41.8公里,縣級179公里,鄉級83.6公里,村級3387公里,專用公路95公里,國道51.2公里。擁有貨車3740輛,客車2653輛,特種車254輛。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94416萬噸公里,比2011年增長39.3%;客運周轉量14848萬人公里,比2011年增長39.7%。
社會事業
文化
截至2012年,武山縣共有民眾文化事業機構18個,文化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1座,文化站15個,圖書館1所,各類藏書41千冊。文物藏品3037件,其中一級品6件。參觀人次達5.8萬人次,收入達85萬元。武山縣344個行政村已實現農家書屋全復蓋。 武山縣有電視機12.5萬台,電視發射台和轉播台149座,有線電視用戶9000戶,較2011年增加500戶。電視人口復蓋率96.0%,廣播人口復蓋率98.0%。2012全年廣播電視台共播出廣播新聞稿件2385件、電視新聞稿件2335件,天水廣播電視台武山記者站報送市台稿件560件,攝製完成電視專題片18部。完成廣播電視“村村通”7170戶、“戶戶通”7.6萬戶,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完成放映4850場(次)。
科教
截至2012年,武山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281所,其中,教師進修學校1所,職業學校2所,高級中學4所,初級中學20所,九年制學校11所,國小198所,特教學校1所,幼稚園44所(含民辦35所),教學點106個。共有在校學生87974人,其中,普通高中7379人,國中22817人,國小45385人,幼稚園(含學前班4964人)9102人,職業學校3220人,特教學校71人。武山縣共有教職工4927人,其中公辦教師4562人(含特崗),縣請代課教師365人。武山縣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國小畢業生升入縣內國中的升學率為94.11%,國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學校升學率為74.36%,高中階段毛入學率78.35%,高中升學率76.88%,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69.0%。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穩步提高,高考本科上線人數達1294人,比2011年淨增84人。武山縣有科技示範村82個,科技示範戶達3580戶,農村科技機構80個,農村科技諮詢服務站(所)22個,縣直協會20個,農村科技人員2200人。
衛生
2012年,武山縣有醫院18個,床位1034張,專業技術人員643人,醫療器械3077台(件)。2012全年門診668154人次,住院26081人次。基礎免疫報告接種率:卡介苗為98.46%,脊灰疫苗99.53%,百白破三聯製劑為99.45%,麻疹(麻風)疫苗為98.76%,乙腦減毒活疫苗為98.93 %,A肝疫苗為91.02 %,B肝疫苗全程為99.83%,其中B肝疫苗首針及時接種率為98.46%,麻疹疫苗和脊灰疫苗強化免疫接種率均達到了96%以上。新生兒死亡率7.81‰,較2011年下降1.87‰;產婦住院與分娩比例為99.57%,較2011年98.72%提升0.85%。
社會保障
2012年,武山縣全年新增就業5400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400人,職業技能培訓380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19%以內。新增小額擔保貸款25836萬元,征繳養老保險費3689萬元,失業保險費157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2115,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40萬元,工傷保險費48.43萬元,生育保險費41.02萬元。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為95.05%,發放率達到100%,企業勞動契約簽訂率為93.8%。落實“兩免一補”政策,發放義保經費4106萬元,寄宿生生活補助870萬元,落實326所農村中國小(含教學點)的58662名學生營養改善計畫專項資金2990萬元,為4300名(人次)大學生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2200萬元,落實高中學生助學金316萬元,“中央彩票公益金滋蕙計畫”助學(高中)資金5.4萬元,其它各類助學資金56.92萬元。
