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鳳台縣轄7個鎮、12個鄉、1個民族鄉:城關鎮、大山鎮、新集鎮、朱馬店鎮、岳張集鎮、顧橋鎮、毛集鎮、城北鄉、李沖回族鄉、劉集鄉、桂集鄉、古店鄉、錢廟鄉、楊村鄉、尚塘鄉、丁集鄉、關店鄉、大興集鄉、夏集鄉、焦崗鄉。其中,毛集鎮、夏集鄉、焦崗鄉由毛集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管理。鳳台縣實際管轄的17個鄉鎮共有10個社區居委會,233個村委會。毛集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管理的3個鄉鎮共有5個社區居委會、38個村委會。
城關鎮: 中山社區居委會,東城社區居委會,菜市社區居委會,龍潭社區居委會,明珠社區居委會,青年社區居委會,人民社區居委會,古城社區居委會(村)繆郢社區居委會(村)大山鎮: 蘆塘村,西魏村,淮豐村,山趙村,燈塔村,拐集村,龍潭村,夏灣村
新集鎮: 馬場村,羅揚村,大莊村,前靳村,王集村,郭郢村,東朱村,胡馬村,陳巷村,趙莊村,胡崗村,單崗村,曹莊村,靳樓村,姚靳村,朱莊村,葉圩村,常廟村,魏許村,左集村
顧橋鎮: 顧橋村,南圩村,臨肥村,童郢村,八里村,張童村,北凡廟村,黃灣村,寺西村,王莊村
岳張集鎮: 大公村,徐湖村,連塘村,湯莊村,六院村,井沿村,大胡村,雙樓村,徐圩村,金溝村,欒胡村,觀音村,田崗村,土樓村,集西村,寺溝村,塘沿村,小劉村,張集村,大台村,後崗村,柏郢村,前崗村
朱馬店鎮: 馬店村,利民村,劉古城村,清泉村,聯民村,永幸村,劉橋口村,肖集村,秦劉村,康圩村,北劉集村,徐王村,徐橋村,畢灣村,李廟村
大興集鄉: 李廟村,銀杏村,武集村,苗圩村,後王村,尚王村,介東村,介西村,曙光村,香山村,大劉村,大興村,趙王村,瓦房村,閆胡村
丁集鄉: 丁集村,沈莊村,耿王村,前元村,張巷村,郭徐村,炮樓村,宋塘村,考莊村,曹樓村,丁莊村,信圩村,依溝村,瓦崗村
桂集鎮:桂集村,黃廟村,岳胡村,大馮村,淝西村,大王村,勇敢村,彭伍村,西龔村,趙胡村,顏王村,窪劉村,王圩村,童徐村,園藝村,福鎮村,殷崗村,中郢村,白塘村
城北鄉: 胡廟村,高山村,盛樓村,十里溝村,劉巴村,酒東村,酒西村,高皇村,陳圩村,南金村,崗胡村,三里溝村,馬場社區居委會(村),新集村,新湖村,湖東村,雙湖村
楊村鄉: 楊村村,劉莊村,店集村,中塘村,彭莊村,周圩村,港南村,邱廟村,邵集村,曾圩村,李圩村,韓湖村,後海村,前圩村,淝豐村
古店鄉: 南芹村,北芹村,王大村,友誼村,北王集村,米集村,童圩村,童集村,前劉村,古店村,新河村,東林村,西林村尚塘鄉: 尚塘鄉,龍廟村,黑河村,朱廟村,宋台村,王橋村,崔海村,安綆村,南李村,郭王村,張徐村,安圩村,黃圩村
劉集鄉: 楊劉村,劉集村,孤山村,王咀村,淝北村,山口村,前進村,謝郢村,八里塘村,高潮村,肖廟村,凡廟村,朱大圩村,彭圩村,彭崗村
關店鄉:關店村,向橋村,蔡莊村,幸福村,常樓村,陳廟村,前老村,大程村,趙卜村,周莊村,瓦房村,竹元村,辛圩村
錢廟鄉:錢廟村,劉樓村,米吳村,陳圩村,圩西村,嶺頭村,長郢村,張池村,曹窪村,鄭樓村,先莊村,中南村,澤廟村,,張樓村,高莊村
歷史沿革
鳳台早在禹貢屬徐揚二州之境周代,屬青揚二州之境
春秋戰國時,春秋時楚滅州來國,為淮北楚之州來城。周簡王2年(公元前584年)秋8月,吳入州來,周景王7年(公元前538年)楚然 城州來,周景王16年(公元前529年)吳來州來,季札封延陵後轄州來城,故叫延州來,周敬王27年(公元前493年)冬11月吳將蔡昭候由河南新蔡遷於州來,逐改名為下蔡。戰國時,楚惠王滅蔡,蔡候齊亡,下蔡仍屬楚地。
秦代,秦滅楚後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時置下蔡縣,屬泗水郡九江郡,西楚時項羽立九江國,下蔡屬九江國。
漢代,漢初高帝5年(公元前202年)立淮南國下蔡屬淮南國。元狩元年(公元前128年淮南國廢改為九江郡,下蔡沛郡。後漢俱屬九江郡。
三國時,屬魏國的淮南郡
晉代,普初下蔡屬淮南郡,普未南北分襲,縣地邊兩境束去元常,又在縣境內設定了很多城 。南北朝時,下蔡屬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85年)置下蔡郡。
隋代,開皇初郡廢,下蔡屬汝陰郡
唐代,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於縣置渦州,八年(公元629年)州廢,下蔡為穎州(今阜陽)汝陰郡。
五代十國,下蔡屬穎州(今阜陽),南唐,後周因之。周世宗顯德四年(公元957年)三月,改克壽州(今壽縣),降為防禦州,世宗以縣難以攻克,逐將壽州移治於下蔡,並恢復其軍為忠正軍,原壽州為壽春縣(今壽縣)。
宋代,北宋屬淮南西路,壽州文和六年升為府,壽春府,下蔡為府治,南宋,與金劃淮水中流為;界,為金之壽州,壽春為宋壽州,幫有“南北壽州”。
元代,下蔡縣隸屬安豐路
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九月,壽春縣安豐縣,下蔡縣廢,併入壽州。 在下蔡置鎮設巡柃司。
清代,壽州屬鳳陽府。雍正10年(公元1732年)兩總督尹繼善呈奏清廷批准,與壽州分設一縣,添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分疆而理,因縣北有鳳凰山而得鳳台縣名。於雍正11年正式分置,與壽州同城治理(縣衙設在今壽縣城東北角)。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冬移縣治於下蔡,下蔡遂改名為鳳台,隸屬鳳陽府管轄。
中華民國,民國初,廢州府,本縣直隸安徽省,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六月屬淮泗道(道尹駐鳳陽)。民國十七年八月,廢道,直隸安徽省。民國二十一年十月,劃屬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七年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抗日戰爭勝利後屬淮南專員公署。
1949年1月12日,鳳台縣解放,劃屬阜陽專員公署。
1977年1月20日,劃屬淮南市管轄。
資源產業
