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籽蒿[大籽蒿]

大籽蒿[大籽蒿]
大籽蒿[大籽蒿]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籽蒿(學名:Artemisia sieversiana)為菊科蒿屬的植物。分布於日本、巴基斯坦、蒙古、俄羅斯、朝鮮、印度、克什米爾、阿富汗、寬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江蘇、黑龍江、陝西、新疆、四川、青海、甘肅、山西、吉林、遼寧、寧夏、河北、雲南、貴州、山東、內蒙古等地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大籽蒿 大籽蒿

一、二年生草本。主根單一,垂直,狹紡錘形。

莖單生,直立,高50-150厘米,細,有時略粗,稀下部稍木質化,基部直徑可達2厘米,縱棱明顯,分枝多;莖、枝被灰白色微柔毛。

下部與中部葉寬卵形或寬卵圓形,兩面被微柔毛,長4-8(-13)厘米,寬3-6(-15)厘米,二至三回羽狀全裂,稀為深裂,每側有裂片2-3枚,裂片常再成不規則的羽狀全裂或深裂,基部側裂片常有第三次分裂,小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10毫米,寬1-1.5(-2)毫米,有時小裂片邊緣有缺齒,先端鈍或漸尖,葉柄長(1-)2-4厘米,基部有小型羽狀分裂的假託葉;上部葉及苞片葉羽狀全裂或不分裂,而為橢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無柄。

頭狀花序大,多數,半球形或近球形,直徑(3-)4-6毫米,具短梗,稀近無梗,基部常有線形的小苞葉,在分枝上排成總狀花序或復總狀花序,而在莖上組成開展或略狹窄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近等長,外層、中層總苞片長卵形或橢圓形,背面被灰白色微柔毛或近無毛,中肋綠色,邊緣狹膜質,內層長橢圓形,膜質;花序托凸起,半球形,有白色托毛;雌花2(-3)層,20-30朵,花冠狹圓錐狀,檐部具(2-)3-4裂齒,花柱線形,略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鈍尖;兩性花多層,80-120朵,花冠管狀,花葯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上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有短尖頭,花柱與花冠等長,先端叉開,叉端截形,有睫毛。

瘦果長圓形。花果期6-10月。

生長環境

大籽蒿[大籽蒿] 大籽蒿[大籽蒿]

為田間、道旁雜草。越年生草本。當年植株處於營養葉簇狀態,第二年出現生殖枝,結實後死亡。

大籽蒿種子小,千粒重0.15g,在25–30℃溫度下,24小時即可發芽,在一定溫度範圍內,發芽率隨溫度升高而增高,發芽速度加快。0–5℃,發芽率為10%,需24天,10––15℃,達83%,需12天,20––25℃,達84%,只需8天。當溫度上升至25––30℃時,發芽率則降至49%,35℃,發芽率只27%。在海拔1650m的天山北坡種植(新疆八一農學院教學基地),4月18日播種,5月14日出苗,6月25日進入分枝期,從播種到出苗需26天,出苗到分枝需42天。分枝期一般有9片真葉,平均每出l片真葉需4、6天。當年一直處於葉簇階段。一邊長出新葉,一邊基部老葉片枯死。

對地上部分生長速度測定表明,8片葉以前,地上部分生長較慢,5月23日至6月13日的20天中,高度日增長0.17cm。8片葉以後,日生長速度增快,6月13日至6月18日,平均日增長0.07cm分枝以後,地上部分則迅速生長。地上部分,地下根系和單株產草量相關性的測定結果表明,在具7片葉以前,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增長均較慢,但根的增長比植株的生長快得多。在具有第3片葉至7片葉時,每增加l片葉,根系的增長為4.55cm,而地上部僅增高0.85cm。其重量比,仍以地上部分為高,每增加1片葉,單株產量則增重0.04g,根重只增加0.009g。在具有7片葉至9片葉時,根系生長更快,平均每增長l片葉,根增長7.65cm,地上部分增長仍低於根的增長,每片葉只3.2cm,而根系增重則比地上部分略高,每生長1片葉,地上部增重0.31g,根增重0.36g。研究結果表明,在具有9片葉以前,地下部分增長無論是根的長度和重量均比地上部分快.根據測定資料可繪出相關曲線(圖95–2)。產草量,播種當年8月6日測得單株平均乾草重,大株53.8g,中抹30.4g,小株5.4g。小區測定,畝產乾草120.8kg。當年株叢高度25.2cm,冠幅直徑51.6cm。大籽蒿第二年4月14日返青,9月1日成熟,生育期140天。返青至分枝期需30天,分枝至現蕾39天,現蕾至開花26天,開花至結實38天,結實至種子成熟7天,植株高度120––190cm。第二年單株產草量差異較大,變動於lo.8––79.7g之間。小區測定,畝產乾草276.5kg。種子產量,每畝14.73kg。

