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

肥城市

肥城地處山東中部、泰山西麓,因西周時肥族人散居於此而得名,西漢設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是“史聖”左丘明故里、“商聖”范蠡隱居之地、“武聖”孫臏屯兵之處,也是聞名中外的“中國佛桃之鄉”。全市總面積1277平方公里,轄10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605個村(居),總人口99.2萬。 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 2018年10月,肥城市入選“綜合實力百強縣”、 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縣(市), 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2018年12月,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 2018年12月7日,肥城成為新晉“魅力中國城·城市聯盟”成員。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名稱由來與城區變遷

商周時期,今肥城境內先後有遂、鑄、讙、肥子等方域古國。肥城因肥子國而得名。西漢初年始置肥城縣,屬兗州刺史部泰山郡所轄,距今已二千二百多年。

老縣城始建於西漢,位於市境東北部,有“臥虎城”之說。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知縣趙珪監修城池。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縣林廷庸增築月城和門樓。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知縣馬經綸組織民眾改築石砌城垣。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知縣李九如率民修補城池 32段。1946年 5月,為清除國民黨軍政機關在城內的依託,縣民主政府組織民眾將部分城牆拆除。至1958年全部拆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縣城進行改建和擴建。至1976年底,建築用地擴展到1.234平方公里。因地下埋煤待采,1975年經國家計委批准,縣城遷至老縣城南 7公里處劉家莊。1980年 1月,中共肥城縣委、縣革命委員會和部分企業事業遷駐新城。1982年縣城搬遷基本結束。至 2016年,城市建成區面積 44.3平方公里,已成為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建置沿革

肥城置縣前,商(殷)時期,屬青州、徐州之域。西周時屬兗州之域。春秋時期屬齊、魯兩國所轄。戰國時期歸齊國所轄。秦代屬齊郡所轄。西漢初年(公元前206年)始置肥城縣,屬兗州刺史部泰山郡所轄。東漢章帝末年87~88年)撤銷肥城縣。境地分屬濟北郡盧縣、蛇邱縣和東平國富城縣分轄。南北朝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復置肥城縣,並設東濟北郡於肥城縣城。南北朝北齊(550~ 577年)撤東濟北郡,並於茌平縣的濟北郡。縣境屬之。南北朝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於肥城縣城置肥城郡。隋開皇初年(589年),廢肥城郡,保留肥城縣,屬濟州所轄,隸屬兗州。隋末,廢肥城縣,境地屬濟北郡所轄。唐武德五年(622年)復置肥城縣,屬東泰州所轄,隸屬河南道兗州。貞觀元年(627年)撤肥城縣,境地併入博城縣。乾封元年(666年),改博城縣為乾封縣。宋代(960~ 1279年),初為乾封縣,後屬奉符縣、平陰縣分轄,隸屬京東西路鄆州。1115~ 1234年,在舊肥城設辛寨鎮,境地屬平陰縣、奉符縣分轄,隸屬山東西路東平府。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復置肥城縣,隸屬山東東西道濟寧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屬濟南府,隸屬山東布政使司。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屬泰安州,隸屬山東布政使司泰武道。雍正十三年(1735年)泰安州升為泰安府,肥城縣仍屬之。民國二年(1913年)屬岱北道。民國三年(1914年)屬濟南道。1938年,屬第六行政督察區。1945年 2月,屬魯西(第二辦事處)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7年,屬第十五行政督察區。1939年 10月,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初屬泰西行政委員會,後屬泰西專員公署。1942年 10月,屬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冀魯豫第六專員公署。1949年 9月,隸屬泰西專員公署。1950年 5月,肥城縣歸屬泰安專區。1958年 10月劃歸聊城地區。1959年 7月改屬濟南市。1961年 5月,復歸泰安地區。1985年 3月隸屬泰安市。1992年 8月,撤銷肥城縣,改設肥城市(縣級),由省直轄、泰安市代管。  

行政區劃

肥城市 肥城市

2016年,全市區劃為4個街道、10個鎮、1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605個村(居)委員會,828個自然村。  