鳳台縣地勢平坦,資源豐富,大部分地區在海拔25米以下,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降雨量800—1000毫米,無霜期216天,平均氣溫15.1攝氏度。境內地下水源豐富,地表徑流密布,焦崗湖、城北湖、花家湖、姬溝湖等分布其間,淮河、西淝河、永幸河、茨淮新河等穿境而過,通長江達江浙。鳳台縣交通便捷, 淮河水上交通發達,淮阜鐵路橫貫境內東西,鳳台、桂集、張集三站鑲嵌其間,距京九線上重站阜陽站僅百公里。距合肥駱崗機場百餘公里,蚌埠機場幾十公里。鳳台農業基礎好,素有“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的美譽。盛產小麥、水稻、花生、棉花和魚、蝦、蟹,以及豬、牛、羊等農牧水產品;工業門類齊全,現有化工、建材、造船、食品、輕紡等20多個門類,1000多種產品;資源儲藏豐富,擁有豐富的煤、磷礦石、紫砂土、耐火土、石灰石和白雲岩等礦產資源,尤其以煤儲藏最為豐富,探明儲量達120億噸。目前,張集、新集兩座現代化礦井已建成投產,亞洲第一大礦顧橋礦、丁集礦等礦井和4×60萬千瓦發電機組的鳳台電廠正在建設之中,“十五”末煤炭年產量突破4000萬噸,是全國深井採煤第一大縣。鳳台還有較為豐富的旅遊資源,茅仙古洞,西漢道家古剎清天觀與現代碑刻交相輝映;硤山口,兩峰相峙, 一水中流,被譽為長淮第一峽,壁立千仞、淵深百丈的黑龍潭與之帶水相連;植物活化石千年銀杏樹、戰國名將廉頗墓聞名遐邇。這裡是我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淝水之戰”的古戰場,“八公山下,風聲鶴唳, 草木皆兵”就產生這裡。改革開放20多年來,鳳台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獲得較快發展。2006年全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77.15億元,財政收入10.52億元,在崗職工人均年工資2514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42元。在2006年全省縣域經濟效益考核中,綜合指標排名第二位;全部財政收入全省第一;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全省第一。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進程中,鳳台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強力實施“工業立縣、農業穩縣、商貿活縣、招商強縣、民營富縣、科教興縣”六大戰略,全面建設繁榮鳳台、文明鳳台、平安鳳台、和諧鳳台,並響亮提出“在全省率先建成小康縣和在全省率先躋身全國經濟百強縣”行列的新目標。
名勝旅遊
茅仙洞風景區:茅仙洞風景區位於鳳台城南3公里處,三面環水,淮河繞境而過,素以“淮上勝境”著稱。山中林壑優美,佳樹蔥蘢,山下淮水如練,牽來繞去,山石倒長,南仰北傾,斜指南天。自古為佛道兩教傳習勝地,更是遊覽佳境。其景點有茅仙古洞、古壽唐觀、淮河第一硤、古香山寺、靈龜聽禪、淝水之戰古戰場等諸多文物古蹟,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華東白洋淀(焦崗湖景區):焦崗湖生態旅遊度假區位於淮南市西南部,北距毛集鎮1公里,102省道沿境而過,交通便利。焦崗湖以“水”聞名,東與風景秀麗的八公山,南與歷史文化名城壽縣,構成獨特的山、水、城旅遊金三角。該景區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既有蘆葦盪(鳥的天堂)、荷花澱、仙侶湖、漁業觀光園、水上人家等水上景觀,又有湖畔垂釣、蘆盪探幽、蕩舟采菱、湖中戲鳥、漁家尋樂、浪遏飛舟等休閒項目,兼有焦湖紅心鴨蛋、醇香酒糟魚、活魚乾吃、水晶貢圓、五香狗肉等特色產品,還有“仙侶下凡”、“黑龍遭難”、“神猴探寶”、“趙匡胤困南唐”等美麗傳說,堪稱“養在深閨八未識”的生態旅遊處女地。2004年7月,毛集實驗區獲得首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稱號,2005年2月,焦崗湖旅遊區被評定為“安徽省農家樂旅遊示範點”。
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是地球之上的生命聖地。1978年,淮南八公山脈發現古生代寒武系的須宛類、環節類、三葉蟲等古生物化石,測定其生命形態在8.4億年以前,國外權威考古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將他們命名為“淮南蟲”化石。2000年,中科院考古隊在八公山又發現了古猿牙齒化石,距今300多萬年,石現最早的古猿化石。八公山已於2001年被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
壽唐關:這裡是古代戰爭中理想的屯兵之地。五代南唐時,南唐兵馬據壽州,被後周軍隊圍困,南唐元帥李景達馳兵救援,據此一隅,並在四周的山頭上設定十八連珠寨,與後周軍隊作戰。 《宋史·張永德傳》載:“世宗親征壽州,領軍前至,紫金山唐人列十八寨,戰備嚴整。”而周世宗則在石山口築壽唐關,前拒唐兵,後與下蔡呼應。所以便留下了軍事要塞壽唐關。
壽唐關在東、西樓山兩山口之間,是鳳台通往壽春的交通要道。西距雙峰山一公里,西邊是煙頂山峰,古時有烽火台,壽唐關全是青磚砌成,關口拱形,可行車馬。兩側據崗巒之山勢,“南綰壽州,北控下蔡”,東邊層巒疊嶂,緊銜古南唐,關前為險坡陡道,兩側青山對峙,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過關而下,可見“女兒泉”。
壽唐關又稱“梳妝檯”,是為紀念宋代女英雄劉金定而建造,當年劉金定南唐救駕,首先攻占了壽唐關,在此安營紮寨。南唐兵將壽唐關團團圍住,而劉金定毫無懼色,依然在關上梳妝打扮,然後再催動戰馬,手舞金刀殺入敵陣,殺得南唐軍四散而逃。後來,人們為了歌頌這位女英雄,於是壽唐關也稱“梳妝檯”和“過駕樓”。
三國古銀杏:鳳台一中銀杏是三國時東吳大將周泰花園的觀賞植物,樹齡1800多年,樹高28米,冠徑26米,樹幹直徑2米多。老枝盤曲,遒勁蒼老,但扇形樹葉卻鬱鬱蔥蔥,綴滿枝頭,根部向周圍突出地面30--40厘米,形成形態各異的湖石狀。占地約200平方米,他傲然屹立在鳳台城北,氣勢雄偉,古時形成接近鳳台城的標誌。這棵古樹歷盡了世態滄桑,經歷了坎坷的折磨,三國爭雄、吳楚爭霸、逐鹿中原、兩晉紛爭,歷代王朝的更替,記述了近兩千年的史實。
古時民眾寄予多少神話傳說,白果老爺,巨蟒大蟲,醫病免災,又傳說懷遠林姓旅客,拴馬在樹下休息,馬鞭拴在樹上,因趕路匆忙,忘記了馬鞭子,回到家中洗臉時,盆中現一白果樹影,樹枝上掛著馬鞭子。這些神話了的老樹成了民眾崇拜的對象,於是祈福的,求藥的,經常不斷,南面空地上樹立了七、八對旗桿,樹旁香菸繚繞。
1938年7月,日本侵略者占領了鳳台,拆掉了文昌宮,又在樹上搭起瞭望哨。一天夜裡,傾盆大雨,雷電交加,老樹西南從頂到根約兩尺多寬的樹皮被雷擊掉,日軍在遭到“人怨”的同時又看到如此驚人的“天怒”,於是就撤去瞭望哨,龜縮在碉堡中了。
1945年這裡辦了學校,老樹被圍在校園內,鳳台解放了,創辦鳳台中學,清晨早讀,白果樹下書聲琅琅,老樹“得其所哉”又煥發了青春。
宗教民俗
鳳台道教只有茅仙洞“清大觀”一處,屬全真派。茅仙洞位於縣城南3.5公里的三峰山南坡,在茅仙洞風景區內。據清《鳳台縣誌》記載,漢宣帝地節中(前69—66年)茅仙道教創始人之一的茅盈曾在洞口處建草庵一座,居此修煉,該洞遂名為茅仙洞。隨後歷代均有宗教活動,並相繼易名為硤石寺、興福寺、興復寺、清天觀等,道、佛交替居守,較為頻繁。清光緒年間,由全真派二十世道長葛明興與其師弟金大椿、謝春勝率徒李至高、童至方、謝寶勝共同住守。茅仙洞道教活動再次復興。清光緒十七年(1892年)道長葛明興、金大椿化緣募捐修建地藏王殿。光緒二十年又鑄八卦鍾一口,重達千斤,現置院中。爾後,道長李至高、童至方,通過原為本觀道土以後棄道從軍升任懷慶府總兵的謝寶勝,化緣募捐,於茅仙洞口上方興建三仙樓,供奉三茅真君神像,井修通山路和橋樑多處。這時茅仙洞的宮觀殿宇,樓台亭閣,復具規模,香火旺盛。