大籽蒿抗寒性較強,當年株叢在零下30℃能安全越冬。生長期,由於植株高大,要求水肥較高,在乾早少雨的地區栽培,需進行灌溉。

大籽蒿最適於疏鬆、肥沃的土壤條件下栽培。

分布範圍

廣布於溫帶或亞熱帶高山地區。我國自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至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等省區有分布,山東、江蘇等省有栽培;東北、華北、西北省區分布在海拔500-2 200米地區,西南省區最高分布到海拔4 200 米地區,多生於路旁、荒地、河漫灘、草原、森林草原、乾山坡或林緣等,局部地區成片生長,為植物群落的建群種或優勢種。朝鮮(北部)、日本(北部)、蒙古、阿富汗、巴基斯坦(北部)、印度(北部)、克什米爾地區及蘇聯(中亞、西伯利亞及歐洲部分)等都有,最高分布到海拔4 5010米地區。模式標本采自蘇聯西伯利亞。

在我國除華南外,全國各地均有分布,朝鮮、日本、蒙古、蘇聯也有。

主要價值

飼用價值

大籽蒿[大籽蒿] 大籽蒿[大籽蒿]

經分析,大籽蒿營養價值較高(表95–1)。開花後,嫩枝及花序較多,每株平均有花序1364個,大株達2201個,小株511個。花序平均每株40.2g(鮮重),

占植株總重75.9g的50.6%,花序加嫩枝和種子重量占植株總重的75.8%。青鮮狀態下,因有苦味,牲畜不願食,但打霜死亡以後,直至冬季,不刈割的植株,

其花序及嫩枝,牲畜(羊、牛)能全部吃掉。牧民打貯的野乾草,牲畜從中挑食其花序及枝葉。大籽蒿主要用來調製乾草,作牲畜冬季貯備飼料,其化學成分及營養價、元素含量見表95–1、95–2、95–3。

藥用價值

含揮髮油,並含內醋類及薁類 (azulens) 物質。民間入藥,有消炎、清熱、止血之效; 高原地區用於治療太陽紫外線輻射引起的灼傷。牧區作牲畜飼料。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

癰腫疔毒:花蕾3~5錢,水煎服。

黃水瘡,皮膚濕疹,宮頸糜爛:花蕾適量水煎洗患處。

《部藏標》。

【白藥】馬登白蒿:莖葉治療頭痛發熱,發汗《滇藥錄》。

【拉祜藥】阿卡拍媽:全草用於治骨折,軟組織扭傷,痢疾《拉祜藥》。阿卡拍媽:全株治風熱感冒,痢疾,腸炎,瘧疾,骨折《滇省志》。

【藏藥】堪加:地上部分治咽喉疾病,肺部疾病,咯血衄血,氣管炎,風濕痹痛,癰癤腫毒《藏本草》。坎甲:地上部分用於四肢關節腫脹,癰癤,肉瘤,肺病,腎病以及咯血,衄血《部藏標》。堪加:地上部分主治咽喉疾病,肺部疾病,咯血,衄血,氣管炎,癰癤腫毒《民族藥志一》。堪加:全草外洗消腫,止血,治刀傷《青藏藥鑒》。坎加:全草治療四肢關節腫脹,癰癤,肉瘤, “龍”病《中國藏藥》。

