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紀事
北漢改元天會
後周顯德四年(957)正月初一,北漢大赦,改元天會。
周世宗再征南唐
周世宗柴榮於顯德三年(956)正月,初次親臨淮上,主對南唐的征伐,五月返回大梁,後周軍隊則依舊攻壽州(今安徽壽縣)不停。七月,南唐收復了大部分後周所占州縣,援軍駐紮於紫金山,與壽州城烽火相應,宋齊丘欲以德懷柔周師,命南唐諸將各自嚴守,不得擅擊周兵,南唐齊王李景達擁兵五萬屯於濠州(今安徽鳳陽東北),但軍政均決於樞密使陳覺,陳覺毫無出戰之意,將吏畏陳覺,不敢言戰,因此壽州形勢愈加危急。後周方面,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於下蔡(今安徽鳳台)擊退南唐林仁肇所帥水陸援軍,以鐵絲系大木鎖江,阻止南唐軍前進;周世宗自前線返大梁後,有鑒於南唐水軍強大,於大梁城西汴水旁造數百艘戰船,由南唐降卒教練水師。十二月,後周徵發陳、蔡、宋、毫、潁、兗、曹、單等州丁夫數萬人築下蔡城。顯德四年、南唐保大十五年(957)正月,南唐壽州城中糧食已盡,李景達派遣許文稹、邊鎬、朱元等統兵數萬救援,駐紮於紫金山(今安徽鳳台東南),又築甬道數十里,準備運糧進城;後因陣前總指揮李重進截擊並大破南唐軍,殺五千人,奪兩寨。三月,周世宗柴榮二次親臨淮上,直抵壽州城下,命後周軍破紫金山南唐軍,斷其甬道,使南唐軍首尾不能相顧,後因水師也自閔河沿潁入淮。南唐北面招討使朱元因與陳覺不和,率萬餘人降後周。周世宗為防止南唐軍一旦潰敗向東沿河而逃,命水師數千沿淮而下,軍於趙步(今安徽鳳台東北淮河北岸),後周諸將擊紫金山南唐軍,殺獲萬餘人,擒許文稹、邊鎬、楊守忠,南唐敗軍果然如周世宗所料沿河東逃,被後周水陸夾擊,戰、溺死及降者近四萬人,後周獲戰艦糧仗以十萬計。後周夾淮水築鎮淮軍兩城,切斷南唐駐濠州的大軍與壽州之間的應援之路。南唐齊王李景達、陳覺奔回金陵。南唐清淮節度使劉仁贍堅守壽州,劉曾建議主動出擊,齊王景達未準,此時病重,監軍使周廷構、營田副使孫羽等以劉仁贍名義作表投降。後周曆時一年多時間,下壽州,徙壽州治所於下蔡,赦境內死罪以下,百姓回響南唐號召入山林者,招復業,不問罪,開壽州倉賑饑民。周世宗返回大梁,分南唐降卒為六軍、三十指揮,號懷德軍。
周世宗三征南唐
後周顯德四年(957)、南唐保大十五年三月,周世宗二次駕臨淮上督戰,攻克壽春(今安徽壽縣)後返回大梁。五月,南唐郭廷謂率水軍切斷後周駕於渦江(今安徽懷遠東北渦河入淮處)的浮橋,又於定遠(今安徽定遠東南)襲擊並打敗後周武寧節度使武行德。當年十一月,周世宗第三次親臨淮上。在濠州(今安徽鳳台東北)親自率軍攻拔州東北的南唐營寨,周將李重進破濠州南關城。周世宗又親自攻濠州城,周將王審琦拔南唐水寨,周水師拔南唐植於淮水中的巨木,焚毀南唐戰艦七十餘艘。守濠州的郭廷謂請求先遣使至南唐朝廷稟命,然後出降,周世宗許之。周世宗得知南唐有數百戰船在渙水以東準備救援濠州,親自帶兵連夜水陸夾擊,大破南唐軍於濠州以東的洞口,斬首五千餘級,降二千餘人。又乘勝至泗州(城今入洪澤湖),督軍攻城。十二月,南唐泗州守將舉城降,周世宗禁軍中毋犯民田,克城之後,無一士卒敢擅入城中。下泗州後,周世宗又親自帥親兵沿淮河北岸前進,趙匡胤統步騎自淮河南岸進軍,諸將以水師自河中進軍,水陸三路兵馬共追擊南唐軍,其時淮河之濱葭葦如織,周師士卒乘勝人人奮勇爭先,至楚州(今江蘇淮安)西北大破南唐軍,燒沉之餘,還獲戰船三百餘艘,南唐士卒殺溺之後俘七千餘人。經此一役,南唐在淮上的戰船喪失殆盡。郭廷謂知不能守,以濠州降後周。後周得兵萬人,糧數萬斛。後周移師攻南唐楚州(今江蘇淮安),又分兵攻天長,派數百騎往州,南唐焚揚州官府、民舍,驅百姓南渡,待後周軍至揚州,已是一座空城。周世宗又乘泰州(今江蘇泰州)無備,襲取泰州;海州(今江蘇連雲港西南)亦為周將所克。顯德五年正月,周世宗為引戰艦由淮河入長江,親自規劃,徵發楚州百姓,十天即疏浚了楚州西北的鸛水,用工甚省。後周數百戰艦直抵長江。之後,又拔靜海軍(今江蘇南通),打通了往吳越的道路。後周大軍壓境,南唐楚州防禦使張彥卿堅守城池,後周攻城四十多日不能克,周世宗宿於城下,親自督戰,破城後,張彥卿仍與一千多部下拒戰,全部戰死。荊南高保融派百艘戰船襲鄂州(今湖北武漢)以配合周師。二月,周世宗自楚州至揚州,發萬餘民夫,於揚州城東南另築小城治之。三月,南唐割地、輸帛,去國號求和,周允之,詔遙為相應的荊南。吳越軍各歸本道,賞賜吳越王錢弘俶犒軍帛三萬匹,高保融一萬匹。四月,周世宗平江北後,北還大梁。
文化紀事
後周設制科後周顯德四年(957)十月,後周設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經學優深可為師法、詳閒吏理達於教化等制科,不限前資、見任職官,黃衣草澤(指平民),並許應詔。
雜譚逸事
周疏汴水後周顯德四年(957)四月,後周疏浚汴水北入五丈河。東流經曹州(今山東定陶西南)、濟(今山東鉅野)及鄆(今山東東平西北)入濟水,齊、魯(今山東)船隻可直達大梁(今河南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