民國23年(1934年),道長蘇理純率徒化緣,把三仙樓、山門、中殿、客廳、地藏王殿全部修茸,使茅仙洞煥然一新。民國24年改名為“清天觀”。蘇理純又派徒弟蘇宗善到上海化緣,“辟穀”(不進飲食)七天七夜,感動施主,化得巨資,又在大殿後修建五間樓房。蘇宗善虔心修行,不吃煙火食,贏得周圍信徒嘆服,其後信教人員日益增多。每年農曆二月十九和七月三十的兩次廟會,都是盛況空前。民國27年日軍侵占鳳台後,社會混亂,民不聊生,香火減退,茅仙洞開始衰落。1950年後,茅仙洞道長蘇理純在幫助縣人民政府興建公房時觸電身亡。蘇宗善、崔宗軒主持教務。道長蘇完善1956年列席了安徽省政協會議,1957年和1958年出席了全國宗教會議。在1957年全國道教協會上,被選為全國道教協會理事。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茅仙洞丈物珍藏,毀壞殆盡,宮觀亭台,斷壁殘垣,道教活動,幾近湮滅。道長蘇宗善於1978年去世。現在由道長崔宗軒主持教務,並有紀誠修、李誠意兩個徒弟。
1984年在黨和政府及省道教協會關注和積極倡導下,安徽省人民政府確定,茅仙洞(清天觀)為省級重點開放的三、座道觀之一,與皖南齊雲山,懷遠禹王宮同為道教聖地。1985年,市、縣設定茅仙洞風景開發區工程指揮部,發起募捐修復茅仙洞活動,印發募捐倡議書,邀請蘇州、上海、合肥的學者專家幫助策劃,聘請蘇州、揚州一帶能工巧匠,參加施工。建起地藏王大殿一座,三清殿一座,涼亭五個以及清天觀、石階、圍牆、公路等。原有宮字幾乎全部恢復,而且增添了園林和接待處。亭台樓閣錯落有致,寺廟殿宇蔚為壯觀,成了淮河流域旅遊勝地。
地理
位置
鳳台縣位於安徽省中部偏北,淮河中游,北緯32°33′-33°、東經116°21′-116°56′。東臨淮南市區,北依蒙城縣,西接潁上縣,南隔淮河與壽縣相望。縣域呈東南、西北斜形,南北長50千米,東西寬約42千米,總面積1000平方千米。氣候
鳳台縣地處淮河中游,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是冷暖空氣交匯頻繁地區,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夏冬長,春秋短,光照充足,受季風影響明顯。降水年際變化較大,季節分配不均,釀成局部洪澇乾旱。無霜期較長,4至9月份東南風和西南風較多。溫度根據1949年至1985年氣象資料記載,全縣年平均溫度為15.1℃。1月份最冷,月平均溫度為1.1℃;7月份最熱,月平均溫度為28℃。溫差年均較差為26.9℃。極端最高氣溫為1959年8月24日的41.1℃;極端最低氣溫為1969年1月31日的-21.7℃。
經濟
綜述
2009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71273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0%。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83021萬元,增長7.0%;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992462萬元,增長15.4%;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95790萬元,增長10.9%。全縣人均生產總值23826元,增長11.7%。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3.3:69.9:19.8變化為12.4:67.5:20.1,二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年末單位從業人員42380人,比上年增加5219人,其中,第二產業20941人,比上年增加3240人;第三產業20036人以上年增加2514人。全縣新增就業崗位7771個,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511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3%。2011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962502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6%。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41353萬元,增長2.5%;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356407萬元,增長9.3%;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364743萬元,增長10.0%。全縣人均生產總值30888元,增長8.5%。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1.9:69.6:18.5變化為12.3:69.1:18.6。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5%、75.0%、21.5%。其中,工業增加值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提高到68.7%。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467119萬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3.8%,比上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年末單位從業人員52742人,比上年增加3879人,其中,第二產業31296人,較上年增長6.7%;第三產業20129人,較上年增長10.9%。全縣城鎮新增就業崗位7022個,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466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3%。