境域

肥城市位於山東省中部偏西,泰山西麓,汶河北岸。地理座標為北緯 35°53′~ 36°19′,東經 116°28′~ 116° 59′。東與泰安市岱嶽區接壤;西與東平縣、濟南市平陰縣為鄰;南與寧陽縣、汶上縣隔汶河相望;北與濟南市長清區為界。全境南北長 48公里,東西寬 37.5公里,總面積 1277.3平方公里,占泰安市總面積的 16.45%。市區位於市境北部偏東,處省級幹線公路濟(南)微(山)、薛(家島)館(陶)交叉點,北有泰(安)肥(城)鐵路,18條市(縣)鄉公路在此匯合。北距省會濟南75公里;東距泰安市區31公里;南距寧陽縣城51公里;西南距東平縣城54公里,西距平陰縣城45公里。  

地理環境

地質

肥城地處魯西台背斜北部,分屬於肥城——沂源坳陷、新甫山隆起、大汶口—蒙陰坳陷等Ⅲ級大地構造單元。境內有 4條較大的區域性斷裂,分別為肥城斷裂及其伴生的網狀斷層組、夏張—安駕莊斷裂及其伴生斷層、劉家莊斷層、演馬莊斷層。境內地層屬華北型地層沉積。

地貌

境內地貌類型多樣。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最高點為潮泉鎮境內翦雲山主峰海拔607.7米,最低點為王莊鎮太平屯海拔57.7米。中部隆起,北部形成以肥城盆地為特徵的康匯平原,南部形成以汶河為特徵的汶陽平原。全市大小山洪河道43條,較大山頭96座,山山相接,脈脈相連,溝壑縱橫,自然形成山地、丘陵、平原、澇窪等多種地形。全市山地面積42917.3公頃,丘陵面積25418.3公頃,平原面積59394.4公頃。

山脈

境內山脈屬泰山山脈西麓,呈東北西南走向,較大山頭96個,青石山、沙石山約各占一半。北部有富有勝景的牛山、陶山,形成肥城盆地的天然屏障。中部以肥豬山、馬山、布山為主,構成市內兩大流域的分水嶺。

河流

境內大小河流共43條,按水系分屬黃河流域和大汶河水系,多為行洪河道。主要河流有汶河、康王河、匯河、漕河、濁河、小匯河、金線河7條,主要發源於泰山西麓的低山區,均為季節性河流,控制流域面積約8408.6平方公里,總長度196.3公里。流域面積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7條,總流域面積911.6平方公里。  

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6年底,全市土地總面積1277.3平方千米,其中:農用地面積97291.39公頃(耕地面積64083.33公頃、基本農田面積58241.93公頃),占總面積76.16%;建設用地面積20839.36公頃,占總面積16.31%;未利用地面積9614.38公頃,占總面積7.53%。人均耕地面積0.066公頃。

礦產資源

肥城礦產資源比較豐富,截至2016年已發現礦產種類29種,占全省已發現礦產總數的47.6%,其中,能源礦產2種,金屬礦產3種,非金屬礦產22種,水礦產2種;已發現礦產地124處,探明(包括地方掌握)儲量礦種17種,占已發現礦種的57%。已探明儲量礦產地91處,礦點33處。大型礦床15處,中型9處,小型67處。按探明儲量統計,石膏、岩鹽、煤、石灰岩、地熱居前5位,岩鹽、鉀鹽居全省第一位。

水資源

水資源特別是地下水的補給主要來源於大氣降水,肥城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46.9毫米,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6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1.5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為2.1億立方米,重複計算量為1.0億立方米。全市人均占有水資源量271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2.9%、全省的81.1%、泰安市的87.1%,屬極度缺水區。

生物資源

境內農作物、林木、野生、觀賞、藥用植物共有104科,450種。陸生脊椎動物 233種,哺乳類17種,鳥類196種,爬行動物13種,兩棲動物7種。有梅花鹿、大天鵝、鷹、隼、鴞等21種國家級保護動物;有狼、狐、獾、鹿、啄木鳥、三寶鳥、金線蛙等30種省重點保護動物。昆蟲中有1000多種害蟲,30多種天敵益蟲。  

人口

據人口計生部門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市常住人口96.78萬人,出生人口13615人,人口出生率13.73‰;死亡6097人,死亡率6.15‰;人口自然增長率7.58‰。肥城市是全省24個民族工作重點縣(市、區)之一,有26個少數民族,總人口1.17萬人。  

經濟

概況

2016年,完成市內生產總值730.04億元,比上年增長7.11%。年內,肥城市在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列第56位,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第45位,最具投資潛力百強第16位。榮獲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試點縣、農村生活污水全面治理示範市,全省電子商務示範縣、現代畜牧業示範縣等榮譽稱號。