【蒙藥】額日木,要格木:全草治惡瘡,癰癤《蒙植藥志》。

全草及花蕾(白蒿):苦,涼。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用於癰腫疔毒,黃水瘡,皮膚濕疹,宮頸糜爛。

本種提示

大籽蒿 大籽蒿

本種植株大小,葉形狀,頭狀花序大小,排列方式等變異大。有的學者曾分為若干變種或變型。據作者在西北、華北、東北及西南考察並結合標本研究,發現這些變異乃是生長在不同生態環境中所產生的體態變異,甚至在同一小區域裡也常出現其變異,如在水濕條件好的環境裡,其植株高可達1.5米,植株各部分近無毛,葉長可達6-13厘米,寬4-15厘米,其小裂片寬可達3-4毫米,頭狀花序在莖上排成開展的圓錐花序;而在乾燥的環境裡生長的植株通常矮小,高20-30厘米,植株各部分被毛多,葉小,長4-5厘米,寬3-4厘米,其小裂片亦狹窄,寬僅1-2毫米,頭狀花序小,在莖上排成狹窄的圓錐花序。等,這些特徵在小區域內隨水濕條件呈過度性變化,同樣能觀察到其特徵也有過度性的變化。所以前人建立的變種與變型均應予以歸併。

栽培要點

大籽蒿[大籽蒿] 大籽蒿[大籽蒿]

土地應進行秋翻,整地要細碎平整,翻前最好施腐熟的廄肥.播種時間:最好臨冬播種,待第二年雪化後即可萌發。如當年播種,可於化雪前播於雪上,等到雪化後,種子即可隨雪水下滲。早春氣溫較低,蒸發量小,有利於種子發芽出苗。大籽蒿種子千粒重僅0.15g,只能播於土表,覆土超過1cm,不易出苗。

播種量:收草用的宜密植,使主莖不致過粗,以利牲畜利用。每畝以7000株計,種子用價為100%時,每畝1.5g即可,但因種子小,播於土表,成株率低,實際播量應捏高到5g以上。

田間管理:鋤草,苗期長,最怕雜草,要求頭年進行秋耕,最好在7–8月翻耕,以消滅雜草,灌水,在年降水388mm的謝家溝,因雨量集中於5–6月,有利於大籽蒿的生長,不灌水即可獲得較高的產草量。當大田栽培,分枝後植株生長快,應進行灌溉。

收割,牧草應在現蕾期進行,過晚植株粗老。如收籽用,當80%種子成熟即可收割,過晚種子易脫落。

相近似飼用價值的同屬植物:大花蒿,又稱一枝蒿(Artemi–siamacrocephala),形態與上種近似.但莖不分枝或少分枝,頭伏花序單生於葉腋及枝端,成疏散的總狀花序,可以區別。分布於我國青海,新疆、西藏,蘇聯(中亞、西伯利亞)、蒙古、阿富汗,伊朗也有。飼用價值與大籽蒿相似。(石定燧)