2012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151967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7%。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61550萬元,增長5.7%;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479607萬元,增長14.2%;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410810萬元,增長11.1%。全縣人均生產總值33572元,增長11.7%。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2.3:69.2:18.5變化為12.1:68.8:19.0。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0.5%、64.3%、25.2%。其中,工業增加值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提高到74.3%。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578405萬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6.9%,比上年提高了3.1個百分點。
年末單位從業人員63704人,較上年增加10962人,其中,第二產業41180人,較上年增長31.6%;第三產業21207人,較上年增長5.4%。全縣城鎮新增就業崗位16118個,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554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4%。
農業
鳳台縣素有“一麥抵三秋”之說,種麥尤重整地,足施底肥。習以耩子條播,畝播種6到8公斤,早茬麥占80%。清末到民國時期,生產水平低下,廣種薄收。民國8年(1919年)全縣種植40萬畝,總產32萬石。此後,幾經戰亂,水旱災害頻繁,農民流離失所,耕地荒蕪。1949年全縣種植90餘萬畝小麥,畝產僅41.3公斤。經土地改革後,開墾荒地,到1951年種植面積擴大到100萬畝,占耕地的58%,畝產54公斤。1958年後,甘薯面積擴大,晚茬麥增加,約占45%。到1962年,由於“左”的錯誤影響,生產瞎指揮,致使部分耕地拋荒,種植面積減少到86萬畝,單產下降到37.8公斤。1965年到1970年貫徹“水、肥、土、種、密、保、工、管”農業八字憲法,提高科學種田水平。年平均種植83萬畝,占總耕地的59%。畝產提高到59.7公斤。1971年到1975年因行政區域變動,耕地面積減少,年均種植60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55%。此間,多數改條播為撒播,畝播種15公斤,高者達20公斤。且選用優良品種,增施化肥,使小麥平均畝產達到86公斤。1976年到1980年,年平均播種總耕地面積的67%,畝產193公斤,其中1984年63.5萬畝,平均畝產203公斤,創縣歷史最高水平。此期,馬店、大興集、董崗三鄉出現畝產300到400公斤的高產典型。縣農科所1981年3畝豐產田畝產創408公斤的高產記錄。2009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64755萬元,按可比價計算較上年增長7.0%。其中:農業產值133775萬元,增長6.5%;林業產值4046萬元,增長4.9%;牧業產值92961萬元,增長6.7%;漁業產值26556萬元,增長12.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7417萬元,增長3.0%。全縣糧食種植面積86588公頃,比上年增長0.7%。其中小麥種植面積42833公頃,比上年增加727公頃;稻穀種植面積39710公頃,比上年增加1656公頃;棉花種植面積167公頃,較上年減少68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568公頃,較上年減少304公頃;蔬菜種植面積7127公頃,較上年增加198公頃。全縣糧食產量587686噸,比上年增產6.5%。其中小麥產量258585噸,增長2.5%;水稻產量316735噸,增長13.1%;棉花產量470噸,增長33.9%;油料產量5069噸,增長0.3%。全年肉類總產量39154噸,增長6.3%;禽蛋產量19572噸,增長7.2%;全年水產品產量24460噸,增長9.1%。主要農產品產量產品名稱產量(噸)比上年增長%糧食5876866.5#小麥2585852.5水稻31673513.1油料50690.3棉花47033.9蔬菜(含菜用2236993.3肉類391546.3禽蛋195727.2水產品244609.1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繼續提高。全年全縣有效灌溉面積40069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74萬千瓦,比上年增長4.6%;農用拖拉機53560台,農機綜合作業水平達84.5%;農村用電量26325萬千瓦小時,增長19.7%;農用化肥施用量(折噸)48053噸,減少5.8%。
2011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47515萬元,按可比價計算較上年增長2.3%。其中:農業產值174739萬元,增長1.6%;林業產值5670萬元,增長15.2%;牧業產值121159萬元,增長1.1%;漁業產值35077萬元,增長3.4%;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0870萬元,增長17.4%。全縣糧食種植面積87159公頃,比上年減少0.2%。其中小麥種植面積43701公頃,比上年增加363公頃;稻穀種植面積40458公頃,比上年增加495公頃;棉花種植面積94公頃,較上年減少59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056公頃,較上年減少142公頃;蔬菜種植面積7640公頃,較上年增加221公頃。全縣糧食產量600450噸,比上年增產1.6%。其中小麥產量262210噸,增長0.8%;水稻產量329650噸,增長3.0%;棉花產量235噸,下降45.1%;油料產量3461噸,下降14.3%。全年肉類總產量40218噸,增長0.7%;禽蛋產量19785噸,增長0.1%;全年水產品產量24737噸,增長3.1%。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繼續提高。全縣有效灌溉面積43700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79.4萬千瓦,比上年增長2.8%;農用拖拉機52395台,農機綜合作業水平達85.0%;農村用電量20772萬千瓦小時;農用化肥施用量(折噸)49813噸;農藥使用量2893噸。
