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頭

女王頭

女王頭——台灣旅遊業的一張名片。蕈狀石是野柳最具代表性的地形景觀,尤其是“女王頭”雍容尊貴的形態,早已成為野柳地質公園的象徵。女王頭本身就是一個蕈狀石,形成原因和其他蕈狀石大致相同。由於它的頸部修長、臉部線條優美,神態像極昂首靜坐的尊貴女王,大家才特別稱它為“女王頭”。 超過4000年屹立不搖的“女王頭”,不堪自然風化,頸圍已從2006年的144公分至2013年縮為126公分, 2015年,台灣研究團隊試圖以奈米科技補強岩石未能成功。女王頭頸部因風化嚴重越來越細,有研究推測恐在5到10年內斷頸。

地質概況

野柳的地層主要由傾斜的層狀沉積岩組成,蕈狀岩(mushroom rocks)外觀似蘑菇,有一「頸」上托著粗大球狀石的奇岩。野柳的蕈狀岩屹立成群,排列有序,遙望成層,約有一百八十餘個。最著名的就是

野柳女王頭 野柳女王頭

「女王頭」,已經有四千年,舉世罕見。

女王頭除了自然風化速度加快外,1983年野柳風景區有人持用利器企圖切斷女王頭,在女王頭的頸部下方留下20厘米長的傷口,事後風景區管理所只有使用同顏色水泥,替女王頭凹陷下去的地方補妝。這道傷口目前在周邊岩石自然風化下,反而突出來成為一道疤痕。

專家分析

女王頭風化過程 女王頭風化過程

台北縣野柳風景區管理所委託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林俊全教授,進行抗風化藥劑測試試驗與處理研究,希望找出適合野柳風景區地質之抗風化藥劑,希望在蕈狀石表面塗抹抗風化藥劑,以降低風化速度延長女王頭的壽命。

“女王頭”是野柳公園最負盛名的景觀,但它修長的脖頸因為長期遭受風化侵蝕,已經變得十分細弱。地質學家推算,依照目前風化速度,“女王頭”頸部大概還可以堅持10到20年,一旦遇上大地震、強風,“女王頭”很可能會因此折斷。

林俊全表示,含有矽的樹脂抗風化藥劑處理為目前歐洲文物單位維護古蹟的程式之一,包括德國、義大利、法國、摩洛哥、地中海沿岸等國家,石獅子、廟宇、列柱古蹟的套用都很廣泛。

林俊全表示,綜合實驗結果,顯示藥劑塗布對於岩石抗風化有一定程度的效果,對於越來越細的女王頭來說,應該可達到保護的作用,因此將來在進行蕈狀岩防風化藥劑之塗布時,由於頭部部分效果並不顯著,建議只對頸部部分來進行保護。

野柳風管所主任施照輝表示,部分人士反映,風化的自然景觀就如同人老了或死了,是件很自然的事,不應該用人為的方法干擾自然運行。

風管所認為區內的自然景觀由大地精巧雕琢而成,大自然的風化力量運行不止,管理所應做的是教育遊客、自然生態人文景觀區實施“解說許可管制”與保持或回復原始自然狀態,將遊客的破壞降至最低,並且轉為生態旅遊型態。

命名徵集

為了替風化程度堪憂的“女王頭”尋找接班人,台灣野柳地質公園正推出酷似其狀的新蕈狀岩命名活動。 第一階段“海選”命名中,“俏皮公主”暫時領先,有望成為野柳新地景的大名。

2010年1月20日園內新崩落的一塊蕈狀岩,外形頗有幾分年輕版不羈的“女王頭”神采,引起遊客的參觀熱潮,也激發了野柳公園打造“女王頭”分身、塑造新地景的靈感。

為了幫新地景取個好名字,野柳地質公園從2010年3月1日起舉辦“我是誰?”的命名活動,邀請民眾廣泛參與。

野柳地質公園為台灣北部著名地質公園,地處台灣北海岸狹長海岬,地貌經長期侵蝕和風化互動作用,逐漸形成蕈狀岩、燭台石、棋盤石、海蝕洞等地質奇觀。

護頸計畫

2014年8月27日電 據台灣“中央社”報導,台灣大學團隊趁天氣持續放晴,將在明天就“野柳女王頭護頸計畫”展開試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