菊目百科(一)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暗陳蒿
艾葉
艾蒿
矮蒿
矮沙蒿
暗綠蒿
矮叢光蒿
阿里山菊
阿壩蒿
阿爾泰香葉蒿
阿克塞蒿
矮叢蒿
矮小矢車菊
阿爾泰蒲公英
矮生黃鵪菜
矮亞菊
阿爾泰蓍
白舌紫菀
白背紫菀
扁毛紫菀
百日菊
白雪銀鱗紫菀
半邊蓮
薄葉薺尼
白鐘花
北疆風鈴草
薄葉雞蛋參
薄葉薺苨
半邊蓮屬
白參
北方沙參
白葉蒿
波密蒿
白莎蒿
濱海牡蒿
濱艾
白毛多花蒿
班瑪蒿
北艾
白苞蒿
巴爾古津蒿
渤海濱南牡蒿
白山蒿
斑葉蒲公英
白緣蒲公英
白花匹菊
白花蒲公英
白花珀菊
閉花兔兒風
邊地兔兒風
薄葉翅膜菊
白背兔兒風
察瓦龍紫菀
雛菊
翠菊
長梗紫菀
長毛三脈紫菀
長毛小舌紫菀
長葉紫菀
長圓葉褐毛紫菀
匙葉巴塘紫菀
川西藍鐘花
刺毛風鈴草
藏滇風鈴草
長花藍鐘花
長花黨參
川鄂黨參
長葉黨參
抽葶黨參
長葉沙參
長果牧根草
藏南黨參
長白沙參
藏南金錢豹
藏南風鈴草
長葉輪鍾草
草海桐屬
川西沙參
刺種莕菜
草海桐
纏繞黨參
臭黨參
長柱風鈴草
長柱沙參
川藏沙參
朝鮮艾
川藏蒿
藏東蒿
齒裂華西蒿
藏旱蒿
垂葉蒿
粗莖蒿
齒裂垂葉蒿
藏腺毛蒿
藏龍蒿
昌都蒿
叉枝蒿
藏白蒿
藏沙蒿
長梗米蒿
川南蒿
川西腺毛蒿
側蒿
錯那蒿
藏岩蒿
察隅蒿
藏北艾
朝鮮蒲公英
叉枝黃鵪菜
川西黃鵪菜

蒼葉蒲公英
策勒蒲公英
糙毛黃鵪菜
藏匹菊
糙葉矢車菊
蔥嶺蒲公英
除蟲菊
長錐蒲公英
長角蒲公英
長裂黃鵪菜
垂頭蒲公英
蔥岑蒲公英
川西蒲公英
草原狗舌草
藏蒲公英
川西小黃菊
粗齒兔兒風
刺苞果
齒葉蓍
翅膜菊
川甘亞菊
車前兔兒風
糙毛翅膜菊
長穗兔兒風
長葉翅膜菊
刺苞果屬
長柄兔兒風
翅膜菊屬
翅莖香青
車前葉黃腺
香青
苞紫菀
大花紫菀
大埔紫菀
大葉小舌紫菀
單頭峨眉紫菀
德欽紫菀
等毛短舌紫菀
滇西北紫菀
短莖紫菀
短舌紫菀
多花麗江紫菀
黨參屬
東風菜屬
短花盤沙參
滇湎黨參
大花黨參
短毛藍鐘花
多歧沙參
大萼藍鐘花
短柄半邊蓮
大葉黨參
大萼黨參
多毛沙參
頂花半邊蓮
袋果草
大青山風鈴草
袋果草屬
大花卵葉半邊蓮
大理山梗菜
短萼紫錘草
大花金錢豹
大頭青蒿
東俄洛沙蒿
墊型蒿
大花大籽蒿
鈍裂蒿
滇東蒿
多花蒿
東北牡蒿
東亞櫛齒蒿
凍原白蒿
多頭蒿
大頭柔毛蒿
大花蒿
東北絲裂蒿
大籽蒿
東方蒿
滇南艾
東北蒲公英
多毛蒲公英
丹東蒲公英
堆葉蒲公英
短喙蒲公英
大頭蒲公英
多裂黃鵪菜
東天山蒲公英
多葶蒲公英
滇北蒲公英
多裂蒲公英
大刺蒲公英
東川黃鵪菜
單頭匹菊
頂戟黃鵪菜
短舌匹菊
大花藿香薊
多花亞菊
繸裂矢車菊
瀘定兔兒風
櫟葉亞菊
柳葉亞菊
蓮沱兔兒風
藍兔兒風
柳葉蓍
肋果薊
綠香青
硫黃淡黃香青
卵裂黃鶴菜
拉薩蒲公英
蓮座狗舌草