2012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61550萬元,按可比價計算較上年增長5.7%。其中:農業增加值126522萬元,增長5.3%;林業增加值4771萬元,增長8.0%;牧業增加值91876萬元,增長6.0%;漁業增加值28383萬元,增長3.0%;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9998萬元,增長15.5%。全縣糧食種植面積82522公頃,比上年增長2.1%。其中小麥種植面積41319公頃,比上年增加827公頃;稻穀種植面積38053公頃,比上年增加710公頃;棉花種植面積106公頃,較上年增加12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093公頃,較上年增加37公頃;蔬菜種植面積8015公頃,較上年增加375公頃。全縣糧食產量569358噸,比上年增長5.4%。其中小麥產量252277噸,增長6.9%;水稻產量309481噸,增長4.1%;棉花產量271噸,增長15.3%;油料產量3722噸,增長7.5%。全年肉類總產量42338噸,增長5.3%;禽蛋產量20750噸,增長4.9%;水產品產量26588噸,增長7.5%。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繼續提高。全縣有效灌溉面積44200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81萬千瓦,比上年增長2.0%;農用拖拉機51573台,農機綜合作業水平達85.2%;農村用電量23426萬千瓦小時;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50959噸,增長2.3%;農藥使用量2898噸,增長0.2%。
工業
1949年1月鳳台縣解放,黨對手工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一些個體分散的手工業者,陸續組織起來,成立各種形式的合作社、組。1952年,組建建國鐵業社、光明印刷組、大眾工廠等7家集體工業,共有職工150餘人。當年完成產值1.04萬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0.28%,1954年,縣集體工業發展到19家,職工籌集股金3516元,從業人員261人。年產值比上年增長39.4%,實現利潤9161元。1956年,隨著“合作化運動”的深入進行,廣大手工業者組織起來,走集體化道路。集體工業企業發展到14個行業34家,職工1588人。至1957年,發展到37家,職工1715人,完成總產值184萬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53.5%,實現利潤5.13萬元,利稅總額7.33萬元。1958年,在“全民大辦工業”的熱潮中,全縣集體工業企業發展到55家,基本建設投資猛增到720.4萬元。從1960年起,先後精簡下放集體工業職工1470人,企業減到49家。1961年,又招回1069人。1962年,全縣有集體企業33家,年產值221萬元,占全年工業總產值的24.1%,實現利潤5.1萬元,利稅總額7.73萬元。1965年,集體工業生產的中心轉向為農業生產服務。1970年,將14個縣屬集體企業劃給當地人民公社管理,餘24家,完成工業總產值272萬元,職工883人,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25.8%。1977年原屬縣二輕局管轄的13家公社農機修配廠劃歸當地人民公社管理,歸屬縣社隊企業局管理,縣屬集體企業還有13家。
1978年至1980年,縣屬集體企業發展到32家。1981年推行經濟責任制,提高效益,年產值605萬元。1985年,縣屬23家集體企業,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241萬元,比1980年增長1.28倍。
2009年完成工業增加值884329萬元,增長16.3%。工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63.1%,拉動經濟成長8.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企業完成增加值625618萬元,增長18.6%;集體工業完成增加值740萬元,增長4.7%;股份制工業完成增加值292435萬元,增長11.4%。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增加值821302萬元,增長14.7%。工業品產銷率為90.5%。主要產品產量:原煤4054.6萬噸,增長8.5%;水泥243430噸,增長7.8%;啤酒2502千升,下降26.5%;麵粉276046噸,增長58.3%。大米90231噸,增長53.8%;經濟效益繼續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805292萬元,增長19.8%;利稅總額207221萬元,增長17.6%;利潤總額148809萬元,增長27.0%;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11.9%,比上年提高了22個百分點,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及增幅均為近年來最好水平。
2011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22915萬元,增長9.3%。工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68.7%,拉動經濟成長5.9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中,集體工業完成增加值2235萬元,下降8.5%;股份制工業完成增加值1413783萬元,增長7.9%。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增加值1349734萬元,增長6.9%。工業品產銷率為99.7%。主要產品產量:原煤3864.1萬噸,增長1.7%;水泥1243063噸;軟飲料6805噸,增長77.8%;麵粉441884噸,增長27.3%;大米198329噸,增長18.6%。(以下為屬地工業數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449958萬元,增長48.5%;利潤總額17428萬元,增長83.2%;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51.8%,比上年提高了23.6個百分點。
2012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07672萬元,同比增長15.5%。工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74.3%,拉動經濟成長9.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中,集體工業完成增加值3807萬元,同比增長17.1%;股份制工業完成增加值1395801萬元,同比增長15.4%。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增加值1282622萬元,同比增長14.1%。工業品產銷率為98.9%。主要產品產量:原煤39475552噸,增長2.2%;水泥1715785噸,同比增長38.0%;服裝業5610萬件,同比增長203.8%;麵粉649877噸,同比增長48.6%;大米391047噸,同比增長51.6%;麵粉649877噸,同比增長48.6%。(以下為屬地工業數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785915萬元,同比增長36.4%;利潤總額35968萬元,同比增長33.6%;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63.0%,比上年提高了11.2個百分點。