2012年,武山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達37.14萬人,參合率達97%,為21819例參合病人報銷醫藥費6228萬元。門診統籌87.1萬人,補償2172萬元。發放各類民政資金12617萬元,其中自然災害救濟資金752萬元,低保資金7411萬元,醫療救助資金1259萬元,農村五保資金514萬元,60周歲以上農村籍退役士兵生活補助資金111萬元。2012全年共接待來訪民眾1283人次,受理民眾來信來訪62件,比2011年同比下降42.6%,辦結答覆57件,辦結率91.9%。偵破刑事案件45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5名,破獲經濟犯罪案件10起,毒品案件4起,查處治安案件1138起。排查安全隱患204起,查處安全生產責任事故3起。辦理人大代表意見、建議115件,政協委員提案122件%。
民俗風情
武山鏇鼓
武山鏇鼓是原流行於武山縣灘歌、龍泉鄉一帶的漢族民間舞蹈,俗稱“羊皮鼓”、“點高山”。鏇鼓是舞蹈中的主要道具,其以鐵圈為箍,鼓面為精製的羊皮做成,外形如一面大葵扇,扇面直徑一般在30厘米左右,厚度僅1毫米。鼓面上繪有花紋圖案,下置一柄,柄端綴以鐵環或小銅鑔,用藤條做的鼓鞭敲擊鼓面時,震動鐵環與小銅鑔頻頻作響。2008年6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武山秧歌
武山秧歌也叫“社火”,它是民間各種歌舞形式的總稱,其廣泛流行於天水城鄉。每年春節期間,村村鎮鎮,城裡城外,形成秧歌匯演的大陣勢。
旅遊景點
武山水簾洞水簾洞石窟群坐落在武山縣城東北約25公里處的鐘樓山魯班峽谷中。山勢挺拔,突兀壯觀;綠樹成蔭,山花爛漫;水簾洞在試斧山東側之峭壁上,是一個約50米長,30米高,20米深的拱形自然洞穴。
武山溫泉
武山溫泉西北第一武山溫泉是古寧遠八景之一,歷史悠久,是全國礦泉療養嚮往地之一。現有蘭州鐵路療養院、甘肅省衛生廳直屬療養院和鄉建療養院、農家樂等,集療養、休閒、娛樂為一體。
木梯寺
木梯寺為國保單位,坐落在縣城西南約30公里的馬力柏林山山腰,山勢險峻,茂林疊翠,石窟、寺廟宛如顆顆明珠,掩映在綠蔭之中,石窟四周懸崖峭壁,僅有北側一山門可入寺內。
老君山森林公園
老君山位於武山縣城南五華里處,是西秦嶺山系太皇山脈蜿蜒至武山縣城南面的主峰。海拔2385.9米。老君山以其山勢雄偉,峰巒秀麗,林海涌波,古松參天,自古享有“君山獨秀,俯瞰渭水”的美譽,為武山城南屏障和古寧遠八景之一。
當地特產
鴛鴦玉武山素有“眾山皆藏玉”的美譽。鴛鴦玉儲量達3.2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是玉雕工藝品和高級裝飾貼畫的理想材料。
武山三粉
三粉即冬粉、粉皮、粉條。以洋芋、蠶豆為主要原料,產品色亮、味佳、柔細、耐煮,特別是粉皮,具有柔、亮、薄等特點,味道鮮美,風格獨特。
武山玉雕
武山雕琢玉器的歷史很久。以“夜光杯”為主的同時,還生產玉雕人物、花齊山水、飛禽走獸、爐瓶、文房用品、茶具等旅遊紀念品和實用工藝品。
甘肅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
蘭州市 | 城關區| 七里河區| 西固區| 安寧區| 紅古區| 永登縣| 皋蘭縣| 榆中縣 |
嘉峪關市 | |
金昌市 | 金川區| 永昌縣 |
白銀市 | 白銀區| 平川區| 靖遠縣| 會寧縣| 景泰縣 |
天水市 | 秦州區| 麥積區| 清水縣| 秦安縣| 甘谷縣| 武山縣|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
武威市 | 涼州區| 民勤縣| 古浪縣| 天祝藏族自治縣 |
酒泉市 | 肅州區| 玉門市| 敦煌市| 金塔縣| 瓜州縣|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
張掖市 | 甘州區| 民樂縣| 臨澤縣| 高台縣| 山丹縣|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
慶陽市 | 西峰區| 慶城縣| 環縣| 華池縣| 合水縣| 正寧縣| 寧縣| 鎮原縣 |
平涼市 | 崆峒區| 涇川縣| 靈台縣| 崇信縣| 華亭縣| 莊浪縣| 靜寧縣 |
定西市 | 安定區| 通渭縣| 臨洮縣| 漳縣| 岷縣| 渭源縣| 隴西縣 |
隴南市 | 武都區| 成縣| 宕昌縣| 康縣| 文縣| 西和縣| 禮縣| 兩當縣| 徽縣 |
臨夏回族自治州 | 臨夏市| 臨夏縣| 康樂縣| 永靖縣| 廣河縣| 和政縣| 東鄉族自治縣| 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合作市| 臨潭縣| 卓尼縣| 舟曲縣| 迭部縣| 瑪曲縣| 碌曲縣| 夏河縣 |
(參見:甘肅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