頂羽菊
短裂亞菊
多裂亞菊
滇北亞菊
短瓣蓍
短冠亞菊
頂羽菊屬
大頭兔兒風
多苞兔兒風
燈台兔兒風
單頭亞菊
單頭尼泊爾香青
淡黃香青
淡紅變型
大山香青
多莖香青
淡黃變型
蝶須屬
峨眉紫菀
峨眉紫錘草
鄂西沙參
二色黨參
峨眉蒿
二郎山蒿
二色蒲公英
鄂西黃鵪菜
婦奶參
粉綠蒲公英
緋紅蒲公英
反苞蒲公英
分枝兔兒風
狗舌紫菀
光葉三脈紫菀
廣西銅錘草
高山黨參
管鍾黨參
廣西山梗菜
管花黨參
光萼黨參
光葉黃鐘花
光藍鐘花
貢山黨參
光葉黨參
光莖藍鐘花
甘孜沙參
光萼藍鐘花
高山沙參
高原蒿
高山艾
甘青小蒿
甘青蒿
甘菊
甘新青蒿
甘肅蒿
甘菊毛葉
高嶺蒿
高山矮蒿
光沙蒿
貢山蒿
甘肅南牡蒿
甘肅黃鵪菜
狗舌草屬
光滑匹菊
光果蒲公英
狗舌草
寡毛變種
光黃鵪菜
光苞蒲公英
高山蓍
光苞亞菊
光葉兔兒風
灌木亞菊紅花
黑山紫菀
褐毛紫菀
湖南紫菀
橫斜紫菀
紅冠紫菀
厚棉紫菀
灰毛萎軟紫菀
灰毛紫菀
輝葉紫菀
灰毛風鈴草
花柱草屬
花柱草
湖北沙參
灰毛黨參
灰岩風鈴草
黃白花藍鐘花
灰毛藍鐘花
黃紫花藍鐘花
海南半邊蓮
華東杏葉沙參
褐苞蒿
灰毛艾蒿
黃毛蒿
紅足蒿
蒿屬
黃金蒿
黃花蒿
海南牡蒿
黑柔毛蒿
黃綠蒿
黑蒿
海州蒿
灰蓮蒿
華西蒿
杭愛龍蒿
華蒿
灰苞蒿
紅輪狗舌草
紅花除蟲菊
黃鵪菜
黃鵪萊
荒漠蒲公英
寒生蒲公英
紅角蒲公英
華蒲公英
紅果黃鵪菜
和田蒲公英
厚絨黃鵪菜
黑苞匹菊
灰葉匹菊
紅果蒲公英
黑柱蒲公英
灰果蒲公英
黃鵪菜屬
畫筆菊
褐苞蓍
紅背兔兒風
藿香薊
紅毛兔兒風
華南兔兒風
厚葉兔兒風
藿香薊屬
黃花亞菊
厚葉翅膜菊
黃花珀菊
畫筆菊屬
花蓮兔兒風
和尚菜屬
紅脈兔兒風
黃毛兔兒風
紅花木根香青
灰毛香青
黑鱗黃腺香青
紅指香青
金盞花
堅葉變種
堅葉三脈紫菀
堇舌紫菀
假半邊蓮
金銀蓮花
聚花風鈴草
聚葉沙參
金鐵鎖
雞蛋參
江南山梗菜
桔梗屬
絹毛藍鐘花
薺苨
鋸齒沙參
金錢豹屬
絹毛蒿
尖裂葉蒿
吉隆蒿
假球蒿
莢毛蒿
江孜蒿
鹼蓬
尖櫛齒葉蒿
菌陳蒿
絹毛旱蒿
菊屬
吉塘蒿
角冠黃鵪萊
絹毛黃鵪萊
芥葉蒲公英
角冠黃鵪菜
江浙狗舌草
絹毛黃鵪菜
戟葉黃鵪菜
尖角蒲公
繐裂矢車菊
尖齒狗舌草
角苞蒲公英
鹼黃鵪菜
江亞菊
江孜香青
繭衣香
龍蒿
裂葉蒿
林艾蒿
柳葉蒿
亮蒿
長花黃鵪菜
長白狗舌草
川黔黃鵪菜
川甘蒲公英
橙舌狗舌草
黃花小山菊
褐頭蒿
華北米蒿
遼東蒿
林周蒲公英
卵裂黃鵪菜
麗江蒲公英
糙毛黃鵪萊
川北黃鵪菜
齒裂黃鵪菜