文化
文化場所
民國前期,鳳台縣成立民眾教育館,民國36年(1947年)7月更名為鳳台縣文化服務社。1949年,鳳台縣人民文化館成立,館址在城關順河街中段,有平房17間和一個2000平方米的大院。1950年,改為鳳台縣文化館,定編6人。1956年,館內設文藝、宣傳2個股,另有創作組和圖書室、會計室,隸屬縣文教局。1969年4月,更名為“鳳台縣毛澤東思想宣傳站”,當年9月復稱鳳台縣文化館。1980年,在城河路中段新建文化館大樓1座,共4層,1472平方米。全館當年遷入大樓,開設電視、展覽、音樂、美術、圖書、攝影、排練、遊藝、科技、閱覽等10個活動室。同時在樓下臨街建起一排長達40平方米的燈光宣傳畫廊。1985年,文化館內設政秘股、文化股、圖書股、民眾文化股4個股,有幹部職工39人。文化站
1951年,在闞疃、顧橋、桂集建立了3個民辦文化站,每站配不脫產人員1名。1952年桂集轉為公立站。1953年至1955年,又發展了張集、古溝、馬店3個文化站,每站各配幹部1人。1956年,因區劃變動,全縣6個文化站並為闞疃、古溝2個文化分館。1958年取消分館,恢復原來的6個文化站。1979年,農村文化站發展到16個(其中公辦站4個,民辦站12個),配脫產幹部4人,半脫產13人。1983年民辦站有10人轉為國家幹部。1984年初,全縣文化站增至31個,城關、毛集、丁集、顧橋、大山、馬店、桂集、張集8個文化站改為文化分館。分館館長領導轄區內文化站的業務工作。1985年全縣文化分館和文化站共32個,已基本達到鄉鄉有站。
文物古蹟
鳳台孤堆寺古村落遺址
位於馬店鄉利民村孤堆寺,南距港河85米,北距運糧溝9米。屬新石器時代至西周時期。遺址為1高台,面積38平方米,高4米,破壞嚴重。出土有大量鹿角、鬲足等。
趙家孤堆
位於夏集鄉立新村,南距夏集2里。為唐代遺址。孤堆高出地面7米,東西長70米,南北長55米,早年已被盜。曾出土有青石床,床面刻有周文王與八駿馬圖案。
陳集孤堆
位於夏集鄉陳集村。時代不詳。東西長70米,南北長60米,高約6米,地表遍布磚瓦片和蚌殼。
李圩孤堆
位於楊村鄉李圩村,西距港河100米。時代不詳。南北長98米,東西長32米,高3米,部分墓磚已外露,相傳解放前曾被盜。
孫叔敖墓
位於毛集鄉梁庵村,北距鳳潁公路120米。時代戰國(楚)。1952年,被當地民眾掘毀,出土有石墓門、陶器等,現已夷為平地。在地表採集有墓磚、陶片等。
謝郢墓
位於劉集鄉謝郢村,南距淮河40米。時代西漢。1982年12月,由省文物研究所清理,出土繩紋陶罐2件。
孤山墓
位於劉集鄉東南3里,孤山山腰間朝陽處,東距淝河大堤35米。時代東漢。1984年農民開山發現,由省文物所發掘,出土文物40餘件
旅遊
八公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秀麗的八公山景區
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淮南市八公山區內。206國道可達。距淮南市區約15公里。是集遊覽、觀光、休閒、人文歷史和地質地貌為一體的綜合型風景旅遊區。1998年8月開發建設景區,2001年9月15日對外開放。
景區整體規劃面積120餘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面積為18.85平方公里。大小40餘座山峰起伏疊障,蒼松迭翠,雄奇靈秀,淮河流經群山之北,曲折環繞而東下。淝河沿山南麓注入淮河。
1600年前的淝水之戰,便發生於此,留下了八公山下“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的典故;2000多年前,淮南王劉安招賢納士,講經論道,編著了一代名篇《淮南子》,第一次完整地記錄了二十四節氣,發明了千古美食豆腐;“淮南蟲”化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古生物化石,被國際地質學界譽為“藍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八公山神秀,自古諸多騷人墨客爭趨而至,劉安、李白、蘇軾、歐陽修、劉禹錫、吳均、韋應物的足跡均踏遍過八公山,並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篇章。自2001年以來,淮南市旅遊局與八公山區政府已先後舉辦了六屆八公山旅遊節,吸引了大量遊客。
壽唐關
位於縣城南3公里,三峰山東1公里處,又叫過街樓、梳妝檯。現為鳳台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壽唐關始建於五代。當時南唐兵被後周困於壽州,南唐元帥石景達來援,據八公山與後周對峙。後周為對付南唐援兵,建壽唐關。此關青磚砌成,長20米,寬3.6米,高4.5米,上覆磚石。關口呈拱形,可通車馬,為古代鳳台通往壽縣要塞的關口。兩側是懸崖峭壁,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至今雄關猶存。壽唐關還曾依山勢建有城牆、重樓、重屋、釧鼓樓等樓台亭閣,今均廢,尚有遺址可見。黑龍潭
在縣城東0.5公里處,位於淮河東岸的紫金千年銀杏
山下。山勢直出淮河中流,奇山峭壁,山曾萬狀。壁下十幾米有大洞,可容百餘人。壁前水極深,為黑龍潭,潭有泉,深數十丈。每遇淮水漲落,潭壁水花四濺,潭中不停發出“咣咚、咣咚”的迴響,景色甚為壯觀。那響聲一直被傳為是棲息在洞中的龍嘯聲。黑龍潭的夜景更為迷人,空中點點繁星和地上的萬家燈火匯於潭水中,畫面層次深遠相交,山林建築的倒影時動時靜,時而傳來三兩聲水嘩,更襯托出夜幕下黑龍潭的靜謐、神秘。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歐陽修兩次路經此地,面對黑龍潭美景,遂吟七絕一首:“紫金山下水長流,嘗記當年此共游。今夜東風吹客夢,清淮明月照孤舟。”大文豪蘇軾,來到黑龍潭,寫成傳世之作《壽春李定卿餞城東龍潭上》:“山鴉噪處古靈湫,亂沫浮涎繞客舟。未暇燃犀照奇鬼,欲將燒燕出潛虬。使君惜別催歌管,村巷驚呼聚犭矍猴。此地他年頌遺愛,觀魚並記老莊周。”硤山口
鳳台縣峽山口風光位於縣城西南約5公里處。為長淮第一硤。被稱作長淮津要的東、西兩硤石各高60米。陡如斧削,隔淮河對峙,相距500多米,扼制著淮河上、下游的水上交通。硤山口因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魏、蜀在此爭戰。南北朝時,東晉與秦軍大戰,這裡是重要的軍事津要。硤石山古有4城,一在東硤石,一在西硤石迤西微平處,俗名城子,山西北隅尚有遺址。一在禹王山腰,一在長山北麓,連同四城,相距不及5里。4座古城堡久廢,今西硤石頂只剩下一座清代建的四角涼亭,名為慰農亭。涼亭古樸典雅,亭額上有“慰農亭”三字,亭兩旁的石柱上刻著一幅清光緒年間鳳台知縣顏海手書對聯:“選勝值公餘,看淮水安瀾,硤山拱秀;繫懷在民隱,願春耕恆足,秋稼豐登。”亭前行數步即為硤石陡壁,陡壁西側懸崖上有摩崖石刻《築城記》。