工業

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26家,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41.83億元、利稅100.01億元、利潤61.92億元。形成煤電能源、鋼鐵冶金、工程機械、精細化工、紡織服裝、食品加工、建築建材“七大支柱產業”。

農業

2016年,全市農業總產值 97.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 15130元,分別比 2015年增加 3.04億元、1121元,增長 3.21%、8.0%。

商貿服務

2016年,全市完成服務業增加值 323.8億元,同比增長12.7%,占 GDP的44.4%,實現服務業稅收15.98億元,同比增長13.09%,占全部稅收的33.07%,同比提高 1.8個百分點。  

社會

教育

2016年,全市有各級各類學校 142處,幼稚園 129處,在校生 11萬人,在園幼兒 3.1萬人,在職教職工9229人。

文化

2016年,建成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 461個,行政村覆蓋率達到 76%。新建文化館趙莊社區分館,圖書館小神童藝術學校分館,圖書分館達到 3處。市文化館組建文化志願者俱樂部,開辦聲樂、舞蹈等 12個公益培訓項目和文藝創作培訓班。培訓 15個鎮街區的文化志願者、文藝骨幹 5600餘人次。培養高水平文化團隊 70餘個。

醫療衛生

2016年,全市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 558所,擁有病床 4550張,衛生人員 7310人,其中鄉村醫生、衛生員 1128人。醫院 18所,其中綜合醫院 15所、中醫醫院 1所、專科醫院 2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520所,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41所、衛生院 13所、村衛生室 413所、診所(衛生所、醫務室)53所;專業公共衛生機構 3所,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1所、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所;婦幼保健院 1所、衛生監督所 1所;其他衛生機構 15所。

體育

2016年 ,全市有體育館 1座,新建公共健身工程 82個,為 96個行政村及鎮街配發健身器材。年內,先後榮獲 2016年山東省第六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先進單位,山東省體育彩票工作突出貢獻單位,泰安市老年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民眾體育工作貢獻獎等榮譽稱號。

居民收入

2016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205元,同比增長 8.4%。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1721元,同比增長 7.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130元,同比增長8.0%,城鄉居民收入之比為由 2.27降到2.1。  

交通通訊

交通運輸

2016年,建設完成農村公路 131.9公里,改造危窄橋 3座。公共汽車公司全年營運里程550萬公里,年客運量 1000萬人次。

通信服務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山東有限公司肥城分公司,2016年,全市移動用戶總數超過 60萬,擁有移動業務網點 1000餘處。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肥城市分公司,2016年,累計提速用戶20萬戶,20M以上用戶占比99%。  

特產

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肥城桃被譽為“群桃之冠”,迄今已有 1100多年栽培歷史,1995年,肥城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佛桃之鄉”。

“孔莊粉皮”產自王莊鎮東孔村,起源於明末清初,以“純、色、感”俱佳成為歷史悠久的地方傳統名吃。

“肥城桃木雕刻”始於隋唐,發展於宋,興盛於明清。以肥城境內獨有的肥桃木為原材料,以傳統平面浮雕為基本雕刻技法,由刀法嫻熟、經驗豐富的匠人手工精雕而成。2013年,“肥城桃木雕刻”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准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河岔口鴨蛋是汶陽鎮河岔口村的特產。2016年,河岔口鴨蛋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准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土特名產

潮泉牌蘋果生長於翦雲山前,色澤艷麗,果形秀美端正,含糖量高,爽口芳香,個大品優,風味獨特。

孫樓、前寨子大櫻桃 孫樓大櫻桃,生長於潮泉鎮北部山區孫樓村櫻桃園,被稱為“春果第一枝”。安駕莊鎮前寨子村盛產的 1800畝大櫻桃暢銷全國 13個省 30多個大中城市。

王晉甜瓜為歷史悠久的土特名產,已有 1600多年的栽培歷史。由於王晉流域分布著紅色沙土,是種植甜瓜的理想土壤,所產甜瓜皮色光亮,外形美觀,不易裂果,含糖量高,肉質細膩,甜脆可口,口味郁香,富含有多種維生素、胺基酸。