菊科·蒿屬植物

蒿屬(Artemisia),菊科,約350種以上廣布於北半球的溫帶地區,歐、亞、北美,少數種分布到非洲、南亞及中美洲等熱帶地區,我國(不包括分出的絹篙屬Seriphidium(Bess. )Poljak. 有170種以上,各地均產。

白山蒿
褐苞蒿
黑蒿
柳葉蒿
牡蒿
柔毛蒿
濕地蒿
蒔蘿蒿
細裂葉蓮蒿
亞東蒿
渤海濱南牡蒿
藏北艾
藏東蒿
藏旱蒿
藏龍蒿
藏腺毛蒿
藏岩蒿
察隅蒿
昌都蒿
長梗米蒿
朝鮮艾
齒裂垂葉蒿
齒裂華西蒿
川藏蒿
川南蒿
川西腺毛蒿
垂葉蒿
大籽蒿
多花蒿
二郎山蒿
甘青蒿
甘肅蒿
甘新青蒿
高嶺蒿
高山艾
海州蒿
杭愛龍蒿
阿爾泰香葉蒿
褐頭蒿
阿克塞蒿
黑柔毛蒿
華北米蒿
華蒿
華西蒿

荒野蒿
黃毛蒿
灰蓮蒿
灰毛艾蒿
莢毛蒿
假球蒿
尖裂葉蒿
尖櫛齒葉蒿
江孜蒿
絹毛旱蒿
絹毛蒿
寬裂龍蒿
魁蒿
崑崙沙蒿
雷瓊牡蒿
亮苞蒿
亮蒿
亮綠蒿
林艾蒿
矮叢光蒿
綠苞蒿
綠櫛齒葉蒿
毛蒿
美葉蒿
蒙古沙地蒿
密毛蒙古蒿
密毛四川艾
密毛廳蒿
密序陰地蒿
矮叢蒿
南牡蒿
南亞蒿
帕米爾蒿
彭錯蒿
披散直莖蒿
片馬蒿
千山蒿
青藏蒿
青海龍蒿
球花蒿

絨毛蒿
矮沙蒿
肉質葉蒿
商南蒿
神農架蒿
暗陳蒿
巴爾古津蒿
四川艾
蘇聯肉質葉蒿
台灣狹葉艾
太白山蒿
烏丹蒿
無毛牛尾蒿
無絨粘毛蒿
西北蒿
西南大頭蒿
西南牡蒿
西南圓頭蒿
細裂葉白苞蒿
阿壩蒿
細葉山艾
纖桿蒿
纖梗蒿
腺毛蒿
湘贛艾
小亮苞蒿
小指裂蒿
雪山艾
雅致艾
波密蒿
亞洲大花蒿
野艾蒿
葉苞蒿
玉山艾
圓頭蒿
圓葉南牡蒿
粘毛蒿
掌裂蒿
直莖蒿
指裂蒿
中甸艾
中亞草原蒿
中亞旱蒿
中亞苦蒿
紫苞蒿

大花大籽蒿
甘青小蒿
大頭青蒿
甘肅南牡蒿
大頭柔毛蒿
矮濱蒿
高山矮蒿
滇東蒿
高原蒿
貢山蒿
寬葉山蒿
光沙蒿
小甘肅蒿
海南牡蒿
小銀葉蒿
絨毛甘青蒿
銹苞蒿
滇南艾
東北牡蒿
東北絲裂蒿
山西南牡蒿
東俄洛沙蒿
東方蒿
伊朗蒿
陰地蒿
東亞櫛齒蒿
玉樹龍蒿
鈍裂蒿
粗莖蒿
雲南蒿
多頭蒿
峨眉蒿
黃金蒿
太魯閣艾
微刺伊朗蒿
中南蒿
黃綠蒿
無齒蔞蒿
無毛川藏蒿
準噶爾沙蒿
錯那蒿
紫花冷蒿
岩蒿
浙江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