茅仙洞
茅仙古洞位於縣城南3.5公里處的三峰山南坡半山腰中。洞門高約5尺,進深達10餘丈,越往深處越小,到不可行處仍深邃不能見底,裡面陰風習習。漢成帝年間,茅盈雲遊朝仙,路經此地,見景色絕佳又有深洞修煉,便留下隱身修道。不久,他的兩個在京都做官的哥哥也辭官來到這裡學道。兄弟3人一邊學道,一邊辟路伐木,建造宮觀,茅仙洞之名由此而得。從此成了歷代宗教聖地,或為道觀或為庵寺。民國24年(1935年),道教門徒蘇理純、蘇宗善廣為化緣,集資重修殿堂,改名清天觀。今日茅仙洞,清天觀座落在山坡上一片300多平方米的平台上,正門的拱門頂上刻著清代書法家汪以道手書的“清天觀”3個大字。進入拱門,一條青石板路直通天井。天井院北面的懸崖上古柏參天,院南是一排道房。西面有大殿,是一座雕樑畫棟建築,大殿後還有一進三清寶殿。茅仙洞上方,依山勢築有三仙閣,裡面供奉三茅神像。閣下方兩側各有六角涼亭一座。
州來八景之---千年皂角樹
硤山口位於鳳台縣城西南7華里處,東、西硤石各高60米,兩岸相距500多米,臨淮處壁如斧削,十分險峻,淮水由東南緩緩而來,在此急轉向北,復而東去,形成一道獨特景觀。在西硤石頂上有一座清光緒年間建造的“慰農亭”,亭西側的古皂角樹是淮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省考古專家考證,這棵皂角樹距今已有1000餘年樹齡,樹幹三人合圍,老乾虬枝,民眾稱之為“神樹”,與慰農亭合併成為“州來八景”之一。
文化古蹟
淮夷:淮夷是夏商奴隸社會時期分布在淮河下游一帶的部落,夏帝王相時期,商代帝乙、帝辛(即紂王)時期,曾用兵征服“淮夷”未果。到了周朝成王初年(公元前1116年一公元前1077年)周朝內發生內江,“淮夷”結合“徐夷”(住在今江蘇泅洪一帶的部落民族)欲乘機抗周,被周公旦(武王弟弟)用兵征服。周厲王(公元前877年一公元前784年),周室日漸衰敗,這時崛起於江漢平原的楚國,滅掉鄰近的姬姓各國,又向中原發展。公元前632年,晉楚城樓(在今河南范縣南)之戰,楚國被戰敗,之後楚國向東挺進,與吳國不斷發生戰爭,居於淮上的“淮夷”、“徐夷”等部落先後為吳楚吞併。
州來:西周晚期,隨著其統治勢力向長江、淮河下游地區擴展,先後受封的諸侯小國就有州來、六(六安)、桐(桐城)、舒(舒城)、巢(巢湖)、徐(徐州)等。州來國在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被吳國所滅,前後共存在三四百年之久。當時的勢力範圍包括整個淮南市、鳳台縣和壽縣的一部分,東到舜耕山,往北到平阿山與懷遠相連,北到蒙城,西北到利辛縣闡叮集以北,西鄰額上縣,南面以淮河和東泥河為界,方圓約有1000平方公里,國都在今鳳台縣城。吳滅州來後,這裡便成了吳公子季和的封地。下蔡:《史記·管蔡世家)}載,武王克殷紂平天下,封功臣昆弟,於是封叔鮮于管,封叔度於蔡。後來蔡叔挾武康(紂王子)作亂,周公旦承成王(武王子)命伐誅武庚後,蔡叔被遷而死,其子胡“率德訓善”,周公旦舉胡為魯卿土,治魯頗有成就,復封胡於蔡(即蔡國,在今河南省的上蔡新蔡一帶),以奉把蔡叔,是為蔡仲。歷經伯荒、官候、厲候、武侯、夷侯、厘侯、共候、戴侯、宣侯(措父)、桓侯。哀侯(獻舞)立,哀侯十一年,因與息侯(國在今河南淮陽及安徽毫縣一帶)發生矛盾,息候串楚文王虜哀侯。哀侯死於楚,其子立,是為級俱。又因得罪齊桓公(齊,周武王封太公望於齊,至齊桓公,為五霸之一,國在今山東省即墨一帶,秦始皇二十六年滅齊)。齊桓公遂興師伐蔡,虜級侯。纓候二十九年卒,子莊侯甲午立。又歷文侯申、是候固。景候後被太子般所殺,般自立為靈候。靈候又被楚靈王所殺,楚靈王使楚公子棄疾為蔡公。
楚滅蔡三年,楚公子棄疾殺楚靈王代立,為平王。手王又立蔡景侯少子廬為平候,平侯九年卒,靈侯般之孫東國攻平侯子而自立,是為悼侯。悼侯三年卒,弟昭候立。昭侯十年,朝楚昭王,因獻裘衣,得罪楚相子常,昭王信子常讒,昭侯留楚三年,後賄賂子常。昭侯始返蔡,請與晉伐楚。
蔡昭侯為了報復楚國,乃遣其子去吳國為人質,以共伐楚,吳王閣閻興兵助蔡,破楚人都(楚國的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西北)。吳國撤兵後,楚昭王又恢復了楚國。“十六年楚令尹為其民泣以謀蔡,蔡昭侯懼”。二十六年,孔子如蔡,楚昭王伐蔡,蔡恐,告急於吳。吳為蔡遠,約遷以自近,易以相救,昭侯私許,不與大夫計(商量)。吳人來救蔡,因遷蔡於州來(從此改州來為“下蔡”,編者注)。二十八年,昭候要去吳國朝拜,大夫恐怕再遷,密遣刺客賊利殺死昭候,並把賊利殺掉滅口並解過,而立昭候的兒子朔為成侯。
成侯四年,宋滅曹(曹,春秋時諸侯國,周初武王封其弟叔鋒於曹,春秋哀公八年為宋所滅,故址在今山東菏澤、定陶一帶)。十年齊田常殺其君簡公。十三年楚滅陳,十九年成候車,子聲候產立,聲候十五年卒,子元候立,元侯六年卒,於侯齊立。
侯齊四年,楚惠王滅蔡,蔡侯齊亡,蔡逐漸絕把。蔡國共歷25代600年左右,終為楚國所滅。
鳳台:清雍正十年(1732年)經兩江總督尹繼善奏清清廷批准設定新縣,雍正十一年(1733年)與壽州分疆而立,以城內之東北隅並北門外之石馬店,東門外之石頭埠等地方劃分新縣。因壽州城北有鳳凰山,遂名鳳台縣。鳳台建縣後,原與壽州同城分治。同城分治,諸多不便。同治二年(1863年)經清廷各級具奏批准,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一日將縣治移於下蔡。鳳城考
古城:光緒十八年《鳳台縣誌》 “古蹟志城寨篇”載:蕭景雲《下蔡古城形勝考》日:下蔡有自春秋至後五代之古城,有周世宗徙州治下蔡後至今之故城。二城毗連,俗名連城,又專名古城為連城,又合下蔡四面屯兵各!回城與古城統名為十二連城。他脈自孤山東行,又東北行,折南博原蒼,距古城址數十文開一飛鵝大障,人城東南行,折而南,出南門,貫磨盤埂而東南行,給周徙之故城矣。西望孤山蔓山,秀色可提。推東北淮水背去,地卑遼遠,無山障風,形勢缺陷,不如周徙之故城雄偉周密也。
又《下蔡古城遺址考》曰:城南北一里余,東西一里,周徑三里余。周圍城處存者高一二丈,南距磨盤埂數十丈,北距白衣庵數十丈,東距淮岸半里余,西距古千佛寺地基數十丈,東南距磨盤埂數十丈,西南隅直接菱角湖,西北隅距前後馬場數十丈,東北隅距淮岸半里余。四城門遺址尚在,無門樓。南派闊數十丈,西南場即菱角湖,西像北境闊七八丈,東無場地卑,半里抵淮。城中皆為耕地,古街巷無考,惟南達壽州,北達蒙城大道而已。城垣磚石,數百年為里人取盡,略無存者。
故城:《下蔡故城形勝考》曰:平岡自蒙城縣來,至孤山東行,又東北行,折而南行,氣脈搏厚,蓬勃莽 蒼。至故城北半里磨盤埂,埂東西二里余,橫開大障,西腳前抱,西腳盡處突起大早,俗名大孤堆,約 高三丈余。埂中心抽脈過峽分水,建城時就埂中掘為大潦,像中築堤通行者。脈入城半里,突起文殊 大早,約高六文。文殊阜東行,支岡微斷復起,給黃銅山,高四文,與磨盤埂東腳交鎖,收滾東下之水。 文殊阜西北衍支岡,轉西折南至大孤堆東,突起一阜,與大孤堆並峙,俗名二孤堆,收場西下之水。文 殊車西南行,兩邊各行數支岡,南行抵淮岸止。距文殊阜二里余,右則夏肥水江淮。淮流穿峽北行三 里余,抵眠羊石,折東行三里余,抵城南,二里余過城抵瑤洞湖,折而北行,緣故城東三里,則東岸黑 石山與西岸黃銅山對立交鎖,淮流一東,此故城大水口也。淮南諸山如列屏,西南陝石如天關,孤山 蔓山,遠拱右臂,與大、二孤堆形勢遙構東南疊障,奔騰至黑石山,環抱城左,山水浪洶,扼險塞要,淮北雄境也。