空杏寺香椿儀陽街道空杏寺村栽植香椿已有千餘年歷史。空杏寺村四面環山,空氣清新,水土俱佳,極宜香椿生長。所產香椿葉厚芽嫩,綠葉紅邊,色如瑪瑙、翡翠,香味濃郁。近年來,空杏寺人利用水土優勢,對香椿芽綠色食品進行試驗推廣,開發擴種幾百畝,成為全村脫貧致富的搖錢樹。

柳溝茶1970年從南方引進,在潮泉鎮翦雲山柳溝林場試種,經過多年精心培育,逐漸適應了北方的土質、氣候等條件,形成了本地特點。經相關部門驗證,柳溝茶具有咖啡因含量高、葉子厚、茶色濃、耐沖等特點。飲之芳香可口,頗受人們的青睞。

汶香附產於汶河北岸的香附稱“汶香附”。汶香附的特點是“莖塊肥大,瓤色潔白,冰碴,質優,味厚”。汶香附在中草藥中被譽為“地道藥材”。

風味名吃

演馬莊熟牛肉起源於清朝嘉慶年間,已有 280多年的歷史。其特點是採用陳氏祖傳藥料配方,精心選用1~ 2歲上好魯西黃牛之精肉作原料,巧用歷時近三百餘年的老湯及傳統製作工藝,其牛肉微紅透亮,味香爽口,鹹淡適宜,色味獨具一格。

大辛莊犬肉大辛莊犬肉為市內傳統風味名吃之一。因其色澤褐紅,肉香味濃,鹹淡適口,佐酒特佳,故久負盛名。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湖屯、莊頭豆腐皮 湖屯豆腐皮製作始於明初,迄今已有 600多年的歷史,主要分布於肥城西北部的湖屯鎮西湖西村等 20多個村莊,系祖傳手藝;莊頭豆腐皮起源於明崇禎年間,迄今已有近 400年的歷史,主要產於邊院鎮韓家莊頭村。

後黃鼓腔燒餅

鼓腔燒餅為邊院鎮名吃,系後黃莊丁氏家傳。呈古銅色,薄如蛋殼,造型美觀。吃起來香、脆、甜,風味獨特,每個重 50克。  

旅遊

景區選介

劉台桃花源景區——“世外桃源,人間仙境”,位於肥城市儀陽街道,是十萬畝桃花的精品觀賞區,國家 AAA級景區、首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002年以來,該景區連續成功承辦了 15屆肥城桃花旅遊節。

雲蒙山景區——“古代兵家聖地,北方植物王國”,位於肥城市孫伯鎮,山體植被茂密,花艷草鮮,風光秀麗,植被覆蓋率達 95%以上,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省級農業旅遊示範點,素有“古代兵家聖地、北方植物王國”之美譽。

翦雲山景區——“肥國仙山勝境,齊魯養心天堂”,位於肥城市潮泉鎮,為國家 AAA級旅遊景區,主峰海拔 607.7米,為肥城最高峰,被譽為“肥國仙山勝境,齊魯養心天堂”。

春秋古城景區——“匯聚天下夢,春秋一日還”,是山東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山東省大型文化旅遊集散地,國家 AAA級旅遊景區。

牛山穆柯寨旅遊區——“山東第一古山寨”,位於肥城市北部,總面積 19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 93%以上,是一處集旅遊、觀光、度假、休閒為一體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 AAA級旅遊景區,省級地質公園。

范蠡西施陶山景區——“商祖隱居地”,位於肥城市北部湖屯鎮,屬泰山山脈,是泰山世界地質公園的分區,中華商祖范蠡和美女西施曾在此隱居經商,是中國早期商業文化的發祥地,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古村落

南欒村,位於孫伯鎮,歷史上著名的“五雞台”就在此地,是有著 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村。2015年 5月,列入全省第一批鄉村記憶工程文化遺產傳統文化村名錄。

五埠村,位於孫伯鎮,是山東省旅遊特色村,歷史上曾有一村分二州(東平州、泰安州)的傳說。著名的陸房突圍戰的後方醫院就在此地,現有大量的藏兵洞、地堡遺址。

魚山村,位於儀陽街道辦事處,被列為首批“山東省傳統古村落”。

聖井峪,位於安臨站鎮牛莊村,是著名油畫家張華清的故鄉,被譽為“多彩畫家村”,已有 600多年的歷史,是“山東省傳統古村落”。

特色場館

肥城烈士陵園(陸房突圍勝利紀念館),位於安臨站鎮東陸房村鳳凰山腳下,先後被列為山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泰安市國防教育基地、泰安市黨員教育基地、省級烈士紀念設施,國家 AA級旅遊景區,2015年 8月份被命名為“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

