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皋縣

嵐皋縣

嵐皋縣,隸屬於陝西省安康市,位於陝西南部,大巴山北麓,南與重慶市城口縣接壤,北與安康市漢濱區、西與紫陽縣、東與平利縣相鄰,最高海拔2641米,最低海拔331米,國土面積1956平方公里,全縣轄15個鎮198個行政村,總人口16.82萬(2017年)。嵐皋南宮稻田獲選“中國美麗田園 、2012中國最佳休閒小城 、中國最美的小城之一。 嵐皋縣縣城始建於清朝,境內有南宮山,嵐河漂流等景點,有中國魔芋之鄉之稱。2013年,嵐皋縣實現生產總值31億元,比2012年增長14%。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嵐皋縣 嵐皋縣

公元前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在今肖家壩、西窯一帶,就有先民繁衍生息。據記載,庸部族曾是今為人知的土著山民,就食巴山,飲水嵐河,世代相承。由於極其荒野,官方心遲遲沒有在這裡建立任何機構。

元朝統一後,民族壓迫迫使大批山民隱居巴山老林。明初,從襄陽到大巴山的整個漢江流域實行禁山。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興安州升為府。“安康首縣,其地盡歸管轄。縣境遼闊,因設縣丞一員,駐西南磚坪,專司緝捕。磚坪之設官,自此始”(光緒《磚坪廳志》)。清廷鎮壓白蓮教起義後,於嘉慶季年(1820)秦、楚、蜀大吏會奏,“以三省邊疆,山深林密,為盜賊藪,請移鳳翔通判於此,靖邊撫民,制曰:可”。道光二年(1822),設磚坪廳,屬散廳,隸興安府。自此始,與安康縣分疆而治。  

中華民國二年(1913),國民政府中央決定:撤府、州、廳制,省下設道、縣,以道領縣。磚坪廳改磚坪縣,隸漢中道。六年(1917)改名嵐皋縣。二十二年(1933)廢道,以省領縣。二十四年(1935),安康為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後以駐地名命陝西省安康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嵐皋縣均隸屬之。  

1949年11月28日,嵐皋解放,成立縣人民政府,隸陝甘寧邊區安康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陝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後,行政區劃整編,設安康分區專員公署,嵐皋縣隸屬之。1958年10月6日,中共陝西省委決定,嵐皋與安康合為安康縣,撤銷嵐皋縣。1961年8月10日,省委決定復置嵐皋縣,隸屬於安康專區專員公署。1969年,安康專區改名安康地區,專員公署改地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廢地區革命委員會,更名安康地區行政公署,嵐皋縣均隸屬之。   2000年,改屬地級安康市。

嵐皋縣城 嵐皋縣城

行政區劃

2013年嵐皋縣轄15個鎮,198個行政村。分別是城關鎮、佐龍鎮、民主鎮、石門鎮、孟石嶺鎮、滔河鎮、花里鎮、鐵爐鎮、藺河鎮、溢河鎮、四季鎮、堰門鎮、大道河鎮、官元鎮、橫溪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嵐皋縣,介於北緯32.05°~32.50°,東經108.72°~108.88°之間,位於陝西南部的鄂、渝、陝三省交界處,北距安康市區71公里,西鄰紫陽,東毗平利,南接重慶城口。國土面積1956平方公里。  

地質地貌

嵐皋縣 嵐皋縣

嵐皋縣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海拔懸殊,“高山飄雪花,低山開桃花”。南宮觀山等五大山系如孔雀開屏,羽蓋全境。嵐河等三條河流匯集。嵐皋縣被山、河、溝支解破碎,層巒疊嶂,溝壑縱橫,呈現出山地、古冰川地貌特徵。  

氣候

嵐皋縣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濕潤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其特點是冬季寒冷少雨,夏季多雨多有伏旱,春暖乾燥,秋涼濕潤並多連陰雨。多年平均氣溫15℃~17℃。年平均降水量105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94天,最多達145天(1974年),最少為68天(1972年)。極端年最大雨量1240毫米(2003年),極端年最少雨量450毫米(196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7月最多。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嵐皋縣水能理論蘊藏量達54.8萬千瓦,可開發小水電24萬千瓦,可利用庫區淡水水面3萬餘畝。  

生物資源

嵐皋縣現已查明有林種和各類食(藥)用植物分別達1300種、2000種以上,是富硒魔芋、烤菸、茶葉及蠶桑最佳適生區。  

礦藏資源

嵐皋縣主要有金、銅、鐵、鉬、磷、原煤、碳、石棉、石英石、重晶石、花崗岩、石板岩等,其中鈦鐵礦總儲量達22億噸。  

人口民族

人口

2013年,嵐皋縣總人口17.6萬,其中農業人口14.7萬。  

民族

嵐皋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回族、滿族、蒙古族、土家族、壯族等。

經濟

綜述

2013年,嵐皋縣實現生產總值31億元,比2012年增長14%。其中一產5.9億元、二產16.6億元、三產8.5億元,分別比2012年增長5.4 %、21.7%、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億元,比2012年增長27.6%。財政總收入2.3億元,比2012年增長18%,地方一般性預算收入9005萬元,比2012年增長18%;年末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34.5億元、12.8億元,分別比2012年增長19%和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億元,比2012年增長13.8%。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純收入分別為22982元、6537元,比2012年增長12.2%和13.6%。  