又《下蔡故城遺址考》曰:南北東西距各二里余,周可八里。自文殊車東支岡邊抵東北隅觀星台 約一里,轉北抵西北隅約二里,又轉西抵西南隅三里,城基皆緣岡築起,遺址存者高丈余。自黃泥岡 轉南,至普濟庵約二里,城拔地築起,遺址存者,惟黃泥崗高八尺。由黃泥崗東至普濟庵遺址,為里人 建築石台,居家鄰比,無復可見。普濟庵至東南隅,遺址無。自東南隅轉東約一里,他平濱淮,城基拔 地築起,遺址存者,惟轉東隅里余,高或四尺三尺,此城池之大概也。古大南門在今普濟庵右,距淮岸二十餘文,門樓久廢。古小南門在大南門右半里,即今三官樓,門樓尚存,門內額嵌石刻“連城保障”四字,距淮岸二十丈。古東門在文殊寺東岡,右距淮岸半里余。古北門直張家壩,距磨盤埂三十餘文。古西門在二孤堆左,孟家窪右,距二孤堆南麓約四十丈,門樓俱久廢。此城門之大概也。城場由北城址距磨盤埂,東距黃銅山磨盤埂交牙出水處,西距大、二孤難交牙出水處,寬八九文,深二三丈,舊址俱存。由黃銅山之南至東門舊藻多淤,趾在隱約而已,此城潦之大概也。城內四門古大街:南大街西轉古順河街。西大街北轉古公館園巷,南轉古水巷,又西行南轉古財神閣巷,又西行南轉古小南門巷,北轉古火神廟至古樓頭巷。北大街西轉古火巷,舊址俱存。此街巷之大概也。按《五代史·楊承信傳》 :時州徙治下蔡,承信增廣其城。又《宋史·朱景傳》 ,城外居民三千家,築外城包人之。則所謂古城,或即當時所增拓亦末可知。而蕭生此《考》極為詳密,可藉以存舊址之大凡,故備錄焉。
新城:縣東北八里淮河東岸地名月河灘。《齊書})建元三年,魏攻壽陽,垣崇祖擊卻之。恐魏人復寇準北,乃徙下蔡於推東,即此城也。 《水經注》 :淮之東岸又有一城,即下蔡新城也。二城對據,翼帶推債。按,今古城東北四里準西岸地名瀑花頭,與難東月河灘正對,南距黑石山六里,此二處上人常掘得古城磚、古軍器,士人相傳淮河舊行瀑花頭西,後內徙,遂穿破新城遺址而行。今東岸灘東有月河一道,環灘三里許,即古新城場也。《嘉字記》、 《輿地廣記》俱雲,梁大同中,於陝石山築城據東魏,即今縣城。胡氏《通鑑注》引宋白日:梁於決石山築城以據魏,即今縣城也。 《方輿紀要》引杜佑日:梁於峽石山下築城以據魏,即下蔡新城,皆誤。梁所築者乃陵石城,非下蔡城。下蔡望陝石正在西南,何雲東岸乎?諸書未得之目驗耳。鳳城:清同治四年(1865年)縣治移於下蔡,即周世宗顯德年間所建之故城內。歷經清末、民國,特別是解放後,鳳台縣城逐漸向北、西兩面擴展,現在縣城已囊括了古城、故城全境,向西又擴展到八里塘一帶,向北正往鳳台火車站延伸。由於淮河大橋建成,大山鎮的建設正趨與鳳城連線。
下蔡十二連城考:鳳台縣素稱“中州咽喉、江南屏障”,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下蔡十二連城”就是下蔡四面屯兵 之城。現簡考於後:
下菜古城:即今城關北,以今古城村為中心,古城大市場、鳳台一中、二中一帶,古為州來邑。
即今城關。此城是五代周世宗柴榮於顯德三年(公元950年)所築。
下蔡新城:此城地處縣東北八里淮河東岸的“月河灘”。南朝齊建元三年(公元481年)魏攻壽陽(今壽縣),垣崇祖恐魏復寇準北,乃徙下蔡於淮東,即此城。
硤石城:決石城位於縣城西南約6里的磷石山上。名勝志》引《郡國志》云:“破石山兩岸相對,淮水經其中,對岸山上築二城,以防津要。”磁石山在古代征戰中,一直是據險屯兵之地,被兵家稱為“長難津要”。
馬頭戍城:此城在城南15里。南朝梁天監五年(公元506年),取魏合肥,魏人守壽陽,於石馬店築城,名回馬頭戍城(今為郝家圩子一帶,屬壽縣人
青岡城:《晉書》記載,此城乃晉謝玄所建。自壽州赴穎上走中原為官道。謝立築此城,是為了御秦的善後之計。青岡城東距淮河約20里,西南距額上約40里,北距夏泥河約6里。據光緒十八年《鳳台縣誌》記載:四城門、四城壕遺址微存。今此岡遺址還在,去毛集西五里可見。
曲陽故城:光緒十八年《鳳台縣誌污I(地理志》註:此城建築於難曲之陽,故名曲陽故城。曲陽城在城北稍東80里。按曲陽故城,當在懷遠縣洛河之南,與壽春東北83里,定遠西北95里俱合。鳳台東北55里無線北至洛河。因以上為《大清一統志》及舊志所載,故仍列而辨之。
花苑城:此城在下蔡故城外,淮河東南岸,北距淮河1里許。山水環繞,平坦而曠,是一個較好的古戰場。即今李沖回族鄉孔莊以南一帶。
煉城:在下蔡故城西北15里,東南距淮河16里,南距孤山13里,西距夏泥水18里。位於現在的三首廟西北處。現僅存煉城碑一塊,碑文清晰可見。
雨淋城:在長嘴岡上,東北距峽石山5里余,北距夏泥水3里,距孤山6里,東距淮岸十餘里,南距窯頭岡1里,西距夏家集10里,自壽陽赴穎上道旁,是成守要地,與壽陽、下蔡為犄角之勢。建城時間不詳,相傳行軍中築城,故名雨淋城。此城周圍三里余,今遺址無存,多瓦礫及破瓶而已。
蛇城:《水經注》云:“椒水經蛇城南,又歷其城東。”椒水即焦崗湖。蛇城在縣西南40里焦崗湖西北之虎頭岡西畔,南距催糧溝6里,北距五子台6里,東傍虎頭岡,西距黃家壩6里,周圍一里余。此城是屯戍之處,晉以後,南北兵爭由壽陽渡泥河至淮河,至淮赴穎,由董奉岡、焦岡、虎頭岡、來毛集、夏家集至穎上,此道為通道,故董峰岡、焦岡、虎頭岡南北東西多屯戍之處。
薛家集古城:此城在縣西北薛家集。城南北相距2里,東西相距1里,周圍7里,不知何代建置。現屬蒙城縣。
除以上十二連城之外,下蔡四面屯兵之城還有小肥陵城、梁城、綢城、元康城、魏昌城、木城、柳城、羅城、留輔城等。
安徽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 |
地級市 | 市轄區、縣級市、縣 |
合肥市 | 廬陽區| 瑤海區| 蜀山區| 包河區| 長豐縣| 肥東縣| 肥西縣| 巢湖市| 廬江縣 |
蕪湖市 | 鏡湖區| 弋江區| 鳩江區| 三山區| 蕪湖縣| 南陵縣| 繁昌縣| 無為縣 |
蚌埠市 | 蚌山區| 龍子湖區| 禹會區| 淮上區| 懷遠縣| 固鎮縣| 五河縣 |
淮南市 | 田家庵區| 大通區| 謝家集區| 八公山區| 潘集區| 鳳台縣 |
馬鞍山市 | 雨山區| 花山區| 金家莊區| 當塗縣| 含山縣| 和縣 |
淮北市 | 相山區| 杜集區| 烈山區| 濉溪縣 |
銅陵市 | 銅官山區| 獅子山區| 銅陵縣 |
安慶市 | 迎江區| 大觀區| 宜秀區| 桐城市| 宿松縣| 樅陽縣| 太湖縣| 懷寧縣| 岳西縣| 望江縣| 潛山縣 |
黃山市 | 屯溪區| 黃山區| 徽州區| 休寧縣| 歙縣| 祁門縣| 黟縣 |
滁州市 | 琅琊區| 南譙區| 天長市| 明光市| 全椒縣| 來安縣| 定遠縣| 鳳陽縣 |
阜陽市 | 潁州區| 潁東區| 潁泉區| 界首市| 臨泉縣| 潁上縣| 阜南縣| 太和縣 |
宿州市 | 埇橋區| 蕭縣| 泗縣| 碭山縣| 靈璧縣 |
六安市 | 金安區| 裕安區| 壽縣| 霍山縣| 霍邱縣| 舒城縣| 金寨縣 |
亳州市 | 譙城區| 利辛縣| 渦陽縣| 蒙城縣 |
池州市 | 貴池區| 東至縣| 石台縣| 青陽縣 |
宣城市 | 宣州區| 寧國市| 廣德縣| 郎溪縣| 涇縣| 旌德縣| 績溪縣 |
(參見:安徽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