泰安毛公山紅色文化博物館,位於肥城市安臨站鎮駐地,館內收藏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來的有關民族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革命文物萬餘件,是肥城市首家非國有博物館。

馬埠民俗館位於肥城市安駕莊鎮馬埠村,是以元末民初具有 600多年歷史的古建築“丁家廟”為主擴建而成,共占地 2600平方米。

中國桃木旅遊商品城位於肥城汽車站東側,是全國最大的桃木旅遊商品研發、生產、銷售集散中心。

中國桃文化博物館位於肥城市春秋古城景區,是中國首家桃文化和專業旅遊商品展覽展示博物館。建築面積 1500平方米,館藏桃木工藝精品 3000餘件。

桃木商品特色一條街位於國家 3A級旅遊景區春秋古城內,是針對遊客消費市場以銷售桃木工藝品為主的特色商街,2015年 2月,被山東省旅遊局正式命名為“山東省旅遊休閒購物街區”。  

榮譽

2012——2014周期“國家衛生城市”榮譽稱號  

齊魯大地

這兒,誕生了影響中華千年的儒家文化;這兒,有享譽海內外的五嶽獨尊之泰山。悠久而深厚的歷史與文化,讓我們一起進入齊魯大地!  

山東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轄2個副省級城市,15個地級市,以及49個市轄區,31個縣級市,60個縣。
濟南市市中區 | 歷下區 | 天橋區 | 槐蔭區 | 歷城區 | 長清區 | 章丘市 | 平陰縣 | 濟陽縣 | 商河縣
青島市市南區 | 市北區 | 四方區 | 李滄區 | 嶗山區 | 城陽區 | 黃島區 | 即墨市 | 膠州市 | 膠南市 | 平度市 | 萊西市
淄博市張店區 | 臨淄區 | 淄川區 | 博山區 | 周村區 | 桓台縣 | 高青縣 | 沂源縣
棗莊市市中區 | 山亭區 | 嶧城區 | 台兒莊區 | 薛城區 | 滕州市
東營市東營區 | 河口區 | 墾利縣 | 廣饒縣 | 利津縣
煙臺市芝罘區 | 福山區 | 牟平區 | 萊山區 | 龍口市 | 萊陽市 | 萊州市 | 招遠市 | 蓬萊市 | 棲霞市 | 海陽市 | 長島縣
濰坊市濰城區 | 寒亭區 | 坊子區 | 奎文區 | 青州市 | 諸城市 | 壽光市 | 安丘市 | 高密市 | 昌邑市 | 昌樂縣 | 臨朐縣
濟寧市市中區 | 任城區 | 曲阜市 | 兗州市 | 鄒城市 | 魚台縣 | 金鄉縣 | 嘉祥縣 | 微山縣 | 汶上縣 | 泗水縣 | 梁山縣
泰安市泰山區 | 岱嶽區 | 新泰市 | 肥城市 | 寧陽縣 | 東平縣
威海市環翠區 | 乳山市 | 文登市 | 榮成市
日照市東港區 | 嵐山區 | 五蓮縣 | 莒縣
萊蕪市萊城區 | 鋼城區
臨沂市蘭山區 | 羅莊區 | 河東區 | 沂南縣 | 郯城縣 | 沂水縣 | 蒼山縣 | 費縣 | 平邑縣 | 莒南縣 | 蒙陰縣 | 臨沭縣
德州市德城區 | 樂陵市 | 禹城市 | 陵縣 | 寧津縣 | 齊河縣 | 武城縣 | 慶雲縣 | 平原縣 | 夏津縣 | 臨邑縣
聊城市東昌府區 | 臨清市 | 高唐縣 | 陽穀縣 | 茌平縣 | 莘縣 | 東阿縣 | 冠縣
濱州市濱城區 | 鄒平縣 | 霑化縣 | 惠民縣 | 博興縣 | 陽信縣 | 無棣縣
菏澤市牡丹區 | 鄄城縣 | 單縣 | 鄆城縣 | 曹縣 | 定陶縣 | 巨野縣 | 東明縣 | 成武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