第一產業

2013年,嵐皋縣實現農業總產值10.2億元,比2012年增長5.4%。糧食產量穩定在6.5萬噸。烤菸面積突破1萬畝、收購菸葉1.96萬擔,實現稅收480萬元;新增林下魔芋2.3萬畝,商品芋生產和企業效益同步提升;豬、羊、禽出欄量分別達到21.9萬頭、9.37萬隻、184萬羽;新增網箱養殖6000箱,實現漁業綜合產值1.5億元。培育產業大戶1315個、林(農)場主68個,栽植泡桐、杉木等速生林3.4萬畝,新建和改造茶園6000畝。  

第二產業

2013年,嵐皋縣實現全部工業總產值34.7億元,比2012年增長40.6%,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11.97億元,比2012年增長30%。新增投資過千萬入園企業5戶,實現園區工業總產值12.9億元。全年簽訂招商項目22個,契約引資26.8億元。新增中小企業90戶、個體工商戶850戶,非公經濟占比50.12%;新創省級名牌產品1個、市級特色品牌3個。  

第三產業

2013年,嵐皋縣南宮山真身殿、飛拉達戶外攀岩、北線遊覽步道等竣工投用,新開發旅遊商品25種,改造提升農家樂(賓館)105家,嵐皋板石畫、特色藤編分別獲得陝西省第五屆旅博會金獎和銀獎,全年接待遊客210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9.03億元。  

交通事業

2013年,嵐皋縣整修縣鄉示範路48公里、通村示範路113公里、連戶路239公里。嵐皋縣四級以上公路總里程268.8公里,其中207省道貫穿6個鄉鎮,98%的村修通了村級公路,嵐城、大洞等公路的貫通,形成了東通平利、西到紫陽、北連安康、南接重慶的公路交通網路。航運蓬勃發展,建永久性碼頭2個,營運航運里程114公里。城嵐高速、安開高速公路即將動工興建。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止2014年6月,嵐皋縣有嵐皋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職工47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7人,中級職稱教師18人,初級職稱教師12人;嵐皋中學,在校學生近3000人,有教職工160人,其中專任教師140人;嵐皋縣城關國小,在校學生1668人,25個教學班,在職教師82名。  

醫療衛生

2014年嵐皋縣納入城鎮低保補助2757人,農村低保補助12813人;3593人納入農村五保供養,實現應保盡保;3700名貧困殘疾人得到補助救助。支付醫療救助資金1145萬元。招聘教育、衛生、鎮事業單位等系統專技人員121人;新增就業崗位1220人,城鎮失業登記率控制在3.8%。  

基礎設施

2013年,嵐皋縣新建與改造10千伏線路24千米、低壓線路233千米。新建電信、移動、聯通等通訊基站54個,新購置了垃圾壓縮車、高壓沖洗車等一批環衛設施,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生活垃圾處置率分別達64.8%和92%。  

歷史文化

民俗文化

嵐皋流傳一種安全走山路的“報路歌”。最早的報路歌是婚娶抬陪嫁物品時唱的,一人報,眾人答。農閒時,居住在山裡的人也想學城裡的人來一點“閒適”,帶上彎刀背上乾糧扛上獵槍外出打獵,俗稱“攆山”。  

名優特產

嵐皋魔芋,將魔芋切成薄片,澆上油潑辣子、味素、蒜汁和醋,吃起來滑膩爽口,勝過涼粉。秦巴野豬肉,野豬肉脂肪很少,皮薄肉香。龍安碧鏇茶,龍安茶系列名優茶產於國家級森林公園南宮山境內,採摘優良茶樹幼嫩芽為原料,經多道工藝精製而成。

風景名勝

南宮山

嵐皋縣景色 嵐皋縣景色

南宮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陝西安康市嵐皋縣東部,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主峰金頂海拔2267.4M,旁列兩峰,山之南坡,巨礫堆壘,冰斗、角峰、圍谷、面積大,保留完整,為大巴山第四紀冰川遺蹟。

千層河

千層河位於陝西省嵐皋縣西部與重慶交界的橫溪鄉境內,曾被著名作家賈平凹譽為“陝南九寨溝”。

花里鎮

嵐皋縣花里鎮位於陝南名城嵐皋縣南部,國家4A級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大南宮山南麓,距縣城28公里。桂花村是花里鎮的名村。村內有兩株千年桂花樹,相傳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著名人物

謝熒,陝西國畫院特聘畫家、陝西秦嶺書畫院副院長、安康市美協副主席、深圳南山書畫院特聘畫師。

蔡啟芝(1919),出生於嵐皋縣城郊東坡,大專文化程度。曾任廣州市委文教政治部宣傳處長。

陝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